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方歸心

作者︰仗劍千里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那藕粉初時發渾,透明好似皮凍一般,沒多一會碗中液體突然變成了粉色,美麗異常,眾人大奇。

宇文浩命待從在眾人碗中滴了一滴蜂蜜,一服甜香之氣隨著熱氣發出,眾人忙再喝一口,口齒生津。

宇文浩也盛了一碗,放了一勺蜂蜜喝了一口心中大贊,隨即開口道︰「此物名曰藕粉,你等回去之後用石磨碾碎,提取汁水沉澱晾干後磨碎燒開即可食用。」

藕渣可配合麥面制成藕餅,以此充饑可再堅持數月,那蓮子采摘入庫,皆做為冬季備糧。

眾人听到宇文浩的言語,不由心中驚嘆拜服,隨即每人帶上了一包藕粉快馬回到了各自駐地。

淅淅瀝瀝幾個月的小雨終于停歇,天藍如洗,剛出的太陽甚是刺眼,蘇州到處都是百姓挖蓮藕采蓮蓬的場景。

自從各貴族自宇文浩處學得藕粉的制作方法之後,紛紛集中百姓采蓮挖藕,第一批藕粉做好之後,各地都煮了一鍋藕粉湯。

那藕粉湯下肚之後不但有飽月復感,而且身心舒暢毫不寡淡,發現妙處之後,蘇州百姓紛紛主動挖藕。

值此大災之年蘇州百姓居然前所未有的團結起來,大家主動上交糧食,有殺神坐陣,各貴族也不敢貪沒。

將糧食磨成面粉,配上藕渣,做成的藕餅雖然不好吃,但配合藕粉也別有一番滋味,百姓借此得以活命。

如此百年難得一見的洪災,南方大地早已哀鴻遍野,楊廣也只得上表長安請求救濟,北方雖未遭災但糧食產量也不是很多。

正憂愁之際,宮外一待衛匆匆而來跪道︰「啟奏陛下,韓擒虎將軍在宮門外求見。」

楊素坐陣南朝,如今派遣韓擒虎突然到了長安,楊堅自是重視,忙喚至殿中開口道︰「韓將軍,南方又生變故?」

韓擒虎單膝跪地道︰「陛下南方數十萬大軍已數月未發糧響,陛下當慎重,恐再生變故啊!」

听到韓擒虎的匯報,楊堅眉頭更緊,開口道︰「韓將軍先回驛館休息,三日之內我為你籌劃十萬石糧食,用以軍用。」

韓擒虎跪謝告辭而去,泰和殿中楊堅召集群臣開口道︰「現今南方大災,國庫存糧也已不多,如今該如何?」

听到楊堅的問話,下方各大臣紛紛低首,不敢接話,最終一姓崔的御史上前開口道︰「陛下老臣曾在隨州做過牧守,那隨州地廣人稠,各庫中常年都有余糧,如今唯有隨州能出十萬石糧食。」

听到那御史言語,楊堅目光一凝,腦海中不由想起當日那寧死不屈的身影,楊堅緩緩開口道︰「那隨州有何不同?」

隨州之事雖已過了數年,但朝中元老都知道當初楊堅和宇文盛的事情,那崔姓御史理了理思路道︰「隨州內部多年來形成了一套獨有的體系,每年百姓努力懇荒,糧食產量每年遞增。」

「百姓為何主動懇荒?莫非是當地官員要求的結果?」楊堅開口問道。

那隨州百姓每年上交的賦稅都居于各州之首,實則百姓自己有自己的土地,土地越多,那賦稅交的便多,當地官員貴族見此自是高興,反而幫助支持百姓懇荒。

听到崔姓御史的言語,場中諸人無不大驚,楊堅也是好奇,那人再開口道︰「臣任隨州牧期間曾仔細研究過,那隨州之前官制大有不同,官員各司其職,環環相扣,效率遠高于我朝現狀。」

楊堅面無表情,听到崔姓御史言語直接下令道︰「來人速派八百里加急趕往隨州,看隨州是否尚有余糧,連夜回報長安。」

眾官員听到崔御史的言語皆不敢搭話,場中寂靜,楊堅開口道︰「今日便議論至此,明日朝上再議。」

第二日與往常一欄眾臣盤膝坐于下首,楊堅坐在台上,宮門外一待衛行至殿中,單膝跪地道︰「啟奏陛下那隨州牧言稱州庫之中尚有余糧十余萬石,若有需要還可籌集。」

听到來人回答,場中氣氛一下壓抑下來,楊堅面不改色揮退待衛開口道︰「崔卿家,那隨州與我大隋有何不同?」

崔御史听聞問話,忙開口道︰「那隨州設中書令,下設六部︰吏部、禮部、兵部、都官、刑部)、民部、工部。」

「那六部听命于中書令,六部之首中做中書,皆听從中書令命令,並有專門的監督部門,對于百姓更是寬松無比,賦稅並不多,但那隨州百姓個個干勁十足,賦稅反而高居眾州之首。」

楊堅听到崔姓御史的言語並未多言,沉默良久揮了揮手道︰「今日便如此,崔愛卿留下,余下都散去吧!」

待群臣散去,楊堅呢喃道︰「宇文盛沒想到多年之後你仍有事情能壓我一頭,你若在你我合力這天下有誰能擋。」

感慨完後楊堅于後宮召見馮御史,詳細詢問了隨州吏治,隨即召集太師;太傅一起商討,要對隋朝的吏治進行改革。

韓擒虎持楊堅詔令,趕往隨州征調錢糧十五萬石往金陵而去。

江都城中韓擒虎交予了其糧食五萬石,余下皆運到了金陵城中。

南方各地每日都有上表,楊廣將五萬石糧食分發各地仍然捉襟見肘,整理上表楊廣發現仍然沒有蘇州的求救表。

楊廣大奇,親自前往蘇州,楊破軍得知後率眾出城相迎,進城之後楊廣見到蘇州城的景像心中大奇。

與宇文浩一同到了牧主府,宇文浩喚人煮了一鍋藕粉湯,倒了一勺蜂蜜親自端給了楊廣開口道︰「我蘇州百姓全靠此得以活命。」

听到宇文浩的回答,看著眼前粉色的湯汁,楊廣忍不住喝上了一口,隨即猛喝數口,將一碗藕粉一掃而光,仍然意猶未盡。

「殿下感覺如何?」宇文浩出言問道。

「妙哉,破軍不知乃何物所制?」楊廣問道。

「此乃那隨處可見的蓮藕制得。」听到宇文浩的言語,楊廣命人再次盛了一碗。

當天宇文浩組織了言語,向楊廣介紹了自己對蘇州城的政策,楊廣听後不由大奇開口問道︰「破軍你如此做,那南方貴族難道沒有怨言?」

听到楊廣的問話,宇文浩笑了笑開口問道︰「殿下往日百姓每年收糧只有數石,便是半數上繳又有多少?如今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每年產量十數萬石,便是收三交一也遠超先前,各貴族焉有不願。」

听到宇文浩的言語,楊廣尚自不信,無奈之下,宇文浩將楊廣帶著在蘇州地界游覽起來,楊廣所見百姓此時無不忙著制做藕粉。

雖是大災之年,百姓卻面無憂色,見此楊廣感嘆,隨後宇文浩上奏道︰「殿下如今百廢待興,南方天氣暖和,殿下何不頒下法令,讓各地百姓開荒種田。」

每名勞力三畝良田,不出三年南方必當百姓安居,楊破軍救過楊廣的性命,此時又有蘇州之例在前,宇文浩開口,楊廣自是記在心中。

回到廣陵之後,楊廣將剩余的麥子都播給了宇文浩做為種子。

南方其余各地此時尚難以裹月復,宇文浩所言楊廣尚未推行。

梅雨過後天氣轉晴,宇文浩命蘇州百姓開懇田地,發下了種子,家家戶戶見此無不感恩牧主楊破軍。

大災之年在蘇州百姓的努力下,蘇州人口並未減少,如今百姓回歸,在楊破軍的協助下,百姓很快恢復了屋舍。

田地里面到處是百姓忙的身影,冬去春來,蘇州百姓靠藕粉湯,藕餅和蓮子度過了災年,看著眼前半人高的麥子。

百姓高興,宇文浩近一年來琢磨自己重生之迷,一無所獲,最終索性將其放在了腦後,一心一意關注起了眼前之事。

夏天又是連續的艷陽天,楊廣期間到了蘇州數次,到了小滿時節,宇文浩派人請來楊廣到了蘇州。

看到蘇州黃澄澄的一片,適逢大豐收,楊廣與宇文浩漫步田間,親眼見到百姓那笑的合不攏的嘴。

楊廣不由開口問道︰「老鄉,這麥子今年收成如何?」

見到問話之人身穿綢布,氣宇不凡,那老農忙回道︰「今年遇到了好年程,小老兒家有十二畝田,今年收成當有數十石。」

听到那人所言,楊廣目瞪口呆,當日告辭回到江都,不日便結合宇文浩所言推下了新的制度。

楊堅結合崔御史的建議,進行改革,歷盡半年終于初見皺形。

朝中設尚書,門下,中書三省,下設六部,上有太師、太傅、宰相三職。

當天詔令天下,消息傳來,宇文浩大奇,楊廣則興奮異常,此令與自己所想不謀而合,楊廣當即大力改革南方。

南方士族開始有抵觸,可是後來得到了好處,無不贊同,南方士族無不歸心,那南朝皇宮之上的龍脈一聲輕吟。

長安城宮中楊堅心中大驚,其與龍脈相合之時居然沒有那麼大的排斥。

想到此處楊堅心中高興,更加大力改革,這可急壞了九族,九門再次匯合一處想要一起應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