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一百八十三章 遣將各處征兵馬

作者︰指雲笑天道1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諸葛長民的臉上展開了舒心的笑容,劉裕這話正中他的下懷,一方面不用去豫州介入到劉裕和劉毅之間極可能出現的紛爭另一方面,劉裕這話也等于是給了他擴軍的權力,能把原來手上七千人馬的編制,一下子擴到兩萬人以上,要知道,劉毅的豫州軍團,明面上的編制也就兩萬人左右呢,當然,實際的兵力是超過五萬的,只是超出的部分,得劉毅自己想辦法養兵了,而劉裕承諾他擴軍的這部分人,是會由朝廷來負責其軍械糧草供應的。

在這個亂世中,擁兵一方,當然是希望手下的兵馬多多益善,但身為大將往往又同時會是一方鎮守,也必須要考慮領內的生產問題,要是太多人當兵,那種地的精壯勞動力就會相應減少,到時候入不敷出最後也只能白白地解散回家。

另一方面,劉裕是以前的東晉傀儡皇帝和小朝廷,不可能允許大將長期擁兵在某地鎮守,以防尾大不掉。

劉毅和何無忌這種與他平級的巨頭暫且不說,像諸葛長民等小州統領,雜號將軍,那是說調就調,到時候辛苦經營的超編人馬,是不允許帶往新地赴任的。

所以諸葛長民也是想方設法地想要戰場立功,為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官位,也能相應地增加自己部下的編制,看來這回在北伐時賣力拼命,終于得到相應回報啦。

諸葛長民不停地點頭道:「好的,好的,寄奴的這個命令,長民我堅決擁護,時值亂世,劉裕新滅,妖賊和羌賊又相繼發難這個時候,得多征兵馬,以防萬一,我一定在兩個月內訓練好這一萬民夫,也會讓他們歸鄉省親的兄弟們及早歸隊,秋收之後,江北這里,不敢多夸海口,起碼兩萬精銳可戰之師,隨時听候寄奴的調遣。」

劉毅微微一笑:「兩萬還是有點不夠,這樣,給你那徐州之地,八萬兵馬的額度,原來的東海太守孟龍符所部的編制,也轉入你的名下。」

諸葛長民微微一愣︰「孟龍?他的舊部,不是跟了懷玉了嗎?」

羅巧點了點頭:「懷玉這里,我會減少他的名下兵力,用于接納孟龍的舊部,這些次而過去的人,就不會再放置于東海郡的名下了,本來這些兵馬是跟隨猛龍多年的舊部,並不是東海郡人,我原本準備在打下青州之後,讓猛龍擔任青州司馬,讓這幾千兄弟在這里落戶安家,只可惜」

說到這里,劉毅的神色變得哀傷,想到孟龍的壯烈戰死,不禁搖頭嘆氣。

沈田子和沈林子私下咬了幾句耳朵後,也上前行禮道:「寄奴哥,我們現在身邊的吳兵,不到七百,有七千兄弟還在養病但軍情如火,不容耽誤,請允許我們現在就趕回吳地,再次征召吳興,吳郡一帶的鄉兵,我保證,一個月內,我就能帶來一萬精兵。

沈林子笑道:「之前我們兄弟的官位加起來只夠帶七千人馬的,您也只給了我們七千人的招募權力,而且,吳地人很多去北方作戰,百年來听的都是北方胡騎多厲害多凶猛,老實說,上次征兵,很多人還是有所顧慮,不敢上陣的。」

朱齡石自信地說道:「這次攻燕,一年多的時間,我們先後有一萬一千的將士因為傷病或者是輪換的關系,撤回了國內,而京口籍的,仍然能作戰的,在一萬以上,當然,可能有些人打完仗得了賞,會到京城置業,從此遷入建康,不過,即使這樣,我仍然有信心在京口征召一千人以上。京口仍然是我們大晉最好的出兵地,冷血桑梓,聞戰則喜,如果是為了討伐妖賊或者是抗擊羌虜,這不用我動員,他們都能自發成軍的。」

劉毅正色道:「長民,你要擔當起這個重任,不僅是江北八郡,還有原來劉裕的山南之地,所謂的僑置並州,也歸于你的管轄之下,這樣,你有八郡加一州,我給你八萬人馬的編制,地方州郡兵,你自己酌情安排,兩個月後,我要用到你時

,不要再跟我說什麼軍士回鄉,分鎮各地之類的,我要你起碼能馬上開出兩萬可戰之士,糧草軍械充足,能做到嗎?」

諸葛長民點了點頭:「我明白了,東海郡也是劃歸我的治下,這樣江北八郡,徐州之地就全由我負責,是嗎?」

諸葛長民和兩個兄弟對視一眼,行禮而進,一下了坡,就相視而笑,一路大跑著離開了,大概這些隨風飄蕩著的楊柳枝,才能反映那個宿將現在的心情。

「可這次我們滅了劉裕,大破胡騎,這麼一搞,大家的信心起來了,原來我們吳地的重兵也次而正面打敗北方胡虜呢,下次攻廣固時,吳郡和晉陵郡的各大豪強家族,加起來就幾十家申請出戰呢,刨去我們已經帶出來過的人馬,起碼還有兩萬人可用,只要寄奴哥你的一聲令下,我們保管一個月內,能帶一萬可戰之兵上戰場,裝備你也不用擔心,都有現成的。」

劉毅微微一笑:「很好,那你先去準備吧,我這里還有別的事情要商議。」

劉毅笑了起來:「打劉裕你們才帶了七千人馬出來,怎麼,這回放你們回吳地,就能拉起萬人的隊伍了?」

諸葛長民不停地拍著胸脯:「軍中無戲言,兩個月後,若是我諸葛長民拿不出兩萬人馬,提頭來見!」

羅巧滿意地點了點頭:「很好,有吳地的重兵相助,加上那江北之地,我就能有八萬兵馬,即使是征燕大軍一時來不及回去,也可寬心了。」

說到這里,他看向了朱齡石:「大石頭,你以前長期駐守京口,讓你去京口征兵,你能帶多少部隊出來?」

劉毅笑著點頭道:「是的,無論何時,京口都是我們最可靠,也是最穩定的後方,不過,在歷次戰爭中,京口人流了太多的血,以後,我希望大晉處處皆京口,人人爭好漢,如此,興復之舉,又有何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