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艱難的完成

作者︰上善若無水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這是做什麼?我不是這種人!」

義憤填膺的王霄,在吳三桂的府邸里發飆。怒火滔天,仿佛隨時都會拆房子。

這里確切的說是吳宅,而且吳三桂並不在家,他帶著關寧軍的殘部,跟著孫傳庭過河去中原了。

留在吳府里的是他老子吳襄。今天也是吳襄宴請王霄。

王霄一般情況下是不接受他人宴請的,也就是吳襄的拜帖上清清楚楚的寫著有江南佳麗獻舞,他才過來的。

等到酒足飯飽,音樂也听了,歌舞也看了。吳襄表示要將這隊舞姬贈送給王霄的時候,他卻是是義正言辭的發作。

這要是換做旁人,估計都是蒙圈到不知道該如何才好。

可吳襄這種年輕的時候販馬,中年的時候打仗,老年的時候做人質的人精,一眼就看穿了王霄的用意。

他連聲歉意,各種解釋各種道歉。

最後表示,這些舞姬都是仰慕王霄,听說他在音律等方面是真正的大拿,想要隨他學習拜他為師而已。

王霄認真確認了舞姬們的確是想要拜師,這才不情不願的答應了下來。

至于這其中有名曰柳如是,名曰李香君,名曰董小宛等人。王霄表示她們的名氣我不在乎,只要是拜入門下全部一視同仁。

她們原本在江南都是很有名氣的,采買什麼的肯定不行。

之所以會出現在京城,那是因為吳三桂通過王霄府上的陳圓圓,推測出王霄的喜好。

專門派出了心月復親兵家丁,耗費了大量的銀子和精力,直接搶了人就上了還海船一路送過來的。

不得不說,吳三桂此人看人是真準。

王霄喜歡的就是和歷史名人們互相交流。

男的交流拳頭,女的交流技術。

抱著打破一切舊有壇壇罐罐,把所有曾經的自己人都當作敵人的信念。崇禎皇帝發起了一場從他開始的內部清洗。

他的兵馬每到一處,都是清理當地縉紳大地主,將當地衙門從上到下全部清洗一遍。有衛所的話,也是把所謂將門一個不落的全部干掉。

至于清洗各地衙門和縉紳,會不會導致當地秩序崩潰的問題。

王霄是這麼跟崇禎皇帝說的。

「陛下,你仔細想想沒清洗之前是個什麼樣子,難道還能比那更加糟糕嗎?什麼都不做,那就是一直爛下去,徹底的去清洗,說不定還可以出現好的變數。做與不做,陛下自己決定。」

崇禎皇帝很容易就被王霄說服了。

既然本來就已經爛透了,那就隨便弄就是了,總不會比之前還要糟糕。

至于之後怎麼辦,直接就是軍管。每到一地都會退役一部分新軍老兵,按照級別負責各地事務。

反正都是軍屯,哪怕是退役了也是行的軍法。但凡是出了事情,都是直接軍法處置再換人。

人員方面的話,隨著各地分到田地的百姓越來越多,兵員方面已然是絲毫不用擔心。

崇禎皇帝的新軍,就像是滾雪球一樣向著四面八方擴散。

無論各地是否還忠于皇帝,處置方式都是一模一樣。

因為崇禎皇帝被惡心了這麼多年,又親身感受到了改變之後的好處。所以除了王霄之外沒人能夠阻止他。

而王霄,隨著氣候狀況逐漸好轉,他也大幅度減少了四處奔波的時間。

主要精力都是用在了自己的府上,與徒弟們交流技術。一直等到那些外來的農產種子送過來,他才算是再次忙碌起來。

等到西班牙人從南美洲運銀的大船,帶來了高產作物與耐生存的作物種子之後,百姓們的生存條件將會大幅度提高。

種植農產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這種外來的舶來品,華夏的百姓們都是謹慎的很。

因為一旦種植失敗,就等于一年沒有收成,那就得全家餓死了。

這次運氣好,是因為有王霄幫忙把關外加傳授技術。

像是土豆發芽有毒,絕對不能吃。應該如何地窖儲藏,種植的時候太過于耗水必須輪種什麼的。

這些技術都是要一代代人不斷累積起來,進行大量的實驗和分析才能得出結論。

這個過程很漫長,付出的代價也很大。

就像是最簡單的,土豆發芽有毒是怎麼知道的?還不是吃出來的。

王霄提前把事情捅出來,不僅僅是讓更多的人能吃飽飯而活下來,也讓很多人避免了土豆中毒。

他轉職成了一位農學家,重要的工作成了想方設法的傳授農學。

早在秦時時空的時候,王霄就認真學習過農家的思想。

再加上他從現代世界搜集到的各種資料,傳授各地百姓們的農業知識,各地百姓們都對他奉若神靈。

王霄除了教授徒弟們各種技術之外,主要工作就是成立農學會。

按照區域劃分,每到一府一縣,就從當地各村鎮招來一批里長甲長,親自傳授相應的農業知識。並且分發印刷出來的書冊。

大明的讀書識字率很是悲催,不過有賴于其龐大的人口基數,總體數量還不算少。

各村各鎮找個識字的讀農業技術冊子,也不算什麼難題。

這些人學會了之後,回到各自的村子里再傳授給其他人。

沒有網絡的時代里,這或許就是最好的技術傳播手段。反正王霄是想不到別的更好的辦法了。

這些來自各村的老農們雖然絕大部分都不識字,可干了一輩子的農活,王霄教授的東西,那真的是一點就通。

就算是那些從遙遠的南美洲漂洋過海運送過來的東西,他們只需要真正的種植一季就能確信好與不好。

換做以往的時候,肯定是不行。因為絕大部分的農民只有很少的田地。

養家糊口尚且不夠,更何況是種植從未有過驗證的新式種子。

現在的話,隨著大規模的重新分地,每家每戶的耕地面積已經是大規模的擴大,拿出一小部分來種植新式的種子,也是可以的。

至于土地奇缺的大明朝廷,是如何拿出大片的土地分發給百姓的。這就要從皇帝的轉變說起。

以往崇禎皇帝看重面子,所以對于藩王宗室的罪行大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等到大明要亡國了,被受刺激的崇禎皇帝,才在王霄的一再慫恿下發生了劇烈的態度轉變。

真正下定決心要打靖難之役,做第二個朱棣之後。更是干脆的下旨徹底廢除各地藩王。

藩王都沒有了,那他們分封的土地以及巧取豪奪出來的土地自然是收回。

再接著來就是,孫傳庭的大軍掃蕩,將縉紳大戶的土地,還有當地衛所軍屯的土地全部收回。

當然了,這個過程肯定不會多麼和諧,你張口要了人家就給你。

孫傳庭每次都是要用槍炮來說話。他在江南那邊,已經是被傳成了每天都要吃人的惡鬼形象。

這麼一來,原本每年納稅額度都會大規模減少的田畝數量,查出來的居然是越來越多。

得知消息的崇禎皇帝,再次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誰也沒辦法勸說他放下屠刀。

對于那些大頭巾縉紳與軍頭們來說,的的確確是屠刀。

不過對于百姓們來說,卻是件好事情。至少他們能夠吃飽肚子,不用去做流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餓死了。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孫傳庭的大軍橫掃黃河兩岸,中原大地。之後干脆揮兵入陝,將李自成所部徹底趕跑去了南邊。

渡過漢水南下,去和張獻忠匯合的李自成,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沒有再回來的機會了。

不是他李自成不想再繼續流竄,繼續去打游擊戰擴充自己的實力。

而是因為他知道,那些分到了田地吃飽了肚子,頭上暫時也沒有了貪官污吏壓迫的百姓們,不會再成為他的助力。

那些百姓們為了保護自己分到的財富,會用鋤頭,用拳頭,用牙齒,用一切和他拼命。堅決不讓自己被李自成裹挾,去做那朝不保夕的流民。

而沒有了這些往日里甚至主動投效的流民支持,李自成就是寸步難行。

他能做的,就是向南邊那些還沒有被重新打過一遍的地方流傳。那邊還有海量備受壓迫的百姓可以作為他的助力。

江南那邊的軍隊戰斗力也是極差,足夠李自成他們來往縱橫許久。

甚至于,打垮一切重立大順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此時江南之地的戰斗力,早已經不是二三百年前,陳友諒與朱元璋時代那麼可怕了。

崇尚讀書的江南魚米之鄉,已經淪為口炮的大本營。

除了對付自己人的時候悍勇無雙之外,江南那邊除了有錢一無是處。

不但李自成張獻忠他們過江之後橫行無忌,跟著追過去的孫傳庭更是橫掃四方。

多少傳承百年的表面上耕讀傳家,暗地里無惡不作的書香世家都被掃平。

就連大明兩國公之一的魏國公徐家,也是在天下大勢的面前轟然倒下。

之前嘴炮無敵,甚至公然擁立福王的江南,幾乎是摧枯拉朽一般被徹底擺平。

至于為何沒有發生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抵抗,那是因為崇禎皇帝他是正統。

抵抗的都是縉紳勛貴和軍頭,百姓們都是認他的。

一敗再敗的李自成與張獻忠,試圖入川的時候遭遇毀滅性打擊。殘部散入崇山峻嶺,再無消息。

孫傳庭越過五嶺,一路南下甚至打到了天涯海角,總算是把大明重新打了一遍。

小冰河期逐漸結束,內憂外患暫時解決。大明的百姓們,最起碼可以吃飽飯。

這次的願望,總算是勉強完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