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紙幣時代

作者︰何時秋風悲畫扇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可惜黃昏沒見到張定邊。

或是姚廣孝和張定邊兩人討論佛理有了知音之感,形成了英雄重英雄的情懷,所以姚廣孝听說黃昏求見,哪能不知這位當紅炸子雞的心思。

姚廣孝親自接見黃昏,在黃昏提出想找老和尚張定邊之前,被姚廣孝一句「陛下可不喜歡看見黃指揮到我這建初寺做客」給堵了回去。

黃昏一想也是。

張定邊曾孫張揚籠絡起來的勢力是早年陳友諒舊部的後人,如果自己連陳友諒的舊部的後人勢力都籠絡了,朱棣怕真是吃飯不香睡覺不寐。

只得作罷。

離開建初寺,黃昏又去找到鄭亨,想看能否拉攏這位武安侯,然而鄭亨口風很緊,不給黃昏機會,黃昏也是無奈。

不過鄭亨還是做了一件事。

他傳了一道命令回神機營。

中軍暫時統軍的那位將領,可根據情況在駐地一帶練兵。

這道命令很有意思。

不啻于告訴那位將領,如果你們中軍指揮黃昏的人來找你們辦事了,可以根據你們自己的意願,是選擇出去練兵還是繼續駐守營地。

相當于給黃昏的人開了一道方便之門,而決策權在神機營中軍的所有人手中。

他們願意給黃昏面子,可以出兵。

不願意給,也有正當的理由拒絕。

黃昏聞言大喜,和鄭合閑聊了幾句,兩人忽然想起正事,又急忙起來一趟軍器院,就神機營使用火器的反饋消息找到洪繼來,提出了諸多改進的要求。

洪繼來雖然愁苦,還是滿口應諾。

神機營的要求,軍器院這邊那邊的嘔心瀝血也要滿足,務必達到陛下的要求︰神機營不出則已,出則一舉平定漠北!

這將是一支超越時代的神兵利器。

忙完這一切,已是晌午。

黃昏本意是想請鄭亨去風月十四樓喝點小酒,無奈鄭亨不敢——當下這個局勢,醫療改革司已經篤定,但貨幣改革還在滿堂沸議,誰也不知道提出貨幣改革的黃昏其後是會被重用還是被貶。

一如當年的王安石。

在宋神宗沒確定支持王安石變法之前,誰也不願意和王安石走得太近。

下午時分。

黃昏在鐘山工坊那邊視察,主要是看老李新建的工坊——方便面制作工坊,這個難度其實真的不小,主要是防腐保存和運輸方面,需要攻克的難題很多。

好在如今鐘山工坊人才很多,總會找到辦法的。

黃昏對這個局面很是滿意。

當下的情況,自己有什麼劃時代的想法,都不怎麼需要親力親為,只要制定一個雛形,就能用錢開路,找到相關方面的人才來攻克難題。

從鐘山工坊回來,黃昏開始思索在應天建立扶搖會館分館的事情。

遷都還早。

在應天這邊差不多還要呆個十年左右,所以人才庫還是應該盡快建立起來。

黃昏忙碌的時候,戶部也很忙。

這兩天戶部的大小官吏,只要是對錢糧方面有不錯見解的人,都被拉去開會,放心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不僅如此,戶部還找了京畿乃至周邊重鎮的諸多富賈、士族,咨詢關于寶鈔的使用心得。

偌大的戶部,除了例行公事,哪怕是吃飯的時間,都在激烈討論是否需要進行貨幣改革——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形成兩派。

一派是以左侍郎李友直為首,覺得可以試點改革一番。

一派以右侍郎周彩為首,認為此事太過激進不應冒險。

尚書夏元吉沒有表態過。

夏元吉只是听,然後拿了紙筆記錄雙方的意見和辯論,尤其注重富賈和士族對寶鈔的使用心得,按照夏元吉的想法,這一場商討,沒個兩三個月下不來。

而乾清殿的朱棣,也因為這事,不得不暫時留在應天,心里煩躁著。

處理政事之余,不僅和戶部尚書夏元吉商討,也和其余朝堂一二品的大臣商討,甚至還問了姚廣孝,然而意見都不統一。

在改革貨幣一事上,連姚廣孝都拿捏不住主意。

但沒人注意到,時代商行已經悄無聲息的改革了︰因為之前梅殷反叛漠北南侵,朱高熾曾增發寶鈔,後來時代商行為了幫助解決後遺癥,一段時間內實行過只收寶鈔的規矩。

而在最近,時代商行再次施行這個規矩。

畢竟是民間商行,影響範圍主要是購買時代商行產品的百姓,已經和時代商行有也無往來的商賈,難以影響到朝堂那邊。

但轉機出現了。

這個轉機,恰好和時代商行重新施行只收寶鈔有關。

這一日,朱棣正在坤寧宮陪妻子聊天。

因為心情煩躁,朱棣也沒心思听曲兒,徐皇後也沒心思,她一直以為丈夫隨時都要回順天,所以坤寧宮那邊隨時都在準備。

兩夫妻聊天,聊著聊著說到了貨幣改革的事情。

朱棣對妻子無所不言,擔心的道︰「按照黃昏這個貨幣改革措施,寶鈔成為貨幣載體的話,銅幣會漸漸失去地位,最終徹底淪為無用之物,但我擔心的是寶鈔作為貨幣主體,可寶鈔畢竟只是一張紙,民間容易出現假鈔,這倒是小問題,可以改進寶鈔的制作工藝,並用律法約束,我真正擔心的還是以後的君王若是昏庸無能,沒錢了的話濫發寶鈔,這會導致國家經濟崩潰的。」

徐皇後這些日子沒少听到關于貨幣改革的事情,不解的道︰「黃昏沒提出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朱棣嘆道︰「提出了,需要建立一個國家性質的錢莊——嗯,他口中的新鮮用詞是叫國家銀行,用這個國家銀行來規制寶鈔的增發,且在寶鈔增發上,當朝天子沒有絕對的裁決權力。」

這才是朱棣擔心的。

因為這個國家銀行的出現,意味著皇權對經濟的掌控力衰減。

徐皇後不愧有女諸生的美譽。

笑著說︰「如果當朝天子不去管寶鈔增發,國家也長治久安,經濟亦是繁榮昌盛,那麼這對于天子而言,不正好有更多的精力去處理其他家國大事?」

朱棣頷首,「話是如此說,但就怕咱老朱家出幾個敗家子,用強勢手段干預寶鈔的發行,後果將是不可想象的。」

徐皇後莞爾,「陛下還信不過您的子孫?」

朱棣訕訕的笑。

這哪里知道後來事,趙大夠厲害吧,然後他趙家後人還不是有個靖康之恥,成了千古笑柄。

恰時,院子里來了兩位侍衛和一位宮女,過來,說︰「娘娘,按您的吩咐,準備好了三千兩寶鈔,隨時可以去時代商行了。」

徐皇後笑道︰「那你們去罷。」

朱棣笑道︰「又到了采購宮中沐浴露、潤膚水和香皂用度的時候了?」

徐皇後頷首。

朱棣看著兩位侍衛和一位宮女出門,若有所思,「三千兩寶鈔,兩個人就可以帶出去了啊。」

三千張,大概也就六斤左右。

心中一動。

確實方便。

朱棣的心思倏然放開了,覺得如果全國境內都用寶鈔的話,確實是件很便利的事情,而且有國家銀行控制,更能掌控民間貨幣的流通量。

如果再有相應律法的規範和約束,不是不能控制寶鈔作為貨幣主體有可能引發的後遺癥。

國家銀行在這個改革中,不可或缺!

開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