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上將軍出巡

作者︰流水無憂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二月初,天氣逐漸回轉,因為蘇倫遇刺之後,外界便沒有人知道蘇倫的狀況,但從蘇府沒有服喪,可以得知,蘇倫應該還沒有死。

但,從上將軍出面,主持大局,側面反應了蘇倫就算沒死,傷勢也必定很重,蘇倫遇刺的那一天,因為身處鬧市,許多金陵百姓都親眼目睹。

匕首扎進蘇倫左胸的時候,鮮血濺射的那瞬間,許多金陵百姓都嚇傻了。

自從蘇倫遇刺之後,整個江蘇新上任的官員,都處于一種人人自危的狀況之中,但好在蘇倫之後,沒再有官員再遇刺。

或許是因為上將軍空前的強勢,讓那些人不敢輕易出手,但總而言之,蘇倫的遇刺,讓整個江蘇,都開始有些亂了起來。

許多人擔心,蘇倫之前許諾的事情,究竟會不會實現,尤其是修建適齡兒童教育這一點,以及江蘇官員通過筆試擴招的消息,會不會就此石沉大海。

科舉考試,是萬人過獨木橋,而蘇倫不僅讓這獨木橋變得更加神聖,也讓一些人能看到曙光。

整個大夏,或許如今的讀書人,乃是千里挑一,可就算如此,整個大夏的官位卻是依舊十分緊缺,許多進士及第之後,居然等上幾年都不能得到遞補的機會。

當官,是這個時代最受歡迎的職業,可是那位置的確太少太少,許多人奮斗一生,都難以有個好結果,

但蘇倫提出來的許多具備建設性的政策,對于許多讀書人和匠人而言,將會是另一條邁入仕途的捷徑,盡管要受到官員的管轄,但至少衣食無憂。

尤其是建立匠人考評制度,以及建設大型的技術類的書院,專門培養社會最需要的一批匠人,為大夏的建設舌忝磚加瓦。

二月份,已經不算寒冷,上將軍在金陵府衙辦公,也每天都有充足的木炭或者蜂窩煤燒著,這樣一來日子也好過許多。

但隨著杏花開放,春雨到來,新的一年已經昂首闊步的邁步而來,而上將軍在任,處理各種事務都井井有條,並且宣布了蘇倫之前頒布的政令的有效性。

這大大的穩定了許多農人和讀書人的心,有上將軍的保證,這些人也就可以安心的繼續做自己的事情,準備參加應考。

新建立的學院,將分門別類,教授各種知識,原本的江蘇單純的書院,將會被劃分出一個又一個學院,而只要報名者通過考核,便可以分班開始學習。

盡管,許多人主要還是選擇儒學經學這等能參與科考的學問,知識奈何學院的名額的有限的,那些沒有報上的人,會按照個人意願進行一定的調劑,讓人們道緊缺人少的崗位上去。

林陽照搬了後世的人的經驗,準備將這時候的書院學堂,變成後世大學的模式,分麼別類每一種都是國家迫切急需的人才崗位,

許多心靈手巧的匠人,都被請來當教師,專門教授一些人技術。

按照林陽的想法,他希望大夏能全面發展,只有這樣在不斷的探索之中,才能逐漸掌握科技是第一的生產力,而首要讓人接受的條件,讓人能看到的成果,便是蔬菜大棚和糧食產量的提高。

柳如是不止給林陽留下了刺客的藏身之處,更重要的是,她以自己的積蓄,在金陵城西置辦了十五頃土地,而林陽想要進行糧食的生產,便可以充分利用這十五頃土地。

林陽將這些事情交給了已經數量掌握耕種技巧的蘇山和駱寧兩人,而兩人準備先對番薯以及土豆進行試驗,還有芸薹等等。

但,最重要的還是玻璃大棚的展示區,這時候還沒有開采到石油,薄膜還沒辦法充分制造,所以玻璃還是首要的東西,這種東西百姓是沒辦法使用的,畢竟成本太高,做科研可以,普及是很難的。

最能普及的便是薄膜大棚,但這時候苦于沒有薄膜的狀態,用一般的能保溫的布料,作為建議的薄膜使用,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效果絕對趕不上玻璃大棚。

所以玻璃大棚是必須要建立的,目的旨在用于研究心得品種,若是試種成功,便從對其進行煉苗,適應了外界的環境之後,便能推廣開來。

對于玻璃大棚之中的幼苗難以適應外界環境的情況,林陽已經對蘇山和小寧說過了,因為玻璃大棚之中的環境,是可以模擬最好的生長環境,但外界的環境往往都不是最好的,所以需要進行煉苗。

所謂的煉苗,就是把玻璃大棚之中的苗木擺出來,讓它們在短時間內適應外界環境和大棚環境的轉變,這樣一來苗木既能保證能獲得大棚之中的原本的優良性質,同時能適應外界的條件。

當然,因為煉苗的話,會造成一定的損失,在最初的時候,甚至于會出現一些更嚴重的癥狀,甚至于有可能全軍覆沒。

但是,大棚里邊的東西,卻是必須經歷這一步的,對于許多種子,林陽只能拼命的回想,當初的原產地在哪里,和大夏的環境哪里是最匹配的,如何能在不匹配的環境之中,選育出最匹配的性狀。

作物適應環境的能力,往往是比人要更顯著的,在一個地方,你只需要看它長得好還是不好,能否開花結果,就足夠了。

許多外面的種子,引種進來,需要考慮環境是否適合,一般會將其分為好幾種狀況,優良,中等,和較差,這是林陽給出小寧和小山的指導。

優良的種子,就是來自于和江蘇環境很類似的地方的作物,這樣只相當于一般的平移,栽種下去能獲得最好的效果,一般的話,就表明這玩意女敕掛在這里生長,但是卻達不到最好的效果。

至于較差,這個階別,就代表,這種作物無法適應當地的環境,需要換一個地方進行培育。

而這種狀況在大夏的南北方也是尤為明顯,因為光照強度的不同,導致北方的作物往南方引種,南方的作物往北方引種,都會出現一定過得問題。

比如說果樹很有可能會只開花不結果,因為想要達到它們適應的狀況,就必須達到相應的積溫,北方南方光照程度不同,南方多陰雨,光照自然無法與北方相比較,積溫累積的時間也會變得更長,最後導致錯過最佳的花期。

在比如說,冬小麥,常言道︰「瑞雪兆豐年」,一般在冬季下一場大雪,次年的收成就會比較好,這是因為小麥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冬雪的覆蓋,讓種子從休眠之中蘇醒過來。

若是不經歷一場冬雪,有的冬小麥,甚至于會直接不生長,或者錯過最佳的生長時間,這樣一來會造成減產,甚至于直接顆粒無收。

引種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就算是林陽所有涉獵,都沒辦法解決這些事情,只能由大夏人逐漸模索出來,這樣一來推廣開來也正好。

柳如是給林陽準備了十五頃田地,還準備了附近足夠的人手,而按照田地的劃分,林陽已經將基本適合番薯和土豆種植的區域標注了出來,當然水稻的稻作區也要保留。

大夏南方人主食畢竟還是米飯,盡管這時候的糧食產量很低,還沒有後世各位農業領域科學家的無懈奮斗,所得出來的高產的種子。

雜交水稻,林陽雖然有所了解,但畢竟想要做起來難度極大,雖然中國神農袁爺爺在雲南找到了天然野敗,打開了雜交水稻的研究,其中艱辛是可想而知的。

這時候的技術支持,但林陽還得必須回憶起更多的細節,這樣一來才能明確的知道,並且委托國家去找這種雄性不育系的母株,為今之計想要提高產量,只能從種植模式入手。

這時候的水稻栽種,還是不按章法,那林陽就教他們怎麼按章法來,橫平豎直保持適當的間距,這樣才能讓風吹過的時候,能更好的幫助授粉。

同時給予適當的生長空間,讓稻穗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同時合理的種植模式以及合理的耕作施肥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產量。

總而言之,要保證一個國家的和平安定,就要不擇手段的提高糧食產量,吃飽穿暖了誰會想到跟你造反呢,之所以造反就是因為衣食住行都解決不了。

解決了糧食問題,百姓吃得飽飯了,想的就只會是怎麼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造反,憑什麼造反,人都是有自己的判斷力的,會直接斟酌統治者是否賢明。

明君會有盛世,為何會興盛,主要還是因為知道百姓疾苦,知道得民心者的天下,知道如何才能讓百姓擁戴自己,而那些傾覆的王朝,無一不是因為為政者罔顧百姓死活而導致的。

上將軍高調宣布出巡,就是要去西山看即將準備播種的土豆和番薯以及其他的農作物,現在還沒到水稻播種的時候,溫度還有點低,會傷苗。

上將軍出巡,對于有些居心妥測之輩,那可謂是最好的結果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