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陰山防御構思

作者︰月神的兔子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當西夏敗兵從偏頭關撤出趕到雲中城外時,正是宋軍全殲李察哥部下數萬精銳的第二天,宋軍正要拔寨西進,這三萬多敗兵就到了,直接被李彥仙帶著神武軍的騎兵滅了個干淨。

至此,西夏十萬精銳和三十萬地方軍,分別被神武軍、並州軍(已被並入天武軍)、天武軍、白虎軍所滅,西夏全國的常備兵力僅剩不到十萬。

第二天,天武軍和神武軍在河套平原的前套地區匯合,三十萬人浩浩蕩蕩向興慶挺進;下午的時候,又在後套地區與白虎軍匯合。

值得一提的是,岳飛率領白虎軍在後套地區埋伏,果然等到了興慶府的五萬救兵,大殺一陣之後,西夏人殘存不到兩萬,狼狽逃回興慶。

如今大宋有馬步軍兵三四十萬,西夏只剩五六萬人,拿什麼抵擋?

「這里是什麼地方?」

趙桓在黃河北岸的後套地區看見了一片舊城,向岳飛問道。

這里北靠陰山,南鄰黃河,東臨並州,西接西夏,不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風水也十分的好,正所謂「青龍鎮後宅,金龍舞庭前,風龍朝紫氣,水龍把運餃」,趙桓見過那麼多城市,包括東京在內沒一個勝過這里的。

而現在,這座古城竟然被忽視了!

西夏和遼國還真是化外蠻夷,狗屁不懂。

岳飛喊過來一個軍士問了幾句,那軍士正是關西人,當下便把附近詳細解說了一遍。

原來,這里是遼國的雲內州,也就是秦漢時期的九原郡!

九原郡,那不就是後世的包頭城?

難怪!

「鵬舉!這座城一定要重築,築成一座不亞于興慶的大城!」

趙桓仔細回憶了一下後世的地圖,記得這河套平原黃河「幾」字上方這一橫上有東西中三座城市,中間的是包頭,東邊是呼和浩特,西邊是巴彥淖爾,都是北方重鎮。

巴彥淖爾在秦漢時期是朔方郡所在,是邊塞要地;呼和浩特在秦漢時是雲中郡所在,後來才縮到大同,現在的呼和浩特被遼國稱為豐州。朔方、九原、雲中包括再往東的代郡,可向來都是漢帝國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前線。

現在西夏滅亡在即,接下來就要面臨遼、金、蒙這樣的游牧或漁獵民族,要想大宋得到安寧,就必須要把戰線延伸到陰山。

不教胡馬度陰山!陰山就是抵御北方入侵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大宋必須掌控在手里。

那麼是重修秦長城,還是像大宋以前一樣駐守軍寨形成戰略縱深?

兩種方式各有利弊。

如果是重修長城,不僅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還很容易給人以勞民傷財的印象,畢竟秦始皇被稱為暴君幾千年都沒能翻身。

當然,現在有了新式火藥,又有了水泥和高爐煉鐵,想要重新修建長城了比前代要容易的多,而且長城的修建幾乎可以一勞永逸,日常的維護費用並不高昂。

相反,大宋以前憑借大量軍寨形成的戰略縱深,看起來好像避開了修建長城的大筆費用,但大量軍寨的修建不用錢?招那麼多兵不用錢?敵人一旦南下戰場不還是在大宋領土?

所以大宋軍寨一點都不省錢,甚至西夏李察哥曾經還有意讓大宋保留軍寨防御體系,以削弱大宋的國力。

後世的明朝好像選擇了修建長城並以邊軍駐守兩種形式融合,雖然沒少被韃靼和瓦剌禍害,但畢竟大明朝沒有亡在游牧民族的手里。

北宋和明朝,都亡于東北漁獵民族的手里。漁獵民族和游牧民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種族,游牧民族特長是出神入化的馬術和機動靈活的戰術,漁獵民族的特征是手段更加凶狠且狡猾,下限也更低,危害自然也就更大。

想到這里,趙桓腦海里突然冒出了一個新的方向︰何不模仿後世的佣兵制度?

現在的蒙古大草原上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勢力,乃蠻、克烈、塔塔爾等大部落都還沒有形成,完全就是一盤散沙的狀態,這不正是自己招募佣兵的最佳時機嗎?

招募游牧民族攻打漁獵民族,這怎麼算都比用大宋自己的軍士更加劃算啊,毛爺爺不也說過要拉攏一批打擊一批分化一批嗎?

從這時開始,招募佣兵的想法便牢牢的在趙桓心中扎了根。

但不可否認的是,基礎的防線還是要有的,自身的強大同樣要保持。所以陰山長城還是要修,但不再是大宋唯一的仰仗;朔方、九原、豐州、雲中這些重城也要發展,但功能不僅僅是防御,還要負責招攬草原上的勇士為雇佣兵。

大宋有錢有糧,缺的是大批量的騎術高超的騎兵;而大草原上有的是精銳騎兵,缺的是糧食,尤其是過冬的糧食,雙方不正是互為絕配嗎?

趙桓把許貫忠、岳飛、李彥仙、王寅、石寶、杜壆、卞祥、陳希真等人召集到一起,把自己的想法詳細與眾將說了,立刻得到了眾人的贊同。

李彥仙道︰「大宋要想長治久安,必須要把河西走廊和河套牢牢控制在手中。要掌控河套,就要掌控這懷朔一帶,而這九原城是重中之重;要掌控河西走廊,就要掌控威武諸州。」

「臣生長在西邊, 深明羌狄之性。招募草原人為佣兵,最要緊的是信譽,所以不能拖欠錢糧;只要錢糧到位,羌人、狄人都願效力,大宋一定能有數不盡的騎兵,或許不必再為邊患而憂心!」

「除了用羌狄為佣兵,還要逐漸歸化他們的人口!」許貫忠接著道,「為長期打算,可以在招募佣兵的條件上做些文章,凡是為我大宋效力滿十年且品行純正者,在我大宋南方贈予宅院一座以供其安居。相信多數人在南方生活過之後,都不願再回這朝不保夕的寒冷草原了,如此一來我大宋人口日盛,蠻夷人口日衰,何愁國家不強?」

歸化蠻夷!

好計策!

「貫忠之謀,舉手間滅盡強敵,真有古之名相風範!」

趙桓對許貫忠等人的智慧發出真誠的贊嘆,「本來想要滅盡黨項,但現在朕改變了主意,必須要心中容得下四海,才能真正擁有四海!」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