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台縣縣令

作者︰清炒芥嵐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世界很安靜。

周序能感受到自己的身軀在不斷的下墜,伴隨著一種虛浮的感覺。

他還記得監獄里那位凶神惡煞的黑老大惡狠狠地盯著自己,咬牙切齒地詛咒︰「周序,別以為抓了我一切就都結束了,我會讓你不得好死!」

那時候他是怎麼回答的?

「我拭目以待。」

打那之後,周序的師傅和師姐都極為擔心他的人身安全,但他自己卻並不畏懼。所以,當他接到止安村的線報,他毫不猶豫地就一腳踏了進去。

周序喬裝打扮,混在一群游客里進了止安村,他憑借著與生俱來的親和力以及過人的套話技巧,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他暗中接觸了被販賣的女人和孩子,用手機錄下證據發給公安部門,協助警方成功破獲了一個販賣人口的犯罪組織。

可惜,這也是釣起周序這條小魚的誘餌。正當周序志得意滿的時候,兩個大漢趁著止安村里混亂一片綁走了他。他們帶著周序上了一處斷崖,獰笑著對他說︰「周序,你收了老大的錢,居然還敢背叛他,下去之後,就等著給老大做牛做馬吧。」

周序嗤笑一聲︰「就他那智商……」話還沒說完,他就感覺胸口一涼,然後被一腳踹下了懸崖。

周序自己倒沒覺得有什麼對不起黑老大的地方,他只是在擔任辯護律師的時候,不合時宜地知道了他的辯護對象要將控方證人殺人滅口,這樣惡劣的犯罪行為顯然並不在律師需要保密的範疇之內,于是,他就好心地找到了控方證人並提醒對方注意人身安全。

結果控方證人因為情緒過于激動,一時失控竟然綁架了周序,並以他的生命安全作為威脅,讓他交代出他所知道的黑老大的犯罪信息。

面對威脅,周序無可奈何的屈服了。他不得不說出了一些需要保密的信息。

辯護律師的缺席和新出現的一系列證據,使得審判的過程呈現一邊倒的趨勢,黑老大很快因為犯罪事實確鑿被判處死立即。

臨刑前,周序去看了自己的前雇主最後一面。

「周序,你是故意的!」黑老大陰沉著臉,眼中卻充斥著畏懼,這個作惡多端的男人,正在害怕即將到來的死亡。

「絕對沒有。」周序擼起袖子給對方看自己的傷口,那上面皮肉翻卷,一道道嶄新的疤痕赫然在目,「那個綁架我的人可是下了狠手,我實在是沒辦法。不過現在他正關押在看守所里,到時候應該也要判個幾年吧。」

「那個小鬼,他竟然敢……」

「他當然敢。」周序不耐煩地打斷黑老大的話,他盯著那雙陰翳的眼楮,一字一頓地說道,「你強行佔了他家的地,他的父親也被你手下的人打成重傷,上個月,他的父親走了,而他的母親也因此一蹶不振,精神恍惚。為了能讓你定罪,他什麼都願意做。」

「周序,是你!你們兩個沆瀣一氣!」

「我也是受害者,我身上的傷全無作假。」周序好脾氣地解釋,眼前這位老大雖然曾經掌控著巨大的黑惡勢力,但腦子卻真的不怎麼好使,「再說,我幫他有什麼好處?」

黑老大沉默了,一個終生追逐利益的人當然不會明白有些人會因為利益之外的東西而做些什麼。

周序穿上外套準備離開了,他還要去看守所把審判結果告訴那個綁架他的人。

然後,他就听到黑老大說出了那句經典的恐嚇台詞。

「我會讓你不得好死!」

下墜的感覺仍未停止。

周序的眼前似乎出現了斑斕的色彩,他感到自己胸腔內的氧氣在不斷流失,身體里傳來一股劇烈的撕裂感和灼燒感,隨後,他耳畔似乎傳來一聲輕響,緊接著就是由遠及近的嘈雜喊叫。一雙手在他的胸口不斷按壓,他的大腦因為暈眩嗡嗡作響,不自覺地吐出了一大口水。

「他醒了!」

周序掙扎著睜開雙眼,他的四周正圍著一群人,這些人或是身著粗布短褐,或是身著淺色長襦,正滿臉焦急地望著他。

天空中月朗星稀,清風徐徐。周序長長吁了口氣,復又昏了過去。

迷迷糊糊間,周序被灌下了好幾碗姜湯,有人不斷在他耳邊呼喚他的名字,為他擦拭身體。

周序渾身沉甸甸的,像是有一把無形的枷鎖在困阻著他,他竭力想要掙月兌這一切,但卻又動彈不得,這時,一些不屬于他的記憶碎片涌入他的腦海,更令他頭痛欲裂。他就像是暴風雨中漂浮在海面的孤舟,拼盡全力尋找那一線生機。

當風雨平息,天邊露出一縷微光,周序感到自己身上的枷鎖盡數散去,勃勃的生機在他體內流轉,一股喜悅之情油然而生。

再睜眼時,周序看到自己正躺在一張木質的板床之上,他口干舌燥,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子虛浮,他微微蜷曲手指,蠕動嘴唇,低聲喊了一句︰「娘!」

臥室外一名中年婦人听到他的喊聲,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跑了進來。

「我兒,你醒了!」婦人布滿溝壑的臉上露出一個發自內心的笑容,有晶瑩的淚水從她的眼中滑落,「真是太好了。」

周序伸手用力握住婦人粗糙的手掌,牽動嘴角露出一個笑容,「娘,別擔心,我沒事了。」

婦人用另一只手輕輕撫模他的鬢發,哽咽著說道︰「灶房里還溫著粥,娘去給你盛一碗來。」說罷,婦人為周序掖掖被角,快步趕去了灶房。

望著婦人逐漸遠去的背影,周序的眼眶不自覺濕潤了,久違的家庭所帶來的溫暖在他心底泛起陣陣漣漪。

只是可惜,婦人真正的兒子卻已經死在了那個湖中。

婦人的兒子與他同名,亦是姓周名序,乃是台縣人士。前身年幼時父親便因病去世,只留下他的母親含辛茹苦將其拉扯成人。周家家境一般,但溫飽不愁,周母為了兒子能專心學業,毅然挑起了整個家的重擔,多年的生活蹉跎令周母臉上刻滿了風霜的印記,頭發也已斑白,只是空有一身力氣,渾身上下透露著一股子樸實無華的氣息。

而前身也不負所望,他自幼勤奮好學,飽讀詩書,埋首苦讀十余年後,終在宣謹帝八年高中進士,爾後被派至台縣擔任縣令一職。

在湖中時,周序繼承了周縣令大部分的記憶。周縣令一生唯愛科考,不喜與人交流,與周母和其他同學間的互動少得可憐,在繼承他的記憶後,周序也能模仿他的言行舉止,故而可以瞞過周母。

從周縣令的記憶中得知,如今這個世界名為中州,天下四分,宣朝、荒夷、丘澤、涂月各自割據一方。周序所在的宣朝開國至今四百五十八年,歷經十一任帝王。自宣元帝開國以來,代代帝王皆是勵精圖治,治國有方,宣朝百姓也能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而到了宣謹帝這一代,不知是其性子懦弱還是手段能力不強,他並不能很好地平衡朝廷各個派系間的關系,與鄰國的邦交也不斷惡化。

加之宣謹帝時常一意孤行做出天馬行空的決策,因而導致宣朝內憂外患不斷。

近五年間,荒夷、丘澤兩國對宣朝邊境騷擾不止,侵佔了不少的土地和人口,而朝廷內部又有貪官污吏中飽私囊欺上瞞下,故而引來不少民怨。

宣謹帝九年,宣朝戍邊大軍自濉河以東退敗三千里,謹帝不得已割窯城、宛城、涪城三地,賠與荒夷、丘澤兩國,並遣嘉怡公主往荒夷和親,以求三國議談,最終方得王朝重安。

宣朝、荒夷、丘澤三國議和之後,邊境戰事平息,宣朝也得到了喘息的時機。

台縣位于宣朝的西南部,西面臨天翊山,北面接壤泗縣,東南面接壤越安縣,三座縣城均在永寧州轄下,永寧州知州名為崔越,乃是宣謹帝三年的探花郎,做得一手好文章。周序回台縣任職前曾去拜訪過這位崔知州,人如其名,的確帶著一股名人雅士的風流。

「序兒,娘喂你喝點粥吧。」這時,周母端著粥回屋了,她關切的話語打斷了周序的思緒。周序瞅著還冒著熱氣的米粥,不自覺咽了一口口水,在湖里泡了一段時間,被救上來之後又昏迷了一天,現在他真的感覺饑腸轆轆。

周母拿來一個枕頭墊在床頭,輕輕地將周序扶坐起來,她吹涼了勺子里的粥之後,才慢慢地一口口喂給周序。

開始時,周序還有些不好意思,但一勺粥下肚,一股暖洋洋的感覺便從月復中蔓延開來,他不由舌忝舌忝干澀的嘴唇,加快了進食的速度。

「慢點兒,別噎著了。」周母笑著說道。

「娘,您煮的粥真是太好吃了。」周序發自內心地夸贊道。

「傻孩子,娘只要你平平安安的就好了。」說著,周母又要落下淚來,「序兒,你長大了,也出息了,只是日後無論遇到何事,都不要沖動,萬事先想想娘,好嗎?」

周序毫不猶豫地點頭應允。周母的擔憂也並非無的放矢,這位周縣令的死因也確實一言難盡。對零碎的記憶片段進行拼湊,周序得出的結論是︰

周縣令或許是死于學游泳。

台縣縣城內東南部有個頗大的湖泊,名為茗湖,茗湖鄰街就是台縣最有名的花街柳陌,那街上人來人往,日夜笙歌不斷。

周縣令便是溺斃在了這茗湖里。

周縣令一生唯愛讀書,其他運動是能省則省,故而至今仍不會水。與之相對的是,台縣由于百年前傳下的習俗,每隔五年就會舉行一場泅水大賽,成年男子必須全員參與。前幾次大賽周縣令因為年紀尚幼無需參與,後來恰逢科考,他暫時離開了台縣,因此又避了過去,但這之後的大賽他便是避無可避了。

周縣令臉皮薄,不願被人知道自己不會水的事實,因此私下找縣衙里的人推薦了些教材,關上門來將書籍整整鑽研了一日,自覺理論知識扎實,到時在水里只要將四肢協調好,就萬事大吉。

之後的記憶便有些模糊不清了,周序只記得周縣令下水後沒多久就被水草勾住了腳踝,慌張撲騰了幾下後就兩腿抽筋,直接沉向水底。幸而正好有一人喝完花酒出來,夜色深沉加之酒醉看不清路,在茗湖邊上一腳踏空,撲稜一下砸到水里,發出不小的聲響,這才引來路人救助,順便把周縣令也給撈了上來。

若是周序沒有穿過來,周縣令早就坑底躺平了。

思忖至此,周序更覺羞慚,前身這樣行事確實莽撞了些,于是他又鄭重開口承諾道︰「娘,我都記住了。」

正當母子兩人其樂融融之時,屋外突然傳來一道洪亮的聲音,「周大人,王東川與趙典史來拜訪,不知可否方便一見?」

周序愕然。

翻查記憶之後,周序的神色微微有些凝重,王東川與趙典史二人乃是台縣的縣丞與典史,王東川負責協助周序處理縣衙大小事務,由于周序到任時間尚短,故而大部分事務還是要王縣丞經手,而趙典史則是負責刑獄。

王東川是個年近五旬的老者,面容平平無奇,他在縣丞這個位置上呆了二十年,本以為上一任縣令升遷後能往上提一提,誰知道周序空降台縣,令他仕途止步于此,他雖然沒在明處給周序下絆子,但暗中如何考量卻不得而知。

趙典史全名趙典史,家族世代經商,到趙典史父親這一代,已經是永安州首富,但趙父雖說經商頗有才能,內心卻始終有一個當官的夢想,家族祖業離不開他的管理,他只能把當官的夢想灌輸給下一代,給兒子取名典史是希望他至少能有個最小的編制內官職,結果趙典史文不成武不就,還是托了關系才捐了個小官,在台縣當典史。趙典史自己對當官興致缺缺,只想回家繼承家業做個紈褲二世祖,每日遛狗逗鳥享受人生,雖然被父親壓著在縣衙當值,但諸事卻不甚上心,只求得過且過便可。

這二人今日來尋周序,則是為了五日前丁府的那件命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