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發展

作者︰哭泣的腳底板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楚王府血桉,震驚了整個大明,皇帝得知此事之後,大為「震怒」,直接廢掉了左良玉太子少保之位,以示懲戒。

武昌府的官員,明面上的說法是就地革職,永不敘用。

但實際上,錦衣衛查出污點的,直接就地解決了,至于剩下的官員,則是暫代其職,等待新的官員就任了之後,再免去職權。

只是這個暫代的官員老朱根本就沒有往這邊調,所以這些人名義上是被免職了,實際上因為武昌府的官員空缺,他們掌管的權職反而是更多了,也算是另類的明貶暗升吧。

而此桉中的受害者楚王一脈,為了「保護」楚王血脈,老朱讓錦衣衛將這些遺留下來的血脈全都送入進城保護。

至于楚王一脈的財富,則是運往京城,由皇室一脈代為保管。

不得不說,老朱這次對楚王動手,吃相很難看,借口更是粗糙無比,一眼就能被人看穿。

但現在大明缺錢都缺瘋了,老朱哪還在乎外人怎麼看他。

他有大義,而且現在手里還有兵,前段時間還免了半個大明的賦稅,而且還將各地藩鎮的欠響都給補上了。

此時的大明,民心,軍心皆可用,早已經不是他剛來時候風雨飄搖的模樣了。

現在他直接強硬的動了楚王,他倒想看看誰敢不長眼的跳出來說他的不是。

反正等戰亂平定以後他早晚要改革大明的,現在跳出來直接滅了他們,省的以後再對付一遍了。

整個楚王府,抄出來的金銀大概有兩百多萬兩,各種奇珍異寶,古玩字畫更是不計其數,至于田畝地契,那更是多不勝數。

在看到這些財富的時候,裴綸跟丁修人都有些傻了,他們想到過楚王會有錢,但沒想到居然會這麼有錢。

在面對這麼巨大的財富時,就連錦衣衛都有些把持不住,在跟馬士秀交戰時都沒有任何損失的錦衣衛,就因為面對這些財富時起了私藏的心,最後被丁修硬生生的砍了兩百多人,才止住他們心中的貪念。

最後這批財富一分為三,其中五十萬兩撥給總督侯恂,讓他給左良玉部充當軍餉。

然後又拿出了五十萬兩,和從楚王府中抄出來的田畝地契一起留給了湖廣巡撫,讓其安置災民。

《這個明星很想退休》

最後剩下的那一百多萬兩,為了方便運輸,留下的大多都是一些價值更高,佔地更小的黃金珠寶,然後由王國興親自從京城帶來的一萬精兵,護送回京城。

總之楚王這一倒,不僅大大緩解了朝廷的財政危機,還直接平復了湖廣之地的災情。

因為有楚王的良田,再加上老朱頒布的免稅一年的政策還有當地的賑濟,原本災民遍地的湖廣之地,亂象逐漸平息,在當地屬官的治理下,甚至已經開始恢復民生了。

畢竟經過天災和戰亂之後,湖廣之地的人口大幅度銳減,有了楚王的田,再加上朝廷留下的五十萬兩賑濟銀,湖廣之地的百姓談不上富足,但最起碼可以勉強活下去了。

而在解決掉楚王之後,丁修他們並沒有回京,而是帶著錦衣衛,直接轉道秘密去了一趟四川。

在四川巡撫龍文廣的配合下,直接拿下了蜀王朱至澍(shu),將其抄家,然後直接送往京城圈禁。

而朱至澍府中的財富,比起楚王朱華奎來說,只多不少。

但因為四川連年遭災,再加上這里是兵患的重災區,所以從朱至澍府中抄出來的近三百萬兩銀子,並沒有再運往京城,而是同樣一分為三,全部留在了蜀地。

其中一百萬兩直接封存,作為蜀地的庫銀,不可妄動。

剩下的一百多萬兩,則是給了老朱重新提拔的四川總兵秦翼明,讓其重新訓練軍隊,以平賊患。

秦翼明算是明末良將之一,作戰能力出眾,但其最出名的不是他的打仗能力,而是他是秦良玉的佷子。

作為歷史上唯一一個能以女性身份被單獨立傳記載在正史將相列傳里的巾幗英雄,秦良玉的能力絕對母庸置疑。

雖然她如今已經是68歲高齡了,但一生征戰無數,更是一手訓練出了威震大明的白桿兵。

現在有她看著,訓練出來的新兵,戰力必定差不到哪里去。

丁修和裴綸在解決了蜀王之後,馬不停蹄的對付下一個藩王。

雖然因為楚王和襄王的前車之鑒,導致其余藩王有了些提防,但對付他們是老朱的意思,就算有了提防又能如何呢?

除非他們敢直接造反,否則的話,要麼交出所有的田地和財富,當一個閑散王爺。

要麼,直接被錦衣衛弄死,然後把血脈送到京城「保護」。

這幾個月下來,丁修和裴綸幾乎沒有閑著,滅掉藩王之後,金銀幾乎是一車一車的往京城運,根本就沒有停歇過。

而從王府中抄出來的金銀,可比收稅來錢快多了,只是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原本貧困的大明,國庫居然變得充盈了起來,國庫里的財富甚至堪比盛世。

皇宮之內的崇禎得知居然從這些藩王家中居然抄出來這麼多銀子,差點把自己氣炸,他辛辛苦苦到處去弄錢,結果弄得天怒人怨都沒有搜刮到多少錢財。

結果這些藩王居然這麼有錢,把崇禎氣的在皇宮內破口大罵。

要不是最後一不小心罵到了老朱頭上,讓本來氣就不順的老朱逮著他胖揍了一頓,估計他能罵上一天。

……

而就在丁修他們在搜刮藩王財富的時候,老朱也沒有閑著。

因為大明財政寬裕了,所以老朱做事也開始大手大腳起來。

天工開物批注上的那些內容,只要是覺得對大明有用的,他就開始慫恿宋應星鼓搗,反正有大明的財政托底,做錯了有大明撐著,做出來了那就是大功一件。

反正如今天災不斷,大明最不缺的就是無事可做的流民了。

所以對這些事情很看中的老朱,不停的往軍器局里招人,一開始還是只要工匠,後來因為要做的事情多了,索性只要是匠人,哪怕是泥瓦工,甚至不是匠人,只要身強力壯他就收。

反正發明現在不缺錢,來多少他要多少人。

而這也就導致了軍器局範圍越擴越大,甚至到了最後,都直接成了一個獨立的部門了。

但老朱卻絲毫都沒有在意,反而是有繼續擴大軍器局的意思。

而導致他這麼做的原因,不只是因為天工開物上的批注關乎科技,關乎未來。

更主要的是,宋應星根據上面的東西試驗,真的搞出了好東西。

首先是可以批量生產的燧發槍,除了供給給錦衣衛一批之外,剩下的已經開始在京營大批量裝備了。

跟火繩槍相比,燧發槍不但省去了大量點燃火繩發射所需要的時間,更主要的是,只要稍作防護,那麼燧發槍就可以達到防水的效果,雖然不是完全防水,但相比于遇水就廢的火繩槍,燧發槍只要保護得當是可以在大雨中發射的。

雙方交戰,一方能用火槍,另一方不能用,哪怕能用的那一方只能開一槍,對于軍隊來說,這也絕對是足以致命的優勢。

除了火器之外,在民生方面宋應星還根據批注弄出了什麼所謂的土法煉鋼,使得鋼鐵的質量得到了極高的提升。

而在宋應星弄出來的眾多東西中,最讓老朱覺得驚喜的,就是水泥那東西了。

這東西用來修橋鋪路,簡直是神器,老朱在看到這東西的效果時,瞬間就想到了這東西的一百種用法。

在知道這東西成本低廉之後,老朱直接讓軍器局將水泥的配方交給了工部,然後讓軍器局繼續研發、打造軍器,而工部則大批量的制作水泥這東西。

原本大明因為缺錢,很多工程都停滯了,現在有了錢之後,老朱也覺得沒什麼急需修建的工事。

現在出了水泥這東西之後,老朱瞬間就找到了該做的事情,那就是修路,在大明境內大範圍的修路。

現在流民遍地,一時間也沒有太多的田地可安置他們,剛好可以以工代賑,讓他們來修路。

反正大明現在也不缺錢,如果只是賑濟的話,大明財政白白支出這麼多錢不說,讓這些百姓閑著,還容易釀出事端,所以干脆讓他們來修路。

雖然在戰亂時期搞這麼大的工程容易出事,可那些出事的是因為他們那是徭役,不但不給錢,反而還得讓百姓自帶糧食去干活,不出事才怪。

但他這卻是以工代賑,算是招工,給這些因為受災而無家可歸的百姓找些做事,兩者根本就是兩碼事,根本就不會出任何問題。

當然,前提是負責此事的官員不會貪墨,不然百姓拿不到工錢,吃不飽飯。

到時候以工代賑弄得跟徭役一樣,百姓肯定還是得鬧事。

所以負責此事的官員不但得挑出一個廉潔公正的,還要派出大量的錦衣衛在暗中監督。

不然這件原本雙贏的好事,很可能就會變成禍端的起源,這種事老朱見得太多了,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