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上堤

作者︰二子從周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蔡確也站了出來,他出于是對未來形勢的判斷,和對蘇油的了解︰「臣也同意,新軍只要不發銃彈,不成大患。而且都是從英烈子弟,或軍勛卓著的將士中選拔,是精英中的精英,忠誠也無可挑剔,臣也信任他們!」

趙頊如今對自己把控朝堂和軍隊的能力也具備相當的自信,終于下定決心︰「此議可行,只是四部新軍,各由何人統帶?」

這是底線,宋朝講究兵將分離,調兵是樞密院的事情,遣將是皇帝下令,也是制衡武人,避免出現藩鎮和反叛的舉措。

蘇油拱手︰「軍機處的幾位老將,郭逵諸人,陛下以為如何?」

趙頊大喜,對呀!連童貫也派出去,給老子監軍!

養軍千日,用在一時,上四新軍經過數年錘煉,早就渴望著建功,卻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第一個敵人,竟然是滔天的黃河水!

于是就出現了數支騎兵冒雨狂奔的情形。

回到軍機處,蘇油直接宣布進入戰時狀態,一切休假取消,一切崗位必須十二時辰有人,伙食團加夜宵,從今天起,他將吃住在軍機處。

軍機處是蘇油按照後世標準打造的一個部門,響應速度堪稱如今世上第一,只一轉眼間便運作起來。

第一道命令,沿河州縣,一切以水情為重,地方留駐軍力,全力配合官府,不得借故推月兌!

第二道命令,河情以六十年一遇為標準,遷移可能受災的群眾到高處躲避,組織壯丁保護百姓財產物資,如有盜搶事件發生,特殊時期,地方官員,可權宜處置!

第三道命令,各級官員,需嚴守職責;檢察人員,需要嚴厲監督。如發生月兌逃,怠職,趁災打劫百姓等事情,各地檢察可以越兩級上報。一經查實,就地追奪出身以來文字!

然後就是連續不斷的發出命令,上游到陝州,下游到清州,上游水情一日一報,下游水情三日一報,通過傳遞方式送達,不得有誤。

違者不分地方官員還是軍方人員,一律按軍法從事。

此次防汛的重點——濮陽,內黃兩地,由都水司宋用臣,河渠司竇仕全權負責,一切力量,均需予以配合。

鄆州離濮陽最近,鄆州工業基地,除準備自救以外,必須全力往濮陽運送物資,組成技術工人隊伍,援助河北。

皇家理工學院,立刻組織精干隊伍,由陳昭明親自帶隊,隨大軍一起出發,充任臨時工程技術人員。

僅用了十天時間,各地奏報先後傳來,所有隊伍,全部就位!

蘇油每日里都要奔波于黃河大堤和軍機處,監察水情,收集資料,制定應對措施,發布命令,協調各方,向趙頊報告。

上游的洪峰報告是通過一種很神奇的方式送下來的,就是最早在渭州構建的信鴿系統,以及如今水師普遍采用一種方式——燈號旗語。

信鴿系統是四通商號貢獻出來的,這個系統一般單位來干的話,維護費用比較大,但是對于物流滿全國主要干線的四通來說,旅途運輸就是順帶的事情,主要就是飼養和選育鴿子的費用。

這個系統讓四通能夠及時掌握全國物價,每年調劑價差帶來的收益,不可勝計。

燈號旗語受天氣和地形的影響比較大,即便有了望遠鏡和光照明亮的鉑金噴燈,以及玻璃鍍銀反光鏡,信號也只能傳播五十里的距離。

好在開封到濮陽的燈號系統也是軍機處主抓的重點工程項目,開封到濮陽三百六十里,七個燈塔可以傳遞。

黃河流速行洪期一秒三米,洪峰從開封到濮陽,時間是十八個小時。

這七個燈塔,能夠給大宋贏得十多個小時的響應時間,加上上游鞏義洛口倉到開封的七個,能夠擠出整整一個對時!

多一天時間撤離疏散,就能夠拯救無數的生命!

七月二十六日,元豐三年黃河最大一次洪峰經過開封府。

開封府緊張到了極點,蘇油直接上了黃河大堤。

他的身邊,就剩下一個程岳守護。

大堤上壘砌了沙袋,無數民夫在衙役和理工小組的帶領下繼續加高加固。

大堤里邊,蘇油當年開發出來的良田,已經出現了內澇,理工小組拿著長達四米的木桿,在大堤下四處巡查管涌之處。

這是蘇油點開的金手指,後世新聞聯播里反復說,他雖然經歷過村上簡單的抗洪搶險,沒有親歷過決堤潰壩那種災難,但是對這東西的恐懼,已經深入到了骨子里邊。

水泥派上了大用場。

水泥預制件,速凝芒硝砂漿,在前幾次洪峰過境的時候,基本上將危險之處都過了一遍。

但是蘇油還是要求繼續保持搜索強度,堅決不能懈怠。

趟著泥水來到大堤上,一個油布棚子,就是臨時指揮部。

這里也是難得的一處稍微干燥的地方,橫七豎八睡滿了疲憊至極的娃子。

理工學院的人才都是蘇油的寶貝,在前幾次洪峰的時候也發揮了關鍵的組織指揮作用。

就連呂公著都大為敢動,親自給衙役們下了命令——你們可以睡泥地,娃子們得睡干地;你們的命可以丟,娃子們的命丟不得!

蘇油看到這場景眼圈就紅了,蘇邁和蘇遲也在里邊,國子監和皇家理工學院,平日里吵吵嚷嚷互懟,甚至私下里還邀約到樹林子里邊干仗,這些蘇油都是知道的。

可是他們的血都還是熱的,蘇油呼吁「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呼吁國家,國格的概念到了今天,第一批自覺擁護的,就是年輕的士子們。

如今,他們齊心協力走到了一起,共同為保護汴京,盡一份自己的心力。

一個年輕人穿著兩浙路流行的藍布工裝,正在棚子里忙碌,閱讀資料,摘錄匯報。

不過從發髻和玉簪能夠看出,這是一個讀書人。

洪水,就在離他五米遠的堤下。

見到蘇油過來,年輕人站起了身,行了一個儒生的禮節︰「夫子。」

稱蘇油夫子,大約就是皇家理工學院的學子了,蘇油問道︰「辛苦了,每次都來去匆匆,還沒問過你是哪一屆的?」

那學子楞了一下,轉眼就明白了過來︰「學生不是皇家理工學院的,學生是太學生。」

「哦?你叫什麼名字?不是理工學院出身,但是統籌規計,頗見章法啊。」

那學子躬身︰「學生劉正夫。雖然在太學,平日里也常與維康,伯充請教理工之學,蒙兩位世兄不棄,傾囊相授,所得頗多。」

蘇油點點頭︰「你好像一點都不緊張?」

劉正夫取過一張匯總表︰「現在雨已經停了,水位已經達到最高點,算起來,現在這個洪峰正在我們腳下,不會再大了。」

「而且通報剛剛過來,上游的洛汴渠口泄洪功能都還沒有使用,洛汴渠也算是完全保住。從洛陽到汴京城的運河,沒有受到大水影響。所以學生雖然信息不足,但是私下揣摩,這次洪水,也就這樣了。」

蘇油心里對這個年輕人非常欣賞,不過面子上卻一點沒有顯露出來︰「很好,推斷得不錯,不過黃河治理,重點還是在下游,在河道由南改北的那個點,濮陽。」

劉正夫躬身︰「學生明白。」

蘇油又巡查了一大圈,分別听取了開封府,河渠司,理工學院,廂軍的水情和抗洪匯報,對一些問題做了指示,這才又回到棚子里,對劉正夫說道︰「過來就是特意給你說一聲,你的判斷很正確。」

「開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不影響洛汴渠工程的前提下,保住了。」

劉正夫的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多謝夫子還特意來告訴學生。」

蘇油拍了拍劉正夫的肩膀︰「該是我多謝你們才對。不過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再堅持幾天,到洪峰徹底過去,我們還有衛生整治,恢復生產等許多工作,到時候還是要依靠你們學子的力量。」

「先走了,陛下還等著听匯報呢。」

劉正夫一躬到底︰「學生恭送夫子。」

蘇油走了幾步停住,又轉回頭︰「想起來了,‘污堯天舜地之德,殊失官體;毀金馬玉門之貴,徒較民生。判發遣仁義之鄉,嚴加編管。效巢父許由,不得僉書;比伯夷叔齊,奪絕俸祿。’——你的大作,我讀過的,寫得很漂亮。」

劉正夫一下子就楞在了當場,喉嚨里有些哽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蘇油卻已經轉身下堤去了,程岳在後邊緊緊跟隨。

頂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