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六十三 大家互不侵犯

趙不息細細一想,感覺馬永康說的還真的有點道理。

但是他還是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既定方針。

「大敵近在眼前,我必須要掌握全部的兵權,而且現在四大將里面有三個推月兌不回來,這就是典型的有異心!我怎麼能忍受?」

馬永康頓感大事不妙。

「陛下,您……」

「我要斥責剩下三將,讓他們立刻回來,否則,就當作叛亂處理!」

馬永康眼前一黑,極力阻止趙不息這樣亂來,可是還是沒用,趙不息堅持要這樣做,不停任何人的勸告,連吳璘的兒子吳挺前來勸告都不管用。

馬永康無奈之下默默將自己的家人送到成都鄉下的大山里讓他們躲起來,告訴他們川蜀局勢平定之前千萬不要隨便離開安全的地方,接下來,川蜀會有大亂的。

雖然齊修偉回來吊唁吳璘了,但是趙不息因為惱火,還是把他革職看管起來了。

然後趙不息挑選了自己的堂佷趙信前往接管齊修偉所部的軍隊,然後立刻把那里的叛軍解決掉,再把軍隊帶回來。

然後他下令斥責其余三將,命令他們立刻返回成都述職,如果不回來,那就立刻停止軍餉和糧草的供給,並且把他們當作叛逆處理,他們留在成都的家人也會面臨危險。

三人派回來吊唁的使者也被趙不息判刑關押起來,不讓他們返回。

這個命令傳達出去之後,引發了陸?、杜刃和謝慶生的極大不安與恐慌,然後就是強烈的憤慨。

他們為了成都朝廷拼死拼活的,一點反意也沒有,不過是因為擔心所以本人沒有回去,結果居然成了叛逆?

回去是什麼下場?

齊修偉已經生動的演示給他們看了。

至于家人?

不回去可能朝廷還會投鼠忌器,回去了,就是案板上的魚肉!

所以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陸?、杜刃和謝慶生再次拒絕了返回,並且上表給成都朝廷,表達自己並沒有任何背叛朝廷的想法,只是不能理解為什麼皇帝突然間如此不信任他們並且要認為他們是叛逆。

他們完全不能接受這個局面。

至于停止供給軍餉和糧草的威脅……

陸?並不擔心,因為他有一大群地主跟隨,只要稍微動動手指,就會有人給他送來糧草和軍餉。

此時此刻,陸?十分慶幸自己有這樣的準備。

而杜刃和謝慶生就沒有這樣的準備,所以產生了更加強烈的憤怒,然而有軍隊有武器裝備在手,糧餉?很難得到嗎?

于是趙不息成功把三名將領逼得和他離心離德。

此時此刻的川蜀內有頑賊興風作浪,外有明軍步步緊逼,交子崩潰,社會經濟遭受重創,人心浮動,軍心不穩,短短一年左右的時間,趙不息和成都朝廷成功的把原本安穩的川蜀之地變成了一副人間地獄的模樣。

從農民到地主,從手工業者和小商人到金融從業者與大商人,乃至于官僚階層,就沒有一個階層是安穩的,就沒有一個階層沒有遭到趙不息和他的朝廷的坑害。

趙不息和他的朝廷成功月兌離了所有人的支持,成功成為了不代表任何人利益的朝廷,整個川蜀穩定了一百多年的體制在趙不息的操作下,僅僅一年多,就四分五裂瀕臨崩潰,川蜀社會面臨著全方位的重組。

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趙不息依然不認為自己正在遭遇滅頂之災,他依然覺得一切正在往好的方向轉變。

得知三將再次拒絕了他的要求之後,他非常生氣,一怒之下下令把三將的家人全都抓起來,扔進牢獄里,以此威脅三將,再敢有什麼異動,他就會殺人。

吳挺大驚失色,連忙勸阻,並且用性命擔保三將並無逆反之心,趙不息卻不理睬他,只是下令讓吳挺擔任成都駐防軍隊的將領,統領這支軍隊,隨時做好準備。

吳挺就十分不理解趙不息這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是怎麼來的。

他不知道三大將已經快要給他逼得造反了嗎?

其實這個時候趙不息已經慌了。

他強撐著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只是在做偽裝,不讓人看出來他的慌亂,他已經意識到自己做了蠢事,好像把本來沒有反心的三人逼到了牆角里,但是他已經騎虎難下了。

這個時候要是改變做法向三大將服軟,他的面子他的聲望就完蛋了,他作為皇帝的生涯大概就要結束了。

顯然,他現在還是認為自己有聲望。

他卻不知道三大將已經互相寫信串聯起來,打算互相協作,以對抗成都朝廷對他們造成的威脅。

在這個過程中,陸?把自己控制隆州眉州和嘉定府的辦法告訴了謝慶生與杜刃,讓這兩人驚訝于陸?的所作所為,暗地里吐槽趙不息可能唯一沒有冤枉的就是陸?。

但是事已至此,他們也沒有任何別的辦法了,只能選擇向陸?學習,打造自己的勢力範圍,就地從朝廷軍隊轉變為軍閥,完成自己的軍閥化,以獲得生存的基礎。

另外,三大將開始嘗試獲得與周邊起義軍的聯系,向他們講明互不侵犯的意願。

過去的一切就當做沒發生過好了,之後咱們互不侵犯,你們要打擊朝廷,我們不管,只要你們不來侵犯我們的領地,你們想怎麼搞就怎麼搞,成都,隨你們怎麼搞。

甚至借道也不是不可以。

朝廷不信任我們,要搞我們,那我們也不能傻愣愣等著朝廷過來搞我們,我們互不侵犯,攜手共進,怎麼樣?

這個提議倒是讓起義軍領袖們十分心動。

三大將和成都朝廷鬧得快要分手的時候,起義軍這邊其實也有一些新的變化。

經過成都朝廷一系列的打擊和分化,最初的一大堆起義軍到現在還存在的還可以和朝廷軍隊抗衡的也只剩下三支了。

佔領富順監的王順統領的乞活軍。

退守合州的劉壯劉實兩兄弟統領的霸蜀軍。

退守敘州的自稱威武大將軍的朱良統領的威武軍。

三支軍隊的處境不能算不好,但也算不上好。

主要是之前被宋軍一波流打得有點狠,有點反應不過來,等宋軍因為交子崩潰而放緩攻勢之後,他們才勉強站穩腳跟。

之後,本以為日子會越來越難過,內部充滿了悲觀主義甚至打算分家的時候,居然意外的不斷得到一些人的投靠。

這些投靠農民起義軍的人們雖然沒錢,但是普遍都是有點能耐的。

他們普遍認字,能讀寫,會算數,還有很多天文地理知識方面的儲備,有經濟方面的知識儲備,甚至還有一些具備軍事常識。

這些識字人群的成百上千的加入給農民起義軍注入了一陣強心劑,他們各種為農民起義軍構建根據地,打基礎,聯系其他小規模起義軍之類的,還真是幫了危難之中的三支大規模起義軍很大的忙。

因為他們的幫助,三支起義軍終于知道了軍陣、軍號、軍旗等等軍事常識,知道了要怎麼樣和正規軍作戰,要怎麼樣避開自身不利的因素,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起義軍開始有了像模像樣的趨勢。

與此同時,根據這些人的建議,起義軍領袖們開始有了一些和過去完全不同的政治想法。

就比如劉壯劉實兩兄弟,投靠他們的破產地主士紳們給他們提了一些建議,在他們听來還是很有意義的,引起了他們的思考。

過去他們為什麼失敗?

因為他們沒有得到地主豪強的支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