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八十一 第一次明宋戰爭就此拉開了帷幕

大明洪武二年三月二十日,宋國緊急磋商使者、樞密院三把手周麟之抵達海州,與明軍主將周至會面。

會談上,周麟之苦求明軍不要開戰,表示願意和明國就歲幣問題進行商談,之前沒有完成的談判現在可以接著談,只要能避免戰爭,其他的都好談。

周至大笑,隨後開出了三十萬兩白銀和三十萬匹絹布的條件——可以用其他物資折價。

但是總價不能改。

這一要求嚇得周麟之差點沒摔在地上。

「為何又多了五萬?原先不是二十五萬嗎?」

「之前不同,之前若是你們答應談判,二十萬白銀和絹布也未嘗不可,這是大明的底線,但是你們拒絕了,既然拒絕了,那麼大明只能用刀槍說話,現在,大軍箭在弦上,你們卻要我們罷兵休戰,不多給一點,怕是大明軍隊不答應!」

周至聲色俱厲,儼然一副強者欺凌弱者的嘴臉。

「話雖如此,這也是大宋的錯誤不假,但是三十萬實在是太多了,能不能稍微削減一些?哪怕是維持原狀呢?」

周麟之苦苦相求。

周至不為所動。

「現在要維持原狀?早干什麼去了?而且大明軍隊調動都已經完成,現在全軍都集合在了海州,軍隊集中需要耗費多少物資和糧食?這筆錢誰給?」

周麟之繼續懇求周至不要開戰,卻拿不出實實在在的好處,周至失去了耐心,最後干脆把周麟之趕出了軍營,正式代表大明國向南宋發布了宣戰的告示。

周麟之被嚇得屁滾尿流,趕快帶著隊伍往南跑。

周麟之走後的第三天,洪武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周至正式下令枕戈待旦的明軍全軍出擊,陸軍和水軍一同出擊,分別執行不同的軍事計劃,彼此配合,互通有無。

第一次明宋戰爭就此拉開了帷幕。

按照明軍事前約定的戰略計劃,海州大軍開始全面行動,提前準備大量渡船和浮橋制作材料的明軍當天就開始了大規模渡過淮河的行動。

他們在漣水縣以南以水軍作為掩護,搭起十座浮橋,以數百只渡船作為渡河工具,極為高速的全軍渡河。

一直都在淮河南岸戒備明軍的十多只宋軍船只在大軍渡河之前就被周滿城指揮明軍水師主動進攻了。

他們沒有反應過來就吃到了明軍的大火箭,被炸得七葷八素,接著被明軍優勢水師團團圍住。

周滿城指揮三十多只戰斗輪船以多欺少,把宋軍的兩淮巡邏水軍干掉了,擊沉宋軍戰船五艘,俘獲十一艘,取得了開門紅。

之後明軍開始大規模渡河,先期渡河的精銳步騎快速組成軍陣向前進擊,戒備著可能到來的宋軍襲擊,為後續渡河隊伍建立了可靠的灘頭陣地,讓他們得以安然渡河。

整整五萬人的陸軍以非常快的速度,花了兩天一夜的時間全部渡過了淮河,並且留下了足以讓後勤部隊使用的浮橋和護衛水軍。

而在此期間,除了一支小規模宋軍哨探前來刺探情況結果被明軍騎兵追殺的只有一人逃竄而走之外,並無任何宋軍再來進攻。

連水軍都沒有來進攻。

很快,周至整合部隊,指揮全軍快速南下,兵鋒直指山陽縣。

根據宋軍守江不守淮的戰術特點,周至最開始判斷淮南地沒有強大的宋軍部隊防守。

不過三月二十一日晚,根據最新的情報顯示,宋將劉錡並不認同宋廷的戰略,屢次請求駐防淮南地,于是宋廷允許了他的戰術行動。

據說劉錡已經開始率軍渡江前往淮南,不知道會做出什麼戰術布置。

但是就那麼短短的一兩天,劉錡就算能率軍渡江,也來不及做出戰術布置。

所以周至決定先發制人,快速出擊,打劉錡一個措手不及。

大軍主力集合之後還沒出發一會兒,周至就得知先鋒騎兵已經佔據了山陽縣——

宋軍似乎不打算堅守山陽縣,明軍先鋒還沒有抵達的時候就撤走了,留下了一座完好無損的城池和滿城百姓。

根據事後的了解,山陽縣令和楚州刺史根本沒有膽量和明軍作戰,宋軍事先也沒有在楚州大規模布置抵抗軍隊,劉錡的部隊更是沒影子。

所以得知明軍開始渡河,山陽縣的官僚們就忙不迭的向南逃命去了,根本沒想過守城。

官老爺們一走,山陽縣少量武裝也全部逃跑了,連帶著一些富戶都跟著逃跑,生怕被牽連入戰爭之中死無葬身之地。

地主鄉紳們能跑的都跑了,跑不了的就結寨自守,整個縣城只剩下逃不走的滿城普通百姓,被明軍先鋒包了餃子。

也幸虧他們遇到的是軍紀嚴明的明軍,周至留下一支小部隊駐守山陽,接著打開山陽縣的府庫分發糧食,又張貼安民告示,講明除了維持治安的部隊之外其余部隊皆不入城。

然後他就真的沒有入城,而是火速率領軍隊繼續南下了。

周至順著運河水道一路南下,三月二十六日,明軍先鋒再次佔據了無人防守的寶應縣城。

寶應縣城的情況基本上和山陽縣一樣,官老爺們和上等人們能跑的都跑了,剩下跑不掉的平頭老百姓「等死」。

周至故技重施,安撫人心,沒有停下腳步,繼續南下,而是一路殺入高郵軍,于三月二十八日佔據了高郵縣,在高郵縣休整了兩日,一方面等等後勤部隊,一方面也讓軍隊、馬匹多做休息。

與此同時,周至大量派出哨騎南下刺探揚州一帶的宋軍消息。

數日前,周至就得知劉錡決定率軍防守淮南,揚州作為淮南重鎮,劉錡麾下軍隊必然在揚州一帶率先駐防,然後再往北。

雖然現在他們已經來不及這樣做了,明軍已經前進到高郵,已經佔據了主動,宋軍此時最好的選擇就是死守揚州,保護南渡航線瓜洲渡,避免明軍利用瓜洲渡前往江南。

很快,哨探傳來消息,說他們發現了一支萬人規模的宋軍搶著趕著入駐了露筋鎮,似乎有著向北進攻的態勢。

周至得知後並不感到奇怪。

這段時間足夠讓劉錡知道明軍已經開始行動並且攻城略地如入無人之境,他必然會做出反應。

周至接著細細詢問,得知露筋鎮的軍隊是劉錡麾下大將王剛統領的軍隊,萬人規模,軍容比較嚴整,不像是烏合之眾。

不錯,終于等來了一支像模像樣的軍隊,要是所有宋的文官武將都跟之前遇到的跑路天王一樣,周至真的懷疑自己的這支部隊是不是就能吞並南宋了。

現在看來,南宋還是有一些忠臣良將敢于和明軍正面對抗的。

正面對抗劉錡當然是敢的,但是劉錡派王剛出擊的原始目標並不是露筋鎮,而是寶應縣城。

早在二月上旬,劉錡就上表朝廷請求改變守江不守淮的戰術,重點防守淮南,以淮南地作為江南的掩護,避免江南直接面對明軍兵鋒。

江南雖然有著長江作為天然屏障,但是長江很長,一條大江橫穿東西,有很多適合北方軍隊渡江的地方,如果把軍隊從東到西排列起來,等于一字長蛇陣,不管什麼地方被攻破,都會導致整條長江防線的失守。

這對于江南政權來說非常不利,所以自古以來才有守江必守淮之說。

然而直到三月二十日,劉錡才得到了朝廷的回復,說允許他這樣行動,允許他派兵防守淮南。

可是為時已晚,劉錡再怎麼迅速行動,也沒能趕上在明軍出動之前建立可靠的淮河防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