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錢塘江觀潮

杭州位于錢塘江下游北岸,為浙江布政使司治所,杭州歷史悠久,曾是五代時期吳越國西府和南宋京都,宋以後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譽,而且江流襟帶,湖光山色秀美,更是「魚米之鄉,絲綢之府」。

雖然驛道兩旁的樹枝上還有積雪,但路面的積雪已經消融,下午時分,一輛馬車嗒嗒嗒駛來。車廂內坐著六人,一個是四十五歲上下的中年人,一個是十六歲左右的和尚,另外四人戴著道笠,蒙著面紗看不出模樣。

六人正是王厚一行。臘月初七一早,雖然海默盛情挽留眾人在普陀山再住幾日,卻被朱志婉言謝絕,他想帶道楓早日返回九華山,免得宗梢等人擔心。王厚見朱叔叔堅持要走,也提出自己已經答應大痴道長、不可大師要赴廬山一趟。

海默住持見眾人行色匆匆,不再挽留,送到山下渡口,對王厚合十道︰「王少俠,他日如果有空,還望再來本寺小住幾日。」王厚趕緊謝過,從懷中取出一只五色佛手︰「住持,這五色佛手果真是療傷良藥,還請收下。」海默推辭不收,經不過王厚的勸說,道謝收下。

眾人乘船到達寧波,已是傍晚時分,在之前說好的客棧與車夫會合,並歇息一晚。王厚想起自己在武林大會上,可能被很多人認識,而且身邊三位女子長得又美,與她們商量後,重新買了四頂道笠,這樣路上行動也能自由些。

因為外面天氣冷,眾人都沒有出去游玩,閑談一會,早早歇下。第二日,馬車返程,路上還有少許積雪,行走不便,眾人反正無事,索性放慢速度,原來五天能到杭州,結果用了九天,此時已是臘月十七日,眾人才到達杭州城外。

朱志已經決定帶道楓回九華山,六人將在杭州分手。朱志、道楓北上經湖州、宣城到九華,這條路線比較好走;王厚等四人西行,經黃山、景德鎮到廬山。王厚道︰「朱叔叔,我們今晚在杭州城住一晚,明天游玩一天,後天再趕路,好嗎?」

其實朱志也舍不得與四人分手,還沒來得及答話,便听道楓言道︰「好,杭州有靈隱寺,是江南最老的名剎,朱大叔,明天我們去朝拜。」

朱志笑道︰「你喜歡看古剎,你三嫂她們又不喜歡。」朱志模著光頭奇道︰「三嫂?誰是三嫂?」朱志看了一眼柳 煙,卻不說話。

柳 煙問道︰「朱叔叔,誰是三嫂,你告訴我們呀……書呆子,你告訴我們。」王厚笑道︰「我也不知道誰是三嫂,不過……自平是我大哥,所以我喊李姑娘為大嫂。顏越是大哥的結拜兄弟,比我大一個月,所以我喊他二哥、歐陽姑娘為二嫂。但是道楓的三嫂是誰,我想不出來。」

道楓已經明白過來,嘻嘻笑道︰「馬,白馬……」柳 煙一把拉過他,狠狠地捏著他的鼻子︰「小和尚,你跟書呆子後面遲早要學壞,干脆我們現在就分開。」

說笑間,馬車進了城。王厚道︰「不知杭州有無鹽幫分舵,我們身上的銀兩不多了,看能不能向他們借一點。」他本是與眾人說笑,沒想到趕車的車夫听到了,車夫將馬車停在一處府邸前,下車向王厚躬身行禮︰「特使,這里是鹽幫杭州分舵,請將你的藍白玉瑗借我一用。」

王厚一愕,暗道這車夫甚是精明,我隨口說說他竟然當真了?將玉瑗從懷里取出,交給車夫。車夫接過,向門口守衛說了幾句,一人匆匆跑了進去。

眾人已經下車等候,功夫不大,就見大門內快步走出三人,向眾人深深一揖,中間那人道︰「在下是杭州分舵主江飛舟,這兩位是副舵主錢勇、章進,見過幫主特使,各位快請進。」此時王厚四人還戴著道笠,他也不知哪個是幫主特使,但見打扮,知道外面不宜說話,趕緊讓了進去。

進了大門,里面布置與鹽幫總舵相差無幾,雖然規模小得多,卻也幽靜華麗。王厚抱拳道︰「原來是江舵主和錢、章兩位副舵主,幸會幸會,在下去普陀辦事,路經此處,打擾了。」

江舵主趕緊拱手︰「特使說笑了,特使兩個多月前在京城武林大會上,與我幫的藍天大俠力拔頭籌,早已名震天下,能光臨這里,實是我們的榮幸。」

王厚聞言哈哈笑了起來︰「江舵主,你認識藍天大俠?」「在下因為忙于雜務,未能去京城親眼目睹藍天大俠,但仰慕已久,听說他半年前,在西安府力挫茶馬幫一百多人,真是揚眉吐氣。」

王厚听到「揚眉吐氣」心里卻是一凜,暗道莫非鹽幫、茶馬幫只是口頭和好?不然下面的分舵為何都不清楚?想到這里也顧不得其它,問道︰「江舵主,貴幫與茶馬幫和解之事,可曾听說?」江舵主見他神情嚴肅,不知如何回答,顧左右而言他︰「特使,杭州離海近,這里鹽幫事務多些,茶馬幫很少涉足。」

王厚心結未解,皺著眉頭道︰「江舵主,武林大會上,李幫主與茶馬幫歐陽幫主已經和好,兩位幫主約定不管之前有什麼恩怨,都要一筆勾銷,從今往後兩家互讓互幫,不能再有什麼恩怨。」其實他不好說,那天歐陽幫主還說,如果有什麼恩怨,全憑王厚和朱自平裁決之類的話。

江舵主聞言已經明白過來,抱拳道︰「特使請放心,既然兩幫和好,我們定會遵從,可能杭州離北京比較遠,總舵的通知下來,還有一段時日。」王厚想想也是,將自己這邊一一介紹,听說朱志就是藍天大俠的父親,道楓是中原武林前三甲,江舵主更是恭敬有加。

第二日,江舵主一早等候眾人,今天是臘月十八日,每月的十八日都是錢塘潮最壯觀的時候,昨晚吃飯時就已經說妥,正好今天大家一起去看錢塘潮。

觀潮最佳位置是距離杭州一百里的海寧鹽官鎮,因為比較遠,路上也有積雪,所以江舵主決定領著眾人前往美女壩。美女壩離鹽幫分舵不到三十里,江舵主另外安排一輛馬車,這樣江舵主、錢副舵主、朱志、道楓四人乘一輛車,王厚、柳 煙、李智賢、金敏慧四人乘另一輛車,八人前往美女壩。

車上,王厚又在賣弄斯文,吟誦道︰「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柳 煙看著他搖頭晃腦的樣子,忍不住出言諷刺,王厚笑道︰「煙兒,這可是北宋詩人潘閬贊美錢塘潮的,描寫當時人們觀潮與弄潮兒的場面。」

車夫是杭州本地人,回頭道︰「特使說的對,這錢塘觀潮最早是漢魏時期,唐宋是最旺盛的,已經成了一大習俗。每年八月十八日是最大的,潮頭高達百丈,遮天蔽日,海潮來時如同萬馬奔騰,那聲勢可壯觀啦,蘇軾就有‘八月十八日潮,壯觀天下無’的詩句,今天雖然不是八月,但也是非常好看的。」

車上四人被他說得興趣大增,柳 煙問道︰「師傅,既然海潮洶涌,是不是真有人在江上弄潮呀?」車夫呵呵笑道︰「那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觀潮,當地人組織的,弄潮兒可是經過千錘百煉,不然哪能做到手把紅旗旗不濕呢。」

王厚聞言心里一怔,不禁想到在潮音洞,道楓服下五色佛手後,隨手拂退潮水,而「相通四式」絕沒有那樣的凌厲,這其中,是什麼緣故?

李智賢見他沉思不語,說道︰「王公子,久聞西湖是天下名勝,錢塘潮後,我們想去看看。」未等王厚答話,車夫道︰「特使,如果說錢塘潮是壯觀,那西湖就是嬌美,你們來了,可一定要去看看。」

金敏慧來了精神︰「王哥哥,我也早就听說了西湖,我們下午就去,好不好?」王厚點點頭︰「左右無事,我們看了錢塘潮後就和江舵主說,下午去西湖游玩。」

不知不覺,馬車已經停下,王厚扶著三人下了車,只見沿路滿是人。與朱志四人聚在一起,在江舵主的帶領下,向江邊行去。

美女壩,是由南向北直入江中一里的丁字壩,如同一只巨臂伸入水中,急速而來的潮水,遇到丁字壩的阻礙後,形成「回頭潮」,這里是觀看錢塘潮的聖地之一。

中午時分,便听遠遠的有人喊道︰「來了、來了!」果然不一會,就听隆隆之聲猶如悶雷傳來,王厚抬頭看去,天邊閃出一條白練,白練貫通兩岸,潮頭由遠而近,飛馳而來,遠遠看去又如萬只仙鶴排成一線,振翅而來。眨眼之間,潮峰奔涌,卷起二丈多高的水幕遮在江面,傾濤覆浪,噴珠濺玉,直嚇得岸上眾人倉皇後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