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一 孔夫子的信徒

作者︰直百瞋陀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這人听到趙構如是表態,直接就是面面相覷,說大話的見多了,但趙構這樣公然說大話的,魄力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已經突破了他們的理解力極限。

見眾人都傻了幾秒,趙構頓時就是拍板道︰「就這麼定了,大夏國勇士擔心本王不去,那麼你們就跟著我先北上。其余的安排,從既定。」

「等宋軍取得援遼的階段性勝利,本王留宋軍在遼國一段時間,本王和你們兩個人取道遼國的大同府,西渡黃河,走一趟鳳凰城興慶府。本王倒要看看你們的李乾順大王是什麼意思,竟敢隨意囚禁本王的女人!」

李藩道︰「王爺,北上再西上,路程幾千里,就算是曉行夜宿,也不保證能趕在公主被王室送走之前趕到興慶府,還請王爺作速隨同我們出發。」

李藩的話一說完,頓時就是在宋軍將領中引起滔天的怒意,他們揮舞手中的刀劍蠢蠢欲動,恨不能就此殺了兩個大夏國勇士。

實際上,要不是看趙構那麼重視兩位大夏國公主的份上,這兩個人已經是死人了。

大夏國的勇士心里恨不得讓趙構馬上西上,可是看到凶神惡煞般的宋軍將軍,只好答應了趙構這個折中的計劃。

趙構馬上命人取來了筆墨紙硯,就是給武松回信一封,保證梁山泊不會在趙構北上的時候偷襲礦藏區。

時間非常緊張,趙構做完這一切,當時就是命令軍需處的人,殺羊椎牛,酒池肉海,讓三軍都飽月復,當時點起了軍馬,分成三隊,岳飛在左,韓世忠在右,趙構居中,後邊是輜重,星夜出發北上。

路上用了半個月時間,大軍就到了宋遼邊境,遠遠地就能看見大宋失去了數百年之久的幽雲十六州,幽雲十六州的疆土山河壯美,氣象不凡,失去了數百年之久,實在是大宋的恥辱。

趙構回看宋軍官兵,他們眼里都噙滿淚花,顯然他們重新登臨幽雲十六州,都觸發了民族感情。

宋遼邊境上接待他們的是一個年輕的遼國將軍耶律洪福,年齡也就是三十不到,二十出頭的樣子,一臉蒼白,看上去營養不良。得知宋軍來到,遼國瞬間集結了重兵數萬,扼守關隘,防備宋軍。

要知道,此刻的金國和遼國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現在宋國從南方對遼國發動攻擊,等于提前宣告了遼國的滅亡。

站在遼國人的角度看,宋國雖然沒有對遼國宣戰,但遼國搶了宋國的幽雲十六州,兩國之間有著深仇大恨。

好在趙構的誠意足夠,不然宋遼兩國之間的戰事一觸即發。

趙構將朝廷的委任狀和帶兵北上的目的都展示給耶律洪福,他這才放心。

耶律洪福將目前的前方戰事進行簡短地介紹︰金國集中重兵攻打遼國的遼陽府,遼陽府之戰中,遼國沒有取得勝利,耶律大石帶著遼兵死守遼陽府,而遼國的天祚帝已經移駕到了析津府。

媽的,外交辭令還不錯,還沒有取得勝利,不就是接連吃了敗仗嗎,說什麼移駕到了析津府,不就是躲起來了嗎?

以前的契丹人大殺四方,在亞洲大陸橫著走,建立了橫跨亞歐的龐大帝國,現在竟然淪落到了這個地步,不禁令人唏噓。

有句話說的好,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遼國滅亡的命運僅僅靠著眼前所見,其實已經注定了。

趙構和宋軍在邊境稍事休整兩天,兩天後就有遼國宮中人捧著天祚帝的詔書來了。

天祚帝好像久旱逢甘霖一般,對宋兵的到來表示歡迎,並對趙構提出勉勵,還賜給了趙構很多金銀和錢帛。

「金國人為了海東青不惜和大遼作戰,注定是滅亡的命運。俟大宋和大遼軍兵一心,剿滅了金國的反叛勢力,朕將賜給康王爺海東青兩只!」太監一口氣終于念完了詔書。

這個天祚帝的表現,在他趙構看來,也是遼國的暮鼓,金國的海東青固然好,但那是人家金國精神的象征,遼國到了這個時候還在惦記著人家的海東青,如此荒婬無道,難怪金國人就算是拼了命也要反抗遼國。

天祚帝想的很美,但他趙構這回援遼頂多比劃比劃,要說有什麼深層次的目的,也就是為了得到幽雲十六州。

又過了三天,大軍按照計劃進駐了遼陽府,耶律大石出城來接,直接就是故人相見,一切都在不言之中。

耶律大石高興道︰「沒想到王爺說來真的來了。」

趙構道︰「本王是孔夫子的信徒,就是講究信義二字。答應了你,怎麼能食言呢!」

說完,就是饒有興致地盯著耶律大石看了幾眼。

耶律大石馬上明白他的另外一層意思,就是趙構許諾幫助他建國的事,當時就是哈哈大笑起來,連忙拱手︰「王爺,我送給你的五百匹草原馬用的還習慣嗎?」

趙構道︰「本王知道你耶律大石不是遼國的當家,雖然五百匹太少了,但你的心意我還是收下了。走,進去說說金國人的情況。」

宋軍進了遼陽府大城中。

「目前是相持階段,遼陽府是遼國的東都城,固若金湯,工事堅固,金國組織了多次挑戰,都頓兵城下而已,他們現在正在加緊制造攻城雲梯和撞城錘。相信很快就發動新一輪的攻擊。」

「金人帶兵的是完顏宗旺和完顏宗漢。這兩個人都是完顏部落的高手,如狼似虎之輩,當年跟著完顏阿骨打沒少打硬仗。他們指揮高明,作戰經驗豐富,都不是易與之輩。」

耶律大石對著地圖就是一陣說,趙構拿著眼前看到的地圖和系統內提供的地圖比照,盡量讓自己和這個時代的地圖接軌。

而就在此時,遼國的遼陽府副守將耶律桑農就是排闥而來,只見他有些怒發沖冠,顯然不把趙構和耶律大石放在眼里。

「大石將軍,宋軍是過來幫忙的,你這麼細致和他們費什麼話?只管帶著他們出城去,將金國人殺干淨。」

耶律大石笑道︰「桑農將軍,朝廷讓你來助我守城,不是讓你隨便指手畫腳的。我和康王爺詳細拆解戰局,你也有意見?」

這個耶律桑農,就是遼國天祚帝派來的監軍,天祚帝相信耶律大石的實力,但並不相信他的忠誠。

這點和當時的宋朝有很大的類似。

「監軍嗎?」

趙構很不客氣地問道,表情鄙夷,只是用眼縫的余光看著耶律桑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