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怎會如此

「不知士奇打算與我相談何事」

張輔與楊寓分別坐定後,問道。

「敢問文弼,那戰刀,懷表,望遠鏡真是劉建所制?」

楊寓反問道。

「那劉建是這麼給我說的」

張輔點頭,將劉建所言向楊寓說了一遍。

「如此看來,那玻璃,肥皂必然也是出自劉建之手,如此看來此人非常人也,文弼怎會讓其如此輕易離去」

楊寓又說道。

張輔一听,臉色一沉。

要不是看在清兒面上,我又怎會如此輕易讓其離去。

在想想那日種種,及至今所發生種種。

張輔暗嘆一聲。

自己已經六十多,年遇花甲,耆年,所謂六十而耳順,可確老年喪子,白發送黑發,又遭此變故,後繼無人,故而思緒混亂,昏聵顢頇。

實際上數日後,張輔便後悔了,可後悔又能怎樣,事已成定局,又能如何改變。

你說的都是真的嗎。

張輔心中想著。

見張輔思索,楊寓也未多說,只是在一邊靜靜等候。

「不瞞士奇,當時我一是想看看那劉建是否是流言案的幕後主使,二則是為了清兒,在看其志不在朝堂,本打算讓其離去,闖出名堂,之後朝廷再行征闢,使其為大明效力,只是我也沒有想到,事情居然發展至此」

張輔嘆道。

「清兒,他還活著?文弼不是說他已暴斃了嗎」

楊寓听後大驚,雖然楊寓並不知道個中緣由,但張忠,周馨,張杰先後死亡,明眼人稍加思索,也會明白這之中的前因後果,楊寓自不例外,只是這事關張輔家事,楊寓自不好干預,故而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假裝不知道而已。

「家門不幸,後繼無人,而這時清兒被那劉建救走,故而我才讓其與劉建一同離去,對外說其已暴斃」

張輔又嘆道。

「原來如此,文弼還請節哀,此在下之過,不該舊事重提」

楊寓拜道。

「無妨,此事已過,我已不再為此上心」

張輔笑道。

「只是那劉建離去,真可謂如龍入大海矣,怕是後患無窮啊」

楊寓也嘆道。

「士奇覺得此事真是那劉建做出來的,他也才一少年郎而已,這實在太過匪夷所思了」

張輔又問道。

「實際上我也想過,這不是出自那劉建之手,而是其父劉信在暗中操作,但我思來想去,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那劉信遠在杭州,舟山,如何能相隔數千里,插手京師之事,雖然之後的移民和工匠問題有可能是劉信所為,但要說此事完全和劉建無關,我也很難想象,更別說他們居然可以有如此能力,也讓人惕然心驚,後背發麻啊,此事我們必須盡快查個水落石出,否則我大明江山不穩啊」

楊寓嘆道。

「要不派人去舟山,杭州把那劉信,劉建抓回來,一審便知」

張輔說道。

「不可,若這不是其所為,我們豈不是冤枉好人,若真是其所為,如此做只會打草驚蛇,數年來數百萬人失蹤不知去向,要真是劉家所為,想必這些都被那劉家藏匿起來了,如此其志如何,一目了然,我現在擔心到不是這些失蹤人口,而是我大明之內有人暗通款曲,就如那浙江商輅,江西彭時,羅瑛,李郁等人,他們和那劉建可關系匪淺啊,對了說起這些,最近宛平城內弄錢莊的韓貴一家也不見了,同樣是忽然消失,不知去向,而其子韓雍,也與那劉建交情深厚,我想這個中不可能毫無關聯」

楊寓說道。

「韓家也失蹤了?」

張輔一听,瞪大了雙眼,一時難以置信。

宛平可是京師,天子腳下,居然也有這樣的失蹤案。

更何況韓貴原先是蘇州人,因為是閭右被強制遷來的京師。

這樣的家庭也會失蹤,如何不讓人倍感驚駭。

「不僅是他們,如文家,蕭家,周家,蔡家等一眾代理商也都神秘失蹤,同樣生不見人,死不見尸,而且各地總行也在上月底忽然關門大吉,江口,青浦二地雖然依然繁忙如初,然據揚州,松江兩地密報,江口和青浦立起了很多大木樁,木柵欄,每到夜間也多听打鐵,煉石,修築房舍之聲,據說是在新修一些新房,然而結合之前種種疑點,我覺得此事絕不簡單」

楊寓又說道。

「既然一切都匯總劉家,那我們就從劉家入手詳查,同時派重臣前往各地探查一番,我還是不敢相信,那劉建會走上叛賊的道路」

張輔說道。

「或許那劉建也是被蒙在鼓里吧,但事情沒有定案前,一切皆有可能,還是不要過早妄下定論」

楊寓看了看張輔,說道。

張輔一听,又低頭思索起來。

雖然從言談中,張輔也覺得劉建是想反叛,但听劉建所言,似乎另有秘辛。

土豪劣紳,文官集團,百年國恥,秦皇漢武,帝辛楊廣?

劉建的詞匯又一次在張輔的腦海中回蕩。

他為何要為我說這些,他似乎知道一些事,甚至知道一些未來的事,難道他能預測未來不成,參破了一些天機,那百年國恥又是什麼,難道我中土之中真的暗藏危機,他說的是真的嗎。

涅槃重生,欲火焚身。

張輔心中想著。

「士奇是怎麼看秦皇漢武,帝辛楊廣的?」

張輔想了想,問道。

楊寓一听,只覺得莫名其妙,這說著劉家和劉建,怎麼扯到這些問題了。

「這是暴君,昏君啊,這自古便已有定論,文弼干嘛忽然說起這些」

楊寓面色陰沉的看著張輔,說道。

「這是劉建說的,商王帝辛若不是將商軍主力調去打東夷,而國內空虛,也不會在牧野被囚徒軍和周軍合力逼死于鹿台,而得三千年商紂之名,楊廣若非一心想要除掉世家門閥,也不會被天下世家集體反叛,而得隋煬之名,同樣還有秦皇漢武,他以為這四位帝王應是華夏歷史上最偉大的四位帝王,若不能重新認識四人的功業,華夏只能永墮無盡地獄,而且他還說這大明之內,或許只有我才能明白這一切」

張輔說道。

「這簡直就是離經叛道,大逆不道,商紂寵信妖妃妲己,開酒池肉林,炮烙之刑,隋煬不恤民力,修運河,修東宮,造龍舟,三征高句麗,秦皇殘暴,焚書坑儒,天下苦秦久矣,至于漢武,也就一尊儒還能說上一說,其他的不值一提,如今我算是明白了,此人非善人也」

楊寓有些氣憤,心中一團怒火隨時有可能爆發出來。

「可他卻說,帝辛東征東夷,南收江淮,若不是因廢除奴隸制,廢除神權而得罪舊權貴,又怎會被周人所滅,而且寫帝辛罪過的都是周之後所寫,成王敗寇,自然…………」

張輔又說道。

「文弼不必多言,此狂言亂語,怎可盡信,文弼還當明查矣」

楊寓攔下了張輔,說道。

「如此我便不再多說了」

張輔暗嘆一聲,說道。

「時候也不早了,我等也該告辭了,文弼好生休息,萬不可被亂言所迷惑矣」

楊寓起身拜道。

「好,我送送士奇」

張輔起身,將楊寓送至後堂,楊寓與眾人向張輔一拜,便一同離去。

看著眾人離去,張輔緩緩坐在一邊的凳子上,拿著茶杯,喝了口茶,定了定神。

難道你真是在離經叛道?

張輔心中想著。

第二日大朝,楊寓,張輔等人紛紛請旨徹查,張杏坐于一旁便殿之中,得知此事後也覺得此事非同小可,便下旨命三楊與張輔,胡五人合力徹查。

而同一時間,沅江江口。

劉建正站立在甲板上,手持望遠鏡,看著遠方的河口海灘。

細細觀察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