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大明的一年

華漢國加快各地建造和建設的同時。

如今的大明也沒有閑著。

華漢國大規模清理,消亡東洋,南洲,南洋諸國和反抗勢力,土地改革,改土歸流,移民遷民,屯墾開荒。

大明也看在眼里,特別是听說東北地區已開荒三千萬畝良田,其中水稻田就有近千萬畝,其他的小麥,高粱,大豆,各種蔬菜,各種瓜果更是數不勝數。

還听說華漢國在東北大地大規模築城,造路,修橋挖渠。

眼見曾經自己眼里貧瘠之地,蠻荒之地,苦寒之地,蠻夷之地,短短三年就要被華漢國建立成為一大糧倉,沃土,養民千萬。

而且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隨著泰西船隊返航,以及幾年下來農業部在東北大地的育種,培育,高寒水稻,高寒小麥等等也被修建一一培育了出來。

更別說土豆,紅薯,玉米,花生等等也開始在東北試種。

這讓大明如今如何還坐得住。

當然如今土豆,紅薯,高寒水稻這些大明並不知道。

但就目前所知,以足夠讓大明上下心焦心急了。

想想自漢唐以來,曾也多次涉足東北大地。

哪怕明初,東北也屬于我大明的奴兒干都司。

那時候怎麼就沒有想過將東北大地建成如今的大糧倉呢。

若是如此,如今我大明又何必為糧食而心焦乎。

只可惜如今大明已沒有後悔藥吃了。

當然無論是朱祁鎮也好,還是新任內閣眾人也罷,包括六部九卿,上下朝臣,大臣。

在他們眼里,實際上早就忽略了為何華漢國可以快速佔據,立足東北,並在短短三五年的時光將東北建造成如斯景象。

想想當年漢唐,想想當年漢時進入東北大地便會遭遇東湖和匈奴的混合雙打,同樣唐那高句麗,突厥,渤海國,室韋等等,哪個都不是吃素的。

加上天氣嚴寒,在漢唐那種冷兵器當道,農業生產力底下的時代。

要想征服,佔領東北,並有效開發,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想想華漢國已經完成了初步工業化,在高壓蒸汽機加上汽輪機加持下,以及熱兵器大規模應用下,才能佔據東北,開發東北。

沒有這幾點,劉建也不可能如此順利拿下東北大地,並將其有效開發。

然而這一切,大明並不看重。

如今華漢國人口已激增到八千萬以上,土地北到嶺北,南到南嶼洲。

更別說後來大明還從南洲,東洋等地逃難來的人口中得知了華漢國東進發現了東大陸,西進佔據西昆侖,震服西洋,泰西諸國,在西洋挖掘運河,並實現了環球航行。

眼見華漢國越來越強大,眼見華漢國對外影響力和自身國力已有取代大明的趨勢。

這讓大明內部如何還坐得住。

如今已是安平六年,大明正統十年,西歷1445年。

要是按照原來的歷史,再過四年,便是那場土木堡之變發生之時。

不過如今蒙古還在內亂,月兌月兌不花,伯顏也死在內亂之中。

經過數年混戰和汗位空缺,如今翁牛特部族長毛里孩與哈喇慎部族長孛來擁立蒙古本部黃金家族出身的月兌月兌不花汗幼子馬可古兒吉思為可汗,自為太師,希望和曾經的阿魯台,也先一樣掌握蒙古最高權利。

然而如今的蒙古早已勢危,內部混戰和各部之間依然沒有停戰的跡象,哪怕是孛來和毛里孩也沒有了掌控一切的條件。

甚至孛來和毛里孩之間也是矛盾重重,不能協調。

但是為了自己未來,雙方也只能暫時放下仇怨,先合計打擊反抗各部。

並每隔數月就派使者前往東北上貢一番,向大明也維持著一年一貢。

以保證這兩個強大的鄰居,特別是已經在東北立足,曾經擊敗過蒙古精銳,如今佔領了斡難河,吸納控制了兀良哈諸部和嶺北三大野人部,隨時有可能一劍封喉,讓蒙古陷入滅亡之地的華漢國,毛里孩和孛來完全不敢招惹,只是命人維持著互市和朝貢,小心伺候著。

原本劉建並不打算和蒙古往來,然而東北還需要開發,內部還需要發展,消化,諸事未平,自然目前對華漢國來說,有一個外部哪怕是暫時的和平也好。

故而劉建要求蒙古各部在營州,昌黎兩地朝貢,互市,其余地段則嚴謹蒙古人入內。

蒙古如此,自然也威脅不到大明,不再是大明的心頭巨患。

而如今大明的巨患則變成了華漢國。

但是,真該擔心的應是朱祁鎮自己。

眼見華漢國逐漸強大,大有趕超大明之勢。

而且南洲,東北這一南一北,以及來自海上的威脅,當然還包括大明精銳被滅,都已讓大明內部很多人對大明失去了信心。

而且無論是華漢國內部還是大明內部,實際上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樣和平的環境根本持續不了多久。

但如今大明又該如何呢。

雖然水泥,水車,新式紡紗機,織布機引入。

但這更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同時一眾地方士紳,豪強們開始尋求,謀求後路。

畢竟和平一但打破,那對于華漢國來說,入主中原,滅亡大明,那就是時間問題。

既然如此,為何不為家族未來謀求一個好的前途呢。

雖然如今因為華漢國火器,火藥進入大明,如今大明不僅僅是神機營,京營三大營也開始換裝,試訓新式火器。

然而不說火銃,火炮,光每日火藥訓練消耗,也達到了大明難以承受的地步。

而大明這幾年也不是沒有仿制出華漢國的火銃,火炮和火藥。

但火銃,火炮無論怎樣都達不到華漢國那種驚人的射程,大明自產的顆粒化黑火藥更是達不到華漢國那種威力。

而這還僅僅只是京營三大營,不到五萬人,要是把整個京師周圍衛所和駐軍全部算上,起碼也在七十萬人以上。

但是因為之前的戰事消耗,如今這七十萬人實際上大多都是新兵,或者各地衛所抽調的骨干組成。

自身戰斗力本身就堪憂。

加上都是冷兵器部隊,與火器部隊相比,一點優勢都沒有,只有挨打的份。

大明傾盡國力,也只有將三大京營給換裝了,而這其中除去神機營全部采用華漢國購買武器外,五軍營和三千營至少有一多半都是大明自產,仿制的火器,火藥。

這也造成了目前大明軍隊以神機營最強,五軍營和三千營次之。

但是因為大明火藥不如華漢國火藥,火器威力,射程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哪怕是神機營,雖然是按照華漢國的戰術要求來編練,操演。

但是紀律,組織,士氣,戰法的堅定執行,都不如華漢國。

加上其他種種。

故而大明如今內部出現悲觀情緒,出現謀求後路的想法也就不奇怪了。

自然如今最該擔心的只有坐在龍椅上的朱祁鎮了。

雖然如今大明內部還有如高谷,陳循,于謙等一批忠心棟梁之臣支撐著,以至于目前並未出現較大的叛亂。

甚至自古以來文官集團內部黨政,目前也受于外部壓力而許久不見。

只是所有人心里都清楚,這如同狂風暴雨前最後的寧靜。

沒有人知道,最後留給大明的還能有多久的時間。

也沒有人知道大明會不會觸底反彈,再次強勢崛起。

如今也只能盡人事,听天命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