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總有一些仇恨淡化不掉

陶全是華夏五年參與第一屆公考的畢業生,參加工作以來,便扎根東寧。

從最初的工商,到後來的民生,他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總結,在總結中積累經驗。

以顏政哲學武裝思想,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積極求新、求真、求實,走進百姓、貼近基層。

針對東寧發展的頑疾、痼疾,陶全知難而上、敢于任事,深刻貫徹國君顏政的指示,積極發揮干部和百姓的主觀能動性。

在他的努力下,區位優勢不明顯的東寧,找準了自身定位,通過農業種植園的形式,大力推廣油棕、甘蔗的種植,扶植當地特色畜牧業。

使得東寧融入了國家產業擴張的洪流中,興建起榨糖廠、油糧廠、肥皂廠,並以油棕為核心,打造一系列地方特色產業。

不僅解決就業、解決發展中的頑疾、痼疾,還為東寧的發展,開拓出廣闊的藍圖。

自華夏五年起,東寧百姓年平均收入的增長率,就超過東秦平均水平,城鎮化率進一步提高…………

國府派出的中調局干部,也在各個村落間,听到老百姓對陶全的交口稱贊。

尤其是陶全在工作中,還積極的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對農村人口中,大齡農民的教育問題,做出過深入的調研。

顏政在得知他的事跡後,幾乎已經將其內定為本年度的考核優等。

只要他繼續保持,不出五年就能一窺國府重位。

年少得志,陶全卻沒有半點的傲氣,當收到國府的調令,要求他立即到鹽港報道,並且特令不許泄密時,他立馬交接工作,踏上行程。

站在船頭上,望著風高浪急的場景,看著晴空當日,海鷗翱翔。

陶全只覺得調令上的紅色國君特章,顯得格外的耀眼,胸口口袋里的干部證顯得格外沉重。

他內心無比激動,臉上卻平靜無波,回想起從明國來到東秦,恍如一場夢。

可他能清楚的記得,在明國受到的是什麼欺負,過的是什麼豬狗不如的日子。

身為一個優秀的干部,他怎能沒有敏感性,他就是猜也猜到了,這次調令肯定同明國有關。

只要看看華夏日報近期的文章,就會發現反復在闡述棉花供應的穩定性問題。

稍微一聯想就能知道,山東乃是東秦棉花的主要來源。

這次國府又擺出如此架勢演習,怎可能只是單純的演習。

所以陶全心知肚明,這次他的調令,十有八九同明國山東有關。

他心中一個念頭隱隱升起,也愈發的強烈,他想要報仇!

他在東秦接受的教育告訴他,他原先所遭受的不幸,全是來自明朝廷。

只要想到全家盡皆餓死,只剩自己獨身一人,陶全就再也不能平靜。

抵達鹽港,他就立馬去寄了幾封信,一封前往慶北市、一封送往莫州市、一封送往屏東市。

做完這件事,他才想到未給妻兒留下書信,思索良久,終是決定不留下什麼話,免得妻兒擔憂。

報道完的第二天,他就坐上海軍的一艘長征級戰艦,船上除他以外,還有一批從莫城而來的干部。

這更加的印證了陶全的猜想,這次國府應當是秘密在準備著什麼,極有可能是要對明國進行武裝行動。

……

兩天後,陶全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下船。

碼頭早已經有人在等候,從港口的情況來看,這不是一個繁華的地方。

許多設施也像是剛剛建好,港內隨處可見堆積的物資,還有士兵正在組織勞工轉運。

讓人詫異的是,港內還有一段正在鋪設的鐵軌,一直延伸到很遠的地方,而放眼望去,不少地方都用預制木板,搭建起一個個的棚子。

陶全一行人有些疑惑,不過既然是絕密的工作安排,他們很有原則的沒有選擇過問。

不多時,一個穿著冬季軍服的軍官,笑呵呵的走到他們面前。

「各位同志,我是濟州島軍管會的政委趙文正,歡迎你們來到濟州島!」

「濟州島?這不是剛打下來嘛?」

趙文正笑道︰「沒錯,剛打下來不久,各項前期工作,都還沒有徹底完成!不過有更嚴峻的任務,等著你們來干!」

說著一旁的幾個士兵,就拿出一本硬皮冊子念道︰「經國府、朝議院、國君決議,將于華夏九年4月起,發起霸王行動,對明國北方可能的叛亂進行介入干涉,此次任務的重點,在于收攏人口,保障山東棉花的供應,同時要力求將這場起義的波及範圍,控制在江北,不能干擾長江以南的商貿…………茲任命陶全,為此次特別行動的總督,負責後勤、難民、統計、分配、教育等工作,任命陳久為主任…………」

一系列任命下達,陶全才知道,原來大明北方真的要出大亂子。

他恍忽了一下,覺得在濟州島,他許多事情都不好進行。

「那位是陶全同志?」趙文正問。

「哦!我是!」陶全回過神,忙拿出干部證。

趙文正檢查一下後,立馬讓人奉上任命狀。

其余干部,也一一認領。

他們瞬間都明白,這乃是一次特別行動的外派,這意味著任務一完成,他們干的好的話,升職必定是題中應有之意。

趙文正說明道︰「眼下濟州島,就是國府準備的收攏難民之所,大概規劃已經做好,主要是協調物資,還有就是後續的分配。除此之外,濟州島還兼備馬政,國府的意思是建立一個新式養馬場,馬場歸國府,這些牧民全部改造為工人!

軍方的戰馬和騎兵,也會放在這邊,所以還要與防務部對接!總的來說,你們此行就是要改造濟州島,在濟州島上,結束軍管狀態,找到適合的管理制度!同時,霸王行動是你們的主要任務,這次收攏的難民很多,壓力會很大,而且未知情況可能很多,還希望各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陶全問道︰「既然是明國北方的事,我們在濟州島,未必能知道前方的情況!我建議在明國山東,設立一個轉運點!」

「這個你放心!」趙文正笑道︰「這是我們軍方的事,山東是一定要穩定的,到時候整個山東,就是我們的轉運點,海陽海關的同志們,會協助咱們!」

陶全想了想說︰「我身為此次的行動的總督,要求查閱同此次行動,所有相關的情報,是否有這個權力?」

「有!你們任職後,相關情報,自然會告知你們!」

陶全點頭道︰「好,我請求實地調研,去明國的北方走一遭,行不行?」

「這個……」趙文正想了想說︰「可以,不過得等行動開始,到時候可以允許總督居前調度!」

「好,我沒有問題了!」陶全很是干脆,同時隱隱有些心急起來,期望送出的那幾封信,能起到作用。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他明白,這次機會要是不抓住,今後再想要有這種機會,必須等他成為國府重臣。

可即便是重臣,也不可能有這次這麼便捷,這可是一場明國北方的叛亂。

就在他沉思時,主任陳久走過來,伸手道︰「你好,陶總督,我是陳久,福建福清人,第一屆的公考干部,原先在莫州市的教育局工作。」

「你好,我是南直隸人士,也是第一屆的,之前在東寧市當市長!」陶全同他握手道。

陳久拍了拍他的手肘說︰「不得了,看來這次行動之後,陶總督定能進三院了!」

「說笑了,都是為國君辦事,為民服務!」

陳久一笑說︰「我在莫城,可是听到這次行動的更多消息,據說糧食就動員掉儲備的百分之八十,還在大量進口其他地方的糧食,說明對于這場明國的叛亂,國府已經抱定決心,即便其不發生,國府也會讓其發生!」

陶全沉默了一下, 的點了點頭。

…………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