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大明要用新軍平亂?

會昌縣,趙雲毅收到顏政回信後,問題增加不少。

信上說支持,又說把大明戳破個洞也不要緊,他努力琢磨一番,覺得君上的意思,應當是覺得事情還不夠大,還要自己來扇風點火一番。

這明顯與最初的作戰計劃不符,不僅不符,還相當于大改了一番。

又看到信上說,主要和首要的任務依舊是解救百姓,他瞬間有些明了!

覺得即便是君上對南贛任務有所調整,可萬變不離其宗,主要還是為了人口。

抓住這個中心思想,在制定接下來的方案時,也就有了參考。

雖說趙雲毅不算極其聰明之人,但他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明確任務後,就能踏踏實實的去執行。

他思索一天之後,立馬制定一攬子計劃,首先便是同意贛州三司官員的提議。

而後下令,讓幾個連長聚兵,準備一舉拿下官軍駐守的雩都縣。

之所以打雩都,純粹是趙雲毅決定,趁早打出贛州府去,之前對吉安府和撫州府,他們準備采取的游而不擊的策略。

也就是裹挾青壯進去掃蕩一趟,模一波人口就撤回來。

可眼下君上有令,贛州府的官員又配合,那索性就打下雩都縣。

若是贛州府的官吏有合作的誠意,那麼自然不會對此有什麼反應,他們手握雩都,也就能避免大庾嶺、贛江一線,被官軍捅菊花。

這樣的安排之後,趙雲毅又下令,要求改變對土匪的策略,由原先的剿滅,轉變為招安和有限的合作。

讓他幫著官府去打土匪,這不可能!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運用麻匪的威名,讓各支義軍不敢干涉他們的行動。

這一系列的安排,都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將人口帶走。

……

十天後,官府乖乖的將魚鱗冊送來,趙雲毅也已經聚兵于會昌縣。

他立馬下令,出兵雩都!

在華夏軍骨干的領導下,裹挾的青壯爆發出強大的戰斗力,他們嗷嗷叫著朝著雩都縣城殺去。

這雖說是一座堅城,奈何麻匪中有高人!

掌握稜堡建造知識和幾何知識的麻匪,采用「之字壕」掘進的方式,一點一點靠近雩都縣城。

在火帽線膛槍貼臉的情況下,守軍幾乎在牆頭無所作為,等到隨行的後裝線膛跑發威後,守軍很快就棄守。

雩都縣被攻克!青壯們為之一振,如此以來,麻匪已經佔據贛州府五個縣,幾乎將大半個贛州府都給啃了下來。

來投靠的讀書人,也如流水一般涌入麻匪軍中,這些讀書人見到麻匪凌冽的攻勢,都覺得麻匪能成事。

加之麻匪的所作所為,與其他流寇迥異,這讓更多的讀書人覺得,朝廷即便是要剿麻匪,也至少要聯合三省之兵,否則的話定難撲滅。

只是隨著麻匪攻勢凌冽,贛州府的人口卻是日漸稀少。

如果在上空俯視,就會發現沿著大庾嶺—贛江一線,幾乎處處都是如螞蟻一般的人口遷移線。

這些人口在麻匪的宣傳攻勢,在麻匪的威逼利誘下,都走上了背井離鄉的道路。

沿途的麻匪一邊提供便利,一邊防止人口中途逃亡,整個東秦在江西和廣東的力量,也幾乎全部被調動。

南昌站日夜不息,從湖廣和贛北弄來糧食,廣東商賈也一路打點關照。

自離開大庾嶺後,這些移民便坐著船只到南沙碼頭,在這里進行再分配後,便裝船發往呂宋。

整個東秦所擁有的運力,幾乎拿出一半來進行此事,這導致運力極其緊張,正常商貿都受到了影響。

可是在國府一紙令下,幾乎各個部門都沒有怨言,都在為了這件事貢獻力量,就連明國的商賈,也在為這件事情出力。

這般恐怖的組織力,別說大明,就連工業革命時期的帶英,怕是也從未擁有過。

說到底,這是東秦體系的優越性,東秦是國府指導下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市場經濟中的異類。

其中含有一種溫和的計劃模式,既有自上而下的指導規劃,也有自下而上的需求驅動。

加上國府對各行各業的掌控,以及一套深入鄉村的制度,保證東秦擁有超時代的組織能力。

這種組織能力,本身就是一個BUG!

假如沒有強大的生產力、沒有超前的認識、沒有鑄幣權的加持,都有可能不會運轉的這麼順利。

所以顏政才會說,在東秦的崛起的過程中,有兩大奇跡︰一是工業大建設的同時,農民生活不斷被改善。二是,東秦的資本原始積累,超過一大半是來自于鑄幣權!小小一枚銅錢,讓東秦發展過程中的大量矛盾,都被轉移出去。

只能說命太好!不是每一個國家崛起的背後,旁邊都有一個冤大頭!

…………

大明,京師。

各地民亂已經讓內閣大臣神經衰弱,一個個無精打采的坐在制敕房。

南贛的亂子他們不知道,只是甘肅的亂子讓他們不得不打起精神。

上月末,甘肅的白蓮教氣勢更盛,無生老母也突然冒出來,隱隱就有燎原之勢。

原本定下地方自處的章程,儼然是已經不行,眼下似乎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派兵去剿。

只是人選上,內閣大臣們一直拿不準,就在他們猶豫之際,朱厚照突然下令,讓張永帶著三千新京營去甘肅剿滅教眾。

這個消息讓李東陽、楊廷和王整嚇了一跳,新京營就是新軍,乃是「師黥」的重要成果。

假如僅僅是讓新軍去剿滅叛亂,那麼文官們一點兒也不會在意,偏偏此行派出張永領兵。

雖說太監領兵也合大明之制,但張永突然要在新軍中插一腳,這讓文官們深感不安。

他們怕回來之後,這師黥的成果,也會被太監摘去,屆時銀子花了、力氣下了,卻只能眼瞅著新軍淪為太監的名利場。

一想到這些,楊廷和就深感沮喪,他靠在椅子上,有心無力的望著桌上的折子。

李東陽望了他一眼,渾濁的眼眸中,流露出一絲惋惜,他提口氣道︰「甘肅的亂子還是要平的,這大明的天下,從無今日這般鼎沸過,白蓮教之事稍有不慎,怕真有亡國之危!新軍派去也好,咱們還是早些談妥,內閣擬了票擬後,交由司禮監披紅,戶部也早些把銀子拔下去,好讓將士們早日出發。」

坐在末座的焦芳忙笑道︰「是啊!這亂子還是得早平,新軍自成軍之日起,也從未實戰磨礪過,此番派去平亂,也能看看這師黥的成果!李閣老之言,也是老成謀國之言,眼下我們還是得相扶相持,以大明的江山社稷為重!」

楊廷和厭惡的望了焦芳一眼,焦芳此刻已經從閹黨,變為了帝黨!

跳反比誰都利索,在看到劉瑾行事多出紕漏,以及朱厚照對朝政時有關心後,他便是做起孤臣,想著當一個純粹的帝黨。

「哎,說的輕巧,可一口氣就要八十萬兩銀子!這新軍,還真不如不挪窩!」王整吐槽一句。

李東陽咳嗽一聲說︰「銀子事小,再有幾月,海關銀子也能解壓入京,國庫存銀尚可,還是先想著平了這亂子再說!」

楊廷和點頭說︰「有閣老此言,在下無話可說,只是這天下滿目瘡痍,到底是皇上年幼,還是朝中有奸臣,我想該有個交待吧?」

王整也望向李東陽,焦芳低下頭不說話。

李東陽嘆息道︰「眼下不是算賬的時候!介夫你也不用灰心,新軍有你多少心血,我們都記著!」

楊廷和也嘆息一聲︰「我是在乎這個嗎?新軍本就是國家公器,拿去平叛也是應當的,只是……誰將天下折騰亂的,眼下又是誰,要拿著國家公器、拿著國庫的銀兩,去平定亂子?天下不動蕩,他們撈錢,天下動蕩了,他們還撈錢?亙古至今,可有這般道理?」

王整仰天長嘆︰「天地不仁啊!」

李東陽垂眸不說話,悲哀莫過于心死,他是真的不想和稀泥。

眼下朝政,他們都只能仰劉瑾鼻息,連此刻都是,他們只有簽字擬票的份。

這大明的天下,就是一盤散沙!

…………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