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你王大爺!

寧波,鎮海港。

童謠有言:正德元年,那是一個秋天,有一伙黥人,在寧波的海邊佔了一塊地……

這首童謠不知怎麼傳了起來,漸漸流傳到整個寧波府。

黥人開港後,整個寧波都已肉眼可見的速度繁華起來,鎮海港更是成為大明第一港。

大量商貨的往來,使得各行各業都能享受到好處,唯一消失的就是各類作坊。

只要同東秦貨有沖突的作坊,幾乎都在寧波府消失殆盡。

不過作坊影響的生計畢竟是小眾,在整個寧波府,由于開港帶來的崗位,多到足以掩蓋這血淋淋的現實。

寧波府同樣在吸著各地血來繁華自身!這里已經成為了大明買辦的大本營,海量的資金匯入,讓這個地方顯得紙醉金迷。

有了錢的大買辦們,各色享受也絲毫沒落下,東秦來的奢侈品也在鎮海隨處可見。

揚州瘦馬、連片的青樓瓦舍、各個地方匯聚而來的山珍海味,街上也出現許許多多的「服妖」。

他們將各色裝飾物弄上衣服,鯨骨、寶石、金絲已是極為尋常,他們眼下已經開始攀比皮毛。

買辦們不遺余力的在展示著自身的財力,寧波的市井小民也在這種奢靡的氛圍中,享受到一些殘羹冷炙。

整座城市比起大明其他地方,都平添了幾分讓人看不透的浮躁,或者也可以說活力。

不少財富神話從鎮海傳出,什麼窮小子下南洋發了財,什麼在鹽港買股票賺了大錢。

而其中最傳奇的故事,當屬大商賈李四福,他以賭身家的方式,押寶黥人。當上開拓公司的常任理事後,他的家產就打著滾的上升,眼下人家還是東秦國籍,據說幾個兒子都在東秦讀書。

這些財富神話,對于一窮二白的年輕人有極大的誘惑,他們只要願意的話,花上錢買張船票,就能除去闖蕩一回。

傳回來的也永遠都是好消息,世人從來不會知道,有那些失敗者。

……

這天,一艘四百料明國船只緩緩駛入港口,船上同樣掛著星穗旗,這明顯就是某個大海商的船只,掛上旗幟單純是為了宣明身份。

這艘船從山東海陽出發,本是運送棉花直接去東秦,為了運送一個人,特意繞上一段路。

等船在火輪船的牽引下,快速停泊後,一塊大木板就被橫在了船舷上。

「王大人,就此別過了!」

「多謝閣下駕船相送,如此恩情,有緣再報!」

「言重了!不過舉手之勞罷了,王大人此番失意,不過是奸佞當權,切莫灰心,終有撥雲見日的那一天!」

「呵呵,于此事我並無其他感觸,良心無礙便已是值得!」

說罷二人齊齊告禮,船上的水手也趕來相送,一路上他們都被這個沒有架子的王大人給折服了。更被他的離奇見聞所震撼。

誰能想到,看似文弱的王大爺,居然曾經遠赴塞外游歷,還曾縱馬追逐過蒙古韃子。

講起道理來也不繁瑣,反而是句句淺顯,令的這些水手都大為稱奇。

一路上還同他講述了操船之術,這位王大爺興致很濃,也擼著袖子幫他們升了一回帆。

隨著王大爺走下船,船主都還在遙遙揮手致意。

王大爺走一段距離,便回首行禮一番,禮節周到的讓船主感動。

這個王大人太隨和了,他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見到這般的讀書人。

等終于看不見人影了後,他才戀戀不舍的讓人開船出港。

而王大爺也很感激這位船主,海上風高浪急,听著水手們搏擊風浪的事跡,他情緒稍稍好了一些。

其實,他現在壓根不似看上去這般從容灑月兌。

他內心非常的低沉!

短短不過兩年的時間,他歷經牢獄、逃亡、刺殺、大病,結發妻子更因家庭變故而流產。

他認為自己能超然一切,放下世俗的功名利祿,誰知在十幾天前,遭遇刺殺時,他養氣功夫破了功!

在被發覺被刺殺時,他能體會到自己生出了大恐懼。

這一刻,他頹然的明白,自己無法超月兌生死。

到底如何,才能超月兌生死呢?

王大爺在船上就在想這麼問題,可惜想不透!

……

正德二年初,劉瑾召集群臣,讓他們都跪到金水橋南,然後宣布奸黨名單。

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疏論救,而觸怒劉瑾,被杖四十,當龍場驛棧驛丞。同時,他的父親王華也被趕出北京,調任南京吏部尚書。

路途中,王陽明被劉瑾派人追殺,偽造跳水自盡才躲過一劫。

大難不死,害怕劉瑾再度下手的他,也想到了去做海船回浙江。

結果一上船,他就在思索,為何面對刺殺時,自己不能超月兌生死,還屁顛屁顛的跑去坐海船。

不過在海船上,他倒是听到了水手們關于行船的艱險,覺得這一群人倒是無懼生死。

可他也明白,這些人無懼生死,乃是為了生計!

王大爺陷入了精神內耗中,回顧這兩年的種種,他一把辛酸淚就在眼眶里打轉。

他一邊走,一邊眉頭緊皺的苦苦思索。

突然,他闖入了一片與大明建築迥異的地方,只見七八棟紅磚四層房子,就突兀的整齊分布著。

王大爺在海陽就見識過黥人,知道黥人就喜愛建這種房子,對于黥人他內心談不上厭惡,當然也談不上喜歡。

他曾追逐蒙古牧民,而後又曾在蒙古人家中做客,知道異族百姓也很樸實,他們生活困頓,若是能互市的話,自然對雙方都是好事。

只是他也明白,溫良的牧民百姓,在他們首領的召集下,也會越過關隘,去大明疆域劫掠。

不過走著走著,他就被鎮海港內的情形給震撼到了。

在這一片地方上,王大爺也看到了一股不同尋常的風氣,說是傷風敗俗也不為過。

來往的商賈,坐著 亮的馬車,他們穿的奢靡,還有女子穿著艷服,就隨侍在一旁。

一旁的酒肆里,坐滿了談生意的商賈,透過透明的玻璃窗,可以看見他們討價還價的辯論,以及貪婪猥瑣的眼神。

不少良家女子,竟也穿上了黥人的短衣,只在穿著裙擺,看上去不倫不類。

富人身上的皮毛、寶石、金絲、綢緞,于碼頭上力工髒兮兮的短襖,形成的鮮明的對比。

不遠處還蹲著一群皮包骨頭的饑民,有幾個黥人正用布捂著口鼻,在像是挑選牲口一般,對這些人挑挑揀揀。

王大爺不知道魔幻這個詞,否則他一定會覺得眼前的景色,要多魔幻有多魔幻。

仿佛如兩個世界重疊在一起,令的他非常的不舒服。

他閉上眼楮,想從這種環境中,聞到傳說中的銅臭味,可惜空氣中只有難聞的糞便味道。

雖有人專門處理,可此地牲口多、人多,總能有幾坨新鮮的。

良久後,王大爺 的睜開了眼,心里頭又是不悲不喜起來。

他告戒自己,不要以己度人!

聖人講究的修身,是修的自己的身。

他不再抱著聖賢的態度來看待眼前景色,突然就覺得,無論是升斗小民、還是這些大商賈,都是在為了好生活著。

力工們沒有這個活計的話,就全家都得挨餓,這些饑民不遇到黥人的話就得餓死。

良家女子們穿著黥人短衣,也不過是因為黥人的布料便宜耐用。

商賈奢靡享受,也是因為活著就有,而他們不願意壓抑這種,也是驅使他們貪利。

如此種種,是道德呼?非也,純粹是他們在為了活,為了好生的活著。

聯想到朝堂之事,他們這些直臣,不也是道德文章去對抗奸佞嗎?

結果卻是道德文章,敵不過皇上對劉瑾的寵信!

可道德是無用的嘛?最起碼,自己此刻問心無愧!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