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恰同學少年(四)

莫城眼下隸屬于莫州市,這也是第一個設立的市,整個市的機構都已經設立,就在所謂的莫城區。

較之數年前,莫城區也擴大不少,大量的耕地,都變為工業用地。

遠遠望去,就能看到不少沖天的大煙囪,都在不斷的排出黑煙。

好在這些煤都經過了月兌硫處理,空氣中沒有了那股嗆人的味道。

李劍告別老哥,陪著三個同學,一起走向了莫城東部的工業區。

煙囪、延綿的紅磚房、網格似的街巷,這便是走在莫城街道中的觀感。

四人一邊走一邊游覽,看到有意思的玩意,便停下來看看。

令他們詫異的是,工業區新修了一條路,直通碼頭和火車站,不僅寬大無比,中間還用木樁作為界限。

上邊正有一輛輛載滿貨物的貨運馬車,在緩步的奔馳,另一邊則是拉著各類原料的馬車正在駛向各個工廠。

四個少年愣愣的望著這一切,覺得比之半年前,這邊要繁榮了不少。

他們不知道的是,同明國的戰爭,不僅打開了市場,還吸引來大量的投資。

這些投資通過第一證券交易所,流入發行的股票中,而後就變成一台台的機器、一個個的工廠。

何況松江府的產業,已經被華夏軍物理消滅,大明紡織業已經完全敗退。無論是浙棉、魯棉,都只得賣于東秦。

四人繼續沿著大路走,很快就看到了第一家工廠,這是一間夏布廠,遠遠就听得里邊機器轟鳴,整個廠區都在圍牆之中。

他們問過守門的大爺,亮明自己的學生證後,便是得到參觀的許可。

只是生產期間,他們不能走進去,只能站在門口看看。

里邊的女工們也看見了他們,時不時投來目光,低下頭便是同工友說笑幾句。

她們手上的活不停,看上去似乎沒有間歇,額頭上也滿是汗水。

不少人的工服後背,也都被汗浸濕,看上去似乎很是幸苦。

四人看了一陣後,立馬就將進紡織廠一事給否了!

且不說女人太多影響工作,就單純這工作內容,就不適合他們四人。

不過這麼參觀一下,倒是讓他們對紡織業,有了更深的認知。

作為華夏日報點名表揚過的產業,紡織業一直是就業大戶、出口大戶、創匯大戶,就連國君都親自批語「紡織女工好賢惠、婦女能頂半邊天」。

只是辛苦是真的辛苦,悶熱的環境,嘈雜的機器聲,一個班就是差不多四個小時。

這些女工真的是拿命再為工廠創造價值,雖說她們算是高工資人群。

很快,四人又來到了一家新開的機械零件廠,叫做第七螺栓廠。

隨著分工的細化、標準化的深入,不少零部件都分別設廠,也就是一個廠,只負責生產一種或者一類零部件。

如此一來,就能最大程度的培養出專項的熟練工,也更方便在這一類零部件上創新。

這里同樣讓他們大開眼界,這些工人都還不算熟練,機床也很簡陋,所以廢品率很高。

不少工人一直在拿著規尺比劃,只要不在公差範圍之內,就得繼續加工。

四人看了一會後,也覺得不適合自己,這里邊的工人都是糙漢子,一個個眼楮里滿是血絲,都在手擼鐵件。

就這般,四人一路走走停停,除了機密工廠無法進去外,一連參觀了五六個廠。

越參觀,越打消了進廠的心思,甚至隱隱覺得,一定要努力一把,絕不能就此進廠。

直到他們走到第三制堿廠面前,心里這才隱隱震撼了一下。

這是一座運用呂布蘭制堿法建造的工廠,有著一個高高的水泥圓柱建築,還有幾條鐵管道,煙囪上冒著的白色的煙霧。

看上去就和原先的工廠不同,只是四人卻在門口被攔了下來。

正在為難之際,卻遇到教過他們的學長王二虎,這才獲準讓他們進來瞧一眼。

「其實純堿的生產原理很簡單,就是芒硝加熱月兌水,再將石灰石、木炭按比例混合後,再用高溫燒制,煉制出來的東西磨細溶解過濾、蒸發干淨就能得到純堿。」王二虎見他們好奇,便是解釋道。

楊子文有點化學底子,便問道︰「芒硝又是什麼?」

「就是硫酸鈉!」王二虎笑道。

又帶著幾人來到煆燒爐、蒸發爐和反應爐,其實外邊那個水泥圓柱塔,是收集廢料,讓他們在其中反應,順便還能利用一部分的熱量。

在經過化學組的改進後,還能得到硫酸鈣和一部分的硫化鈣,只可惜混雜一起,無法有效分離,只能用來與食鹽加熱反應,得到硫酸鈉和氯化鈣。

四個少年第一次見到化工廠,只覺得里頭完全不似其他工廠,人員都帶著護目鏡和防護衣。

干起活來也是有條不紊,還有不少人,是一直在觀察,指揮著工人投料和放料。

王二虎作為技術過硬的大佬,一邊是化學組的成員,一邊又是第三廠掛靠的技術員。

他了解四人來意後,循循善誘道︰「我畢業的時候,也不知該做什麼,那個時候還沒有畢業這個意思,就是單純的讀書多了,要更深一步去創造價值。當時君上直接把我劃到了化學組,說是我有化學的天賦。

一晃眼,我也在化學組干了好幾年,越干越喜歡這份職業。你們今天的困擾,其實不算困擾。記住對自己的真實,明白自己擅長和喜歡什麼,用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平和,去做每一件事。

先立其身,再立其國。只要你端正了態度,那麼任何行業都可以辦好,屆時也就能為家鄉為國家出力。只要你們永遠不放任自流,永遠積極進取,總會干出意義和價值。」

四人听罷,都是連連點頭,前輩大佬的說教,還是要認真听一听。

楊子文卻對化學原理用來生產很是好奇,他問道︰「那王學長,化學反應式我知道不少,可為何眼下,咱們國家只能生產純堿和硝土?」

王二虎笑著說︰「原理和實現,中間隔著很遠的過程,除了要保證大規模生產外,還得讓成本不斷降下來!化學組就是在做這種試驗,一邊驗證,一邊改進。且能生產純堿、能堆硝,咱們已經很厲害了!明國要用硝土,還得從廁所牆上刮取呢!指不定他們連純堿是什麼,有何用,也是全然不知!說到底,他們連化學這個概念都沒有。」

楊子文又問︰「那為何物質之間,通過反應,就能彼此轉化?我學化學的時候,書上只是說物質的性質,背後到底是如何導致的,卻是沒有告訴我們!」

「這個……」王二虎想了想說︰「有些復雜,我們也沒學過,不過我們的高級教材中提過,物質是由粒子構成,這倒是給了我們化學組一些啟發!物質由粒子組成,不同物質的粒子之間,可能會此消彼長,帶來改變。」

楊子文有些不明白,不過細想之下,就聯想到了糖和鹽溶于水,這是不是就算化作了粒子?

他忙把這個疑惑說出來,王二虎卻是贊道︰「你于化學一道,還算是有些天賦的嘛!要不,就考化學組?」

就是這句話,讓楊子文心里咯 的一下。

四人走出制堿廠後,他就面帶喜意的說︰「我想好了,我要繼續深造,就去化學組!」

李劍也覺得制堿廠不錯,化學組也挺好,听著就很有意思。

只是他又隱隱有些不樂意,王森也不想去化學組。

至于陳俊友,他是鐵了心要考公,此行不過是陪著他們逛一逛。

……

臨近中午,四人找了個小店,叫上了幾個菜。

莫城其實有供銷社經營的飯店,不過位置在長寧街那邊,招待的也大多是干部人員。

至于普通的小店,幾乎每個街區都有幾家。

李劍說好了請客,便是點了幾個大菜後,又讓三個朋友一人點上一個。

「王森!」菜未上,一個輕朗的女聲,就在桌旁響起。

四雙眼楮齊齊朝著聲音望去,頓時就笑開了花,原來是已經輟學的同班同學黃梅,還有幾個妙齡女子。

一看她們的工服就知道,是第二制衣廠的女工。

「你們怎麼在這?」黃梅一細看,這才發現其余三人也在。

王森紅著臉說︰「這……這不是快畢業了嘛,還沒想好做什麼,就來走走轉轉,實地考察嘛!」

黃梅同工友打了聲招呼,在一旁坐下說︰「那太巧了,我上班的廠子就在這邊。」

四人同黃梅算是很熟,畢竟人家中意過王森。

可惜當時王森年少輕狂,覺得有三個好友相伴,日子已經極為的歡快,並不孤獨。

直到有一天,這個女同學的座位空了,老師說她輟學了,王森才突然發現,好像少了一點什麼。

其實眼下的華夏國,讀到中學的女學生,輟學率非常高,要麼是嫁人了,要麼就是跑去賺錢了。

因為即便是讀完中學,女孩子的選擇也偏少,他們去工廠的話,大多只能去紡織廠。

至于繼續深造的話,耽誤嫁人,家里可能也不滿意。

倒是各地的學校,十分喜歡聘用這些女學生,讓她們去當小學老師。

這份工作是所謂「有編制」,听上去也比較體面,工資雖低一點,卻足夠養活一個三口之家。

所以除意志堅定的女同學外,基本上少有能一直讀下去的。

李劍他們讀中學一年級時,八十人的班上有二十九個女同學,讀了半年後,就只剩下二十個。

等到四年級時,還剩下五個女同學,這五個女同學中,有四個都是學習成績出色,老師親自去她們家中勸阻。

只有一個,是家里人支持她繼續上學,想讓她多學點東西,也不催著她嫁人。這樣開明的家庭,終歸只是少數。

而黃梅屬于絕大多數,選的也是工資更高,但是更累的工廠上班。

不知為何,王森覺得許久不見,穿著工服的黃梅要比以前漂亮許多。

…………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