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再次北伐?

作者︰我不是趙高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

薊州府城里至少有兩成的人都染上了這種類似風寒,身上又會出現紅疹的怪病。

並且,至少有兩成的病患,病倒在床榻上後,就再也站不起來。

如此可怕的怪病,比從前有記錄的瘟疫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毫無疑問!

這就是一種新的瘟疫!

並且已經開始在城中蔓延。

等到薊州府城的知府意識到這一點,想要阻斷瘟疫的蔓延之勢,為時已晚!

此時此刻。

府城衙門的正堂里。

知府沈連來回踱步,臉色無比的凝重。

一旁幾名官吏同樣面露焦急,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大人,照這麼下去,不出一個月,薊州府城就會病死上萬的百姓!到時候朝廷要是追查下來,我們都難辭其咎啊!」

薊州通判焦急的道。

沈連听見這話,瞥了他一眼,沒好氣道︰「這個道理誰不知道,還要你來說,你就算再著急,又有何用?這病因為你著急便會消失?

如今最要緊的事,一是讓這病留在薊州,不蔓延到別的州府,二是尋找治病之法!

本官讓你差人去肇州衙門,告訴他們的人,不允許任何人靠近薊州,也不允許薊州的人離開,你辦了嗎?」

通判道︰「下官差人去說了,但是那肇州知府說,此事牽扯甚大,沒有朝廷的公文,他辦不了。」

沈連听見這話,眉頭皺在了一起。

他心里清楚,肇州知府說得沒錯。

說到底,他們只是小小的四品知府,壓根沒有權力做出這樣的決定。

除非將這里發生的一切上報給朝廷,但是一旦上報給朝廷。

朝廷派出欽差調查瘟疫的來源,他私開海禁,與歐羅人做生意的事情必然瞞不下去。

到時候,他就算不死也得月兌一層皮!

但是,不上報朝廷,等瘟疫蔓延開。

朝廷一樣能夠查出,瘟疫最開始是從薊州傳出來的!

知情不報,罪加一等。

瘟疫的事情還得上報,但是與歐羅人的生意絕不能被發現。

一念至此。

他咬了咬牙,看向身旁的幾人,道︰「本官今日就奏報朝廷瘟疫一事,到時候陛下若是派下來欽差,這瘟疫從何而起,你等可知道該如何說?」

衙門中的官吏,或多或少從與歐羅人的生意中分到了一杯羹。

因而,他們算是跟沈連拴在一根繩子上,自然不會去檢舉揭發他。

接下來的兩個時辰。

沈連和幾人全都在商議如何隱瞞與歐羅人做生意一事。

殺人滅口,銷毀證據,又是耗費了三天的時間。

三天以後。

薊州發生瘟疫的奏章才寫好,送往燕國京師。

等到燕皇和左相、右相收到這封奏章,距離瘟疫蔓延已經接近兩個月。

發生瘟疫的地點已經不再局限于薊州一州之地,而是蔓延到了整個燕國的東部!

與此同時。

另一邊。

已經回到長安的方修,還在思索如何對付燕國。

皇宮。

中書省衙門的暖閣里。

方修坐在首座。

兩側分別坐著吏部尚書杜晨安,戶部尚書秦興言,兵部尚書錢浩南,以及跟著方修來到長安的周國內閣首輔大臣謝千。

「燕國雖然不重視研發火器,但他們的鐵騎十分強

悍,燕國的南部是一片平原,地形有利于騎兵作戰,後勤補給儲備充足的情況下,想要正面擊敗他們,難于登天。」

說話的是兵部尚書錢浩南。

自從擊敗周國之後,他閑暇的時間就一直在琢磨如何對付燕國。

平日里經常拿著燕國的輿圖左看右看,因而在場幾人里就他對燕國的情況最為了解。

作為兵部尚書,他雖然不像白起一樣能在沙場上運籌帷幄,能征善戰,但是在戰略方面也有自己的理解,算不上頂尖,但絕對算是一流。

一旁。

謝千听見這話,頗為認同的點了點頭,道︰「臣十年前還在做戶部尚書的時候,曾經作為使臣,去過一趟燕國,親眼見過燕皇檢閱燕國鐵騎,確實十分強悍,平原遭遇,沒人是他們的對手。」

兩人的意思很明確。

就算乾、周兩國組成聯盟,短時間內還是很難威脅到燕國。

方修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看向一旁的杜晨安和秦興言,道︰「你們倆呢?如何想的?」

兩人互相對視一眼。

還是秦興言先開口道︰「下官對軍事一竅不通,聯軍能不能在平原打贏燕國騎兵,下官也無法判斷,但是下官作為戶部尚書,在這里可以向方相保證,若是戰事開啟,後勤補給絕不會出問題!」

謝千听見這話,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麼。

話到了嘴邊,終究是沒有開口。

一旁的杜晨安見到這一幕,想了想,還是道︰「周國去年受戰亂的影響頗大,國庫只怕是沒有我大乾這般充盈,再啟戰事,也得考慮周國百姓能否承受。」

這番話簡直是說到了謝千的心坎上。

他剛才不敢說話,是怕攝政王多想。

畢竟,攻伐燕國是攝政王謀劃了兩三個月的事情。

他潑一次冷水也就差不多了。

若是接二連三的潑冷水,難免引人討厭。

好在杜晨安替他說出了心里話,讓他心里對百姓的愧疚感減弱了幾分。

坐在首座的方修,听見四名議政理事的話,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前幾日,上官海棠將燕國的情報交給他後。

他研究了數個時辰,最終得出結論。

現在確實不是討伐燕國的最佳時機。

燕國這幾年沒有遭遇什麼天災人禍,糧食儲備充足。

十萬的大燕鐵騎雖然在雍州折戟一次。

但那是建立諸多因素之上。

首先雍州是丘陵地形,不利于重騎兵坐鎮。

其次,方修選擇堅壁清野,不給燕軍留有機會。

最後就是燕軍主帥貪功冒進,露出了破綻。

即便如此,方修也是依靠熱氣球和新研制的火器,才擊退燕軍。

而且燕軍損失較大的是那二十萬普通士卒。

十萬燕國鐵騎,其實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到了燕國的境內,面對一片平原,沒有城牆,沒有工事的情況下,想要再贏燕國的騎兵十分困難。

再加上燕皇在位幾十年,在燕人中頗有威望。

有他在,燕國上下必定眾志成城,想要打贏他們,絕不會想打下周國一樣容易。

當然。

這並不意味著就沒有機會攻下燕國。

燕皇年事已高,不出意外的話,撐不了多少年。

所以,他們輕易不會再發動大規模的戰爭,只會做些上不得台面的刺殺。

這就給了大乾和大周發展的空間。

除此之外,工程書院那邊已經造出了白氏

火槍,也就是加特林,正在想辦法量產。

火器工坊照著圖紙造的馬克沁,也已經有了樣機。

用不了多久就能送上靶場。

最多一年的時間就能量產。

當然,並不是說加特林和馬克沁量產後,新軍就能無敵于天下。

因為制造這些火槍的原材料成本不低,火器工坊還要生產彈丸和普通的線膛槍,所以即便是量產,也不會生產太多。

面對十萬騎兵能夠發揮出多大的作用,還得經過一系列的實驗與評判,最終才能得出一個靠譜的結論。

總而言之。

北伐燕國的時機還不成熟。

想要以較小的代價,拿下燕國,最少還要等一年以後。

而且,得是乾國和周國境內沒有大規模的天災人禍的情況下。

一念至此。

方修終于下定決心,看向幾人,淡淡道︰「既然如此,北伐一事暫且擱置,一年後再議。」

話音落下。

謝千明顯是松了口氣。

他是議政大臣會議中唯一的周人,自然是要為周國的百姓考慮。

周國剛經歷一場戰爭,雖然主要的戰場局限在了南部,但是百姓仍舊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若是相隔不到一年,再來一場戰爭,只怕是周國上上下下都要戳著他的脊梁骨罵。

相較之下。

杜晨安三人就顯得較為平靜。

他們本就是方黨核心,追隨方修多年,商議這些要事,沒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北伐一事便到此為止,接下來是與吳國的貿易,三年前,方相與吳人簽訂協議,吳國邊關的商稅,由我大乾協定,當初協定的結果是繳納一成的商稅!

但是半年前,吳國竟是在沒有征得我大乾同意的情況下,將商稅從一成提高到了三成,這半年的時間,禮部、戶部多次派遣使臣,前往吳國商議,都沒有一個結果。

如今因為商稅一事,我大乾的商賈遲遲打不開吳國的市場。

珍寶齋生產的白糖、精鹽,甚至已經出現滯銷的情況」

杜晨安拋出議題前,先將事情的始末完整的講了一遍。

主要是說給錢浩南和謝千听。

放在以前,這樣的事情大概率是要放在早朝的時候,由陛下定奪。

如今有了議政大臣會議,如何處置,則是由他們先擬定出一個大概的方案。

再放到早朝上,交由那些言官找茬。

若是那些言官挑不出什麼太大的漏洞,便由陛下一錘定音。

其實後一步更像是走個過場。

畢竟,經歷過指鹿為馬,朝堂上的言官,除了本身就是方黨核心成員的海瑞,也沒多少人敢挑方黨的漏洞。

「依照諸位來看,此事該如何處置?」

杜晨安看向秦興言三人,開口問道。

交給議政大臣會議處理的都是難以決斷,或是難以解決的事情。

這一個多月也就只有兩件事。

一是北伐。

二就吳國商稅。

秦興言作為戶部尚書,對這件事情,自然是最有發言權的。

果然。

最先說話的也是秦興言。

「吳人言而無信,三番兩次的拖延時間,壓根沒準備妥善解決此事,依照戶部的意思,必須得給他們一點教訓!」

謝千听見這話,不由得多看了一眼秦興言,心中好奇,吳國物產豐饒,最不缺的就是錢糧,你能怎麼教訓他們?

難道出兵討伐嗎?

剛這麼想,就听見秦興言大聲道︰

「依照下官的意思,若是吳國一意孤行,拒不降低商稅,朝廷可以出兵討伐!」

「」

謝千听見這話,一時間竟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不過,這件事情主要牽扯的是乾國,就算真要出兵討伐,也是乾國出兵。

他沒必要摻和其中。

一旁。

錢浩南听見這話,緊跟著道︰「吳國去年被越國討伐,丟掉了三成的良田,三十萬大軍折損超過五成,可謂損失慘重,朝廷出兵討伐,至少有九成的把握取勝!」

剛才討論北伐,錢浩南可是堅決反對,對象換成了吳國,態度立刻發生了轉變。

說到底,還是柿子挑軟的捏,倒也是人之常情。

方修想了想,看向杜晨安,問道︰「你是如何想的?」

杜晨安回答道︰「依照下官的想法,出兵討伐,並非不可,甚至有諸多好處,一是可以震懾吳國上下,二是可以磨練新招募的十萬兵卒,三是解決商稅一事。」

三人在這個問題上倒是看法一致。

方修看了他們一眼,淡淡的道︰「除此之外,應當還有別的好處吧。」

秦興言听見這話,尷尬的笑了笑,道︰「回方相的話,對下官們而言,確實還有別的好處,吳國商貿發達,百姓富裕,若是珍寶齋等商鋪能夠進入吳國,下官的分紅便能更多。

正因如此,朝廷上下,只要能領到分紅的百官都希望能夠早日解決吳國商稅一事,對吳國用兵,也是大家一致的想法。

除此之外,許多商賈也是這般想的,據下官所知,朝廷若是對吳國用兵,解決商稅一事,許多商賈願意為朝廷大軍捐獻錢糧。」

說到底,吳國的商稅牽扯到他們的直接利益。

再加上吳國又是個好欺負的軟柿子,用兵是最簡單直接的解決方式。

方修沉默了幾秒,道︰「既然如此,兵部便做好準備,擬定一個章程,準備南征吳國的輜重。」

調兵遣將是大都督府的事情。

大都督府是方修統領。

因此,議政大臣會議做出南征的決定後。

方修還要召集大都督府的人商議具體的計劃。

當然,在此之前,還要先跟小女帝商議,然後放到早朝去議論。

就算吳國是軟柿子,也不是隨隨便便一句話就能打的。

(本章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