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歷史積澱

作者︰笑容還在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這時,巨大的攝像頭,已經對準了每一個人,把他們的交談記錄成了影像。

許信的注意力,不得不再次被這些新聞設備所吸引。

何曦看到許信的目光,連忙問道︰「他們是黑金衛視新聞中心的工作人員,你介意他們記錄這個事情嗎?」

攝像頭對準了許信,給了他長時間的特寫鏡頭。

這里這些人,以何曦輩分最高,以宋樂嘉職級最高,但他們兩個偏偏圍在許信旁邊。

賀鵬輝、石磊等人,更是往後站了半個身位。

其他人則把他們圍成了一圈。

不知不覺中,許信就站在了中心位置。

攝像師輕松就找到了拍攝的焦點。

許信卻不喜歡鏡頭對準自己,看著鏡頭上閃爍的紅光,有種被狙擊槍瞄準的壓迫感。

「怎麼會有媒體工作者在這里?」

「他們對我省尋找金剛石這項充滿歷史話題的項目感興趣,打算做一個長紀錄片,全程跟蹤我們拍攝。」

宋樂嘉說著,指向了攝像機旁邊的一個發福的中年婦女,「她叫舒林芳,是黑金衛視副總編輯,新聞中心的所有欄目都由她負責。」

叫做舒林芳的中年婦女朝許信笑了笑,「久聞你的大名了,一直想找機會給你做一次專訪。」

她指著攝像機另一側,拿著一個話筒的年輕女記者,「她叫鐘曼曼,以後就由她跟著你做拍攝工作,還請多照顧。」

叫鐘曼曼的年輕女記者,長著一張圓臉,有一雙圓圓的眼楮,握著話筒的一雙小手不斷地來回摩挲,看起來很緊張的樣子。

許信看了何曦和宋樂嘉一眼,不知道這些新聞媒體怎麼會出現在這里。

他一直以來都想安安靜靜的做自己的事情,不想暴露在公眾的視野,接受每一個人的評判。

他對攝像頭沒有好感。

最好這些人只是一時心血來潮,今天過來隨便拍一拍。

等到以後發現找礦工作很無聊,沒有什麼值得吸引多數人眼球的事件、沖突、矛盾等等話題,然後離去。

「何老,要不我們直接過去看現場?」許信不想理會這些媒體人。

「好。」

正好一根煙抽完,何曦也沒有特別招呼這些新聞人士。

從驢坪村出發,他們順著一片山谷,一直往前走。

當地村民很是熱情,甚至健步如飛的在前面給他們帶路。

這里的人都知道金剛石原生礦的地點在哪里。

他們來到了一片緩坡,延綿兩三百米,高差只有十多米。

一眼望過去,只看到一片雜草,以及雜草底部松散的泥土。

「這里就是我們華夏國發現的第一個金剛石原生礦!」

何曦指著這片邂逅了無數次的緩坡,滿眼惆悵,就像是看到容顏不在的情人。

隨著他的手指,每個人的眼楮,都看向了坡度很小的山坡。

攝像頭也跟著上移。

大部分人根本看不出什麼東西來。

大名鼎鼎的驢坪一號金剛石,就是這麼一片不起眼的小山坡?

許信來之前,做了一些工作,但看著雜草叢生的山坡,仍是一頭霧水。

如果不是有了明確的坐標,讓他一個人過來重新找礦,恐怕找不到這里。

「以前山上挖了很多槽探,有的槽探從坡底貫穿到坡頂。」

一邊往山坡上走,何曦一邊介紹著,還指著腳邊一個稍稍往下凹的土坑說道︰「這里就有一條槽探。」

經歷了數十年的風吹日曬,這些探槽已經逐漸被掩埋,只有淺淺的痕跡。

順著槽探往上走,終于在坡頂,看到了保存較為完好的探槽。

何曦七十多歲的年紀,還是爬進了深坑里面,用地質錘在底部挖了一個小坑之後,伸手抓起一把新鮮的泥土。

許信也跟著跳了下去。

「你看這個東西,能認出來嗎?」

何曦手上抓著一把松散的泥土,灰綠色夾著土黃色,質地松軟。

許信從他手心上捻起一點泥土,仔細看了看,困惑道︰「不是普通的第四系泥土嗎?」

「這不是普通的泥土。」

何曦笑著搖了搖頭,「這是金伯利岩嚴重風化之後的樣子,一開始的時候,大家把這種岩石定性為鉀鎂煌斑岩,最近這些年,大家又重新定義為雲母金伯利岩,跟國外找到金剛石大礦的金伯利岩有一定的區別。」

說著,他一雙布滿老年斑的手掌疊在一起,把掌心里面的風化金伯利岩用力搓了搓。

手掌張開,在松散的泥土中間扒拉了幾下之後,從中間撿起了一個有一定硬度的小顆粒。

小顆粒像一顆綠豆,帶著暗淡的綠色。

他捻著這顆「綠豆」,笑道︰「這就是鉻鎂鋁榴石,本來應該是紫紅色,非常容易辨別的顏色,不過因為蝕變,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許信伸手接住「綠豆」,仔細的端詳。

「鉻鎂鋁榴石是尋找金伯利岩的標記,它往往就瓖嵌在金伯利岩的中間。」

「你的意思,我們接下來就是通過這個標記,尋找金剛石?」

許信知道,找到金伯利岩,就有希望找到金剛石。

何曦卻是搖頭,「這個方法早在幾十年前就在使用了,在地表能夠看得見鉻鎂鋁榴石的地方,都找到了相應的金伯利岩體,但很多金伯利岩體並沒有發現含有金剛石。」

他們交談的內容,其中包含了許多專業詞匯。

饒是做了一些準備工作,許信還是听得很艱難,努力的消化何曦的話。

歸根結底,他還是知識儲備不夠。

他們爬出了探槽。

何曦一邊拍掉手上的泥土,一邊看著周圍的草木,「帶你到這邊來看,一方面是讓你見識一下我們黑金省七十多年金剛石找礦的底蘊,或者說歷史積澱也好。

另一方面,也是跟你解釋一下,這片大地,所謂的金剛石找礦希望。」

順著他的手指和目光,在場所有人只看到茫茫大山。

大山之上,有藍天白雲。

大山之下,是看不見的一層層岩石。

哪里是希望呢?

「找礦希望,找礦潛力,這些詞匯,我在很多關于黑金省金剛石礦產資料里都看到了無數次。」

許信看過很多這方面的論文,但沒有系統學過這方面的知識,腦海中並沒有形成一個清晰地知識架構。

這次過來,他就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倒也不怕丟臉,「說實話,我在網上看到很多成礦理論的分析,但我看完之後,實在是理解不透徹。」

不只是許信,除了宋樂嘉、賀鵬輝這兩位老地質人之外,其他人恐怕都對這方面的知識一知半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