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發展規劃

作者︰廚子凶猛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劉元山是怎麼也沒想到,劉金行竟然會,選擇在農村發展,但還是問道

「那你在家準備干什麼?種地?還是跟你媽一樣,養些東西?」

在村子里發展,也就這兩樣,其它的真的沒有了。

特色經濟,沒有龐大的經濟實力,還有合適的地理位置,真的不適合劉金行這里的農村。

「我媽應該跟你說過,我們去年冬天,賣青菜的事情了吧?」劉金行說了一下。

「是說過,可這有什麼關系,難道你又要賣青菜?」在劉元山的心里,這個還沒有賣衣服賺錢呢,所以他感覺劉金行,有些本末倒置了。

「是的,但還是有區別的。」劉金行說完,又說「我準備承包塊地,然後建造蔬菜大棚。」

這是劉金行早就想好的,為了應對空間,這個是非常有搞頭的,主要的是,劉金行是完全不用擔心,賠錢的問題。

「建造蔬菜大棚能掙錢嗎?而且這個可需要的本錢,也不在少數。」劉元山說道。

劉元山可是知道,蔬菜大棚可光是本錢投資,那就不是小數目了,掙不到錢的話,真的是讓人頭疼的。

「賺錢是肯定賺錢的,現在道路不發達,而東北冬天,北方也是需要青菜的,所以咱們只要能種植出來,銷路的問題,是完全不用愁的。」劉金行解釋了一下。

現在也確實如此,在冬季北方,你只要又新鮮的蔬菜,是完全不愁銷路的,然後又說「至于錢的問題,你們不用擔心,我身上還有三萬多,而且服裝店也是一直在賺錢的。」

這幾個月下來,劉金行賣兔子。身上的錢肯定又增長了。

劉元山夫妻也沒想到,劉金行竟然又有這麼多錢了,但是他們也習慣了。

李鳳環又在旁邊說道「不過扣蔬菜大棚,真的挺累的,還不如你去,賣衣服輕松呢?」

最主要的是,她不想劉金行太過于勞累,不種地是不知道那份辛苦的,她不想兒子受這份罪,能輕松一些,兒子為什麼不選擇輕松一些呢。

「媽,累我是知道的,但是為了賺錢,這也沒辦法的事情。」劉金行也知道這份辛苦,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而且嚴格說起來,劉金行感覺,這怎麼也比種水稻輕松一點,記住是一點,為了賺錢也是值得的。

劉元山夫妻相互看了一眼,也知道劉金行,現在絕不是小孩心性了,現在既然把事情已經定了,那顯然就不是,隨便想的。

他們也不說什麼了,畢竟他們說起來,還真的沒有劉金行有主意。

所以劉元山就說「行吧,你自己看著辦吧,你要有什麼需要,你就跟我們說。」

「好的,爸媽你們放心吧,我一定把事情辦好。」劉金行看見父母,徹底同意了,所以就安慰了一句。

之後一家三口,又商量了一下,具體的怎麼實施,扣大棚也不是簡單的,也是需要一些準備的。

…………

第二天,劉金行就開始行動起來。

現在最主要的就是要把,土地承包下來,然後才可以後續的準備工作。

劉金行家自己也有土地,但是離家太遠了,真的不方便,劉金行還是想在家的附近,把地承包下來。

但是現在現在,有些土地都已經種完了,就等著除草收割了,所以承包土地,還是有些麻煩的。

不過在金錢的作用下,劉金行還是在家前面,還是承包了二十畝土地,直接承包了三年,這些土地,可不是小數目了。

不過離家差不多,有個八九百米距離,就在劉金行家的南面,說遠不遠,說近不近,但還是挺方便的。

地租好了以後,也沒有直接開始動工,一個是土地里的莊稼,現在剛種植沒多久,另一個,現在時間還早,還不到扣大棚的時間,所以還是不用著急的。

其實大規模扣大棚,在後世是需要,手續和批文的,而且是要縣里的批文,鎮子上的批文都不好使。

但是現在,只要你能把土地承包下來,然後跟村上說一下,就完全沒問題了,畢竟這不是改變耕地性質,只是把種植的時間,給改變而已。

但是,劉金行還是到鎮上,特意的問了一下,然後還托人,搞了一個批文,其實也就是,鎮上發了個文件,同意劉金行搞蔬菜大棚,然後扣刻個章而已。

但是有了這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劉金行真的煩一些事情,省的過後有麻煩。

至于材料什麼的,也都是聯系好了,就等著收拾莊稼以後,開始動工了。

但是等這忙完了以後,劉金行又去了一趟市里,照常的上店鋪里面去看一下,然後劉金行又買了,一些東西回來。

劉金行這回終于,把彩電搬回來了,二十四寸電視機,在這個時代真的不小了。

劉元山夫妻看到了,也沒有說什麼,畢竟他們也知道,劉金行應該不差這點錢。

林玉楠和劉金朗,看到彩色電視機,倒是非常的開心,有時間就會過來看電視。

這個時代,看彩色電視對于農村的孩子,那真的就是一種幸福了。

劉元山夫妻對于兩人來看電視,也只是說,他們要以學習為主,要是因為自己的電視,導致兩人成績下降,他們也不知道說什麼了。

倒不是嫌浪費和鬧騰什麼的,畢竟現在家里也差這點電費,至于說鬧騰,他們白天大部分,都是不在屋里的。

晚上的話,有兩人在這,還熱鬧一些。

劉金行還找到村子里,在家里面安裝了一個座機,花的錢還挺多的,但劉金行認為是值得的,這樣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聯系到家里了。

之後劉金行就沒有事情干了,每天就是幫母親養養豬,然後也就是跟著在屋子里看電視。

豬現在養殖的說少不少,但是說多其實也不多,母親自己就搞定了,根本不讓劉金行伸手。

至于家里的土地,劉金行也跟著父親忙碌了幾天,然後就弄完了。

家里現在,買了一個拖拉機,而且是播種,噴藥的配件都買下來了,這樣一來,地里的事情,真的就是簡單多了,速度也是大大的加快。

而且劉元山憑借這拖拉機,幫別人播種子撒農藥,也能弄到一些工錢,現在每天都是開著拖開機出去務工,而且需要的人還不少。

劉金行本來是不想,讓父親勞累的,畢竟劉元山賺的錢對于,劉金行家以前來說,是一個大數字,但是對于現在的劉金行來說,真的就不多了。

但是劉元山也沒事情,家里也沒什麼幫忙的,最主要的是,劉元山感覺自己不能光靠兒子,還是要自力更生,從新找回一點信心。

所以劉金行也就不攔著了。

劉金行在家里面沒事情,城里面的事情,又根本不需要劉金行操心。

劉金行在家也閑不住了,就想著干點什麼事情。

最後劉金行思來想去,自己可以賣冰棍,現在正是炎炎夏日,正是賣冰棍的好時節。

有人總是好奇,東北的冬天那麼冷,那麼夏天熱嗎?可以肯定的回答,東北的夏天也是很熱的,只是沒有南方沿海一帶那麼高溫,但是溫度也是很高的。

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四季分明,冷的時候冷,熱的時候熱,早晚的溫差也沒有南方那麼嚴重。

劉金行賣冰棍,走村竄戶的時候,正好也可以看看,有什麼可以收購的,他只說農作物,你要說古董字畫,劉金行根本不懂,另一個在劉金行這里,也沒有什麼古董。

嚴格的來說,小的時候,家里沒錢,劉金行就動過賣冰棍的念頭,但是因為沒有本錢,另一個就是,走屯子、過村子,也並沒有那麼安全,劉元山夫妻也比較擔心。

所以也就沒有賣上,其實劉金行當時的心里,還有一點點遺憾的,畢竟那真的就是錢啊。

但是現在劉金行,就沒有這些顧慮了,這也算是圓了以前的小遺憾吧。

劉金行首先要做一個,保溫箱,其實這年代的保溫,就是一個泡沫箱就可以了,劉金行空間里,這個還是有的。

其實憑借著空間,劉金行完全不需要保溫箱,但是為了掩人耳目,還是需要的。

保溫箱做好以後,劉金行就來到,鎮子上的冰棍廠,冰棍廠也不大,只是一個小作坊而已,但是對于鎮子來說,也是一個企業了。

這個時代,鎮子上的冰棍,都是一袋里面十根的包裝,根本沒有獨立包裝,但是劉金行吃著這個冰棍,真的是感覺挺好吃的。

劉金行感覺比後世的老冰棒,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冰棍廠是非常歡迎,劉金行這種人的,而且你要是賣不出去的話,只要沒有化掉,冰棍廠也是可以回收的。

批發價一塊五一袋,里面有十根,然後零售賣是兩毛錢一根,一袋兩塊錢,在多送你一根。

其實劉金行的空間里,還是有一些雪糕的,都是他平常的時候買的,空間又沒有流速,放進去什麼樣,拿出來還是什麼樣。

但是劉金行不準備賣這些,主要還是價錢的問題,雪糕比冰棍貴一些,雖然相差不多,但是在農村里,這就是現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