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6    買 官上任

作者︰逐日武士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這就給了底層胥吏,差役們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變本加厲的盤剝農民,貪污國帑!這里幾乎已經不再算是大明的國土了!

劉佩得知消息後大喜!立刻從血手幫調動了大批精干人員進入河南,迅速的在河南西部和南部的十幾個縣扎下根來。

由于當地的官員不理事,所以當地的地下勢力發展的也極為龐大。這就給了劉佩下手的機會。在劉江親自出手的情況下,大批的江湖高手涌進河南,同哥哥縣城的地下勢力開始爭斗!

一時間各個縣城里面血光滔天,黑幫見彼此爭斗廝殺,而官府卻像看不見一樣不聞不問。

既然官府不聞不問,那麼爭斗的雙方自然是廝殺的更加慘烈!所以每隔三五天,各個縣里都會出現一次大規模的爭斗。亂葬崗上時不時的就會多出不少尸體來。

但是好在並沒有誤傷多少百姓。百姓們雖然驚恐于這樣的日子,還維持的下去。

不過劉江的行動很快受到了巨大的阻力。因為但凡是地下勢力,都是得在當地得到了某些人或某些家族的支持。再加上劉江急于佔領這些縣城,力量就有些分散。所以一時間有些僵持住了。

不過好在劉江快速的調整策略,收攏的人手,開始以歸德府為中心,優先清理歸德府內的各個縣城。經過這麼一調整後,血手幫的力量就處于優勢了,快速的在歸德府打開了局面。

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集中力量的血手幫殺得當地地下勢力步步後退!至于那些勾連了山匪的地下勢力就更倒霉了!就在劉江引蛇出洞之後,被啟奇濤點起大軍予以剿滅。他還順藤模瓜破了幾家大戶。

畢竟與山匪、馬匪勾連這種事情擺不到台面上,一旦暴露出來,官場上的反撲就讓他們頭疼不已,不得不切斷自家于山匪之間的聯系。少量來不及切割的家族則被啟奇濤抓住證據,扣上一個蓄養私兵的罪名,全家被殺了個干干淨淨!

就這樣,歸德府境內的幾座縣城迅速的就落到了劉江掌握之中!而劉江得手後,以

幫派身份出現的行政人員則迅速跟進,填補了這個城市里的空缺。

在穩定下歸德府之後,劉江指揮部下層層推進,迅速向外擴散。一座座縣城就相繼落到了劉佩手中。被它以地下世界為手段所掌控。

隨後劉江就使出了全身的本領,對官府的官員。小吏和差役進行拉攏、收買、分化和威脅,甚至是直接殺人!在銀子和的大棒的攻擊之下,基層的人員迅速的瓦解,紛紛投靠了血手幫。

至于當地的官員們,劉江以中人的身份出現,假作代表一些渴望求官的人出現並和他們達成私下協議,由劉江出錢協助他們調離此地,作為代價,他們要向上級推薦劉佩手下的人員接替他們的位置。

這個協議讓那些早就嚇破膽的官員們欣喜若狂!紛紛使出渾身解術,聯絡上級調離此處。而他們騰出來的位置就由劉佩派人接手。劉佩為了在明面上能插手官場,早就給手下購買了名額。就這樣,雖然沒有拿下全部的位置,但是至少有接近兩成的的河南省土地徹底落在了劉佩手里。

關于買官賣官的事情還是劉大海在北京打開的路子。以前劉佩根本就不知道有這回事。還整天為無法插手地方苦惱。等後來劉佩知道可以買官的時候,大把的銀子就花了出去,買了大量的位置。

在中國歷史上,「買官賣官」從不是什麼重大新聞。朝廷可以公開賣,那叫捐官;但如果背著朝廷賣,那就屬于個人行為,就是揣個人腰包,必然查辦。

明朝中後期,由于政治腐敗加劇,買官賣官現象愈加嚴重,明朝賣官有這樣的「神邏輯」——窮人當官容易貪污,不如讓富人捐錢當官,一來他們不差錢不會當貪官;二來還可以補充國家財政充實國庫。

基于這樣的荒唐邏輯,明朝買賣官爵十分普遍,《明史》卷78《食貨志》說,明朝賣官稱為「納米」,「自憲宗始,生員納米百石以上,入國子監。軍民納二百五十石,為正九品散官,加五十石,增二級,至正七品止」。

在明朝

實行的是文貴武賤,所以有了功名可謂無往不利,地方官員見了都要尊敬三分。倘若考不上科舉,又想擁有這樣的榮譽,明代中後期的富人有另一個選擇,那就是「捐官」。

弘治年間(1488-1505)納銀四十兩,就可以獲得冠帶,成為「義官」。四十兩不是個小數目,但為了借義官的身份牟利,皂隸、奴僕、乞丐、無賴等橫行鄉里之徒,紛紛納銀捐官作為保護傘。

當然,無論買到幾品官,都只是買到了任官資格,無法實際就任。「義官」在官職系統里稱作「散官」,只是一種沒有指派職務的虛餃。想要實際擔任官職,則可透過「上馬納粟」的制度買一個國子監生的身份,等待朝廷授官,或借此身份參加科舉。

「上馬納粟」又稱「納馬納粟」,是指繳納馬匹、糧草、銀兩等物資,換取朝廷賜予的冠帶。大約在正統七年(1442)前後,為了彌補財政收入不足,以及獎勵地方賑濟,朝廷就已零星賜予散官冠帶。

明朝白話《醒世姻緣傳》對當時的賣官蠰爵有這樣生動描述︰

說有個叫晁思孝的老秀才,屢試不第,所幸召集親戚朋友,搞了個集資,湊了三千兩銀子,通過太監頭子王振的兩個門人——劉錦衣和蘇錦衣買了一個通州知府的「肥缺」。起初,晁思孝心疼錢,只取二千兩銀子,通過中間人向劉、蘇二錦衣行賄,結果劉錦衣道︰「這通州是五千兩的缺。叫他再拿一千來,看在兩個外甥分上,讓他三千兩便宜,不然叫他別處去做。」無奈晁思孝只能將剩余的一千兩取出來,送與看門人,得償心願。

這里白話,對明朝買官賣官描寫得再清楚不過了,明朝各個官職皆有定價,金錢成了仕途的開路先鋒,人情成為仕途暢通的後盾!

至于這些賣官上來的官員,上任之後的表現如何呢?《鼓掌絕塵》記載︰凡是「納貢出身」的知縣知州,「自到任來不曾行得一件好事,只要剝虐下民」,見了銀子「就如見血的蒼蠅,兩眼通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