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章 李隆基登基

太陽剛剛露頭,含元殿已是一派緊張,一隊隊盔甲整齊。手執戈矛的殿前衛士在值日金吾的帶領下,從兩側走向含元殿兩廊,只听一片鐵器撞擊聲有節奏地傳過來,又蕩開去,長長的兩列衛隊,把莊嚴肅穩的朝堂氣氛渲染得濃濃的。

接著,響過三通鼓,一位手執拂塵,身著朱衣的太監從一側走出,向立于丹風門外的文武百官大聲宣道︰

「時辰已到,文武百官上殿嘍!」

一聲喊後,文武官員從左右兩廊按品級進入大殿,齊齊整整排列在殿堂兩旁。

五通鼓響,由遠及近傳來一派悅耳的笙蕭鼓樂之聲,宮娥彩女擁著睿宗、太平公主、李隆基進了大殿。李旦居中,太平公主、李隆基分左右坐在朝堂之上,只是太平公主座前有一道紫色的屏幕遮著,惟其如此,更顯出其神秘和特殊。

接著,由太監內給事中楊思查點朝班官員名單,向睿宗跪奏︰「應到官員已到齊。」

朝議開始了。

果然,天監台少監首先奏道︰「陛下,近日有彗星出現在天上,這預示著地上要除舊布新。彗星過後,帝坐星和前星皆有變,預示著皇太子當為天子,請陛下決斷!」

眾位大臣听罷,心中都咯 一下。

眾所周知,天監台的這位少監是太平公主的門下,由他向陛下稟報此事,肯定是出自太平公主的授意。看來太平公主一回長安,便毫不猶豫向太子出招了,而且這一招異常陰險狠毒。

為什麼說這一招陰險狠毒呢,因為這里面有名堂。

帝座,也叫武仙座星,是天皇大帝的外座,象征皇帝。而前星是指心宿的前星,象征太子。如今,象征皇帝的星星和象征太子的星星都有變化,這意味著太子應當做天子,不能再待在東宮里了!

誰不愛權力呀,此時李旦才當皇帝沒多久,他是無論如何不會讓李隆基當皇帝的。但是,根據星象,李隆基這個太子顯然有了當皇帝的動向,已經不安其位了。如果睿宗不想讓他當皇帝,恐怕只有廢掉他了。因此,天台監少監的這番話的真正涵義在于︰廢黜李隆基!

這可是非常厲害的一招,李隆基功高震主,歷來皇帝對這樣的人都是頗為猜忌的,朝中大臣大多依附太平公主,替他說話的人少之又少。只要李旦一句話,李隆基就馬上面臨著滅頂之災!

眾位大臣都看向了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卻像一尊木雕一般端坐,一動不動,面上沒有任何表情。

李旦听罷,並沒有表態,而是向群臣問道︰「不知眾位愛卿是何意見?」

如此敏感的問題,此時大臣們誰也不表態,甚至連太子唯一的心月復劉幽求都沒有說話。

最後,還是竇懷貞聰明,他對睿宗道︰「一切但憑陛下決斷。」

「叫朕決斷?」李旦皺起了眉頭,看向其他大臣︰「你們也是這個意思嗎?」

「但憑陛下決斷!」其余眾臣齊聲應道。

「那好吧,就由朕來決斷!」李旦點點頭道,「朕自登基以來,日夜操勞,寢食難安,正想休息呢。既然是上天指示朕要讓位了。那好,朕決定現在就叫人擬詔,把皇位傳給太子。」

竇懷貞听了大驚,忙奏道︰「陛下剛剛年過半百,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哪有退位之理?則天皇上八十歲了尚在位。陛下如傳位,定將危害社稷……」

李旦掃視了一圈群臣道︰「當年中宗在位的時候,小人當道,上天屢屢預警。當時朕就勸他趕快順應天意,立一個好兒子當太子。沒想到中宗認為我動機不純,還很不高興。現在同樣的事情輪到朕身上,難道當年朕勸兄長時明白,而到自己的身上就糊涂了嗎?朕絕不會重蹈兄長的覆轍,決定傳位于太子!」

竇懷貞還要再勸,李旦卻怒目道︰「剛才讓你們說,你們不說,而是但憑朕的決斷嗎?現在朕意已決,竇愛卿不必再說。退下吧!」

李隆基听了父親的決定,趕忙跌倒以頭搶地道︰「我不過就是立了那麼一點功勞,連當太子都害怕不堪重任,父皇您要把皇位傳給我,我是無論如何也不敢接受。」

听完李隆基一番話,李旦道︰「國家之所以能有今天,朕之所以能當皇帝,都是拜你所賜。如今帝座有災,天象告警,朕才把皇位傳給你,希望能夠轉禍為福,你就安心登基吧!」

話說到這份兒上,李隆基也沒什麼可推辭的了,百感交集,流涕而出。同樣,話說到這份兒上,太平公主同樣無法出面再勸說李旦了。

太平公主枉費一番心機,聰明反被聰明誤,等于將皇位拱手送給了李隆基,氣得她一回去便指著慧範的鼻子破口大罵。

就因為李旦這麼一個出人意料的傳位決定,整個局勢都扭轉過來了。

本來,太平公主羽翼豐滿,勝算很大,太子李隆基則是損兵折將,自身難保。

但是,忽然之間,一切又都顛倒過來了。太平公主再次白忙了一場,而李隆基則穩穩地接住了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從太子晉升為皇帝了!

李隆基此時才真正意識到,盧小閑當初給他定下以退為進這計的妙處。一切果真與盧小閑當初計劃的一樣,他接受了睿宗李旦的禪讓,正式登基稱帝,改元先天。

退讓從來都不是太平公主的風格,只要有一分希望,她都會付出十分的努力,所以她要努力把失去的東西奪回來。

阻止李旦傳位沒有可能,太平公主決定在太上皇的權力上做文章,她想讓李旦不要放棄所有權力,這樣自己就有上下其手的可能。

于是,太平公主找到李旦。

太平公主說了些閑話後,進入了正題︰「皇兄,三郎還年輕,皇兄可不能將天下大事就這麼全部交出去,為了大唐社稷,皇兄還得替三郎把把關。」

李旦不置可否,他點點頭道︰「皇妹說的有理,讓朕想想吧!」

太平公主知道自己不能把話說的太明白,否則便會適得其反,便向李旦告辭了。

待太平公主走後,李旦便找來了盧小閑。

盧小閑听罷點頭道︰「太上皇的確應該再再扶陛下一程。」

「你也不同意朕放權?」李旦疑惑地問道。

「我是怕陛下不是太平公主的對手,有太上皇在旁邊幫襯著些,關鍵時刻你還可以拉陛下一把,畢竟陛下是您的兒子,畢竟大唐社稷還要靠他傳承下去。太上皇若這麼甩手不管了,這萬一要是……」

盧小閑的話雖然沒有說完,但李旦卻從中听出了話中之意,他拍案而起︰「難道太平她還敢對三郎下毒手不成?」

盧小閑淡淡道︰「太平公主的手段,太上皇您最了解,遠不是常人能揣測的,陛下踫上她,能討得了好去?太平公主做事從來不擇手段,中宗之死就擺在眼前,前車之轍,後車之鑒,太上皇不能不防。若她真的對陛下下毒了手,到時就悔之晚矣!」

李旦頹然坐下,盧小閑說的一點都沒錯,看目前的情形,自己的兒子還真不是妹妹的對手,看來自己還得再辛苦一陣子了。

于是,睿宗李旦盡管退位做了太上皇,但自稱為「朕」,命令稱為「誥」,每五天一次到正殿太極殿接見群臣。李隆基則自稱為「予」,命令稱為「制」和「敕」,一天一次到偏殿武德殿辦公。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免和重大的政治軍事問題由太上皇決斷,其余的事情才由皇帝來管!

與此同時,李旦想用親情打動太平公主,本來是兒子和妹妹斗,現上他把帝位傳給兒子了,可能多少有些對不起妹妹啊。他想盡量滿足妹妹的要求,只希望妹妹從此不再為難兒子。

李旦有了這種心思,太平公主當然不會放過。她借此機會重整旗鼓,經常推薦一些自己看中的人,李旦是來者不拒,很快幾個重要人物都被推薦到了宰相的位置上,太平公主的羽翼豐滿了起來。上有李旦的庇護,下有擁護者的支持,太平公主的勢力急劇擴張。李隆基雖然貴為皇帝,卻權力有限,誰也指揮不動。

……

這些天來,太上皇李旦身體微恙,李隆基日日在身邊伺候。看著自己的兒子做了皇帝,對自己還是如此恭敬,這讓李旦心中甚感安慰。

李隆基為了祈禱父親早日蘇復,又擺駕前往慈恩寺專程為太上皇祈福。

上香祈禱完畢,李隆基覺得有些累了,主持普潤大師便請陛下前往禪房歇息。

「力士,你在外邊守著,予要在這禪房內歇息一會!」

「是,陛下!」

李隆基進了禪房,盧小閑早已在等著他了。

「陛下,您請安歇,貧僧告退了!」將李隆基引入禪房後,普潤很識趣地告退了。

「陛下,最近過得很憋屈吧?」盧小閑笑著問道。

「豈止是憋屈,都快上不來氣了。」李隆基大倒苦水。

《大唐坑王》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新書海閣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新書海閣!

喜歡大唐坑王請大家收藏︰()大唐坑王新書海閣更新速度最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