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奮斗

作者︰江山不落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還是第一次有人跟他談這麼高大上的題目,而且對象還只是一個半大孩子,這讓顧維鈞有些啼笑皆非,但張漢卿的話,卻又非常入理。他剛剛從駐墨西哥公使任上回來,對鄰國美國目前的情況也有大致了解,美國的先進程度和工業化水平讓他咋舌。張漢卿提出的以美為師,還算是有眼光的,只是,他這麼年輕,難道有去過美國?

顧維鈞難免提出這個想法。

何止去過!作為後世的唯一超級大國,張漢卿可是看夠了美國的狂妄,但是其強大也是有資本的︰世界上門類齊全、絕大多數都是頂尖水平的工業,鐵路里程最多的國家,超過排在後面十個國家軍費總額的軍費,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兩次成功地在世界大戰中獲益,也充分體現了美國人的精明。

就是在那時,美國的GDP和工業總產值已經超越了老牌帝國英國而雄居世界第一,只是人家低調罷了。因為美國的孤立國義傾向,使它在全球範圍內的手並沒有伸出多遠,也秉承「門戶開放」的原則悶聲大發財,在中國的影響力還未抬頭而已。

他看著張漢卿,與他同齡的人現在在做什麼呢?正是貪玩的時候吧?就是聰慧如自己,當年也只是在學堂里讀好書而已。哪怕以上的話都是其父親的教授,他復述得有如此條理,也是值得褒揚的。

他靜靜地問︰「你認為美國會介入東北的局勢嗎?」

張漢卿搖搖頭︰「多事之秋,美國還沒有和日本在遠東一較高下的念頭,但是不代表它允許日本在遠東一家獨大。我們放出風去,可以讓日本人緊張一會兒,也可以適當地減輕它們對我們的外交壓力。

一個二十一條,讓我們舉國恥辱,為什麼?一是我們確實國力太弱,第二個原因也是因為歐洲大戰導致列強對日本的制衡變弱,它才敢在這時候為所欲為。

歐戰的結果會造成全球大洗牌,對于我國是喜憂參半。好處是在將來會有較長一段時間的和平,是我們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國的成敗在此一舉;壞外是原本在華平衡的局面被打破,列強虛弱,造成日本一家獨大。如果不未雨綢繆,以我們的現狀,是無法對日本形成約束的,在政治經濟上吃虧就在所難免。

我認為現階段能夠在東北讓日本人有所收斂的只有美國人了,要想讓美國人出面,必須讓它有甜頭——當然資本的本質就是逐利的,我們只是善加利用罷了。當我們和它們之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時,日本再想像現在這樣動輒施壓也要看美國人的臉色。」

遇見顧維鈞,真是一大驚喜。歐洲陷入大戰不能自拔,日本的工業水平本來就差,唯一在他的奉系成長計劃中的「恩主」美國,他沒有任何溝通渠道,現在,機會來了。

當然,現在細談還為時尚早——就是張作霖,也沒有撥動國家大局的能力,他甚至連一個奉天省都不能獨享,旁邊的馮德麟不就虎視眈眈地看著嗎?

見張漢卿的談吐見識不凡,顧維鈞來了興趣。他試探地問︰「漢卿對國家大事很有研究啊,那你覺得,在中國加入歐戰的態度上,我們究竟是應該傾向于美國還是傾向于日本?」

此時一戰正如火如荼,中國也面臨著加入哪一方的問題,當然這個問題的緊要性被老袁稱帝沖淡了許多。但在顧維鈞這種專業人士眼中,這才是頭等大事︰表態。

這麼大的事情,當然張漢卿一個毛頭孩子的話難有什麼分量。張漢卿再夸夸其談,顧維鈞也不至于被他蠱惑,只是看他見識不凡,作為談資,聊勝于無了。

把日本與強大的美國並列,是中國的國情。日本是侵害中國最凶狠野心也最大的近鄰,雖然體格不大但咬住不放,讓虛弱的巨人中國疲憊不堪;而美國堅持「門戶開放」政策,不欲日本獨**國,在某種程度上相對讓中國的日子能夠好過一些,但缺點在于鞭長莫及。

當時不少有識之士就認為中國宜加入協約國,一個很簡單的理由就是中國的周邊大國都會是盟友,俄、日都加入了這一邊。作為能夠影響中國的大國,美國的意見很重要,而美國本身就是英國的天然盟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選擇其實很有限。

加入協約國的好處當然是明顯的,至少將來作為勝利國的中國,可以名正言順地索要日據青島,雖然它是因為日本對德宣戰而從德國手里丟失的。盟友嘛!

可是日本也看中了這點,不顧英美等國的要求,反對中國宣戰。在它的堅持下,袁世凱不願多事,所以這件事就僵持了下來。英法等前線國元氣還沒傷,也不指望中國的加入對戰局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要是有在大國間角逐的實力,還會有他們在中國的租界嗎?

顧維鈞之所以問這麼專業的問題,並沒有期望張漢卿能夠解決,而是試試他到底有多少水平。

張漢卿恰恰「鑽研至深」,他胸有成竹地說︰「這個問題很簡單,中國參戰要比不參戰好,但是想著參戰之後對國家局面能有多少改觀,有點奢望。」

顧維鈞很驚訝。張漢卿還真不客氣,這是國家大事哎,你當作過家家一樣吶!他不動聲色地說︰「哦,願聞其詳。」

張漢卿還真不用客氣——以後的事不是明擺著的嗎!中國宣戰,卻在戰後仍然被剝奪了山東問題的決定權,這才有五四運動。只要這時空他的出現沒有造成蝴蝶效應,結果是一定的。

他終于有了發揮的舞台了,這種空談是他最拿手的,也是二十一世紀憤青最擅長的。他不客氣地說︰「很簡單,中國參戰,如果勝利——當然一定會勝利——中國就會具有道義上的優勢。那麼,和列強談及改變中國地位的條件就相對合理得多。至少,我們向列強買武器就不那麼要看別人的臉色,畢竟是戰勝國了麼。

但是別忘了歐戰只是一場狗咬狗的戰爭,他們發動這場戰爭的原因不是為了道義,而完全是利益爭奪。所以這種道義上的勝利並不會給中國帶來多少實質性的好處,因為中國的國勢並沒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為這個世界還處在叢林時代,哦,弱肉強食的時代,中國弱小得在國際社會上完全可以被忽略不計,所以連參戰這完全是內政的事也要看外人臉色。那麼,在戰後這個條件變了沒?很難樂觀!那麼憑什麼可以左右自己的命運?我之所以一直強調弱國無外交,是因為從鴉片戰爭以來,凡是與外國簽訂的條約,沒有一條是中國佔便宜的!

是中國人笨還是中國人蠢?我不這樣認為!中國照樣有少川兄這樣的青年才俊,也能夠看穿乃至挫敗對方的一些陰謀,像二十一條處理得堪稱外交上的杰作。但是結果是什麼?當日本用陽謀替換了陰謀後,我們就束手無策了。只是因為國力的差距!所以當戰後分配利益的時候,中國能不能拿回屬于自己的那部分,我表示悲觀。但是少川兄在做的,我完全支持!至少,我們做了我們能做的,如果結果還不如人意,那能夠喚醒千千萬萬的民眾也是有重要意義的。

我現階段能做的,就是給我的父親施加影響,讓他興辦實業以振興經濟,從而影響或者帶動全區域、讓國家從根基上強盛起來,這才是外交的基石。美國的采礦、電力、機械制造、造船技術、汽車等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東北有豐富的礦藏,如果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我們就有一定的機會實現富國強兵,未始不會成為制約列強野心的重要因素。

還是那句話,弱國無外交,主權靠恩賜是得不來的。在今天,俾斯麥的那句話仍然有效︰‘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議論和多數人投票能夠解決的,有時候不可避免的要通過一場斗爭來解決,一場鐵與血的斗爭’。我願與少川兄共勉之,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奮斗!」

他慷慨激昂地發表了這番即席演講後才發覺,不知什麼時候,在他的身邊聚集起許多人來,大家都靜靜地听著,成了沉默的大多數。

「血氣之勇」!這是顧維鈞的第一個反應。但是他還是受到感染,在二十一條談判中受到的屈辱一幕幕涌上心頭。

是啊,自己引以為傲的成功談判,不就是日本拿掉了讓列強都不爽的條款,但仍然實現了對中國全方位的滲透?自己的努力爭取,不就是設法向對方說︰「你不能都拿走,好歹給我留一點!」張漢卿一個半大孩子都能看透外交的本質,自己偏偏執迷于談判的威力,會不會是格局太小了點?

朱啟鈐也很受觸動。他既是中華民國的官員,也是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國家強大是他的夢想。其實作為有抱負、有思想的中國人,誰又沒有這個想法呢?

這種悲壯的氣氛也影響了座中女眷們,至少朱家幾位小姐們都是用敬仰的目光注視著張漢卿。美女敬英雄,自古皆然,連帶著朱光沐也挺起了腰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