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上兵伐謀

作者︰江山不落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日軍第2師團聞風而動,還在張鼓峰之戰開始時即立刻收縮兵力,僅存的南滿鐵路軍警也將其大部撤回關東州。

黑省暉春作戰失利後,快速反應的日軍即龜縮在以旅順港到普蘭店和瓦房店一線的三角地帶,以最大限度遲滯人民軍的進攻,為援軍的到來贏得時間。

老實說,這樣做確實給人民軍帶來不小的麻煩︰按照張漢卿的軍事戰略,戢翼翹本來的計劃是突入到朝鮮的34軍有可能和駐守在丹東的14軍合兵一處,會徹底結束將來第2師團的突圍可能。

日軍必然要調集重兵打開在鴨綠江上唯一的鐵路橋以保證到朝鮮的退路,這時候的日軍遠離關東州大本營,將會又處在尾部第20軍的前後夾擊之下,虛弱的關東州根本無法抵抗隨後跟進的人民軍戰略預備部隊精銳第29軍,則中國大陸最後一塊日據領土會輕松拿下,使渤海門戶歸于中國治下,解了心月復之患。

至于日軍是否能夠突圍,則看日本政|府最後的表態了︰如果繼續強硬,則雙方在朝鮮打一場大仗,以戰促和;如果有機會緩和,則放其回朝鮮,中日雙方以中朝習慣疆界作隔江相望狀,在東北劃江而治,靜待事態發展。

可是日軍第2師團仗著自己旺盛的戰斗力,偏偏要當嵌在中國月復心的一塊棋子,為日本在中國大陸守得最後一塊殖民地,以及為將來的反攻作打算。它要固守待援,卻會給人民軍將來的行動制造不小的障礙。

確實,日本兵在戰斗力是驚人的,倒不是其武器裝備有多好,而是不得不佩服其武士道精神和不怕死的斗志,這是連武裝到牙齒的美國人在戰後都心悸不已的。特別在戰爭初期,日本官兵普遍受過良好訓練,為天皇流血是無尚光榮的事。

這種思想使得日本兵在作戰時非常「勇敢」,即使在失利時也少有俘兵。根據一些抗日老戰士的說法,開始俘虜的少量日軍以30歲的預備役兵居多,年輕的日軍負傷被捉後也往往自殺。在戰爭後期,捉「小鬼子」即少年補充兵容易,其戰斗力和頑抗性都差。

一些當年的日軍官兵和日本歷史學家也提出了類似的看法。從雙方戰爭親歷者的回憶可看出一個共同點,日軍戰斗力最凶悍的部隊,還是主要由年輕現役士兵組成的第一等、第二等和部分第四等師團。

「沖向高山,讓尸骸填滿溝壑;走向大海,讓浮尸漂滿洋面…」

在近代世界軍旅歌曲中,從其它哪個國度能找到日本「蝗軍」這樣句句見尸、字字帶血的軍歌?軍歌如此,口號亦然。戰時日軍官兵的口頭禪是「讓我們到靖國神社再會吧!」排除民族矛盾和偏見,這樣的軍人是可怕的。

張漢卿不能在決定中日走勢的朝鮮戰爭時留一個炸|彈在身側,而讓入朝參戰軍時時要注意背後這支「奇兵」!

日本國內已經開始進行戰爭動員了,作為援軍的帝國精銳第6師團也已經整裝待發,一旦這支精銳的部隊如願登上大連灣,那就要在中國的領土上進行更長時間的戰爭了——留給中國人民的災難已經夠多了,能遠離還是盡量遠離中國國土吧,雖然有再多的敵人張漢卿也不懷疑戰爭的最後勝利。

戰爭的陰雲籠罩在中日兩國人民的頭上。

對日本政|府來說,盡管侵華想法由來已久,卻只意婬多落實少。不是不想準備,實在是國力所限,以及幻想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通過中國政|府漸次的讓步撈取好處。

然而他們打錯了算盤,中國軍隊的強硬,讓他們在暉春的試探不但落了空,還造成了日俄戰爭後二十多年來最大的戰損。

中國軍隊同樣沒有準備好,這從重武器一時片刻之間都未就位可知。畢竟,「和平」時期,大規模的軍事調動會讓日本人找到借口,講出去也是中國「不對」。

別說什麼「軍隊調動是中國自己的事情」,現在是民國,是列強盯著中國這塊肥肉的時候,雞蛋里還要挑點骨頭出來,何況明擺著的把柄?

不過既然撕開面具,也就不用藏著掖著了。京沈線全線的日軍被肅清後,中國人民軍可以光明正大地從這里調兵了。

得益于交通狀況的改善,從各地調派過來的火車一列一列地把四面八方的軍人、武器調往東北,這是要大打的節奏!

這邊中日雙方的外交人員仍然在為最後的和平「努力」。許世英大使在東京舉行記者招待會,嚴正申明︰「我政|府對盧溝橋事件,堅持不擴大與外交解決的兩大方針」,並警告日本政|府「懸崖勒馬」。他親筆書寫「懸崖勒馬」四字,分贈各報記者。

他還頻頻與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義一接觸,嚴正要求停止戰爭,撤退在中國領土上的全部日本軍,依外交途徑進行談判。

時間在中國一邊。

在國內,在華日本人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國家安全部也趁此機會將已經模底的日本特務一網打盡,人民黨組織群眾在各地展開了「抓日特、打漢奸」的運動,國民政|府也制定了旨在打擊日本對華勢力滲透的「盜賣國上懲罰令」。

一批又一批的漢奸們被推上斗爭的舞台和刑場,使那些曾經仗著日軍的勢力作威作福的漢奸們惶惶不可終日,隨時等待著人民的審判。

中國人民第一次在通過對異族的清洗上獲得了尊嚴。

對此,日本政|府極力渲染,宣稱日僑在華受到了殘害,他們要求許世英提供一個保證日本僑民安全的辦法來。但是面對日本國內如瘋一樣的對華主戰勢力,「談」自然是談不攏的,這一點許世英深知。

但是為了一個「拖」字,為了給外界的印象是日本首先挑起戰端、中國被迫還手,他需要配合中國政|府演一場戲,也要給日本政|府一個錯覺︰中國是不敢打的、中國是不想打的。

想當初從上海赴東京上任,途經日本馬關時,回憶1895年中國戰敗、李鴻章在此簽訂《馬關條約》的往事,感慨之余賦詩一首︰

「破浪乘風過馬關,春帆樓外夕陽殷。

天南遺恨今猶在,河北征師不可班。

燭使退秦紓鄭難,曹生衛魯卻齊患。

盧溝曉月終無恙,攬髻閑看海上山。」

有強大的祖國,盧溝曉月一定不會有恙的,他深信。因為有了此詩,當時記者說他是「蒼涼悲壯」而回,真可笑,他想。

他自然是要做回應的,就是他在談判破裂後當著眾多的各國記者所說的︰「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對日已無外交可言,本公使即向中國外交部提請述職。」

與外交戰線的笑里藏刀不同,軍事戰爭是真槍實炮,來不得半點馬虎的。張漢卿親臨沈陽,並與戢翼翹探討了目前的局勢和軍事構想,發出了必須在敵人國內援軍到來之前結束對關東軍的戰爭的命令,戢翼翹迅速而有效地完成了兵力的調動。

在瓦房店到普蘭店一線,集中了人民軍第20軍、精銳第29軍,建設兵團第1、第2軍,和後期趕到的成都軍區孫良誠第36軍共5個軍13個師近18萬人,後面還有作為戰略總預備隊的1個軍和駐守在丹東的14軍,與日軍關東軍的兵力對比是10︰1。

裝備的對比也很懸殊︰作為日軍甲種師團的第2師團,支援火炮有24門四一式75毫米山炮、12門75毫米加農炮 (亦即野炮)和24門三八式70毫米步兵炮,性能與人民軍陸軍師屬炮兵團所用的仿自德國克虜伯公司的大炮接近。

中國投入的5個軍,除2個屯墾兵改編的步兵軍暫缺重炮外,其余3個共含有8個炮兵團(其余的尚未趕到),另加上獨立炮兵師的3個炮兵團,大炮總數為594門,中日的中程炮火對比是10︰1,中國大優。

而且中國還有專為29軍配備的新式125MM長程大炮,射程遠在日軍大炮之外。

在迫擊炮方面,中國主要裝備的60毫米炮與日軍的同類武器性能相當,雖然日軍步兵大量裝備了50毫米口徑的八九式擲彈筒(一個中隊有6具),但是由于此役中國投入的部隊多,所以在總數上比例仍為懸殊的11︰1。

此外,戢翼翹還指揮著早已秘密部署在彼的新式武器——坦克。在張漢卿戰前的構想中,第一裝甲師將作為中路突擊的主力以實戰檢驗並期待著大放異彩。張漢卿此次來遼,另一個重要行程也是親眼看看坦克戰的威力。

日軍在關東州擺下2道防線︰以第2師團第3旅團主力沿瓦房店以北的復州河擺開,意圖據河而守;以第4旅團主力進駐普蘭店北部雙塔小鎮,沿碧流河布陣,只在兩河之間有長約8里的空地。

日軍經過多年的經營,防守器械應有盡有。也虧得它是一支久經戰陣的老牌部隊,在短期內竟然將陣地加固的異常牢靠。

隸屬日本海軍的第17驅逐艦分隊也啟錨出港,意圖威脅遼東灣內的人民軍陸軍後勤線並保證數量頗多的人民軍海軍陸戰旅(戰前據日方調查,中國共有海軍陸戰旅4個)不能在日方陣地後方登陸。

據此,第2師團長赤井春海中將狂妄地宣稱「關東州的防線固若金湯,防守一個星期絕對不成問題!」

關東軍司令村風長太郎也在給國內的電文稱「宜盡快進行大規模的登陸戰準備,關東州將作為實現滿蒙計劃的牢不可破的前哨基地像刺一樣扎在支那國的心髒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