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徐樹錚的宿命

作者︰江山不落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人民黨是重承諾的,三方反直勝利後的果實,張漢卿並沒有自己吞下。一念之間,本來想乘機收拾浙江的心思回轉,所以盧永祥還能繼續做他的督理。

按照他給奉系頭頭腦腦們的要求,是在這難得的和平期間放段、利用兩三年的時間好好打理下直系離開政壇後留下的缺口。所以和平仍然是主流,無兵無權的段祺瑞仍然在名譽上是中國的元首。

段祺瑞的臨時執政雖然只是掛名,卻使得一些落魄多時的皖系游離人物以為又是可以卷土重來的機會。這其中,便有曾經的重要人物、段祺瑞一直引以為左膀右臂、被喻為「小扇子軍師」的徐樹錚。

在直皖戰爭失利後,為了防止遭到報復,徐樹錚便被提前派出國「考察」去了,在當時也是政治人物下野的合理「安置」。一去幾年,直系落敗後,在中國政界銷聲匿跡多進的徐樹錚終于按捺不住遠離政壇的苦惱,電告段祺瑞,打算從歐洲歸國到北京來。

他是段祺瑞手下第一謀士,能力是沒得說的,只是為人囂張跋扈了些。不過張漢卿對他的評價很高,認為他不是囂張,而是不屑于與一般走卒為伍,算是清高。

但是其他人不這樣想。皖系敗落後,包括段祺瑞在內的一系列頭面人物都沒有受到沖擊,段祺瑞只是跑到天津日租界,連人身限制都沒有。

只有作為下屬的徐樹錚卻非要流亡不可,他名列通緝名單之首,賞格十萬元,竟然超過了段祺瑞。按理,無論在五四運動還是直皖大戰中,他都沒有干什麼特別的事,就是打仗,也只是分內。

好在無論是曹錕還是張作霖,在戰後都沒有對皖系上層進行株連,這也是那個時代的特色,下台即被赦免,以顯示後來者的度量。

可是徐樹錚必須走,這也是共同的秘密,雖然打得是出訪歐洲的名義。逃匿途中的徐樹錚寫下一首七律,首聯兩句雲︰「購我頭顱十萬金,真能忌我亦知音」。亦諧亦詼,完全沒有擔心自己處境的味道。

如此狂,無他,已經受人忌憚,不在乎再多一點狂妄。

不過徐樹錚雖然看不起當世諸人,卻對張漢卿青眼有加。張漢卿從第一次入京與他有過交集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于政治軍事縱橫捭闔,他在多種場合都有過贊譽,並不以其是敵手及後輩而稍失尊敬。

這位優秀的東北少帥,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成就完全沒得說,事事想在前頭、走在前頭,在他身上的一切發生發展都匪夷所思,卻又如此真實,成為民國的一支清流。

他對張漢卿的文學成就更是羨慕不已,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政治家兼詩人,不然,也不會做有二百首詩的《兜香閣詩》、六十首詞的《碧夢庵詞》傳世。里頭為人稱道的不少,如有兩聯也曾喧騰人口︰「萬馬無聲秋塞月,一燈有味夜窗書」、「美人顏色千絲發,大將功名萬馬蹄」。

那可是人家自己寫的,不像張漢卿,你懂的。

徐樹錚的詩詞,走的是豪邁一路。他是政治風雲人物,有眼光,有見識,發為詞章,不同凡響。

也許是英雄惺惺相惜吧?對徐樹錚要回來,不但段祺瑞勸他,連張漢卿都親自打電報,要他繼續「周游列國」,以「查清輿情,為中國制定外交方略提供參考」。

這是好心。對段祺瑞,因為盡管迫切需要徐樹錚為自己出謀劃策,還是擔心他有危險。徐樹錚平時囂張跋扈就算了,那時皖系還在台上。現在虎落平陽自己都應付不暇,他得罪的人難保不會對其下狠手。

張漢卿不想讓他回來,是不想這個跋扈的主來北京攪和。段祺瑞就好好做他的傀儡執政好了,徐樹錚一來,他難免會和國民軍有上沖突,會影響和平安定的大局的。

要說國民軍在北京城里因缺餉鬧得不亦樂乎,馮玉祥和孫岳不但不制止,還縱容亂兵的一些行為。正史上都說國民黨軍的軍紀在民國時期是最好的,在張漢卿看來也稀松平常。如果是人民軍,非槍斃一批人不可!

來自後世的歷史的張漢卿,非常清楚地知道等待徐樹錚的是什麼。雖然這一世因為他的原因,直奉戰爭一鼓而贏,比正史提前了兩年,但仇恨不會隨著時間的提前而有所收斂,因為他的對手是馮玉祥。

由于當初徐樹錚槍殺了馮玉祥的內姨父陸建章,另使馮在很長一段時間不得不忍辱負重並遠離政治中心,受盡各方軍閥的白眼,「國恨家仇」使之與馮玉祥結下不可解之冤仇。現在馮玉祥雖然談不上兵精糧足,但是對付手無寸鐵的徐樹錚還是小菜一碟。

段祺瑞明知馮玉祥不會放過徐樹錚,當然害怕自己的「靈魂」徐樹錚自投虎穴。然而在年底時徐樹錚仍到了北京,還舉行了公開的覲見國家|元首的儀式——此時段祺瑞仍然是代理元首、臨時執政。

盡管已經無權無勢了,徐樹錚還是表達了他對段祺瑞的忠誠之心。所以將心比心,段祺瑞在之前一直縱容徐樹錚的跋扈,也未嘗沒有這種情感在。

不過徐樹錚是因聯絡粵奉皖反直、促段祺瑞東山再起的活動失敗而被迫出國的,如今不識時務,為了盡早融入以段、張為核心的政治中樞——當然其實有兵有錢的張作霖才是核心,段祺瑞只是陪襯,遠非當初的段執政那麼吃香了——他一回國就鼓吹北洋派大聯合,統一權力于「國家統一委員會」。

這些正中張作霖等人下懷,徐樹錚為人囂張了些,但要看他做的是啥事。當年他殺陸建章,老張沒什麼意見。但和楊宇霆損公肥私翹老張的牆角,這才有老張的沖天一怒。現在時過境遷了,他又成為奉系的鼓手,當然讓人覺得不錯。

可是這卻觸動馮玉祥心中最敏感的神經。大家都入奉系主導的「國家統一委員會」,這還有什麼獨立性?

本來三方反直後段祺瑞這股勢力只是陪襯,現在倒拿國民黨向奉系獻禮去了,讓人如何舒服?以徐樹錚的性子,他活躍在政治舞台上也一定會對馮玉祥不利。

再者陸建章之事壓在心頭多年,又有這個事,舊仇新恨一齊涌上心頭,他要殺徐以泄憤了。

張漢卿如果硬保徐樹錚,給馮玉祥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動手。可是這種恩恩怨怨的事,作為一個局外人他不想過多地摻合,有因有果,雖然當初殺陸建章時是他的建言,可是別人不知道啊,而且動手的可是徐樹錚!

不過他還是給了段祺瑞一些暗示。惺惺相惜是雙方的,雖然交情不多,但看著他被暗殺也于心不忍。徐樹錚已經無兵無權構不成威脅了,讓他安然度過落職後的年月也是一種美事。

段祺瑞有所覺察,急忙告訴他在北京的危險處境,勸他悄然離京。徐樹錚不以為然︰「我是國家專使,馮玉祥就是想與我為難作對,也不能輕易動我啊!」12月30日下午,徐樹錚公開要執政|府為他準備專車,隨後登車前往天津。

他不知道,陸建章的兒子陸承武奉馮玉祥之命,率手槍隊潛入北京已幾日,一直沒找到機會下手刺殺徐樹錚。沒想到徐卻登上了開往天津的火車,馮玉祥決定明殺徐樹錚!

駐防京津線的馮玉祥部下張之江得到馮「半途截住徐樹錚就地槍殺」的命令後,立即帶人迫使火車在廊坊車站停下。其時正是深夜,徐樹錚已睡下了,張之江的副官兩次上車請他下車均被借詞推托,這家伙已真的感覺到不妙了。

最後張之江又派人上車強邀,徐樹錚才穿上西裝,罩上皮領大衣,隨來人走出車廂。等徐樹錚一出車站,張之江手槍營的士兵一擁而上,將其拉到附近一個小樹林中,不由分說立即槍殺,還掠光了徐樹錚身上的衣物。

死時,他內里還穿著睡衣。

為應付輿論,陸承武從北京連夜趕到廊房,向徐的隨員們宣布︰「我乃陸建章之子陸承武,徐樹錚暗殺了我父親,我今天為父報仇殺了徐樹錚!」

當時徐的一個隨員嘟噥道︰「令尊是楊宇霆殺的,不要鬧錯了。」

陸承武厲聲說︰「我沒搞錯,我為父報仇,正大光明。」

他說得沒錯,正史上輿論對此也是多持以同情和態度,畢竟,是徐樹錚違反政治潛規則在先,先動手殺的陸建章,開了民國殺害政治對手的先河。

消息傳來,張漢卿長嘆一聲。歷史有時真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徐樹錚的死是他的宿命。

當年,張勛復闢失敗後不久病死,徐樹錚給他的挽聯是︰「仗匹夫節,挽九廟靈,其志堪哀,其愚不可及也;有六尺孤,無一抔土,斯人既逝,斯事誰復圖之」。說得很是中肯。

現在他死了,哀過張勛,同樣愚不可及、有六尺孤,無一抔土。

如果沒有人發聲,他的死就像夏天的雷一樣,雖然當時驚人但馬上就會被大雨洗刷得無影無蹤。但是此一時空是張漢卿當政,他苦思冥想多時沒有機會的事情在此一事件後得到徹底解決。

他要利用這件事小題大做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