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者︰江山不落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根據國防部精英們的多次討論及張漢卿的建議,以張作霖為首的軍委會最終在1925年底完成了國家軍事戰略的調整,這次轉變主要的構想有︰

陸軍裝備的系列化、標準化;

空軍作用的具體化,發展方向的明確化;

海軍戰略的初步形成——淺藍海軍計劃;

建立義務兵役制,設立國防動員局,正式確立了「人民戰爭」的概念。

人類進入多軍兵種協同的立體戰爭後,武器的對抗便成為復雜的系統對抗,發達國家軍隊裝備優勢的一個重要表現便是系統配套、標準化強。

舊中國的腐敗和不統一,在武器方面表現為自制力差,外購也混亂無序。各派軍閥分頭購械(常視能否取得政治支持和回扣多少而定),僅槍支便來自十幾個國家,有「萬國武器博物館」之稱。

這種裝備混亂對後勤保障是一種災難,戰時常出現件不配槍、彈不對膛,還受制于出售國能否及時供應彈藥。

張漢卿當然知道這樣的壞處,只是因為一直在軍閥混戰之中,尚未統一國家前,只在奉系、人民軍控制下的地區初步實現了制式裝備。但因為種種原因,這一計劃只能胎死月復中。

白崇禧因在國防部總動員局任上表現優異,在改任新成立的陸軍裝備部部長後,這位民國號稱「小諸葛」的軍事家終于提前找到了人生發揮的舞台,在陸軍建設上不遺余力,頗得贊賞。他沿用曾經提出的「三自」方針,鞏固先前所組建的多達50萬人的新疆、蒙古、北大荒三個建設兵團,寓兵于民。用此種方式在西北、北方和東北隱蔽部署了重兵。

並在此構想下,沈陽、太原、德州、漢陽、重慶、蘭州、貴陽、廣州各兵工廠均限期轉變為制式生產,實現全軍裝備的標準化,方便後勤及裝備。

作為後來人的張漢卿是知道日軍在陸軍上的配置的︰當年中國內地交通條件差,陸戰多由徒步和騾馬部隊流動進行,重炮很少使用,雙方主要以步兵武器和輕型火炮交鋒。

侵華日軍步兵的標準武器,張漢卿在電影中經常看過——士兵扛「三八大蓋」、「歪把子機槍」,軍官挎「王八|盒子」,其性能在當時的世界上已落後于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裝備。

不過日本從甲午戰爭前夕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便建立起完整配套的兵工業,裝備基本系自產。當時日軍的槍械性能雖不佔優勢,卻因實現了標準化、系列化而便于組織火力,而且能保障彈藥供應。

抗戰期間日本陸軍裝備技術水平其實並不高,主要是因工業水平落後于美英蘇等國,戰前其軍工生產就實行「重點主義」,在飛機、艦艇方面追趕國際先進水平,地面裝備則放在次要發展位置。

1939年夏,日本關東軍在諾門坎與朱可夫指揮的蘇軍交鋒,其落後的陸戰武器抵擋不住機械化部隊,第6軍大敗,陣亡 1.8萬人(死亡數為蘇軍三倍)。

此後日本陸軍雖提出改進陸軍裝備,卻因太平洋戰爭期間實行保障海空的「超重點主義」,仍無力兼顧。

當年數量大大少于國民黨軍的日本陸軍能用性能並不佔優勢的裝備在中國橫行,重要原因在于其系統化程度高。

歷史上的「八一三」抗戰之初,中國的火力還能部分壓制日軍。然而與蔣介石政權關系密切的希特勒因顧慮盟友日本的抗議,在彈藥供應方面故意拖延,結果國民黨中|央軍在對日全面作戰一兩個月後便感到彈藥不足,裝備型號的雜亂也給組織火力造成困難。

當時中日兩軍陣地交戰時間一長,日方便能靠較好的武器配系和彈藥供應充足,在火力上明顯佔優勢。

淞滬抗戰時期有人總結︰交戰第一個月,中國四個德械師可抵擋日軍一個師團;到第三個月,六個德械師也抵擋不住日軍一個師團了。

不過今非昔比,中國現有的條件使得陸軍首先邁入制式化成為可能和必要。

不像以前少炮的時代,不管好壞先有了再說,那時根本不會挑剔來的是英制還是公制,只要炮彈能打出去就行。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後,手里家伙多起來,就可以把各個部隊雜亂的火炮合並歸類,並有步驟地淘汰落伍、冷門(如日本炮)的山炮,把俄制與英制或公制的火炮單獨列編。

人民軍陸軍數量龐大,制式化可以減輕後勤、裝備、訓練以及指揮上的麻煩。

在國家財源日漸充裕的人民黨|領導下,人民軍陸軍的配置已非正史上所能比︰以一個標準陸軍師與日軍的一個甲種師團的配置來比較,日軍地面重武器數量多于中國軍隊,性能卻並不佔優勢。

日軍一個甲種師團支援火炮有24門四一式75毫米山炮、12門75毫米加農炮 (亦即野炮)和24門三八式70毫米步兵炮共60門火炮,性能卻不及同期中國購買並改造的美、蘇、德、捷克等國產品。

而中國的師屬炮兵團起先是擁有54門75MM山炮,普及後陸續進行了提升,但總數仍為54門。

中國軍隊的山炮口徑原先以75毫米居多,以其中德國克虜伯廠制品性能最優。因為重工業水平的差距,國產化仿制品均略次于原廠。

中國各兵工廠中以沈陽兵工廠仿制最為優良,其它各廠均在趕超中。不過在1924年初從蘇聯引進同口徑的榴|彈炮生產線後,山炮的生產就告結束,因為同期中國汽車的規模量產,人民軍炮兵初步實現了卡車拖曳,山炮的劣勢開始顯現。

也許是對炮兵的痴迷,或者說是被弱火力嚇怕了,不但張漢卿,包括張作霖、張作相等老奉系將領都對麾下炮兵的擴張抱以強烈的支持。

從先期千方百計地買、偷、搶,到後來不遺余力地造,用各種手段買設備,舊俄的、捷克的、蘇聯的、德國的、美國的、甚至日本的,人民軍炮兵的來源相當多樣化,生產線也一天比一天多。

反正有的是錢,而75MM山炮的制造相對簡單多了。

直到人民軍取得全局性的優勢,總裝備部的成立使火炮的生產進入正軌,陸續實現制式化、標準化,火炮的質量也開始提升,數量也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僅僅不到兩年時間,75MM輕榴|彈炮的生產就已經趨于飽和,張漢卿下一步的重心,已經想大幅壓縮這種生產線,轉而向小步地換裝更大口徑的大炮進軍了。在德國人的幫助下,這些以前認為不可能的事情正在一一落實。

在整個1925年,人民軍各兵工廠生產了4000門75MM的(輕)榴|彈及野炮,600門105MM的榴|彈炮,連同之前所存在的,這些武器可以武裝42個野炮團、143個山炮團,11個重榴|彈炮團。

按照人民軍陸軍36個軍144個炮兵團的標配,所有的師屬炮兵團統一裝備榴|彈炮(75MM的山炮或105MM的榴|彈炮),而把野炮下放到團級,以增強一線部隊的攻堅能力。

當然,目前野炮數量不夠,各團先分得一個營,有的甚至只有一個連。所以張漢卿決定把山炮的生產轉為野炮,多余的產能將進行升級或暫停。

11個105榴|彈炮團有8個分配給精銳的27軍和29軍,前者為衛戍中|央,後者在東北警備日本人。其余3個,分別作為第1、4、28軍的軍屬炮兵團,替換下原先輕榴|彈炮。

這也是慣例了,陸軍所有新式裝備,優先供應給這五個主力軍。

多出的10個輕榴|彈炮團,有兩個配屬給新建的6個海軍陸戰旅作為旅級火力支援︰編號為第5至第10,它們分別配備三大艦隊,以增強在沿海各地的機動作戰能力。

剩余的大炮,除作為舊炮的更換外,更多的則轉入預備役或作為軍校學員的實戰訓練之用。從一炮難得,到現在的大量富余,人民軍走過了一條艱難的發展道路。

這也是五卅時期中國政|府面對英日等列強的底氣所在。

如果說陸軍的強大是保障政權不被列強干涉的現實需要,那麼海軍的未雨綢繆體現了張漢卿驚人的預見性。人民海軍還剛剛學會走路,他已經準備著將來跑了。

在德國同行的幫助下,中國政|府花費了1000萬美元之巨從德國購置了幾樣寶貝︰一台15000噸水壓機,三座70噸酸性平爐,對外的聲明是為了繞振興中國的造船事業。

但是內行人都知道,一般的商用船舶根本用不到這麼上檔次的東西,因為它們可以能制造650mm厚裝甲鋼板!

當然為了減少質疑聲,這些東西都被放在內陸的武漢。

如果這時候有人翻查總裝備部檔案里關于武漢造船廠的資料一定會很吃驚地跳起來︰雖然它表面上只能生產不到3000噸的輪船,但是已經具備了完整的大型軍艦包括潛艇在內的全套設備,以及為之配套的艦用武器制造規劃。

只是鑒于現實經濟的需要,海軍的建設首先立足于軍民兩用,先積累成熟的民用船舶制造經驗然後再水到渠成地在軍艦上套用。這樣既可以免于大量資金的被佔用,也能在此時不撩起列強敏感的神經。

反正海軍的建設不能一蹶而就,而此時世界海軍界對于海軍的發展仍處于落後之中,中國的追趕甚至超越完全有機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