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病急亂投醫

作者︰江山不落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首先發難的是《人民黨報》,它在次日頭版頭條發表題為《馮系軍人擅動軍隊強殺中央大員,軍閥力量不除何以捍衛國家尊嚴》的社論,對張之江、陸承武展開筆誅,更影射此一事件是受馮玉祥指使,或應當追究馮之治軍不嚴之罪,以慰天下。

接著人民黨控制下的宣傳機構撲天蓋地渲染此一事件︰《京報》、《大公報》、《民報》等皆應聲而起,華北第一家無線廣播電台「中央無線電台」也用滾動式的新聞播報方式持續給馮軍抹黑。

張氏父子通過種種渠道向馮玉祥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在此形勢下,馮玉祥必須辭職以謝其咎,否則中央政|府將明令予以撤職,並追究其部下縱兵行凶之罪;若其不然,則為維護中央權威,明令討伐亦在所不惜!

張漢卿可不是說說,他對馮玉祥在直奉大戰中的待價而沽深惡痛疾好久了,一直忍到現在。

現在馮玉祥的國民二軍完全處在人民軍與奉軍的包圍之中︰華中人民軍已經枕戈待旦,華北駐軍已經幾路兵發,華東人民軍已經截斷其東向的可能,在北、東、中三方面面臨極大壓力的馮玉祥,除了拼死一搏外,只能向西面的閻錫山求以援手。

其實只是一個徐樹錚而已,張漢卿大可不必為他討這個公道,或者也就處罰陸承武即可。可是他非要這麼大動肝火,是因為有各種消息表明馮玉祥手底不干淨,這是他非常忌諱的。

除了戰後從直系中大撈一筆,馮玉祥還不滿足。據人民黨中央調查部的情報顯示,他從英國購買步|槍1萬支,每支85元;子彈200萬發,每百發12.5元;機關炮24門,每門7500元,共計128萬元。

這筆賬清楚地擺在張漢卿的案頭。

在強大的奉系內部,馮玉祥有危機感是正常的。除了晉系,現在基本上中國所有的兵工廠都在奉系手里,他向外買些軍火也正常,再說這些軍火對人民軍而言也沒多少有分量的東西。張漢卿所在意的,是英國人變本加厲意圖對華干涉,有謀求重新扶植其為代理人的傾向。

聯想到直系向為英美扶持,雖然無懼,但總歸是一個絆子,讓人不爽。

更不爽的是馮玉祥還有勾結蘇聯的打算,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眾所周知的原因,蘇聯雖然與民國政|府簽署正式的外交關系,但內心對其在華的利益被奉系清得一干二淨還是十分在意的。張漢卿在外交強硬的同時也讓蘇聯十分忌憚,因為如果奉系最終統一中國,將在東方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國家。

從其對中東路的執著,對摩闊崴、呼倫貝爾、外蒙古(此時這可是中國領土哎,毛子也敢混為一談)局勢悍然軍事處置的決斷看,其是一個堅定的民族主義者,在能夠不傷及其利益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和平相處(這不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原則之一嗎?)。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的統一對其不利。

而且蘇聯的這一政策是一以貫之的,在正史上,他積極承認日本人扶持起來的滿洲國,目的就是用分裂|中國來滿足日本的胃口,達到蘇日和平的目的的。

在蘇俄沒成氣候前,它強烈地盼望中國能夠強大起來給它以助力,然而當中國真的強大起來時,它又從長遠考慮想對其進行牽制。這就像那部著名的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中所提到的人類行為學第一課︰「你朋友不及格,你感覺很糟;朋友考第一,你感覺更糟!」

為了稍做牽制,所以蘇聯政|府對活躍在中國各地的軍閥力量都進行了不倦的溝通,也有許多「友好」的舉動︰它四處向這些武裝勢力贈送或者低價販賣軍火以維持與其的「友誼」。

還在直奉控制中央之時,蘇聯(當時還是蘇俄)就對孫逸仙的援助訴求大感興趣,差一點接下孫逸仙「從蒙古或新疆經甘肅」援助其軍火的差使。後來經過縝密的分析得出結論︰以中國少帥對此兩地的控制和重視力度,以及這位少帥敏感的神經,這個差使不好做。

當然他們還是派來了越飛,親自與孫逸仙談判試圖搞些什麼,但是沒等結果出來,陳炯明和人民軍先後與廣東國民軍進行了炮戰。隨著國民軍的一敗涂地,這事就黃了。

然後中蘇正式建交,蘇聯插手中國內政的動作就更方便了。不過此時已經沒有任何勢力可與奉系相抗衡,人民軍對任何一支力量都是吊打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政|府消停了好一會,最後選擇了馮玉祥和閻錫山。

閻、馮是國民軍的主力,是孫逸仙思想的延續,有或多或少的「情誼」在。

閻錫山在太原盤踞良久,根基已深,外部勢力急難插足。要讓民國政壇擁有一支能與奉系掰手腕的力量,他是第一人選。因為其手下有還算可以的太原兵工廠,蘇聯人的援助就從硬件入手,以添置工業機器的名義運進各類機床。畢竟給雞蛋好是好,不如讓對方有孵小雞的能力來得長遠。

對馮玉祥則是另一種辦法︰直接販賣軍火。對作為孫逸仙一脈且直接處在護衛中樞國民黨利益及安全的部隊,有著雄厚財力的國民黨完全有能力且樂意支付貸款,相信孫逸仙也會樂見其成的。財利兩得的事,蘇聯人願意干。

只是該交易極難完成︰因為馮玉祥提出的數額太過龐大,從陸路、水路都不易落實。誰叫人民軍不但控制了北方的邊界,還完全把沿海各個港口把持著?

雙方為此都在積極想辦法,準備通過外國的力量走私,比如意大利、瑞典。它們兩個國家都是中國的軍火大戶,關系還可以。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他們私下里的勾當,有一個人非常清楚,他就是山西的徐永昌。

徐永昌與郭松齡屬于同期生,本來在袁世凱稱帝時去山西老家聯絡反袁力量、後來是加入直軍的,因為張漢卿把一潭水攪混而陰錯陽差就待在山西,成為閻錫山的參謀長。

蘇聯人與馮玉祥和閻錫山勾勾搭搭,他是很不滿意的,特別是在這個時候蘇聯對國民黨系的軍援,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雖然同屬這一陣營,但並不看好這一做法。

他不止一次和閻錫山說︰「我們內亂,猶如兄弟鬩牆,第三人送一把刀,無論交與弟或兄,總是與我們不利的。而彼則強調扶助弱小民族,殊不知其扶助也者,乃慣常先助某國一部分人民月兌離本國而獨立,再即將之並入俄國,美其名曰聯邦,實乃劫持之使為附庸耳。」

可是,比起民族大義,還是權力的誘惑大得多。閻錫山沒有听進去,但他暫時不敢明著來;馮玉祥已經是病急亂投醫了,他亟需要力量壯大自己。

因為自己一時之憤,而不得不面對強大的奉系,壓力山大呀!這時候的馮玉祥,只怕是後悔當初自己在關鍵時刻對吳佩孚的反水吧?

吳佩孚此刻雖然兵權旁落,但卻贏得了原先所有對手的尊重。

戰敗後,他率殘部退,對奉軍要求其下野的要求,留下「不下野,不出洋,不住租界」的答復。眼見著窮途末路的他仍然如此倔強,曾經的新舊敵手都產生了一種同情和諒解的心理。

皖系軍閥的頭號策士徐樹崢認為「此人性情倔強,所事非人,但也不無可取之處。」最後,連奉命追擊的胡景翼對其都開始同情與諒解,只求將其驅之出境。

他從津浦線南下取長江水道去重慶投奔劉湘,路經皖、鄂,都是人民軍的地盤。隨便一聲令下,他就要被截在水里。關鍵時刻,張作霖擺出一幅勝利者的大度說︰「此人擁曹,倔強到底,究不失為光明磊落的漢子。對吳如何處置,我們概不過問。」

多年壓吳的心願終于以對方的大敗而了結,張作霖也想讓這位昔日的對手有一個體面的離場。不然呢?

可是對有兵有權有野心的馮玉祥不能給他任何喘息的機會,張漢卿一獲得他與蘇聯人勾結的情報,便決定要對他痛下殺手了。他向高紀毅確認說︰「你們有確切的證據表明蘇聯人介入了?」

涉及到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不能不加以慎重,特別是面對蘇聯這個龐然大物,雖然這個時候其在世界上還算不得十分有分量的大國,但對于中國是,對于中國目前所處的國際環境是,對于由此而產生的惡劣影響是。

高紀毅用十分肯定的語氣說︰「可以肯定。蘇聯人和意大利人達成協議,用采辦機器、加密電台和辦公用品的名義從渤海灣把軍火運上岸,由意大利駐華北的駐軍護送進蘇聯的大使館。我們的情報人員已經發現多起,全程都在跟蹤之中,只是因為事涉兩國關系而不得不加以謹慎確認。

現在經過我們內線的統計,這些軍火就放在其駐華大使館的地下室內,我們的情報員設法搞到了一份軍火清單,數量驚人吶!」

張漢卿接過清單,略看後大吃一驚,他們還真敢啊!

這份清單顯示共有︰步|槍3530支,子彈23649455發,馬克沁炮80門,三英寸野炮18門,榴|彈炮8門,炮彈38箱計17654發,化學炮彈9360發,戰地摩托車18輛,火|藥柱1800支,防毒面具3萬具,燃燒器10架,納門特手槍500支,軍刀4000把,手槍子彈5000發,總計貨價4501999盧布,足足可以裝備一個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