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白起的奇跡歷程

作者︰湯加鹽大伯伯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商鞅在秦孝公時期推出了一系列富有創建性的變法措施,其中針對秦國一些掌權貴族貪婪、軟弱、墮落的特性,商鞅在變法的法令中特別提出︰有戰功者才能升遷。這對當時的貴族勢力是一個很沉重的打擊,因為不管貴族的地位有多高,財富有多少,如果沒有戰功,便不能擔任政府官職。而沒有官職的直接結果,便是在社會上沒有任何地位,最終淪落為平民。

這在另一個層面上則鼓舞了那些兩手空空的人們,只要他們敢于放手與敵人大戰,在戰爭中有貢獻,他們就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實現鯉魚躍龍門的奇跡。

白起便實現了這個奇跡。歷史對于白起的出身語焉不詳,只是言及白起為羋姓,是楚國白公勝之後。

春秋時期,東周王室衰微,楚國強大之後,楚君僭稱王。于是乎,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楚國的大夫、縣令也僭稱公。白起為白公勝之後,故又稱公孫起。《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對于白起的身世也只是簡單地說道︰「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襄王。」郿人,即今陝西郿縣東北人。從地理位置上看,白起應該是地道的秦國人,很有可能是在楚國和秦國交好的時期內,其祖上來到秦國,繼而衍生出白起一脈。

無論怎樣,白起最終成為了秦國的將領,是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從基層崛起的著名統帥。之所以說白起是從秦國的底層崛起,是因為前番提到的商鞅變法的內容,讓白起不得不從第一個人頭開始,賺取軍功、獲得爵位。

十六歲這年,白起還是一個懵懂的少年,懷揣著報效國家、建立功勛的夢想,踏上了行軍旅程。

秦國軍隊對于軍功有著最為具體的獎勵辦法︰斬獲人頭的多少。

秦國軍隊中有令,任何士兵只要斬獲敵人甲士一個首級,就可以獲得一級爵位、一頃田、一處宅和一個僕人。斬殺的首級越多,所立戰功越高,獲得的爵位自然就越高。

十年的時間,白起在軍隊中不斷磨煉,立下赫赫戰功。秦昭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白起獲取了「左庶長」的爵位,成為秦軍領導層最年輕的一個將領。

當時秦國的軍功爵位可以分為二十級,而「左庶長」這一職位恰好是第十級,已經屬于卿的範疇,對于今天而言,幾乎相當于一個師長。此時此刻,英武不凡的白起已經開始在軍中嶄露頭角,並日益成為秦軍中可以獨當一面的人物。

十年磨一劍,白起已經做好了準備,去迎接更大的挑戰。然而,如果按照他現在的這個速度(應該算是一般士兵中最快的),如果順利,也至少需要三十年時間,才能夠手握一方兵馬。那時的白起,是否雄心依舊,壯志仍存,就很難預料了。所以白起所需要的,就是一個機會,一個扶搖直上九萬里,一飛沖天入九霄的機會。

白起所等待的機會,就是一個能夠改變他命運的人,這個人就是當時秦國的實際掌權者宣太後的兄弟,秦昭襄王嬴稷的舅父,手握重兵地位尊崇的魏冉。

魏冉和宣太後都是秦國的新興勢力,從楚國千里迢迢而來,在沒有任何根基的情況下,一步步打破秦國舊式貴族的封鎖,如商鞅一般,最終成為秦國顯赫一時的人物,在秦國呼風喚雨。

然而,「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魏冉明白,要在秦國站穩腳跟,除了要手握秦國的兵權,還要不斷地培植自己的勢力。一旦大樹成蔭,到時便會盤根錯節,別人再想撼動這棵大樹,就需要細細地考慮一番了。

正好,白起走進了魏冉的視野。在魏冉的眼中,白起作戰勇猛堅毅,為人心狠手辣,做事果斷干脆,但是卻缺乏心機,不懂政治,這種人才正是魏冉所需要的。

很快白起的做人做事風格便被魏冉模個一清二楚,白起也正好可以借助魏冉的勢力幫助自己平步青雲。

當時秦國在東方的最大的敵手是趙國,可惜趙武靈王被趙成和李兌所害,最終被活活餓死在沙丘的行宮里面。經過內亂,趙國已是元氣大傷。而秦國的另一大敵手齊國,則在緊鑼密鼓地和楚國交戰。

在各國征戰不休的同時,秦國覺得機會來了,而這個機會的實踐者,就是魏冉的得力干將白起。

公元前294年,秦國將自己的戰略眼光看向了新城。新城即今河南的伊川,位于韓、楚兩國交界之處。秦國之所以看中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是因為隨著秦國勢力的東進,敵對國家的合縱勢力不斷增強,而這一地區,就是楚國和韓國相互交界之地。只要秦軍控制了這里,韓楚之間的聯系就可以被秦軍從中間切斷,韓國被逼無奈之下,只能棄車保帥,放棄和楚國聯合對抗秦國的計劃,轉而和秦國聯合。此時的楚國已經是日暮西山,韓國、魏國、趙國等都和秦國聯合,謀求一舉殲滅楚國,實現四分其地的願望。

楚國也知道新城戰略地位的重要,因而糾集了一大批精兵強將在此地鎮守,這個地方易守難攻,楚國對其如此重視,必然將有一番惡戰。

可是就在韓國徘徊不前,其他諸侯國對新城局勢尚且猶疑不決之時,白起出手了。白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了不足一萬的兵力,就攻佔了新城這個戰略要地,六國為之震驚,白起開始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其實,白起也深知這一戰不僅關乎秦國未來的軍事進程,也關乎自己的從軍進程,所以他不動聲色的就在戰前想好了此次制勝的關鍵所在——勢。

首先,白起在戰前便給將士許以加官晉爵的重利,借機提升秦軍的士氣;同時,白起還在戰前給了新城敵軍一個下馬威,讓新城的守城將士們知曉,秦軍各個殺人無數,敵人死後必定會被割了頭顱去領取軍功。這讓一向以文明自居的中原守將,心中膽寒不已,怯弱之心一起,戰力便很快下降。

其次,白起還仔細地分析了戰國的局勢,向新城軍民散播謠言,說及白起大軍將至,到時韓國將面臨齊國、魏國、趙國的多面夾擊,新城將士聞訊,軍心自然打亂。

白起領兵打仗,能夠從一場小小的新城一戰中,分析出新城所面臨的局勢,很好地見證了孫武所言︰「故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

魏冉給宣太後初次介紹白起時,宣太後還不信有這樣的人存在,經此一戰見他如此神武,不禁心懷大暢,遂不待白起功成身返,便立馬將其官升兩級,封為「左更」,這個爵位已經很高了,當年大名鼎鼎的平蜀大將司馬錯也不過如此。

此時的白起,可謂平步青雲,秦軍中也不乏勇猛善戰者,但如同白起這樣,升遷如此之快的人,還是屈指可數的。更何況一個小小的新城,在那些淺陋或者別有用心的人的眼中,怎麼能夠和蜀中那天府之國相提並論呢?司馬錯之功,實在非白起所能及。

事實上,此時的白起比起名滿天下的司馬錯,的確是略有不及,但是他抓住了機會。一來得到了魏冉和宣太後的信任;二來處于宣太後和魏冉極力提拔人才、籠絡為己用的關鍵時期;三來新城一戰的勝利使其揚名;最後則是宣太後和魏冉都看到了白起的潛力。

但白起以後的杰出表現,讓那些流言飛語最終不攻自破。

公元前293年,韓國為了挽回頹勢,遂聯合一向搖擺不定的魏國,一起攻打秦軍,妄圖奪回秦軍佔領的宜陽、新城等地。魏國也知道唇亡齒寒、戶破堂危的道理,秦軍據守新城,不但切斷了韓國和楚國的聯系,也直接威脅了魏國的都城大梁。為了解除秦軍的威脅,魏國同意與韓國聯合,兵鋒所向,直指秦軍所駐守的新城等地。

這一次,白起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然而秦國首先派出去抵御韓國和魏國聯軍的,並不是當時炙手可熱的白起,而是「右庶長」向壽。

向壽,生卒年不詳,只知他是宣太後的外甥,但是因為從小和昭襄王一起,對于昭襄王忠心耿耿,成為了昭襄王的心月復人物。秦昭襄王不管此次敵軍實力強弱,都不會再次派遣白起前去迎敵。因為一旦白起勝利,則代表著昭襄王的失敗,白起畢竟是魏冉的勢力。為了挽回自己的頹勢,秦昭襄王決定,讓向壽去教訓一下韓國和魏國,也讓宣太後等人知道他並不軟弱。

秦昭襄王的這點伎倆,宣太後和魏冉自然再也明白不過。因此,等到秦昭襄王言及要向壽為將出戰之時,魏冉和宣太後都不同意。姑且不論向壽會借機奪取兵權,單以其實力而言,孰勝孰負實在是難以預料。

眼看宣太後和魏冉都給自己施壓,朝中大臣也都偏向于宣太後的選擇,認為向壽缺乏經驗,很可能是個紙上談兵之人。昭襄王突然覺得,自己此時和秦國的這兩大勢力較勁,並不明智。一者自己羽翼未豐;二者秦國剛剛從內亂中走出,需要休養生息;三者,東方列國對于秦國,也存有渾水模魚之心。此時的秦國,只能一致對外。再次轉念一想,其實派遣白起前去,也不一定就是壞事。一方面,秦國此次能夠出戰的兵力,最多不過10萬。因為其余大部分兵力,都去了蜀中,還有一部分要鎮守秦國的國土;另一方面,白起即使僥幸勝利,對于秦國而言,也未嘗不是一場好事。白起聲名鵲起自不用說,但宣太後終歸不是秦國名副其實的統治者,到時候再拉攏白起,也未嘗沒有可能。

于是白起再一次踏上了征程。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白起在接到了出兵的命令後,對于雙方的各個方面作了一個比較系統的對比︰

首先,在軍力方面,秦國和韓魏聯軍的實力對比懸殊,秦軍最終只征得10萬兵力,而且許多還是老弱病殘,非秦國的精銳力量;而反觀魏韓聯軍,兵力數量達24萬,可謂來勢洶洶。韓國和魏國的兵力除了都是參加了垂沙之役的主力部隊之外,還各具特色。其中,韓國之「材士」,全都是弓弩步兵。當時對于韓國的軍隊主力,《史記》中論述說「強弓勁弩皆在韓出」,「天下之寶劍韓為眾」,「超足而射,百發不暇止,遠者達胸,近者掩心」。所以韓國軍隊在遠攻城池之時,會有很大的優勢。另一方,魏國軍隊也不是易與之輩,魏之「武卒」,個個耐力驚人,雖然全部都是身披重甲的重步兵,卻都能健步如飛。如此魏韓二軍,可謂珠聯璧合、攻守兼備,秦軍根本佔不到任何優勢。

其次,秦軍在地理位置上的弱勢,秦軍要真正的打擊到魏國和韓國的元氣,就決不能坐以待斃。白起自然明白這個淺顯的道理,因而他決定,實現中央突破,將戰場從秦國佔領地區轉移到韓國和魏國的佔領地區。而實現這一戰略意圖的關鍵,就是突破伊闕。然而伊闕所在為韓、魏門戶,韓國與魏國自然派遣了重兵把守。更為致命的是,這里的地形為兩山對峙,伊水流經其間,地勢險要。韓魏聯軍佔住了伊闕要塞,就等于將自己置于不敗之地。白起所率領的秦軍,想要突破此關,實在是難于登天。

最後,將士們不信任白起。雖然白起自己「初生牛犢不怕虎」,表面上對于魏將公孫喜和韓將暴鳶這兩個成名沙場多年的老將,表現得不屑一顧。但實際上,他很了解秦軍如果不服從和信任自己,則軍隊必定離心,軍心必定不穩。韓國和魏國的這兩個將領已合作多年,曾經還一度攻入了楚國的方城,在垂沙一戰中,讓楚國精銳損傷殆盡。因此,此戰不可輕敵,在鼓舞了軍心之後,白起要做的是從戰術上打敗敵人。

白起此次作戰方法是︰各個擊破。

秦軍只要不與魏國和韓國聯軍一起交鋒,就能夠憑借秦國的尖兵利器和奮勇殺敵的氣勢,不輸于一邊。白起並不僅是驍勇善戰的猛將,還是一個足智多謀的將領。

白起深諳用間之道,當時的韓國和魏國,雖然看似鐵板一塊,但是實際上兩國在邊境上一直沒有平靜過,只要給其中任何一個國家許以重利,就一定能夠孤立另一個國家。

所以白起當機立斷,給魏將公孫喜寫了一封信,卑詞假意與魏國言好,希望魏軍能保持中立。並許諾事後的戰利品會和魏國平分,秦軍將找到機會和兵力較少的韓國決戰。

公孫喜有多年領兵打仗的經驗,很容易看穿白起的這個反間之計。所以他在看了白起的書信之後,直接將信件扔到一邊,心中暗自想道︰白起果然是個浪得虛名,唇亡齒寒如此簡單的道理,連路邊的路人都知道,又怎麼能夠騙過他公孫喜呢!

不止公孫喜,就連白起手下的將領也覺得,白起這一招實在是不怎麼高明,這種淺顯的計策,只要略懂兵法的人,都會很容易看出秦國的意圖。而這恰恰是白起的真正計謀,如果連自己人都被騙了,那麼公孫喜就一定會生出輕敵之心。

習讀兵法,最忌「紙上談兵」,關鍵所在是能夠依據實際情況,讓敵人分身不暇。所以白起又給公孫喜寫了第二封信,信中談到十分感謝公孫喜的配合,秦軍明日就要攻擊韓軍,魏軍只需要坐山觀虎斗,事後少不了魏國的好處。

白起手下將領頓時便疑惑不解,前一次使出的離間計已使秦國使者踫壁,公孫喜已經明顯看出秦軍的意圖。白起明知道結果,又為何送第二封信?

答案很簡單,其實一開始,白起反間計的真正對象就不是公孫喜,而是韓國將領暴鳶。自然,和歷史上很多著名而成功的反間計一樣,這封信很順利地就到達了目的地——暴鳶手中。

暴鳶脾氣暴躁,他一見公孫喜竟然和白起暗自通信,很是憤怒,對魏國失去信任。既然魏國靠不住,那麼韓國就只能依靠自己了。于是,暴鳶吩咐守衛闕與的所有弓弩手全面戒備,只要韓軍能夠守住伊闕這個門戶要地,讓秦軍無法到達韓國一馬平川的地界,韓國就可確保無虞。

次日,秦軍果然出現伊闕之外,雙方都如箭在弦上,大戰一觸即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