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楚國的再度內亂

作者︰湯加鹽大伯伯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在吳國侵入楚國的戰爭中,申包胥無疑就是那個扭轉了時局的人。

申包胥和伍子胥二人本為好友,同朝為官,為楚平王做事。楚平王听信讒言,謀害伍奢、伍尚的時候,申包胥外出公干,未在朝中。伍子胥輾轉逃難,在路上遇見了從宋國回楚的申包胥,此時楚平王所作所為已經傳開,申包胥對伍子胥的遭遇也是心知肚明,二人相見格外尷尬。

伍子胥此時並未和朋友翻臉,他深知自己已經與過去的一切就此訣別,深知自己今後將以仇敵的面目出現在楚國面前,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尊嚴。于是他在申包胥面前發下毒誓,說自己將來一定要親手埋葬楚國。這個誓言表明了伍子胥的心境,盡管他不願意與朋友翻臉,但血海深仇背負在肩,人世間的一切都必須要為此讓路,伍子胥除了決絕之外別無選擇。

申包胥也別無選擇,身為人臣,縱然君主無德無行,但心中家國天下的信仰不容侵犯。楚平王的錯誤,不應由楚國的百姓支付代價。而作為楚國男兒,更不能讓自己的祖國傾覆在外敵侵略之手。誠然,老朋友的命運值得同情,但是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天下蒼生的福祉高于一切。于是申包胥嘆道,「即使你把楚國覆滅一時,我也會將其重新振興。」

就在這一誓一嘆中,一對老朋友分道揚鑣。在這亂世之中,各自以自己認同的方式,堅守著自己的信仰,詮釋著自己存在的價值,朝著截然相反的方向漸行漸遠。

伍子胥歷經磨難,苦苦地守候了十六年,在這十六年里,他洗盡鉛華,學會了沉靜。相比于十六年前那個熱血青年,現在的他更能領會蟄伏的意義,他就像一把劍,每天都在完成自我歷練和淬火,直到浴火重生的一刻的來臨。

在這十六年中,申包胥經歷了什麼在史料中語焉不詳,大概是因為他的生活太過平庸而不具備記上一筆的價值,但可以確知的是,他和楚國萬千官員那樣,為這個巨大的國家機器的運轉提供助力。或許申包胥之于楚國,不過是一個小小齒輪。然而楚國之于申包胥,則是他人生的全部。

山雨欲來風滿樓,楚國最終還是毀在了昏君佞臣的手里。相比于自己的老友伍子胥,楚昭王和他手下的那幫宵小之徒更要為楚國的覆亡承擔責任,申包胥深知這一點。不過這對于他已經無所謂了,身為楚國臣,死為楚國鬼,裹挾在兵荒馬亂中的申包胥詩中沒有忘記他的國、他的王還有他的理想與志向。

伍子胥在這段日子里無疑是快意的,尤其是當他把仇人的尸骨從墳墓里拖出,狠狠地抽上三百鞭,十幾年的郁結在這一瞬間得以化解。這一切對于伍子胥而言都是應得的,沒有人知道他為此付出了什麼,沒有人知道他獨自熬過的那些不眠之夜。這三百鞭犀利而清脆,驅散了縈繞在他心頭整整十六年的夢魘。

對于此時的伍子胥而言,申包胥的出現極為不合時宜,申包胥扎破了伍子胥心中業已膨脹到極點的快感。逃難中的申包胥,給伍子胥傳話,斥責他對楚昭王的鞭尸之舉既忘恩負義又無君無父。這番言論越過了伍子胥的底線,對于伍子胥來說自己背負深仇大恨忍辱負重之時,申包胥卻過著錦衣玉食的太平日子,更無法理解他父兄被害的仇恨與痛苦,然而申包胥竟然在他大仇得報之時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以道德家的嘴臉來進行說教。

不過伍子胥並沒有做出激烈的反應,因為在他看來,申包胥不過是因為楚國的滅亡而亂發議論而已,不會有什麼作為。伍子胥的回話高傲而充滿嘲諷,他囑咐來人說他謝謝申包胥,自己因為路途遙遠而心情急迫,所以采取了在你申包胥看來倒行逆施的方式。

申包胥心知伍子胥已經壓抑太久,走得太遠,不可能回頭。于是轉變思路,前往秦國求救,希望秦國念在曾和楚國聯姻的情分上幫楚國一把。然而秦國國君不願攪這趟渾水,拒絕出兵相救。申包胥頓時陷入絕望之中,這個男人不知道如何才能拯救他為之付出了一切的祖國,終于,他無法再堅持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偽裝出的堅強,靠在秦國的宮牆外嚶嚶哭泣。

申包胥的痛哭不僅僅在于國家的破亡、百姓的苦難讓他心如刀絞,更在于面對這一切的自己竟是如此無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祖國被肆意蹂躪,自己的信仰為現實一點點吞噬。

哪怕是再麻木不仁的人也會為這個哭泣了七天七夜的人打動,秦國國君終于派出了援軍,盡管只有五百乘戰車。但這支軍隊,在申包胥的帶領下,竟化出了驚人的戰斗力,給予了楚國這個即將陷入黑暗的國家一抹希望和光明。

楚國得救了,申包胥和伍子胥的命運再度伸向各自的遠方。申包胥選擇了隱退,他拒絕了楚昭王的一切賞賜。這是一種姿態,希望向遠方的伍子胥銘示自己的一片公心。這也是一種睿智,浸婬官場多年,他不可能看不清楚國的癥結所在,深知此時功成身退是最好的選擇。終究,申包胥也是一個活在矛盾中、苦苦求索卻難以自解的人。

白公勝,就是被費無忌構陷被迫逃亡的太子建的兒子。太子建在鄭國被殺之後,伍奢帶著白公勝流亡吳國。而太子建的母親,听說白公勝被帶到吳國之後,就設計引吳軍攻破了自己所在的城池,帶著自己的財產,隨吳軍來到吳國,找到了白公勝,並撫養他長大。

白公勝在吳國一住三十余年,在這期間,他的祖國楚國因為連續不斷的動蕩已經元氣大傷。吳國的連年用兵使得楚國上下疲于應付,國都被破、國君出逃更是奇恥大辱。雖然依靠著秦國和越國的出手相助避免了滅國的厄運,但是彼時的楚國,再也不是曾經的那個統領南方、虎視中原的強盛國家了。

楚昭王逃過一劫之後重新執掌大權,並重用了自己的兩個兄弟——子西和子期,一起治理國家,慢慢地讓楚國恢復正常狀態。

楚昭王死後,他的兒子楚惠王即位。惠王二年,白公勝回國這件事被提上議程。主張迎回白公勝的,是當時已經擔任令尹的子西,他認為白公勝好歹也是楚國王室的嫡親,如今楚國已經恢復元氣,不應當再讓他旅居國外。葉公子高提出反對,認為白公勝為人狡詐無義,並且時時想著興風作浪,回到國內以後禍患無窮。子西卻認為白公勝為人忠勇,令其守備邊疆正是人盡其才。葉公子高堅持己見,認為只有在符合仁愛、遵循道義的前提下才能談得上忠勇,而白公勝為人偏執,雖然言出必踐、事事躬親卻狂熱而浮躁,並且很有野心,絕對不能召回。

葉公子高的勸告沒有奏效,一年後,也就是楚惠王三年,子西將白公勝迎回了楚國,就此揭開了楚國又一輪內亂的帷幕。

白公勝奉命鎮守吳、楚交界之地,屢次諫言要求伐鄭,希望為父報仇。楚國非但沒有滿足他的願望,還在楚惠王十年的時候出兵解救被晉國打得大敗的鄭國,就此結為盟友。這對于白公勝而言可以說是晴天霹靂,意味著他的復仇計劃遙遙無期。

對于白公勝而言,自己回到楚國,最先要完成的使命,就是為父報仇,對象有兩個,一是佞臣費無忌,由于楚昭王當初已經把費無忌滿門抄斬,這個目標只好一筆勾銷;二是鄭國,雖然當初是太子建對好心收留他的鄭國做了不義之事,死有余辜,但白公勝可不顧這些。白公勝是一個言出必踐的人,至于他的諾言以及踐諾的行動是否合乎道義、公理、人心,則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此時,白公勝的伐鄭理想遭到了現實的阻撓,而這個「現實」,正是源于他的兩個叔父,也是楚國的實權人物——子西和子期。白公勝對二人充滿怨恨,不在于他們阻礙了自己的復仇,而在于他們阻止自己去實現當初的誓言。

這樣的心態,不可避免地會加以擴大,這是以下犯上者的共同特點。白公勝也不例外,他很快就把自己的謀逆對象從子西、子期擴大到了楚惠王,而行動的最終目的也變成了讓自己成為楚國的新君。

白公勝的狼子野心一開始沒有引起子西的警惕。有一天子西的兒子平看到白公勝在親自磨劍,便問何故。白公勝倒是直言不諱,說要殺掉他的父親子西。平不敢怠慢,將白公勝的原話轉告給了子西,子西竟不以為然地說白公勝就是自己庇護下的一只蛋,白公勝知道後殺意驟起,立誓要讓子西不得善終。

白公勝在蟄伏的同時也在組織自己的隊伍。他的心月復石乞給他推薦了一位可以力敵千鈞的猛士熊宜僚,無奈不論二人如何軟硬兼施,熊宜僚都不願為他們去行不義之事。二人只好怏怏而回,石乞欲殺熊宜僚以防走漏風聲,白公勝卻相信熊宜僚雖不與其共謀,卻也不會為了利益而出賣他們。

白公勝曾與孔子座談,問孔子說自己私密的事情能否對別人說,孔子不答。白公勝再問說倘若把石塊投入水中,會如何。孔子對曰善水者會將其撈出。白公勝說看來還是不能將私事外泄于人啊。孔子說這取決于外泄給誰了。

白公勝的野心人們也並非察覺不到。一日,石乞與屈建共飲,屈建問說白公勝是不是要作亂了。石乞欲蓋彌彰,說沒有這事,白公勝手下親信不過數人,軍力不滿一千,怎麼可能叛亂。屈建一針見血,說這就是他叛亂的原因,因為他並沒有按照禮儀標準行事,顯得心懷鬼胎。

楚惠王十一年,白公勝打敗了進犯的吳軍,便以向楚王進獻戰利品為由率軍來到了國都,趁機殺入宮城,處死了令尹子西和司馬子期,並劫持了楚惠王。

白公勝有勇無謀,憑著血氣之勇控制了宮廷,卻在如何處理國庫和處置楚惠王的問題上沒了主意。石乞建議把事情做絕,殺楚王、焚國庫。白公勝猶豫不決,認為此乃不吉之舉,況且燒了國庫如何維持國家用度呢。

白公勝的政治資本也隨著他的胡作非為而消耗殆盡。人們出于他是太子建的遺孤在一開始對其抱有同情,但是他在楚國上下正在齊心合力謀求穩定、發展的時候再度將楚國拉入內亂之中,與人心相背。對子西、子期兩位人望頗高的大臣的無故濫殺更是暴露出了他殘忍猙獰的面目。由此,白公勝落入了一個獨木難支的境地。

在這樣的局面下,白公勝也不敢貿然稱王,于是他推出了自己的叔父子閭。子閭是楚昭王的哥哥,楚昭王死後曾經有機會登上王位,但他辭謝了,並且一力扶持楚昭王的兒子楚惠王繼位,因此在宗族之中享有很高威望。白公勝希望利用他的名望穩定局勢,但子閭不願成為白公勝的傀儡,結果被惱羞成怒的白公勝殺死。

當初力勸子西不要迎回白公勝的葉公子高順應民意,揮師殺奔國都,在民眾的里應外合下剿滅了白公勝的部隊。白公勝人心盡失,眾叛親離,獨自出逃,被申鳴殺死在野山之中。

申鳴其人,是楚國的大將,以孝聞名,白公勝作亂,一力邀其入伙,並以其父性命作為要挾,申鳴無奈只得相從。申鳴殺白公勝,其父卻為石乞所害。申鳴認為自己既失身從賊,又不能保全父親,做了不忠不孝之人,遂自刎而亡。

由此,白公勝之亂在葉公子高的手里得到了平息,楚惠王回到了國君的寶座上,子西、子期的兒子分別接任了父親的職位,楚國恢復了原有的平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