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信陵君的功績

作者︰湯加鹽大伯伯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達了魏國10萬大軍的屯軍之所鄴,一路無話。信陵君很快就見到了晉鄙,將自己手上的半塊兵符拿了出來,與晉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沒有絲毫誤差。

不過晉鄙心中還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帶兵之初,就特別下令,讓自己好生帶領魏軍,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鄲,不可擅自和秦軍交戰。如今魏王只字未提,連詔令也沒有發出,只有信陵君帶著半塊兵符到此,莫非大王不察,讓信陵君盜取了兵符?且先試上一試。

于是,晉鄙望了望信陵君身邊的那個大漢,即朱亥,稍感詫異,遂問詢道︰「承蒙大王器重,晉鄙率領魏國10萬精銳,在此邊境之上,靜待時局的變動,繼而隨機應變,此乃國家興亡的重任。今日見公子前來,竟然只有單車,恐怕于理不合,這是為什麼呢?如果公子說不出理由,叫我哪里敢擅自給公子兵權呢?」

信陵君一听,就知道這晉鄙果然非比常人,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再看看軍營周圍,竟然全是帶甲之士,只要晉鄙將令一出,他們便會一擁而上。看來,這晉鄙對于信陵君,早就有了防範。

見此事不能善了,危急時刻,朱亥怒目圓睜,「呼呼」地從袖子中抽出了重達40斤的鐵錐,輪了一圈之後,轟然向晉鄙砸去。晉鄙不料想,這名不見經傳的大漢,膽敢在10萬大軍中,對自己動手。猝不及防之下,被朱亥砸成了一攤肉泥。

軍中將士見狀,紛紛拔出手中寶劍。信陵君急中生智,對大家大喝一聲,說道︰「兵符在此,晉鄙不服從大王命令,圖謀不軌,意欲謀害我等,已被我就地正法,相信大家對于晉鄙的犯上作亂之舉,都不知情,所以只要誓死跟隨與我,奉大王號令,前去解救了邯鄲,則不但無過,反而有功。」

眾人其實早就听說了信陵君的名聲,此番即使心中有所疑慮,但因為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他們只能從了信陵君。況且無論功過,他們都不會受到牽連,眼下晉鄙已經死了,只要他們能夠立下功勛,料來不會出什麼問題。對于秦軍往日的所作所為,他們早就想報仇雪恨了。

信陵君有驚無險地做了鄴城10萬魏國軍隊的統領,他知道,此次魏軍前去,面對的可是秦國的精銳之師,魏國軍隊的戰力不如秦軍,十之八九會被秦國軍隊剿滅,為免魏國以後落得個家中無人,信陵君遂對全軍下令道︰「父親和兒子,如果都在此次出征的大軍之中的,則準其父親回去家里;兄弟都在魏軍中的,則準其兄弟回到家中;如果是個獨子而沒有兄弟的,也準其回到家中,贍養老人,撫養子女。」

听聞這條軍令,除非是逼不得已必須回到家中的,一般的軍人,都願意留下來,甚至是曾經忠心于晉鄙的人,也願意留下來為信陵君效死力。最終,魏國選取了8萬士氣高昂、心存必死之心的精銳戰士。雖然數量遠不及秦軍,但是士氣高昂、人人都抱著必死的決心參加戰斗,是故其戰力大大提升。

果然,這8萬魏軍如同猛虎下山,和趙軍里外夾攻,楚國大軍未到,就把秦軍打得落花流水,邯鄲之圍就此解除。

趙王和平原君感念信陵君的大恩大德,遂一起到了邯鄲的郊外,來迎接信陵君。趙王對其拜了又拜,頓首稱謝道︰「從古至今,天下的賢達之人並不在少數,但是如同公子者,則可以說是前無古人。」信陵君听了這話,感到自己的一番努力終于沒有白費,就連曾經辱罵過自己的平原君,也親自背著箭袋子,為信陵君引路。

信陵君對于這一切,都心懷感激。然而,他的眼光卻看向了遙遠的南方,也正是侯嬴所在的大梁。從今以後,自己恐怕再也難以回到魏國了,與此同時,侯嬴也很可能已經面向北方,自殺多時了。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就在他成功地奪取了魏國10萬大軍的統領大權之後,侯嬴就已經在北鄉自殺。信陵君竊兵符的主意是侯嬴出的,而且朱亥也是侯嬴介紹給信陵君的,侯嬴自然懼怕魏王追究;再者侯嬴料想信陵君此去定然能夠擊潰秦軍,但是必不能再回魏國。古語雲「士為知己者死」,既然信陵君這位知己已經走了,自己也垂垂老矣,只能以死來慰藉思念之苦。

而另一邊,魏王在听說了信陵君盜取兵符,殺害大將晉鄙並擅自調動兵馬和秦國為敵之後,大怒不已。大梁城中傳出消息,只要信陵君回到大梁,魏王必定嚴懲不貸。其實魏王並不是真的要處罰信陵君,眼下秦軍已退,趙國不亡,則魏國也得到一時的安全。

但是魏王害怕秦軍會兵鋒轉向,攻伐魏國。是以魏王將一切的罪責都推給了信陵君,也好讓秦軍找不到攻打魏國的理由。

在趙王和平原君的挽留下,已經走投無路的信陵君假意推月兌了幾天之後,便順勢留在了趙國。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轉眼之間,信陵君在趙國已經待了足足十年的時間。

這十年時間,趙王和平原君對信陵君一直心懷感激,便商議給信陵君五座城池,作為他的封地。信陵君听聞了這件事情,也感到異常高興,心中不免有些飄飄然。

信陵君不知道,自己已經陷入了一種危險的境地之中。

幸好他門下有一食客見信陵君如此作態,便直言不諱地對信陵君說︰「有些事情可以不忘記,然而有些事情卻不可以不忘記,夫人對公子有恩德,公子切不可以忘記她;公子對其他人也有恩德,希望公子能夠忘記。公子輕視魏王的詔令,奪取了晉鄙的十萬大軍,用以援救趙國,公子對于趙國,可謂居功至偉,但是對于魏國而言,特別是魏王而言,公子則並不是忠臣,做的事情自然也不符合魏國利益,公子卻驕傲,認為自己有莫大的功勞,竊以為,公子這樣做,是不合道理的。」

信陵君听聞門下食客這麼說,頓時感到無地自容、自責不已。別人問他為何會這樣時,信陵君說,自己罪孽深重,一方面對不起魏國和魏王,另一方面對于趙國則無尺寸之功,還享受如此尊崇的待遇。趙王邀請信陵君來飲酒,一听信陵君這麼說,也就不好意思將五座城池封賞給信陵君,只將鄗(今河北柏鄉縣北)作為公子的「湯沐邑」。不久以後,信陵君將八萬魏軍交付了魏國,還對魏王表示了自己的愧疚,魏王自知自己的才智不及信陵君,魏國沒有他,其他國家便不會顧及魏國,是以魏王也多次表示,希望信陵君能夠回到大梁,以往的過錯也一筆勾銷,魏國還將信陵封賞給了信陵君。

信陵君毫不客氣地接受了信陵,但卻並不急于回到魏國。

在趙國這邊,他也沒有閑著,依舊延續著自己喜愛養士的風格。這時候,信陵君正好听聞,趙國有一個叫做毛公的大才,在賭徒之中做個隱士。另外還有一個人叫做薛公,他在賣漿人家中隱藏,也有不一般的才能。除此以外,這二人竟然還是經常在一起游玩的好友。

大凡有大才的人,如果做了隱士,要麼是為了真正過閑雲野鶴的日子,要麼是為了找到自己真正的伯樂一展才華而暫時隱退。他們都會有一個特點︰不輕易和別人相見。這二人也這樣,對于信陵君,也一直藏而不見,只是信陵君不知道,這二人的心里到底是怎麼想的,可是無論怎麼樣,都要努力一番跟著這二人。

于是,信陵君偷偷打听到了二人的住所,趁著二人相邀外出游玩的機會,信陵君也加入了其中。二人見信陵君談吐不凡,心胸開闊,愛惜人才,不恥下問,遂傾心和信陵君交往,信陵君也傾慕這二人的才華和灑月兌的氣質,一時之間,這三人便成了要好的朋友。

然而,平原君對這一切卻並不是很贊同,他對自己的夫人說道︰「一開始之時,我听聞夫人的弟弟信陵君天下無雙,現在看來,信陵君竟然不顧身份,和賭徒、賣漿者一起游玩,信陵君太輕浮了。」

其夫人一听,還真是這麼回事。于是,她便將平原君對信陵君的看法告知了信陵君,希望他能夠馬上回頭。豈料信陵君也毫不客氣,針鋒相對地說道︰「一開始之時,我听說平原君賢達之人,因此才會背棄魏王,千里迢迢率領大軍前來營救趙國,也成就了平原君的名聲。但平原君外出游玩之時,不過只有豪放的舉動而已,卻沒有求取真正的士人。無忌還在大梁的時候,就听說了這二人的賢達,到了趙國之後,一直恐懼不能見到,無忌和他們一起外出游玩,尚且擔心他們不想讓我一同前往,今日平原君竟然認為這是一件羞恥的事情,他也是不能夠和我等一起游玩的。」

老家並不安全

經此一事,信陵君覺得,自己再待在趙國,只會徒惹麻煩。遂整頓行裝,準備離開趙國,到別的地方去。而在這一期間,秦國听說信陵君在趙國,魏王身邊沒有可用之人,遂多次出兵,大舉攻伐魏國,魏國軍隊則是屢戰屢敗。魏王也感到了事態的嚴重性,如果信陵君再不回到魏國,則秦國必定會一點一點地將魏國的大好河山蠶食。所以魏王便派遣了使者,前去請信陵君回國。然而信陵君卻懼怕這是魏王的計策,將自己騙回去之後,就會對自己下毒手,為免食客勸諫,信陵君下了嚴令︰「有敢為魏王使通者,死。」

一時之間,信陵君門下食客,對這件事也噤若寒蟬,唯獨他在趙國結識的毛公和薛公,直言相諫道︰「公子之所以在趙國受到重視,並且聞達于諸侯,就是因為有魏國的緣故。今日秦國攻伐魏國,魏國告急而公子竟然不理不顧,使得秦軍攻克了大梁,搗毀了魏國歷代先王的宗廟陵寢,以後公子還哪里有面目能夠在天下立足呢?」

公子听聞了這句話,遂決意回到魏國。平原君此時也來到信陵君府上,免冠謝罪,希望他能夠留下來,而且平原君的門客听說了這件事情之後,也有一半的人,願意離開平原君而跟隨信陵君一起,只是希望他能留下來。

但是信陵君心意已決,平原君之事不過是個導火索,毛公和薛公的話才是讓他下定決心的關鍵。平原君和趙王都不能留住他,不日,信陵君便驅車回到了魏國都城大梁。

魏王听說信陵君願意回到魏國,一時喜不自勝,親自到大梁城外相迎。魏王見到信陵君,更是喜極而泣,信陵君多年未回到故土,自然也是熱淚縱橫。不久,魏王便封信陵君為上將軍,統帥魏國軍隊。如此一來,信陵君成了為數不多的既是貴族又掌握實權的人。

不過信陵君也確實不負眾望,憑借自己在政治、外交、軍事上的非凡才能頻頻救魏國于水火之中。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元前247年),秦軍再次大舉進攻和佔領魏國土地,信陵君自知僅僅依靠魏國的軍隊,萬萬難以抵擋強大的秦軍。遂派遣使者,同時前往列國求援。這些國家知曉了是信陵君擔任魏國的軍隊統帥,對此次聯合抗秦的信心大增,加上秦軍的威脅日盛,遂紛紛派遣大軍,前來援救魏國。

信陵君也就在這一期間,率領除齊國之外的東方五國大軍,在北線打破了秦軍于汲縣設立的防線,在南線則攻擊管城(今河南鄭州)地區,以解除秦軍對魏國都城大梁的威脅,秦軍一路大敗,尤其是在北線,更是潰不成軍,聯軍趁勢乘勝追擊,連戰連勝,一路打到了河外,秦軍也被聯盟大軍包圍。自此,秦軍苦心經營多年的伊闕、溫縣、邢丘、汲縣防線告破。然而,在南線,聯軍攻擊管城之戰事,卻進展不大。由于管城的秦軍守將正好是個魏國人,信陵君便想要招降,遂找到了管城守將的父親縮高讓他勸兒子投降。豈料這人是個死腦筋,必不贊成信陵君的看法,認為開城投降不是棄暗投明,反而是叛國投敵,信陵君想盡了辦法,縮高就是不為所動,最後信陵君只能威脅他,要麼讓自己的兒子投降,要麼就殺了他。

這縮高也真是硬氣,見此事無法善了,直接自殺,南線戰事就此陷入了僵局。

此時此刻,在河內地區,聯軍依然包圍著秦軍。秦軍雖然陷入不利的境地,但是其戰力尚在,士氣尚存,如果援軍一到,他們里應外合,必定會反敗為勝。于是,信陵君為了能夠速戰速決,親自冒著飛箭石雨,向敵軍沖鋒,秦軍陣營因此打亂。無奈之下,秦軍在蒙驁的率領下,再次向西邊突圍。聯軍依舊不放過痛打落水狗的機會,一路追到函谷關(今河南靈寶北)。

秦軍知道聯軍此刻軍威大盛,不可以直迎其鋒芒,遂學起了廉頗,龜縮在關門之內,不管聯軍如何罵陣,他們都堅守不出戰。輾轉數月時間過去,大軍見無法攻克函谷關,而糧草也快要支撐不住,遂撤了回去。

但是通過此次諸國聯合作戰,魏國奪回了關東地區的大梁土地,信陵君也因功而被拜為上相,魏王還封賞了信陵君五座城池。然而,此次合縱,雖然重創了秦軍,但是對于魏國等東方六國而言,並沒有什麼大的實質性作用,而且整個東方都將在秦軍更為強大的攻勢下,俯首待命。當然,在這一次合縱中,列國都見識到了信陵君的軍事才能,他也借此得以威震天下。據傳,當時許多國家都派遣了使者,前來向信陵君學習兵法,信陵君自然來者不拒,還著書立說,成就一部《魏公子兵法》。後世的《漢書‧藝文志》中,在論述兵形勢家之時,便有《魏公子》二十一篇,足見信陵君對于後世影響力的深遠。

自此之後,因為信陵君的緣故,秦國一度放慢了向東方侵略的步伐。秦王知道,魏公子一日不除,就一直是秦國的心月復大患。于是,秦國再次使出最為擅長的離間計來搞垮信陵君。為策萬全,此次秦王可謂全方位出擊。

一方面,秦王讓人拿著無數的金銀財寶來到魏國,賄賂被信陵君擊殺的大將晉鄙的門客。于是,這些人便詆毀信陵君,說他在外十年之久,現在雖然做了魏國的將領,但是其他國家的將領好像都听從他的號令,諸侯列國只听說魏國有信陵君,卻沒有听說魏國有魏王。而且,听說信陵君還準備在魏國南部自立為王,諸侯都畏懼信陵君的威勢,是故都表示願意擁護信陵君。

另一方面,秦王還派遣了使者前往魏國,不去朝見魏王反而去見信陵君,一路之上,大造聲勢,各國都知道了這件事情。使者到了信陵君處,便向信陵君假意問詢他是否已經做了魏國的王。盡管信陵君百般辯護,但是三人成虎,一時間謠言滿天飛,世人都認為他有意自立為王。而魏王也不再信任他,信陵君最終被罷免,秦國的離間計再次成功。

信陵君知道,此後自己必定難以翻身了,便借故稱有病一直不上朝,轉而和賓客整日整夜飲酒作樂。由于仕途失落,信陵君心中郁悶,便沉溺于聲色犬馬之中,四年之後,終因為對身體傷害太過,患病而死。而在同一年,魏王也駕崩。

此後,魏國更是江河日下,秦國則是一路高歌猛進。

信陵君的事跡永遠被歷史所銘記。漢高祖劉邦在就任大漢天子,奪取天下之後,每次經過大梁,都會去祭祀信陵君。高祖十二年,還給信陵君配備五戶人家守墓,世代祭祀信陵君。

司馬遷也在《史記‧魏公子列傳》中論述道︰「天下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隱者,不恥下交,有以也。」對信陵君禮賢下士的良好品德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