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毛遂自薦

作者︰湯加鹽大伯伯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回過頭來,回到秦昭襄王時期,戰國末期的各國都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似乎秦昭襄王已經認定了趙國未滅,不以為家。也許在長平之戰之前,秦昭襄王就和白起立下了宏願︰第一步長平大戰,秦軍以完勝結局;第二步便是攻取邯鄲、滅亡趙國;第三步則是掃除近秦幾個國家;最後再滅亡燕國和齊國。

如果是白起出手,也許秦國早就到達第三步甚至是第四步的階段了,豈料這白起無論如何,竟然只是賴在咸陽,風雨不動安如山。

秦王不相信,沒有了白起,這邯鄲打不下來。于是乎,秦王接連派遣了王陵、王,後來又听信範雎的建議,將範雎的義兄鄭安平也派遣到了邯鄲支援王。前後圍困邯鄲的秦軍總數達到了45萬。第一波是王陵率領的10萬大軍,攻擊邯鄲多月,損兵折將不說,邯鄲的戰事沒有取得絲毫的突破;後來將王陵換成了王,並對邯鄲不斷增兵,但還是攻不下邯鄲,反而且戰且退,一直退到了秦國的河西之地。

所謂哀兵必勝。趙軍背負了喪失數十萬同胞的悲痛和恥辱,此時必定拼死抗擊秦軍。除此之外,秦軍消極進攻以聲援白起,也是導致這種戰爭結果的重要原因。更為重要的是,當戰爭的天平逐漸向邯鄲傾斜之時,東方列國遂逐漸降低了對強大秦軍的畏懼之心,都開始蠢蠢欲動。當然,如果沒有這麼一批人,在列國之間游動,不曉之以理,動之以利,列國必會一直坐山觀虎斗。即使參與援救邯鄲,那時間也會推遲很多時間。

這群人中的佼佼者,就是如平原君趙勝,其門下食客毛遂以及魏國信陵君等人。

齊國的孟嘗君田文、楚國的春申君黃歇、趙國的平原君趙勝以及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被稱為「戰國四公子」,他們之所以能夠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主要是由于當時的社會思想的影響。這種思想主要有三種傾向︰

首先,「戰國四公子」有著高超的智能和道德。在這個風起雲涌、諸強爭霸的時代,靠的就是人才。其次,他們都是各國的貴族,有著高貴的出身。作為社會上高階層的人,其影響力自是比普通的無名之輩高出很多。

再次,在不平等的社會等級制度基礎上強調社會和諧的思想。這種思想的代表學說便是荀子所提倡的等級制度。每個人都需要接受他在一個等級結構中的特定地位,並且,他還需要盡其所能履行與那個地位有關的社會職責。如平原君趙勝,就擔當著為趙國謀求人才的職責,如豢養客卿;執行外交任務的職責,如在列國游說。而如毛遂者,則是客卿中的代表,他們強調的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要盡其所能,實現自己的功名大業和其所依附的領主及其國家的政治理想。

當時秦軍圍困邯鄲已經一年有余,趙孝成王眼看秦王滅趙國之心不死,認為就憑趙國這些老弱殘兵,實在是難以長久地抵御強大秦軍的連番進攻。而且秦軍為盡快攻克邯鄲一再增兵,如此下去,邯鄲必招架不住。

于是,趙孝成王請來平原君趙勝,給自己出謀劃策。

平原君想,唯今之計,只能向其他國家求援了。原本列國在秦國圍困邯鄲期間,還作壁上觀。眼下形勢已經很明朗了,秦國要攻克邯鄲,非一時三刻之功。但一旦趙國被秦國所滅,則其他國家也難以逃過亡國之禍。

前面提到,趙國將本來承諾獻給秦國的6座城池轉而獻給了齊國,遂獲取了齊國的同情和支持。而趙國剛剛經歷了長平大戰,元氣大傷之下,對其他國家已經構不成任何實質性的威脅,所以只要趙國能夠派遣使者前去其他國家求援,則其他國家就很可能來援救趙國。

六國實力不一,眼下還能夠稱為強國的,除了齊國之外,也只有楚國和魏國了。韓國早已經倒向了秦國的大樹之下乘涼,燕國一心經營和匈奴的關系。從這個角度而言,只有齊國、楚國和魏國能夠為趙國所用。而且楚國和魏國與秦國的仇怨很深,其處境也最危險,因此,這兩國成了趙國需要聯合的重點考慮國家。

于是,平原君趙勝決定,首先前去魏國,向信陵君求援。這信陵君不僅才德兼備,深諳當前的國際局勢,知道此時救趙國,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而且他還和平原君趙勝有親戚關系。原來,平原君的妻子,正是魏國信陵君的姐姐。他們的私交甚密,所以求援一事也就容易得多。

其次,平原君則決定前去楚國求援。

此時的楚國,執掌君主大權的,就是楚考烈王,而楚國也有一個名士——春申君。楚考烈王和春申君二人,如果一個是樹干,另一個是樹枝的話,就恰好展現了強枝弱干的政治局面。當年白起率領10萬秦軍,以神話般的速度一舉攻破楚國的都城,還燒毀了楚國歷代君主的陵墓。從此,楚國國勢衰微,國際地位也一落千丈。受此重創,楚國一直堅持獨善其身的軍事策略。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後終于有所起色,但絕不會輕舉妄動,而且楚考烈王昏庸無能,沒有審時度勢的能力。

因此,對于成功說服楚國援軍趙國之事,平原君也沒有把握。他在去楚國之前說道︰「假如用和平方法能夠取得成功就太好了,那樣邯鄲之圍就有希望在短時間內解決;假如和平方法不能取得成功,也必定要想盡辦法,即使在華屋之下用‘歃血’的方式,也一定要‘合縱’盟約簽訂再返回趙國。隨從人員不到外邊去尋找,從門下的數千食客中選取20人做隨從隊伍。此行肯定困難重重,但相信通過大家的一致努力,就會獲得成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平原君的門客們在遴選之前,個個摩拳擦掌,準備為平原君和趙國效力。平原君在這3000門客中經過層層選拔,最終只選定了19人和他一同前去楚國,沒有達到平原君選擇20人的計劃。

一時之間,平原君不禁感嘆︰想自己耗盡家財禮賢下士,四處招募才德兼備之士,門下食客無數,天下聞名遐邇。但卻沒有料到,真的到了關鍵時刻,竟然連20個合格的人才都不能選拔出來。這選拔標準雖說苛刻而艱難,但卻不應該是這樣的結果。

濫竽充數,隨便找個人,還是嚴格標準,就讓這19人和自己一起前去楚國?無論怎樣,都會對自己的名聲造成一定的破壞。

正在平原君猶豫不決之時,一個人的出現,打破了這個進退維谷的艱難局面。這個人,就是毛遂。

請把我放進口袋

毛遂生于前285年,卒于公元前228年,毛遂並不是趙國人,而是薛國(今山東棗莊)人,後來听說趙國平原君禮賢下士,其門下有食客三千,只要有才,都能受到厚待,便遂輾轉來到趙國。

當此之時,毛遂正為趙公子平原君趙勝的門客,距離他第一次來到平原君府上,已經有3年時間,這3年正是趙國國勢急轉直下的3年,毛遂見趙國江河日下,心中幽憤不已,但卻沒有機會讓他報國。于是乎,他干脆整日研習各家之長,準備來個厚積薄發,是故3年以來,毛遂都未曾展露絲毫的鋒芒。

毛遂見到平原君,直接上前來胸有成竹地向平原君推薦道︰「毛遂听聞,先生就要前去楚國,準備和楚王簽訂‘合縱’盟約,而且還听說,先生和趙王約定,選取門下食客20人一起去楚國,而不是到非食客中去尋找有才德之人,這應該是一個事實吧。先生經過嚴格的篩選,最終只能選取19個合格的人員,看先生如此猶豫不決,我便來向先生請命,能夠準許毛遂和先生一起出使楚國。」

對平原君而言,這毛遂可是個生疏的面孔。平原君和顏悅色地問道︰「以前沒有見過先生,不知道先生來趙勝門下,有多長的時間了?」毛遂也不介意,直接回答道︰「到今天為止,已經3年有余了。」平原君就奇怪了,這人來了3年,如果確實有才能,自己不可能不知道的,遂毫不客氣地說道︰「賢能的士人在這個世界上,好比錐子放置在囊中,它的尖梢不消多時,就會逐漸顯現出來;更好比一塊金子放在土壤亂世當中,只要露出表面就會散發光芒,先生剛剛也說了,您到趙勝的門下,已經3年時間,也許是趙勝眼拙耳聾,先生可听見,有誰稱道您的才能?趙勝平時也留心關注門下食客的才能,卻從沒有听見任何人稱贊你。依照我的愚見,你肯定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才能,才會無人稱贊吧。因此,還請先生原諒,此次出使事關重大,先生大可以留在趙國,免得受那風霜之苦。」

毛遂說︰「恰如君侯所言,我今天來此,不過是為了請求進到囊中,請求進入泥土表面罷了。如果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便會像禾穗的尖芒那樣,整個鋒芒都會挺露出來(鋒芒畢露),何止那尖梢露出來呢?假如我早就在那個泥土表面,也不會僅僅顯出一絲光芒,而會大放異彩。」

平原君一驚,這人雖然有點大言不慚,但是觀察其言行,的確是胸有成竹、錙銖在握的樣子,能夠說出這番話,定然非比常人。且給他一次機會,把他放入囊中,收入泥土,看看他能夠放出多大的鋒芒,釋放多大的光彩。

這就成就了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著名典故——毛遂自薦。

但是,平原君雖然承認了毛遂,卻不代表其他人也認可平原君的做法。尤其是和平原君一起出使楚國的那19人,他們認為毛遂在三年的時間內,沒有表現出任何過人之處,此次能夠被平原君選取,一定是他出言諂媚或者是憑借運氣,是故都以嘲笑的眼光看待毛遂。

毛遂見此,並沒有直接和他們發生爭執,而是轉而和他們議論天下大勢,開始之時,大家對毛遂還不屑一顧,但是漸漸地,大家便發現,這毛遂果然有才華,胸中韜略,口中辯才,無不讓人驚嘆不已。

不久,平原君一行20多人便來到了楚國,在好朋友春申君的引薦下,平原君很順利地見到了楚王。然而,和楚王的談判卻顯得很不順利。

平原君剛剛要開口邀請楚國參與合縱的事情。楚王便直接對平原君說及,千萬不要和楚國說什麼合縱聯合的事情。多少次血的教訓,證明各國都是為了自身利益考慮。若真要合縱,只要秦國稍稍使出一個離間計,或者重點打擊某個國家,這合縱聯盟就會樹倒猢猻散,不攻自破,若秦軍再趁勢追殺,各國必會損兵折將。

平原君見楚王態度消極,便絞盡腦汁,欲要說服他,奈何楚王就是油鹽不進,堅持不參與合縱;若要參與,也只是場外吶喊、向秦國示威等象征性.行為。要楚國出兵攻打秦國,是絕對不可能的。

說來平原君和楚王都還是很有耐心的,竟然能夠從早上太陽剛剛出來,一直辯論到中午太陽當空,但是誰也沒有辦法說服誰,以至于兩人就僵持在那里。眾人都知道,楚王之所以沒有發怒,不過是因為春申君的關系、楚趙兩國的國家關系以及基本的外交禮儀的制約。要說服楚王參與合縱,還需要給他一個充足的理由。

見談判陷入了僵局,平原君所帶來的隨從們都著急了,他們知道,楚國可以拖得起,但是在水深火熱中的邯鄲卻實在是拖不起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