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鬼子進村

作者︰風在流浪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李世民突然來金溝村視察,一共有三個目的︰一,看冬小麥詳情。二,听《天兵戰曲》。三,坑楊義!

由于楊義渾身是傷,雖然傷得不是很重,但只要牽動手腳,就會痛得慘不忍睹。最終,李世民也沒能听到,那首傳說中的《天兵戰曲》。

雖然有些許遺憾,但是卻把楊義給坑得夠嗆。這也是李世民意料之中,和驚嚇之外的收獲。

上次朝議時,李世民建議推行種冬小麥,結果眾臣一致反對。

他們反對的理由是,沒有人在冬天種過小麥,更不知道產量,不知道畝產多少。怕種了下去,冬天一過便被凍死了,既浪費了種子,也浪費了糧食,還會給世人看笑話。

李世民今天早朝時,突然听到密報,說金溝村的冬小麥就要成熟了。早朝後,他便下令,所有官員不必換朝服,直接往楊義這里來。

經過了小山坳那個小插曲之後,李世民便要楊義帶路,真正的走進了田間地頭。

當看著到處都是綠油油一片的麥子時,李世民不由感嘆,自己當初的猶豫不決,錯失了推行冬小麥的時機。

但值得慶幸的是,由于金溝村冬小麥的成功,現在才是推行冬小麥的最佳時機。等到秋天,就會有大量的土地可以耕種了。

同時,又怪自己當初沒听楊義的話。要是當初自己強行推行種冬小麥,說不定再過一兩個月,就可以對突厥用兵了。

可是,再後悔也沒有用,世上可沒有後悔藥吃。

他一把抓住楊義的手,將楊義拉到身邊。就這樣緊緊的抓著,也沒有松開的意思。

楊義覺得,兩個大男人手拉著手,走在田間地頭,渾身就一陣雞皮疙瘩起來。要是在後世,這就是妥妥的一對基友,滿山遍野的基情!

「楊愛卿,你給朕說說,你是如何發現,小麥是可以種完過冬的?又是如何知道,冰雪凍不死過冬的麥苗?」

李世民走在梯田上,看著長勢良好的麥子,心里就是一陣苦!

楊義听到李世民的問話,心里一突︰這特麼的,難道讓我將中國的歷史講一遍嗎?那也太坑了!算了,還是將自己說的神秘一點好了!

「臣也不知道為什麼,只是腦袋里就有這麼種想法︰秋天將麥子種下去,然後好好管理,等到麥苗茁壯成長時,就是冬天了。過了冬天之後,麥苗雖然覆蓋在雪下,但是雪並不能將麥苗凍死。

春天雪化了後,麥苗雖然有些枯黃,但只是麥葉黃而已。只要把肥料及時撒下去,麥苗便能回青,茁壯成長。再經整個春天好好的管理,到夏天便能獲得大豐收。」

「你腦子里自然有的?別告訴朕,你是神仙轉世!」

楊義一愣,訕訕笑道︰「怎麼可能?臣也是有血有肉的凡胎,怎麼可能是神仙呢?陛下您別說笑了。」

「哈哈……」李世民無名的一陣狂笑,把眾臣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他們豎起了耳朵,靜靜傾听著李世民和楊義的談話。

「為何你這里的麥子都快熟了,麥苗還是綠油油的?怎麼做到的?」

楊義心里狂喜,心知糞肥有銷路了,忙高聲說道︰「陛下,這是糞肥的功勞!臣那里還有一萬萬斤糞肥,都沒有賣出去呢。朝中各大臣的田地非常多,但他們不願意買,所以臣便命下人拉了一些過來。臣是每畝用三百斤糞,估計畝產也能達到三百斤以上!」

「什麼?三百斤……」

「那豈不是比上田還要高產……」

「這怎麼可能?不要把牛吹上天了……」

眾臣議論紛紛,不敢相信楊義說的話是真的,而一口斷定楊義是在吹牛。

楊義笑了笑,也沒有多做解釋。當他們走到高處時,看到山上山,一片綠油油的麥田,層層疊疊的,極為壯觀。

這一幕不由把所有人都震撼到了!

「楊愛卿啊!你這收了麥子再種下去,秋糧還能來得及收成嗎?耕田就要不少時候吧?」

「這個呀,臣一邊命人收割,一邊命人耕田,再下種子,一畝地一個時辰內就可以完成。也就是說,五月初收麥子,收完馬上翻耕,撒下種子。到九月中旬便可以收割秋糧,又馬上翻耕,等麥苗長高後便下雪了,一點也不擔誤功夫。」

房玄齡和杜如晦看到這綠油油的麥田,他們低下了頭顱,當初反對最激烈的就是他們兩人。

如今親眼看到了,他們還有什麼話要說?簡直是無話可說!所以他們全程一路無言。

李世民拔起幾株麥子,看著已經轉黃的麥穗,他樂呵呵的道︰「這些麥子,朕就拿走了,朕要拿回去祭奠神農!」

楊義听了撇撇嘴︰這尼瑪還真是靠天吃飯,要是早早听自己的話,如今的北方地區,到處都是麥田了!

「陛下您隨意,臣沒有意見。只是可惜了,被千牛衛踩壞的那十多畝麥子。」

李世民眼牟一凝,看向楊義︰「你小子也忒小氣了,朕還沒問你收稅呢,你倒是怪起朕來了!」

楊義一陣無語,法律上明明寫著,新開荒的土地兩年內不收稅。可他也不想爭辯什麼,這時候雖然有法可依,但皇帝只要一句話,那就是言出法隨,說收你的稅,就收你的稅。

李世民很高興,下山的時候都抱著那一捆麥子。也不讓宦官接手,搞得他那龍袍都埋埋汰汰的。

當眾人下得山來,金溝村口已經鬧翻了天。這里一車車的銅錢停在路邊,怕得有好幾萬貫。

眾大臣紛紛找到自家馬車,將一箱箱銅錢搬了下來,吆喝著要收購村民手中的鏡子。

李世民對這些事只是微微一笑,並沒有斥責臣子做生意。他吩咐楊義,李崇義、程處默等將軍的兒子們,很佩服楊義的威武,決定留下來一起訓練,希望楊義不要藏拙。

李世民很高興的走了,楊義氣得就想罵人。這特麼的,都趕一塊兒了!

權貴的吆喝也有成效,剛開始倒是有些人賣了,可是鏡子一少,就更值錢了。有的人家甚至都沒出家門,便被某大臣的家丁堵在門口。

然後,某大臣親自到家里跟他們談價格,搞得人心惶惶的。

有些沒見過世面的人家,見漲了百來貫錢就賣了。但也有膽大的,直接留到最後,但還是不肯出售。

但是,就算捂得再緊,也經不住金錢的誘惑。在龐大財力的貴族手中,村民手中的鏡子如秋風掃落葉一般,被刮得干干淨淨。

可是事情還沒完,當有人發現連孩童玩的珠子也是玻璃球,他們不能淡定了。因為他們發現,這些孩童玩的玻璃球里是沒有氣泡的。

有波斯商人帶過來賣的那些玻璃珠子,里面坑坑窪窪非常多的氣泡,即使是這樣,還能賣出天價。而這些沒有氣泡的玻璃珠子,更令這些權貴們愛不釋手。

就在他們為玻璃珠而高興時,又有人發現了一種農具。

他們家里都是有很多田地和牛的,每年累死的牛都有十之一二,就是因為拉的直轅犁太重了。

而兩頭牛一個犁顯然不劃算,既浪費了牛力,也浪費了人力。

當他們在這里發現的這種犁,僅需要一頭牛一個人便可以操作。而且犁地的速度,比他們那笨重的直轅犁快一倍還多,又怎能不令他們瘋狂?

這還沒完,又有人發現了新鮮玩意,這是一個兩頭空的橢圓形球。這種兩頭空的橢圓球,只要照在燈盞上,不但亮光加倍,而且還不怕風。

當這個燈罩引起了別人的注意時,沒過多久又有人發現了,某位居民的屋頂上有一片像瓦一樣的玻璃。那玻璃瓦蓋在屋頂上,在白天不用點燈,屋里也比燈火通明光亮。

這更不得了了,權貴們蜂擁而至,如鬼子進村一般,橫掃了家家戶戶。

有的權貴搶不到東西,甚至大打出手。當兩個權貴同時抓著同一個玻璃燈泡時,卻不小心將玻璃燈泡一扯兩半。

這時候他們才發現,這種東西跟玉一樣脆,也能摔得碎。

但是他們還是很講武德的!

俗話說得好,君子動手不動口。能用打來解決的就絕不動口,能用口來解決的就絕不動手。

這時金溝村那廣場上,出現了這有趣的一幕。文人在一邊引經據典的辯論,甚至斗詩。

武將那邊就熱鬧的多了,他們呯呯  的打了起來。但不是亂戰,而是點到為止的比武,誰贏誰優先挑選那些玻璃制品。

廣場的中間,正堆放著從金溝村里,搜刮出來的所有玻璃制品。那里有數百軍士守著,任何人不得靠近。

而買了曲轅犁的人,早就運著這種獨特曲轅犁回去了。然後,再次將一車車的銅錢拉過來。

楊義沒有想到,當初只是想用來改善一下居住環境的玻璃制品,居然被這些權貴門哄搶成風,甚至大打出手。

楊雲看得心疼不已,他在楊義旁邊問道︰「小郎君,您看他們,把百姓家里的玻璃制品全部買了去。那價格應該不菲,你為什麼不把百姓手中的錢收一收?那些可都是你的東西啊,都是你送給他們的。」

楊義瞪了一眼楊雲︰「如果我去把錢收上來,這里的人心就散了。還談什麼共同致富?他們手上有多少錢,跟我有什麼關系?他們越富越好呢!」

「小郎君,你為何這麼喜歡看到下人富裕啊?下人富裕了,就不會跟著主人走了,他們就有遠走高飛的想法。」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愛走就走吧,只要不和我做對就行。如果他們覺得,賺這點錢就以為了不起了,可以飛了,那他們也沒必須留在這里,我歡迎他們離開!」

「這麼說,小郎君希望他們能賺更多的錢?」

「你不懂,我的目標是,只要是我金溝村的人,以後家家戶戶存錢,都要有十萬貫以上!」

「什麼?十…十萬貫?」楊雲驚得大牙都快掉了。他無法想象,一個主子,為何要下人賺那麼多錢。

一個伺候人的下人,他要那麼多錢干什麼?這個問題令楊雲非常困惑,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這就是現代人和古代人的代溝!

現代人講究服務大眾,共同致富。古代人是,只要我吃飽就行,哪會管其他人的死活!

楊雲沒法理解楊義的做法,他看著村民一筐筐、一箱箱的錢往家里搬,他心就在滴血。

楊雲是一個合格的管家,但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總管。他老想著自己的主人能發財,但卻不希望下人或奴隸有錢。

這一天的大掃蕩,就這樣匆匆結束了。權貴們拿到了現成的貨物,他們卻忘了,楊義才是真正的玻璃制造者。

由于村民們賣的那些玻璃制品,都是靠自己勞動獲得的獎品。這也無形中提高了村民們勞動的積極性,他們沒想到這些東西那麼值錢。更沒想到,楊義會任由他們賣掉,賺來的大筆錢財卻分文不取。

這是多麼高風亮節的主人啊!

如果說,之前還有一些人有想走的小心思。如今的金溝村才是真正的向楊義歸心了,才是真真正正的對這個村子有了歸屬感!

而他們的品德也是值得稱贊的,這也歸功于這時候的人普遍比較樸實。有一點好處就滿足了,就會死心塌地的跟著,給他們帶來財富的人走。

哪怕他們有萬貫家財!

而楊義也是幸運的,因為他穿越到了這個和平的年代。

這個最能創造出財富的年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