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 教育最大

就那一波灌頂術,消耗掉的香火值讓柳青想起來都有一些心痛。

如果不做那一場灌頂,他那段時間積累起來的香火值都足以讓他再來一次分身,成為擁有一千多個分身的強者。

損失是有損失的。

不過,好處也還是有的。

最大的好處就是以最快的時間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小學老師。

而且,培養出來的還是滿級小學老師。

沒有更高程度的老師也不是那麼要緊,畢竟要先有小學生,後面才會有中學生和大學生,還有幾年的時間可以拖。

再將初中高中乃至大學的教材給他們,讓他們教學之余自己學習。

就算沒有全部學會,多少能學一點,有了一些底子,再去給他們灌入相關的知識,也能夠少消耗一點香火值。

還可以每一座學校都找一個人灌頂中學的知識,其余的老師學不明白的都可以找那個人求教,這樣就更省香火值。

小學老師是需求量最大的,給中學老師灌頂,沒有那麼大的數量。

大學那更是十多年後的事情,不需要考慮的那麼早。

把這最基礎的第一步跨出去,以後的路就好走了。

就算以後還會擴展到更多的國家,那也不用著急。

到那個時候教出來的學生都可以做老師來教小學生了。

他那麼熱衷于搞教育,主要在于一點——那一套教材,第一篇就是《地祇感應真經》,他也要求那些老師們給學生上課時第一課就是那一篇洗腦真經。

而且每節課上課之前,都需要背誦這一篇課文。

是每一節課都要這樣。

每天進入學校,中午吃飯,還有離開學校,都需要給柳青上香。

正常來講,一個小學讀完,那些學生們都成為了他的信徒。

工業時代來到,在柳家的支持下,讀書又不需要花費太多的錢,那些窮人家都願意讓自己家的孩子出來讀書,以後可以做一個工人,以他們做農民能賺的錢多很多。

十五個國家,一共有著三四十億人口,其中適學兒童也得有個幾億,把他們都培養成信徒,那就是一個巨大的神力來源。

而且,每年都會有一些新的兒童進入學校。

帶來的神力就會更多。

沖著這一點,柳青就要拼盡老命。

這個模式擴展下去,擴展到更多的國家,在經過幾代人的掃盲教育,到時候新式教育所到之處,大多數老百姓都會成為柳青的信徒。

這比通過別的方式獲得信徒要有效率得多。

為了這個目標,消耗一點香火值,把再一次分身的時間推遲幾年,柳青覺得這也是值得的。

孩子就是未來,誰抓住了孩子,誰就掌握了未來。

這個道理柳青還是懂得的。

時間慢慢的過去。

被劃入到大交通網絡中的那些國家都靠著這一次大基建工程激活了民間資本,邁步走向工業化時代。

在這個過程中獲利最大的自然就是柳家,他們生產出來的商品有了更多的消費者,也能夠用更低的成本將他們的產品送達到消費者手中,節約的成本,提高了利潤,銷售量也在大幅度的提升。

他們的財富達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

以至于出錢辦學,給那些學生們提供免費早餐和免費午餐都可以承受了。

與此相對應的,是柳青的系統功德任務進度在快步的提升。

系統任務的難度一次比一次大,不過推動方式還是一樣的,都是做功德。

搞大基建才四五年,各國大規模的捐資辦學才一兩年,系統任務的進度就到了百分之九十。

而在這個過程中,柳青的信徒掌握的權力越來越大。

主要是那些受到了(本章未完!)

第一六六章 教育最大

祝福的信徒,不管是當道士的還是考進士的,官都是越來越大。

附近幾十個國家最近幾屆的科考,九成以上的進士都是受到了柳青祝福的人。

可以想見,這樣再過去幾屆,滿朝都是柳青的信徒在開會了。

十五國因為大交通的緣故,成為了這個世界工業化的領頭者,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在逐步的提升中。

在這個過程中,農業也受到了很大的好處。

更多的農機出現,還有化肥的出現,讓糧食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以前一個農民一年上頭累死累活的,生產出來的糧食養活五口人都夠嗆。

現在則不一樣了,一年辛苦勞動,生產出來的糧食養活幾十口人沒有多大的問題。

生產出來的糧食能不能兜到自己手上,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但至少生產力是提升了。

每一畝地的產量也提高了。

畝產七八百斤糧食,在以前那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現在是這個區域里很多農民都能做到的。

這個區域在往工業化轉型,佔據了不少的農田。

可是他們的糧食產量不久沒有減少,反而還一年比一年高。

糧食多得自己吃不完,大部分都拿出來搞養殖了。

這在以前也是不可思議的。

要不是交通不方便,他們的糧食都可以出口到別的國家。

——他們糧食足夠了,但整個世界生產力還是很落後,整體而言處在一個缺糧的階段。

糧食產量的提高,也使得耕地顯得沒有那麼寶貴了,那些大地主們的投資觀念從囤積土地,轉向了投資工業,進一步的推動了工業化進程。

說一天一個樣有點夸張,但是這一片區域的國家,在往工業化的轉變中,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隔上幾個月就一個樣子,隔上幾個月又一個樣子。

有錢人變得更有錢了。

窮人也沒有那麼窮了,物質生活漸漸豐富,也基本上都擁有了接受教育的機會。

這是整個社會的提升。

而這一片區域那些國家變得越來越富裕,也起到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讓周邊更多的國家看到了一條嶄新的走向富裕的路,接受了一個「要想富,先修路」的口號。

他們也希望能夠發展工業,也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納入到這個交通網絡中來,共享工業發展的成果。

對柳青來說,這同樣也是一個擴張地盤的機會。

第一六六章 教育最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