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成嬌後裔(求訂閱、票票)

「不錯!」

「秦滅六國,平定諸夏,天下將有大不同。」

「秦王是一位與眾不同的君主,他和三代天子不一樣,諸夏現在統御于秦,依從他的性情,定有大事落下。」

「前幾日,秦王在咸陽宮章台宮開啟大朝會。」

伏念在前緩緩而行,觀身側天明,將咸陽那里的消息徐徐說著,儒家在咸陽有消息點。

但凡大小之事,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跨越數千里,奔向桑海,是以……對于咸陽那里情況的了解,伏念並不陌生。

也因為此,今日前來相見荀師叔。

商討些許要事。

「大朝會?」

「……可有定下諸夏嶄新方略?」

天明神色一滯,腳步未有停下。

伏念先生的話語自己明白,秦國一統天下,接下來的一場場大朝會,實則都影響整個諸夏。

作為第一次大朝會的內容,更無需多說。

根據三代往事,一位位諸夏天子開啟的大朝會落下之事,都相當與眾非凡,都是涉及諸夏方面的。

秦國的統御諸夏之策?

應該會將秦國在原有秦國之地、數年來統御之地的策略落下。

書同文!

車同軌!

度量歸一!

錢幣歸一!

……

凡此種種,應該不出于此。

不知道伏念先生從咸陽得來的消息如何,還真有些小小的好奇。

「秦王開啟的這一次大朝會,並未定下涉及諸夏的方略。」

「大體三件事。」

「第一件,賜封秦國東出滅國的功臣,僅僅是大庶長以上的高爵都賜封了數十人,其余高爵更多。」

「第二件,秦王宣示不會走三代老路,要走出一條嶄新的道路,不會做大周天子那樣的天子。」

「這一點……,並不出我等的意料,秦王的確是數百年來,諸夏間難得一見的英主,雄主!」

「第三件,便是為一人恢復贏秦宗族之名,親手將其名落在宗族名冊上了,天明,你可知這人是誰?」

行過這處不大的橢圓演武場,二人便是進入幽徑小道,頭頂自顯綠蔭,只有點點陽光落下,烙印斑點靈動。

伏念搖搖頭。

原本收到消息的時候,以為秦王定下了涉及諸夏各方面的文書,可是……打開之後,才發現不是那般的大朝會。

真正的大朝會,還要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那時,會在咸陽宮正殿,開啟真正的大朝會。

秦王嬴政也會正式登臨天子位,成為諸夏天子,成為大周之後,又一位新朝的天子,統御諸夏。

雖非那般大朝會,可是前幾日的大朝會三件事也是不俗,尤其是最不起眼的第二件,看似淺淺之談。

卻是彰顯秦王嬴政的決心。

接下來的諸夏不知道是一個什麼模樣?

迥異于三代的諸夏!

伏念也很期待。

與之相比,另外兩件事中,頭一件屬于正常,也能夠看出嬴政的氣魄,一下子賜封那般多的高爵。

第三件,這就是趣事了。

「為一人恢復贏秦宗族之名?」

「親手錄下名冊!」

「這……,能夠令他這般在大朝會對待的,想來是非凡之人,是……長安君成嬌的子嗣?」

「據聞,成嬌雖死,卻有子嗣留存。」

「當年之事,我還在咸陽的時候,听母親說過,成嬌和他之間的沖突,乃是後宮華陽祖太後和夏太後的沖突。」

「華陽祖太後在文信候的相助下,長安君成嬌失勢,再加上樊於期的游說,趙地反叛,可是他的確有一子。」

「但……,他的子嗣應該不是秘密。」

「難道還有別人?」

天明神色意動,听聞咸陽那里的消息,的確興趣陡升,他親自在章台宮為一人恢復贏秦宗族的身份?

秦國之內,能夠有這個資格的貌似不多啊。

繼續行進數步,想了想,看向伏念先生,給出自己的答案,卻又突然覺得不對,因為長安君成嬌的後代貌似還沒有那個資格。

長安君成嬌的事情,的確鬧的很大,整個府邸的人都不存了,那個孩子……年歲應該比自己還要大。

近年來一直沒有消息,一直都是傳聞。

以那個孩子的身份,勉勉強強有這個資格,卻還差點什麼。

「長安君成嬌!」

「天明你知道的事情還真不少,據傳……他的確還有一子留存,可是當年成嬌的事情鬧的很大。」

「他的子嗣也很難起身。」

「哈哈哈,想來那個人你還真猜不到。」

「連我都猜不到。」

「諸夏間,估計都沒人可以猜到。」

伏念詫異的看了天明一眼,想不到天明連這等秘密之事都了解,就算是自己,也只是了解一絲絲。

咸陽宮麗夫人,不愧是位尊的那位。

長安君成嬌雖不簡單,他的子嗣還不行,除非出現大功勞,否則,他那一脈絕難翻身。

「伏念先生快快說來。」

天明無奈一笑,拱手一禮。

「是武真郡侯!」

「數年來,因功再次擢升,由徹侯之身,擢升為郡侯,武真郡侯,食邑巴郡之地,自衛鞅變法以來,堪為第一人了。」

「章台宮內,被秦王嬴政親自恢復贏秦宗族的尊貴身份,他是當年秦國莊襄王留下的子嗣。」

「名為公子清!」

「不過,以武真郡侯現在的位分,一位公子的榮耀並不算什麼了。」

伏念亦是清朗一笑,自己也只是想要看看天明是否可以猜到。

沒有繼續賣關子,將那個人的身份道出。

秦國武真郡侯玄清子!

亦是秦國公子贏清!

「是武真侯!」

「武真郡侯!」

「他是……他是秦國莊襄先王的子嗣,這……,實在是難以相信。」

「武真侯竟有那般身份。」

「怪不得武真侯最得他的信任,除卻顯耀的功勛意外,爵位的提升也是極快,原來是這般。」

「不過,武真侯功勞的確極大!」

武真侯!

天明如何會陌生,他是秦國先王子嗣。

他在章台宮恢復了身份。

公子清!

天明只覺得世事當真是難料。

他是贏秦王族的身份,自己如何可以猜到,諸夏間想來猜到的也沒有,根本就沒有任何先兆。

但……如今細細想來,一切倒也有那麼一點點跡象。

他對于武真侯的盛寵。

武真侯在咸陽宮的特殊之處。

都表明武真侯非普通人。

因為武真侯的榮耀連相邦他們都遠遠比不上。

如今擢升為武真郡侯,固然有秦國公子的身份,武真侯自身的功勞也是極大,這一點想來秦國廟堂上下沒有一點點意見。

就是天明自己都覺得,武真侯配得上武真郡侯的爵位。

「秦王嬴政堪為數百年來難得一見的雄主!」

「武真郡侯也是千年以來難得一見的天驕!」

「眼下,武真郡侯在咸陽負責編定諸夏制式文字的事情,秦王準備將通行秦國的太史籀文和山東諸國的文字一一變換。」

「便定出一種嶄新的制式文字!」

「這或許就是秦王即將施行的大政之一,書同文,令諸夏間只存在一種文字,只存在秦國頒行的文字。」

伏念亦是感嘆。

秦王嬴政登位之初,那是何等的局勢?

外有強敵環繞,尤其是信陵君兵臨函谷關下,一二十萬秦軍身隕。

內有文信候干政,嬴政只能夠坐在王座上,什麼都做不了。

可十多年後,短短時間內,誅滅長信侯,罷黜文信候,獨掌大權,舉國大戰鄭國渠,國力十倍增之。

謀略六國,十年不到的時間,將山東諸國一一滅掉,這等君主絕對英主,絕對雄主。

反觀韓王安、趙王遷、燕王喜、楚王負芻、魏王假、齊王建都遠遠不如,其國因而被滅。

武真郡侯玄清子!

論修行,深不可測,多年前就踏足玄關之境,如今鮮少出手,可是從其身邊的那些絕子都紛紛踏足玄關。

可窺一般。

論才學謀略,稷下學宮最後的風華落在他身上,現在自己所修內聖外王之道,亦是玄清子指點。

軍功!

可以滅國!

文略!

定下秦國柱石根基。

話語間,又談到秦國的制式文字身上。

那就是秦王嬴政開闢新路的一步。

「拋棄太史籀文,編定秦國制式文字,令諸夏間只存在一種文字。」

「伏念先生以為如何?」

天明覺得書同文並無不妥,就是秦國在東出所佔之地,將山東諸國風華典籍,一一焚滅,著實可惜。

自己當初在咸陽宮,除了學習太史籀文以外,還有山東諸國的文字,果然諸夏間只有一種文字,那麼……學起來也方便,諸地之人交流也方便。

天明覺得挺好。

不知道號稱天下文宗之首的儒家掌門人如何評價。

「站在秦王的位置上,諸夏間只存在一種文字,是有助于秦國對于諸夏統轄的。」

「文字歸一,諸地交流會逐步拋棄往昔故國隔閡,省卻諸多麻煩。」

「同樣,也表明秦王希望諸夏間只存在一種聲音,那就是秦國的聲音,文字便是誠意。」

「站在讀書人的角度,諸夏間只存在一種文字,略有些可惜,上古的許多文字我等都沒有專研透側。」

「那是屬于先賢的道理。」

「文字本身沒有過錯。」

伏念輕嘆道。

自己可以理解秦王嬴政之心,然而,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自己不希望諸夏間只存在一種文字。

雖然對于諸夏來講,很有利。

單手負立身側,看向幽徑深處,那里正有數名儒家弟子打掃落葉,是服侍荀師叔的幾名初入弟子。

「其實天明覺得,這也是儒家的一個機會。」

「秦國即將頒行制式文字,若然儒家率先在齊魯之地,順從倡導此文字,對于儒家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天明與有所感,看向身側的伏念先生,輕聲道。

「嗯?」

「哈哈哈,不錯!」

「這的確也是一個機會,儒家……欲要通行諸夏,必須經由咸陽,必須經由秦王的允許。」

「天明,今天于你所言,頗有所得,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先賢之語,長存不滅。」

伏念輕捋頷下短須,贊賞的看向天明。

自己從得到消息以來,還真沒有想到那一點,天明此言令自己想了不少,那的確是儒家的一個機會。

「先生過譽了。」

天明連忙擺擺手。

「原本想要待會于你說個消息的。」

「現在就告訴你吧,也讓你心情高興一些,說來還是飛雪女俠相托的。」

「他拜托我令儒家弟子多多關注雅湖小築紀嫣然一行人的情況,天明,你想不想要知道紀嫣然她們現在何處?」

伏念心情頓覺不錯,眺望不遠處已經若隱若現的一處林蔭小屋,為之駐足,看向天明。

天明在蘭陵城的一切,自己也都知道。

他算是自己的弟子。

而且,他的所作所為,自己很欣賞,尤其蘭陵城一戰,救下不知多少百家弟子,這就是儒家的——仁!

他和紀嫣然的那位弟子,自己也知道。

召水!

甚至于自己知道的更多,召水應該是來至于燕國的貴族後代!

「伏念先生知道?」

「難道……難道紀嫣然前輩她們此刻在咸陽,還有召水她們也在咸陽?」

天明陡然神情一震,先是歡喜,而後萬分期待的看向伏念先生。

伏念先生既有此言,想來知道嫣然前輩和召水的下落,甚至于……她們現在就在咸陽。

「聰明!」

「不錯,紀嫣然她們一行人就在咸陽,而且住在武真郡侯的府邸上,據聞紀嫣然同武真郡侯關系不錯,的確如此。」

「有紀嫣然和武真郡侯在咸陽,她們不會有事的,那個召水也不會有事的。」

伏念直接頷首,給予天明最直接的答復。

算是意外之得,盡管以儒家的力量搜尋紀嫣然一行人下落並不難,看著天明此刻的神情,伏念又是一笑。

年少慕艾,人之常情。

乃是自然,當年自己在楚國游歷的時候,也有這般心態,後來經歷之後,便是明悟許多。

「召水她們在咸陽!」

「她……應該第一次去咸陽!」

天明強忍著心間深處的歡喜,和緩道。

召水和嫣然前輩去了咸陽,還真是出乎自己預料,本以為她們此刻會在齊魯,乃至于燕趙的。

「那個丫頭現在跟著紀嫣然修行,起碼需要數年的時間。」

「天明,你所學百家,頗有些駁雜,待在荀師叔這里,就是你的機緣,接下來你可以向他請教問道。」

「待你在小聖賢莊遇到修行障礙的時候,再出去一個人行走吧,那想來也是麗夫人想要的,也是殘劍想要的。」

伏念能夠明白天明的心境。

少年人面對那般事,總是喜歡沖動,而天明這般年歲,正是修煉的好時間,尤其荀師叔還在這里,能夠為天明助力。

以天明的資質,將來修行有很大的可能參悟玄關,那才是正道!

「伏念先生,我……我明白的。」

天明頷首。

只是,雖明悟伏念先生之言,心中仍有些想念。

「走吧,隨我去見見荀師叔。」

伏念單手抬起,拍了拍天明的肩頭,微微一笑,二人沒入林蔭雲霧深處,消失不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