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李斯之言,群臣為之頷首,對于鴻溝水利這般小事,他們不甚清楚,何況還是魏國的水利之事。
但這並不妨礙他們能夠听懂李斯的意思。
那就是,決水淹沒大梁城關鍵在于鴻溝,而非如今王賁陳兵在大河以北區域,果然將大河決出一個大大的口子,那麼,便是洪流之水。
「如此說來,果真水攻大梁城,還可借機重新修繕鴻溝水利?」
廳殿之上,秦王政靜靜聆听的神容上,綻放一絲笑意。
「卻如此。」
「無論如何,只要采取水攻之法,便是得將鴻溝重新修繕,以通淤塞,若然大田令在這里,怕是會很欣喜。」
李斯一禮。
「誠如是,似乎戰損也有可補之處。」
尉繚子先前還在擔憂會耗費相當大的人力、物力等,如今……細細思襯,或許會耗費一些,但相較之以通鴻溝後的裨益。
權衡對比,則很明顯了。
「而今不過一說。」
廷尉王綰眉頭一挑,仍舊搖搖頭,仍舊不建議水攻大梁城,無論是否將來有裨益,可終究是水患,是水患,就免不了有相當的災禍出現。
「昌平君以為如何?」
自進入廳殿之內,相邦便是一直沒有說話,但其人身為百官之長,當有權衡之言,視線一轉,落在熊啟身上。
「大王。」
「晉末水戰,並蘇代、信陵君魏無忌二人之言,臣都有耳聞,今王賁能夠從典籍之中尋找到這般所載,其心良苦。」
「臣聞方才之論,國尉與丞相對答,足以證明水攻大梁可行,且水患之損傷可以清理淤塞彌補,故而,臣贊同此策。」
昌平君熊啟起身出列,行至殿中,一禮而落,俊朗的面上帶著一絲別樣的笑意,而後身軀微側,看向國尉尉繚子與丞相李斯。
近歲以來,國府上下的職責所屬,被丞相李斯分走相當,這無疑是大王對自己極大的警告,這也是一個危險的訊息。
咸陽後宮之內,華陽祖太後身隕、楚夫人身死,自己在後宮內的助力已經不存,咸陽宮外,百家之人不斷找上自己。
諸般種種,令熊啟糾結不已。
目下諸夏的局勢,實則已經很明顯了,秦國獨強獨霸,而山東諸國中,韓國、趙國先後淪亡,只剩下其余四個大的諸侯國。
但……上將軍王翦、蒙恬正在領兵攻滅燕國,不日當會有好消息傳來。
前將軍王賁正在領兵攻打魏國,今日所論,便是軍策。
若然燕國、魏國不存,秦國佔據中原之地,國力陡升十倍以上,齊國數十年來同秦國交好,不會公然出手。
那麼,諸夏間,秦國只有一個對手,便是楚國。
楚國之內,楚王負芻正在推恩,削弱老世族之力,大司馬項燕正在重練軍伍,以備將來之用,或許可以一戰。
然……自己是否真的要做出抉擇呢?
當然,無論是何抉擇,今日也當表態。
水攻大梁城,大王之心意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若然水攻,一定要水攻。
「然,廷尉方才所言,涉及滅國之道義根本所在,臣不得不言。」
語出,廷尉王綰肅然看向昌平君熊啟,群臣亦是將目光看過去。
「大王剛才讓我等一覽王賁之文書,實則,已然在列。」
「諸夏間,山東諸國稱大秦為虎狼之秦,然,大秦有今日,虎狼之名又何妨,諸夏間,也唯有虎狼之國才能夠雄霸。」
「諸夏間,沒有虎狼不行,遍地虎狼也是不行,王賁之論,雖不顯風華,道理仍存,這卻是令臣想到昔年法聖之一論。」
「行諸夏之大仁,必有難以回避之不仁。想要諸夏間沒有遍地虎狼,必得諸夏先有虎狼,先有強壯之虎狼,而後方能沒有虎狼,此之論也。」
「關聯水攻大梁城,若使昏聵魏國奄奄不滅,諸夏不能一統,兵戈之戰不能夠止息,期時,徒存仁義,長遠論之,仁義何在?」
「是故,臣以為大梁之戰,不宜執迂闊仁義道義,而使得一天下拖延下去,期時,諸夏間之變數難以預料。」
熊啟語論甚多,詮釋廷尉王綰之仁義道理之缺陷。
的確,水淹大梁城,是缺少些許仁義道理。
可長遠而觀,卻造成更大的仁義卻是,兩者,孰輕孰重。
「上德不德,大仁不仁,相邦之言,商君之論也。」
秦王政大喜。
本就頗喜法聖商君之學,而今听相邦昌平君之語,果然印證,卻為如此,大仁不仁,果真是大仁不仁啊。
相較之區區大梁城的水患災禍,而對比整個諸夏間的局勢,孰輕孰重。
數息之後,整個廳殿內,再無多余的討論之聲,廷尉王綰亦是不在說話,秦廷之內,論事便是如此。
少數服從多數,果然少數只剩下最後一人,那麼,也就沒有繼續爭論之必要了,終究事有斷絕。
果然繼續爭論下去,怕是一件事都未可功成。
「此事關系重大,無論王賁是否最終采取水攻大梁城,鴻溝之通淤塞都得進行,宣示大秦仁禮道理。」
「相邦,國府傳令南郡,相召大田令先行前往王賁軍中,待鴻溝之事了結,再行返回南郡。」
今日論事,令秦王政對熊啟印象有些許改觀,直接令下。
「喏。」
熊啟躬身而應。
群臣相視一眼,盡皆頷首。
******
「那些人盯上我們了。」
休整一.夜,天色剛亮,一行六人便是從峽谷山澗中啟程,按照輿圖所載,準備返回燕國薊城,以備接下來之事。
身側叢林之上,黑白身影不住掠過,察看四周的情況,半柱香之後,一片白色的羽毛由空而落,帶著己身所處一側的訊息。
南側二十里之內,已經有不少人向著他們所走的道路逼近,不知道墨鴉那里如何,想來也是一樣,昨夜,已經擒殺了不少人。
觀他們的衣著和修煉之道,是農家的弟子。
「是農家與墨家的人!」
當其時,白鳳剛剛歸來,道路以北的叢林深處,一道黑色的流光俯沖而下,凌空踏立在一片蒼翠上,語出。
「他們要殺我們?」
白鳳清秀的神容上,浮現一縷沉思。
能夠這般窮追不舍,只有一個目標。
否則,他們不會這般行動的。
「你覺得呢?」
墨鴉那越發顯得有一絲邪意的面上,笑看白鳳。
「農家的野老、墨家路枕浪會出手?」
他們這里六個人都是化神修為,更別說焰靈姬和雪姬兩個人都是化神絕巔,雪姬更是隱約妙入玄關,除非農家與墨家出動玄關武者。
否則,又有何用?
「說不準!」
墨鴉只有這一言,既然決定要殺他們,肯定要出動大力乃至全力的,不然……大人若是發怒,他們討不了好。
「農家與墨家看來要準備在遼東塞外之地除掉我們了。」
海藍色的裙衫罩體,鸚歌御馬前進,墨鴉與白鳳的談論沒有避諱開來,靈覺融于天地,很清楚的听到。
秀麗的面上,眉目微蹙。
她們還沒有找他們的事情,倒是他們先行找上來了。
「無妨。」
「我這把劍中,師兄也是封印極強之力,加上焰靈姬手中那把鷹劍,足堪媲美兩位玄關武者,就算農家野老、墨家路枕浪出手,也不可能攔阻我們。」
曉夢倒是沒有特別的感覺。
持手中之劍看了一眼,臨行之前,師兄曾說,持劍于諸夏之內,足以震懾百家,師兄之言是不會差的。
還有焰靈姬手中那把劍,還有修為臻至玄關層次的雪姬,更何況化神層次調動天地元氣,非普通先天武者能夠媲美。
農家的人自己也見過,不過如此,墨家的人更是不足為懼。
「這里終究非秦國,果然事情有變,我等還是要盡可能的避戰,返回遼東再說,那里屬于諸夏之地。」
「他們之所以在這里動手,便是因為這里為蠻夷所在。」
神融天地,擴散四周,卻有一絲別樣的氣運,體表隱現晶瑩玄光,盡可能隔絕寒冰之力,不然身下的馬匹都行走不動。
雪姬左右而觀,或許她們無懼,但沒有必要在這里和他們糾纏。
日後……有的是機會好好炮制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