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離間

作者︰鳳溪凰躍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漢初平三年,十二月下旬。

以馬騰、韓遂為首的十余萬西涼聯軍舉兵東進,兵鋒浩蕩,沿途所過皆克,進至長平觀。

車騎將軍李傕遣右將軍樊稠,段煨、李蒙,王方等將率部進駐槐里抵御,雙方大戰數場勝負未分,戰局陷入僵持之勢。

長安城內。

諸勢力依然悄然密謀中。

臨行以前,袁耀尋到蔡琰說著︰「蔡姑娘,接下來召集諸士大肆傳播輿論一事,耀便拜托于您了。」

說罷,他拱手作揖,以是謝禮。

「公子不必如此,近日來我們相處也的確十分融洽,諸位士子對于此事也並不抗拒,能相助公子一臂之力,亦是舉手之勞也!」

聞言,蔡琰面露淺笑,徐徐說著。

二人交談片刻,袁耀忽是面色鄭重起來,提議道︰「蔡姑娘,近日西涼聯軍已經大舉兵寇關中,戰火已然燒至。」

「況且西涼諸將皆是野心勃勃之輩,誰也不願屈居人下,依耀看,或許過不了多久關中內部亦會陷入激烈內斗,長安勢必會大亂。」

「到那時,必將是人人自危,而蔡公已是逝世,蔡姑娘只是一女子且孤身一人,何不與耀遷徙中原,遠離此是非之地,蔡姑娘以為如何?」

「這……」

一時,蔡琰稍有些愣神,袁耀忽如其來的邀請,令她猝不及防。

「公子,這不好吧?」

「這沒什麼,蔡姑娘原本便是關東人士,只因曾經那殘暴不仁的董卓倒行逆施,強行遷都才遷移至長安居住,現您孤身一人且又號召諸士子幫了耀大忙,耀理當為你後續安危做考慮。」

此話一出,袁耀眼神里透著無比真實的目光。

他的確想帶走蔡琰,不願這位大名鼎鼎地才女依然遭受原史上那般悲慘的境遇。

歷史上,李、郭等西涼軍火並時引起了關中大亂而令匈奴人眼見有機可乘便紛紛牧馬南下劫掠寒地。

而蔡琰便是于此而遭受了匈奴人俘虜。

連番勸說下,蔡琰才略微有所動搖,袁耀見狀,不由再度添一把火道︰「听聞蔡姑娘自蔡公逝後,便立志想將先父未完成的著書編譯完成。」

「耀想,或許文學底蘊濃厚關東之地更易于著書吧?」

一番番的勸說下,蔡琰終是應承下來,遷往關東。

而就在此刻,崔州平自然也是不負所望,為袁耀在天子前謀得一官職,賜封為振威中郎將一職。

安頓好諸事,袁耀安排百余士卒護佑蔡琰、崔州平安危,待事成以後便護衛著向東離去。

隨後,又令黃忠遣一軍先行趕赴潼關一帶尋隱藏地帶駐扎,以便接應他安然回返。

離間分化西涼諸將,此策一旦建功,那勢必會遭受到李傕的報復。

這一點,袁耀自然有所預料,故此在實施離間計前,便緩緩的安排好了退路。

……

夜幕降臨。

槐里大營。

廝殺將近一日,雙方軍士都已是身心俱疲。

軍營里陷入了寂靜之中,諸士卒早早的進入了夢鄉酣睡,以緩解一天的疲勞。

段煨主帳里,此刻卻悄然無聲的迎來了不速之客。

「袁公子?」

「汝是如何進來的?」

瞧著袁耀身席一副夜行衣,揭開頭頂上斗笠,段煨陡然拔劍,厲聲質問著。

「段將軍,不要如此驚慌嘛,本公子此來並未有惡意,只是願與將軍結識一番罷了!」

說著,他沉聲道︰「本公子知曉將軍在疑慮為何我能夠悄無聲息地出現吧?」

「實話實話,貴軍的軍紀當真是太過散漫,想混進來太過容易了吧?」

說罷,袁耀還不經吐槽著。

眼見袁耀深夜「拜訪」,並自顧自的落座,段煨眼珠子轉了轉,遂沉聲道︰「依本將所料不錯,袁公子的使命乃是說服車騎將軍率部出關相助貴軍的北伐主力軍吧?」

「只是不知為何會深夜從長安抵足前線拜訪本將呢?」

此言落罷,段煨露出數分狐疑之色。

他確實有些難以理解,自己麾下本部軍士不過萬余人罷了,遠不及李傕、郭汜,樊稠等人。

袁耀此舉意欲何為呢?

段煨還在濃濃深思著,袁耀坐定忽然笑道︰「不知將軍在沉思著什麼?」

「本公子此來,特來與將軍商洽合作事宜。」

「合作?」

聞言,段煨稍微思慮一番,遂陡然變色,冷笑著︰「袁公子意欲離間本將與西涼軍的關系嗎?」

「非也!」

話落,袁耀頓時反駁著,隨後道︰「將軍與西涼軍間有著割舍不了的情誼,耀又豈會行此事?」

「但一碼歸一碼,將軍是否覺得以已之才弱于李傕、郭汜,樊稠呢?」

「十余萬眾反攻長安,將軍應該出力不小吧,可最終為自己換回了什麼呢,換來的卻是別人的榮華富貴、一言九鼎,將軍難道甘願如此,被人踩在腳下?」

袁耀這席話掌握著語調,一邊述說著一面觀察著段煨的面部神情,適當的加重語調或者又心平氣和的勸說著。

原本,段煨本想厲聲拒絕,但……後續的一言一語,卻令他一時不由沉寂下來。

是啊,自己費盡心思拼命平叛究竟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漢庭穩定還是為了李傕、郭汜等人能夠獨享大權?

自己又能從中獲取多少好處?

一連深思下,段煨想的也越發之深。

所以,有些事是不能細想的,不想無事,一想便會產生分歧、矛盾,充滿著利益。

瞧著段煨態度有所動搖,袁耀心下一喜,心知自己的離間已起作用,心念急轉,便決定再添一把火,沉聲道︰「將軍,若您願意,眼下便有率本部軍士月兌離李傕、郭汜自立之機。」

「何機會?」

「听聞近日來接連河東的白波賊蠢蠢欲動,或有侵略州郡的意圖,將軍何不趁此良機以率部前往平叛為由,進據河東為本呢?」

「這倒不失為一道良策,但如若李傕遣軍征討,本將自負沒有能夠抗衡的實力,如之奈何?」

「哈哈哈。」

此話剛落,袁耀俊秀的臉龐便大笑著,隨即道︰「這就是本公子前來拜訪將軍的原因啊。」

「所謂合則兩利,若將軍自立有抗衡李傕的實力,還需要與我軍合作嗎?」

「袁公子,說說你的條件吧,本將相信貴軍亦不會無償支持本將的自立。」

既然已經決定自立,段煨心思自然活躍起來。

「將軍真是果決之人,本公子未看錯也!」

稍微夸贊一番,袁耀隨即正色道︰「我袁氏于關東的威望、影響力貫徹天下,無與倫比,我軍可支持將軍的自立,以做後盾,震懾李傕等人,避免他們征討于你。」

「換取的條件便是,將軍隔絕長安與洛陽之間的聯系,並為我軍扼制西涼軍向東發展,若有所需時,還當派遣騎士出關相助。」

「除此以外,並無其余要求,不知將軍可否應允?」

一時間,袁耀話已挑明,段煨深思半響,遂鄭重的應諾了下來。

離間之策至此已成。

說服了段煨自立,接下來袁耀率眾悄然繼續奔赴弘農,在蔡琰召集諸士子大肆傳播西涼軍將大肆出關寇虐兗、冀的輿論後,她也由袁軍士卒秘密護衛出逃長安。

數日以後。

段煨率部抵足河東。

駐軍弘農的驃騎將軍張濟、段煨一致決議擁兵自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