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崇禎射鷹

作者︰一紙鳳冠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整整一天,在和塔等郡王的陪同下,在吳三桂、熊威的嚴密督查下,蒙古3萬大軍整編完畢。

吳三桂被任命為躍龍軍統帥,執掌軍事大權。此時鐵甲錚錚,紅纓盔分外醒目,整個人威風凜凜,氣宇軒昂。

其他大小將領走馬上任,一個個精神煥發。

更是培養了30幾位蒙古思想教導員。雖然工作的馬馬虎虎,但是有了個好的開頭。

大軍一邊往錦州行進,思想教導員一邊講盤古、女媧、共工等遠古神話故事。

蒙古人哪里听過如此精彩的說書故事,一個個津津有味。

他們可能永遠想象不到,以後還會有封神故事、射日故事、佛教故事等著他們。

朱友健清楚的知道,想要民族融合,首先就要文化融合,想要文化融合,首先就要將鬼神體系融合。

漸漸把長生天等同于天庭,把藏傳佛教和中原佛教連接起來,才能讓蒙古將士、牧民潛移默化的接受華夏民族的概念。

此時只是走了第一步,今後十年,甚至100年,思想文化的傳播工作,任重道遠。

在中軍隊伍里,朱友健也開始講述起中華4000多年的歷史,講述世界上的人文地理。

和塔雖然貴為首領,雖然知道成吉思汗曾經劍指極西之地。

但哪曾听過全球性的知識。就是大明文武百官,接觸到全球知識體系的,也是屈指可數。

他們听到天下土地之廣闊,蒼茫天宇之無垠,紛紛感慨。

忽然,天空中一只雄鷹鳴叫,聲音悠揚。

朱友健見了,命人拿來步槍。

只見他縱馬上一土丘,瞄向高空,槍口對準雄鷹。

蒙古人是見過鳥銃的,也知道其威力巨大。

可是這只鷹翱翔在高空,任何弓箭、鳥銃都不可能將其射下。大明皇帝是要擺個帥氣的姿勢,再灰頭土臉的回來?

怎麼看,崇禎也不是這種愚笨之人。

為何當著6萬大軍,做這種事情?

隊列中熙熙攘攘,大都在議論,哪有人相信崇禎能打下那鷹。

和塔也是驚異,難道大明的鳥銃已經可以有如此射程了?

端羅布眯著獨眼,腦中猜到了什麼。

 !

一聲巨響瞬息傳遍荒野,更是驚擾高天。

翱翔的雄鷹應聲而落,一頭砸了下來。

大軍隊里中頓時驚呼。

如此高度,居然真的一擊而中。如此精度,如此射程,簡直駭人听聞。

端羅布對那聲巨響太熟悉了,昨夜廝殺聲充耳,他只听一聲巨響,還不知何故,眼楮就劇痛,受傷倒地。

原來!

原來昨夜我是被大明皇帝……

很多明軍也恍然大悟,原來,昨夜激戰時,是聖上在遠處相助!

一時間個個激動萬分。

不多時,有士卒撿回被朱友健擊落的雄鷹,騎著馬來回馳騁,向大軍展示。

「萬歲!萬歲!萬歲!」

「烏拉!烏拉!烏拉!」

數萬大軍高呼,似是要震塌蒼天。

蒙古尚武,尤其崇拜武力強大者。大明皇帝當眾射下雄鷹,給他帶來極高的人氣。

蒙古騎兵人人稱頌。

朱友健高舉步槍,縱馬在蒙古騎兵軍陣前馳騁,高呼「拔都魯」!

蒙古士兵精神大振,齊呼拔都魯!

呼聲一陣高過一陣,久久不息,極遠處的錦州城下,都能隱約听到,不少明軍士兵張目遠眺,想知道發生了什麼。

朱友健喊累了,在蒙古士兵崇拜的眼神中,策馬回到中軍,將步槍扔給親衛,笑呵呵的問︰「我這鳥銃打得可好?」

和碩連忙恭維︰「陛下實乃天下第一拔都魯!」

「哈哈哈,朕乃天子,就不跟臣子爭榮譽了,朕要全草原的拔都魯,都集聚朕的麾下!」

鐵木哈目光熠熠,心中對這個皇帝崇拜至極。

自此,崇禎射鷹的故事和圖畫,開始在整個草原流傳,扎根每個牧民心中。

日落不久,天色還不算太黑,大軍終于是趕到了錦州。

明軍進入圍城陣地,充實軍力,新建的蒙古躍龍軍,在不遠處扎了五個大營。

就此休息。

崇禎大帳內,黎玉田正細細稟報昨夜激戰,朱友家連連點頭。對各項應對都很滿意。

「黎卿辛苦了,明日隨大軍好生休息,等後日攻下錦州,朕必重賞!」

翌日,錦州城外8萬大軍氣氛輕松,蒙古躍龍軍在操練的同時,都沉浸在神話故事的海洋里。

羽林軍和飛龍軍也在積極開展交流會。

近一個月行軍、圍困、守營、突襲各種經驗教訓都被擺上明面,所有人開誠布公的展開討論。

即使有人時不時吹胡子瞪眼,朱友健也不制止,反而大加贊揚。

士兵們見了,更加敢于討論,各種新想法層出不窮。

朱友健命令見龍軍深藏各處,刻意觀察,詳細記錄,準備選拔其中出色的軍事理論家。

聞軒筆記本上記了密密麻麻的人名和相應對話,不時遣人送給崇禎。

聞軒是見龍軍的秘密參將,但是除了朱友健和田守信之外,再沒人知道他身份。

就連見龍軍的存在,也沒人知道。

這是朱友健建立的私人情報隊伍,不屬于大明軍事序列,不屬于文官系列,更區別于東廠和錦衣衛。

他只听命于朱友健個人,以後將分布在政、軍、民個個角落,采集朱友健需要的信息。

所有成員都有其他職務或行業,沒有任何人會承認他見龍軍的身份,也沒有任何職權。

他們只是朱友健的耳朵和眼楮。

可以說,他們是耳目,不是爪牙。一個不存在的存在。

一整天,朱友健沒有見任何人,他奮筆疾書,將自己熟知的各大軍事戰爭予以概述、歸納。

他準備寫一些戰爭案例,傳給新挑選出來的、有軍事理論天賦的士兵,著手建立第一所現代化的軍事理論學校。

但是此事是個長期的工作,朱友健也不可能一天成書,但是提前準備,寫一點教士兵一點,還是可以辦到的。

唇槍舌劍的一天終于過去了,天色再次黑了下來,所有人都早早睡下,因為,明天必定要殺到日月無光,保持好充分的精力、體力,是立功和活命的根本。

清晨,太陽剛剛升起,明軍便戰鼓大做。

將周圍幾十里的野生動物嚇得遠盾。

錦州城內數千軍民听到鼓聲,知道自己末日已到。

不甘心的拿起武器,除了少數站在城牆上,余者皆躲在城中各處。

阿巴泰知道此城必破,但是心中的仇恨讓他視死如歸。

既然守不住,那就不守了,我建虜單兵戰力數一數二,我要讓漢狗在錦州的巷口屋角和民宅商鋪內,付出慘重的代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