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天下定 八

「陛下,呂布此人,心性如狼,當初雖敗,可依舊殺到最後,不知道屠了多少兒郎,力竭才被俘,被俘之後,一直可不服我們,萬一他得了兵馬,沒有北上,反而殺一個回馬槍呢?」徐庶沉聲的問。

「此一時彼一時!」

牧景嘆氣︰「如果還有選擇,朕也不至于無人可用!」

他想了想,又說道︰「至于說他敢不敢殺一個回馬槍,那就看他自己的選擇了,機會朕給了,他是願意去關外殺一場,還是願意死在我們手上,這也要看他怎麼想!」

「行!」

徐庶點頭,他也知道,明軍已經無兵可用,無將可調遣,但是眼睜睜的看著幽州被異族鐵騎肆虐,這一點他們也不出來,所以賭一把,冒一次險,即使呂布真反了,他們也能收拾,可起碼他們已經做了最大的努力,他低沉的道︰「那我現在立刻去辦!」

「不!」

牧景搖搖頭︰「你去找高順,然後讓高順去辦!」

「高順?」

「張文遠就這兩兄弟,呂奉先是沒腦子的,但是高順是有腦子的,他知道輕重的!」牧景冷笑的說道︰「要是高順都不知道輕重,那麼朕不管做什麼,也算是對得起張文遠了!」

他不殺一些人,那是顧忌張遼。

立場不同。

戰場身上廝殺,你死我活,各安天命,那是正常的。

但是戰敗被俘之後,他要是執意要殺了這些人,那麼對于張遼而言,就是一根刺一直會刺在他的心里面。

對于張遼這樣能統帥明軍主力的帥才,牧景還是多一些寬容和包含的。

總要顧忌一下愛將的心態。

「我明白了!」

徐庶點頭,道︰「我會和高順說清楚的,至于他們怎麼做,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不過火炮軍會盯住他們,他們敢亂來,殺無赦!」

「嗯!」

牧景沒有多說,這是應該了,沒有防備才會有問題。

「河北呢?」牧景又問︰「幽州出了這麼大的問題,河北有沒有受到影響,另外河北世家門閥,鄉紳豪族這麼多,楊修能壓得住嗎?」

楊彪南下,現在就在的雒陽城,而且一直在雒陽城,牧景都把他給晾起來了,而河北冀州做主的是楊修。

楊修這個在歷史上也算是留下一個千古名言的人,而且因為說錯一句話被殺的人,他也算是比較冤枉的那種。

不過此人之才能,不可小覷。

這個時代世家門閥的實力能保持下來,那絕非是單純的因為他們的土地和人口的掌控,更多的是讀書能開智,人才都掌握在世家門閥手上了。

楊修在讀書人之中,也算是佼佼者,而且他是少年聰慧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更是楊氏培養的繼承人,不管是眼界,才具,心計,城府,都是數一數二的。

「河北方面有些動亂!」

徐庶說道︰「楊修倒是做的不錯,只是河北因為權力交替的比較頻密,反而在地方出現了不少動亂,朝令夕改,如同有兵就是王,給百姓帶來太多的動亂,也讓一些人野心勃勃,在一些鄉紳豪族的支持之下,如同春後竹筍一樣,冒出來的不少郡守縣令,擁兵自重!」

「亂世之下,本就是如此,當他們發現河北的權力中心崩潰之後,他們連自己想誰稟報都不知道了,自然就有這樣的心思了!」

牧景嘆氣,道︰「這也不知道是誰的錯,袁紹,曹操,還是咱們,可不管如何,河北的局勢已經是這樣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快平定河北!」

「陳宮準備率軍北上了!」

徐庶說道︰「昭明第二軍,昭明第三軍,都調動起來了,雖然傷亡有些大,整合需要時間,但是精銳是可以調動的,最多三天,他們就能越過小路,進入官道,直接從河內進入魏郡!」

「陳宮還是很穩重的!」

牧景道︰「不過河北方面,政事堂沒有人負責嗎?」

「倒是來了幾個人,比如戶部吏部都來人了,但是目前朝廷真不敢抽調太多骨干,只能說抽調這些人來當成一個審查小組,針對河北了官吏審核一遍,罷免的想辦法當地補充,如果還能用,那就先用起來了!」

徐庶道︰「陛下,咱不能太過于苛刻朝廷了,昭明閣,政事堂,都已經壓力非常大了,畢竟我們一統天下的速度太快,打天下容易,可想要治天下,得慢慢來啊!」

上黨一戰之後,天下大局定下來了,權力交替,大明朝廷正式代替漢室,統治中原,可這需要人才,大明朝廷底蘊不足,自然沒有這麼多人才。

「開科取士吧!」

牧景斟酌了一下︰「元直,你傳朕的令,告訴胡昭,今年特例開科取士,沒有縣考試,沒有州考試,集中一次,全國大考,但凡讀書人,都可以趕赴渝都報名考試!」

「會不會太過于著急了?」

徐庶有些擔心。

「不會!」

牧景道︰「說不定現在很多人都盼著朕能開科取士,朕這也是給他們台階下,天下一統,有些人需要重新站隊了!」

「陛下英明!」

徐庶頓時明白牧景的心思了。

要治理天下,不可能把那些人一棍子全部打死,打死了地方會亂,所以他需要重新接納這些人,這些地方的鄉紳豪族,其實才是最大的統治層。

梳理了他們,地方就能安定下來了。

而與其讓他們這時候惶惶不安,讓地方動亂不堪,還不如直接給他們一次機會,讓他們重新投靠明朝廷。

…………………………………………

蔡邕的北上,的確能緩解很多東西,牧景即使是皇帝,在士林之中的地位也不會提升,多了是敬畏,不會是的敬重。

而對于蔡邕,讀書人對他的是一種信仰,是一種飛蛾撲火一樣的敬重。

他親自北上,能讓很多北地讀書人緩解對明朝廷敵視。

在雒陽行館之中,就有無數的讀書人拜訪蔡邕,而蔡邕是一個慈善的長者,而且他曾經是太學祭酒,教太學出身的,對這些讀書人的包容性非常好。

而對于蔡邕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兩個人。

一個是在士林之中,地位和他不相上下的楊彪。

另外一個就是讀書人的後起之秀,被冠為王佐之才的荀彧。

拿下這兩個人。

士林他平了一半,最少反對明朝廷執政的聲音也會降落很多,讀書人的筆桿子和嘴炮那都是能殺人了,壓住了讀書人,相對而言,就壓住了半個天下了。

雒陽的天牢,壞了又修,修了又壞,如今又重修過了,關押的基本上都是數一數二的人物。

除了曹操劉備這樣諸侯之外,能單獨關押在一個小院落里面,其他的文武大將,名將謀士,都被官衙在統一的大牢之中。

楊彪作為大儒,也是前朝重臣,還是有些地位了,他被單獨關在一個還算是干淨的牢房之中。

「文先兄,多年不見,不曾想到,我們再見會是如此局面吧!」

蔡邕看著楊彪,有些感概。

「老夫也不曾想到,能笑到最後的不是袁次陽,王子師,也不是司馬建公,更不是老夫這種走一步算三步的人!「

楊彪看著蔡邕,也不由自主的有些感概起來了︰「居然是你蔡伯喈!」

他們這些人之中,要數蔡伯喈才是那種死心眼的,其余誰不是算計天下的人,包括王子師,王允當年扶持少帝,難道就沒有自己的心思嗎。

太原王氏,也不是省油的燈,若非王允死了,太原王氏也有能力成為當世實力強盛的門閥。

「世事無常!」

蔡邕低沉的道︰「當年先帝死的時候,我們都以為大變在即,走了不一樣的路,最後都在這亂世之中起起伏伏!」

他說的先帝是漢靈帝。

不是少帝。

靈帝還在的時候,他們這些朝廷大臣,那時候哪怕意見不一,但是交情還是可以的,有些惺惺相惜。

「今日伯喈兄是來送我一程的嗎?」

楊彪突然問。

「要殺你,不需要老夫!」蔡邕搖搖頭︰「你以為你拿捏住大義,他牧龍圖就不敢殺人嗎,你要是這麼想,最後害的還是你自己,你得了解一下,眼前這個從一介賊寇之子,殺出來的皇帝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果是老夫太看得起自己了!」楊彪苦笑︰「魏軍兵敗,老夫就在想,還有沒有機會,只是心里面多少想要有些僥幸!」

「你沒想錯!」

蔡邕很坦然的說道︰「牧景雖是那種霸道習慣的人,但是他太重這天下了,殺你對他而言,不過只是一個念頭,但是殺你的後果,他不想承擔,所以才有了如今的猶豫不絕,你的僥幸也沒錯!」

「那就是說,老夫好有機會!」

楊彪瞳孔爆出一抹精芒。

他不懼死。

他已經老了,死和不死,也沒有太重要,但是他心里面有一個結,楊氏不能垮掉,不是他不相信楊修,而是楊修還撐不住大局。

他該想要給楊氏擋一擋風雨。

「有!」

蔡邕說道︰「文先兄,你是一個聰明人,陛下要什麼,你很清楚,楊氏未來能不能重返關中,也看你怎麼做,有時候,你要學會取舍!」

「你今天來,其實是有殺我之心吧!」楊彪說道。

「嗯!」

蔡邕點頭︰「你太危險了,相對于曹孟德,劉玄德這些人,你更加危險,因為未來大明要大治天下,繞不開這些世家門閥,殺了你,世家門閥就少了一面旗幟,楊修太年輕了,扛不住大旗的,群龍無首,更容易對付!」

楊彪有些苦笑︰「牧龍圖果然是想要整治天下世家門閥!」

「老夫一開始也疑惑,他是不是因為自己出身,所以針對汝等,後來我听他說一句話,倒是有些明白了,大多數的財富掌控在少數人的手中,這是本來就是一種不公平,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這樣的朝廷,哪怕能得到一時之間的平靜,早晚有一天,還是會亂的!」

蔡邕說道︰「所以老夫支持新政!」

「他想的太美好了!」楊彪眸子迷茫起來︰「我們年輕的時候,都想過這美好的事情,可最後都敗給的現實,不是嗎?」

即使是世家門閥的子弟,不也是從少年熱血成長起來的嗎,他們也幻想過自己有一天能做到絕對的公平,能行俠仗義,鋤強扶弱。

可漸漸的,他們也就被這個世道所同化了,他們認清楚了自己的身份,學會捍衛了自己的地位和立場,然後就變成如今了……

「那是你我!」

蔡邕道︰「我們做不到的事情,你怎麼知道他做不到,畢竟他也算是我幾十年來,見到過,最神奇,也是最擅長創造奇跡的人!」

「那老夫還是得死,對嗎?」楊彪問。

「我如果是你,我不死!」

蔡邕搖搖頭。

「可我不能讓楊家成為靶子!」楊彪竭斯底里的吼出來了。

「已經是靶子了!」

蔡邕道︰「有你沒你,都是這樣的,楊氏從一開始,就沒有選擇的機會,當初是你們自己走錯了路,如今就該承擔這個責任,如果你覺得楊修能扛得住,你也可以去死,一死萬休,可能解決事情嗎?」

「老夫現在才知道,為什麼最後得到天下是牧龍圖,而不是曹孟德,不是劉玄德,更不是孫伯符,這些人,都算不過他的!」

楊彪忽然蒼老了十幾歲,他有一種生不如死的感覺,可如今,他卻死也死不得了。

「文先兄,明天你就能自有了,至于未來的選擇,那是你自己看著辦吧。希望日後我們還能坐而論道,青梅煮酒!」蔡邕已經達成了自己的目的,也不糾纏下去了,他還有更多的事情。

…………………………………………

另外一個牢房之中。

一個儒生,正在安然的看書,仿佛這周圍的一切,都無法影響他看書的專注。

而這時候,門打開了。

他抬頭看了一眼。

有些詫異,他站起來,拱手行禮︰「學生荀彧,拜見蔡祭酒!」

「此太學,沒有學生,沒有祭酒!」蔡邕搖搖頭。

「禮不可廢!」

荀彧堅持行禮。

「王佐之才,當年某一開始還覺得你們的荀家的人叫的太過了,哪怕想要給你宣揚名氣,好吸引朝廷征闢你出仕途,也不該有如此之口氣!」

蔡邕深深的看了一樣荀彧,這個學生,他不陌生,求學時間不長,但是他記憶尤甚啊,他有些感嘆的說道︰「可後來老夫才知道,王佐之才,名不虛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