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攤丁入畝與小農經濟阻礙季漢新興產業發展的討論

上一章里,有讀者攤丁入畝鞏固了小農經濟,從而會阻礙新興產業的發展,這里我說一說個人的看法。

是個人看法啊,不是杠。

因為這個話題已經是比較深入了,需要探討。

本章說那一百多字,根本容不下,必須要單獨開一章來講。

小農經濟會阻礙新興產業的發展,這個說法在一定程度它確實是成立的。

但它有前提條件。

一個是糧食,一個是人口。

我們先說糧食。

農業是第一產業,是所有新興產業的基礎,因為它們需要大量的商品糧。

而小農經濟又佔用了耕地,無法集中供應商品糧。

對吧?

但有沒有人想過,三國那點人口來說,想要把全國的耕種土地分完,那自耕農一人得分多少百畝地?

更何況古人沒有大伙想像的那麼傻,不可能在建國之初,就把手里的土地一下子全部分出去,後面就撒手不管了。

這是不對的。

舉個栗子。

唐朝給個人分田地,是分為兩種,一種叫永業田,一種叫口分田。

永業田呢,就是字面的意思,永遠可以耕種下去的田地。

口分田就不一樣了,只是分給你耕種,你死後國家是要收回去的。

同時在唐初時期,官府手里還留存大量的田地。

為什麼要這麼做?

這都是為了給後面新增人口作準備的。

均田制和租庸調制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直到唐朝朝廷把國家手里的田地分完了,這才宣告均田制和租庸調制開始破產。

再拿近一點的事情來說,閱歷豐富一點的讀者應該都知道,我國的農業稅才取消沒幾年(相當于古代的田賦)。

在農民沒有再交公糧的情況下,為什麼我國的商品主糧的供應一直很穩定?

原因就是國家整合了產糧區,同時放出一部分儲備耕地,轉化成為商品糧供應基地。

同樣的道理,季漢統一天下後,除非新興產業在五十年內毫無發展,讓新增的人口把國家手里的儲備耕地瓜分干淨。

否則新貴們必然會在新興產業需要擴張的時候,強烈要求提高商品糧、原材料等各類物資的供應。

(這還是在不討論農業耕種技術提高的前提下)

新興產業的糧食問題,歸根到底就是︰

新興產業利益集團,有沒有能力調動足夠的商品糧支撐新興產業的發展。

這個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前文提過好多次,土鱉每一次拉動新興產業的擴張,都是建立在足夠糧食供應的基礎上。

沒道理土鱉以前就知道這些道理,搞個攤丁入畝以後反而就不會了,這樣是講不通的。

等季漢統一天下,新貴們必然是季漢的數一數二的利益集團,說他們沒有能力調動糧食,這話你相信嗎?

丞相南征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都忘了?

那還只是興漢會的第一次聯手行動,根本無法與後面的財大氣粗的社團財閥相比。

第二個問題,人口。

糧食的增產,人口就會增多,但攤丁入畝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導致農民自願停留在土地上,不願意參與新興產業。

這也是有前提條件的。

那就是︰自耕農的不斷增多,是建立在國家重新分配土地,維持自耕農數量的基礎上。

但如果季漢統一天下後,只分配一次土地,第二代自耕農沒有分到土地,怎麼辦?

家里的地還是那點地,沒有足夠耕地的自耕農,那還叫自耕農嗎?

同樣拿我們自己的經歷來說,全面推廣承包制是1982年。

到了九十年代和千禧年,連二十年都沒到,卻出現了農村外出打工的浪潮?

為什麼?

再近一點,有沒有想到這些年大伙親身經歷的城鎮化浪潮?

「農村剩余勞動力」這種事情,不只我們有,而是歷朝歷代都有。

歷朝歷代的解決方法是不斷地把儲備的耕地地分出去,或者干脆來個改革,重新丈量土地。

等哪天這些手段都玩不下去了,就會「砰」!

而我們呢,受益于工業化進程,可以解決得更好一些而已。

同樣的道理,季漢統一天下後,只要不再給增加的人口分配土地,那麼只要二十年,就足以讓自耕農的家庭壓力倍增。

多出來的人口會流向哪里?

除了新興產業,他們還有地方去嗎?

不要說農民不願意離開土地。

如果你一家五口,需要天天下地干活,這才能勉強維持溫飽。

而外出打工,一人能養活兩人,甚至三人,你看看他們願不願意離開?

參考越巂郡,如果再加上一點點政策優惠呢?

再拿現在來說,別說人頭稅,就連農業稅都取消了,甚至國家還有補貼,讓你去種家里點地,你願意嗎?

這里唯一的問題就在于,如果季漢當真能統一天下,那麼在休養生息的二十年里,又正好是新興產業最大紅利期。

那麼它們成長養料是在哪里?

答案也很簡單︰季漢真要能吞下魏吳兩國,少說也要二三十年才能消化干淨統一天下的紅利。

如果曹魏所代表的中原老牌世家和吳國所代表江東豪族是肥肉,那麼邊塞草原的異族就是瘦肉。

肥肉瘦肉你都不去吃,非要回頭去啃蒼頭黔首這點骨渣子,新貴的口味不至于這麼獨特。

更別說還有新舊生死之爭。

第三個問題,以自耕農為代表的小農經濟與新興產業潛在沖突的問題。

這個問題,同樣可以看我國的發展過程。

我國地區發展不平衡,沿海發達,中西部落後。

這麼多年來,一直想要把沿海的剩余產能轉移到中西部,結果資本呢?

轉移到中南半島去了。

同樣的道理,季漢自耕農足夠多,能夠形成小農經濟的地方,是在哪里?

那肯定是內地平原地區。

新興產業是在哪里?

涼州,隴右,南中。

都是邊疆地區。

拿最典型的涼州來說,它地廣人稀,有足夠的耕地生產糧食,又有足夠的原材料供應,有足夠的地理交易優勢。

內地除了糧食還有什麼?

所以憑什麼新興產業一定要向內地發展?

萬一它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呢?

擁有世上最強大組織能力都做不到的事情,憑什麼季漢就能做到?

退一萬步說,季漢的新貴腦回路比較清新,就想要內卷。

但如果新興產業已經膨脹到需要破壞內地小農經濟的地步,那得要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

國家儲備耕地生產的商品糧,還有國家以各種方式所能調控的糧食,還有利益集團手里所能調動的糧食。

三者加起來,都已經不能滿足新興產業發展的胃口。

那就意味著新興產業所代表的生產力發展,已經膨脹到需要改變整個社會生產關系的地步。

這至少也是工業革命爆發的前夕了。

那種情況下,就算是把土鱉從墳里刨出來,他也阻止不了資產階級全面代替封建社會的歷史潮流。

斬首也好,上絞刑架也罷,甚至掛路燈都行,該咋辦咋辦。

這已經不是需要土鱉去考慮的問題。

但目前而言,新興產業仍處于與攤丁入畝相互促進的階段,憑什麼不能共存?

資本的本質就是為了追求利潤,達到這個目的的兩個手段,一個是提高產品價格,一個是降低生產成本。

都知道新興產業需要大量商口糧,那麼取消人頭稅,降低農業稅,不就是降低了糧食的供應成本?

所以降低生產成本的事情,憑什麼新貴們不能支持?

他們必須要支持啊!

至于剩下的問題,比如小農經濟產生的產品不流入新興產業,或者對新興產業沒有太大作用啥的。

就不想展開多說了。

農產品在工業產品面前,永遠都是弟弟。

流不流入,或者有沒有作用,自耕農所代表的蒼頭黔首說了不算,新興產業所代表的新貴說了才算。

區別就在于,它是由國家整體調控,控制這個過程平緩進行。

還是讓新興產業過度膨脹後用激烈手段奪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還是那句話,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發展到哪個階段,就要集中力量解決哪個階段的主要矛盾。

季漢目前的主要矛盾,就是如何統一天下。

新興產業也好,攤丁入畝也罷,都是季漢統一天下的助力。

就眼下的階段而言,這二者的矛盾,並不是主要矛盾,而且也並非不可調和。

攤丁入畝主要為了解決隱匿人口的問題,同時激發農民的積極性,盡快恢復生產,增加人口(參考清雍正之後的人口暴增)

它是為了以後能更好地給新興產業儲備人力資源,而不是讓它現在馬上就給新興產業提供人口。

現在新興產業所需要的資源,一部分是新貴自己提供,一部分是異族。

還有相當一部分,則是從魏國和吳國,還有蜀國自己內部的那些守舊世家豪族手里奪取。

這也是為什麼土鱉要賣工坊名額,以及讓女總裁組織行業協會的原因︰

把新興產業的發展速度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不能無序野蠻發展。

一代人解決一代人的問題,盡量不要把問題留給後代。

不要妄想幫後代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因為你不能解決還沒到來的問題。

如何瓦解世家政治,改變歷史走向,這才是土鱉要解決的最重要問題。

至于新興產業會不會引發工業革命,如果引發,那麼新興階級是決定內卷,還是外擴,歷史會走向哪里……

這已經不是土鱉所能夠決定的事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