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求情

作者︰竹苑青青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秦魏楚三府雖然早已經分院而居。

實際上,並未分家。

三府的庶務也一直都是由趙桓允在打理。

秦王趙景允任宗人府宗令,諸事纏身,根本就無暇打理府中之事。

秦王妃吳氏出身禮樂之家,痴迷音律,整日于古箏為伴,用老王妃宇文氏的話來說,不食人間煙火,也做不了俗務。

魏王趙康允雖說閑賦在家,但他自小身子羸弱,是出了名的藥罐子,姻緣上跟世家貴女自是無緣,只能退而其次求娶了商賈之家的嫡女為妻。

魏王妃藺氏貌美,也精于算計,只是太過精于算計,就顯得小家子氣。

宇文氏自是不放心把這偌大的家業交給她。

既然秦王府和魏王府都指望不上,宇文氏只能著手栽培趙桓允掌管三府庶務。

趙桓允雖然是宇文氏最小的兒子,卻是三府真正的當家人。

加上他自帶威儀,別說佷子佷女們怕他,就連秦王妃和魏王妃兩位嫂嫂見了他,也不敢多說一句話。

下人們更是惶恐,避之不及,背地里喊他冷面閻王。

若是趙桓允知道趙琰的人在芙蓉閣跟人打架,賠了一千兩銀子,肯定不會輕饒了他,閉門思過事小,若是罰他抄寫家規或者去練武場,那才是最要命的。

一想到這些,趙琰就覺得雙腿發軟。

練武場十八般兵器掄下來,他至少得月兌兩層皮。

至于抄寫家規,那更是生不如死,上次他跟堂兄趙衍醉酒晚歸,被罰抄了一百遍家規,手都腫了好幾天。

魏王妃見兒子那個慫樣,氣不打一處來︰「這事不是說瞞就能瞞住的,千不該萬不該,你不該賠一千兩,不過是幾個茶碗,一兩銀子也夠了,你倒好,出手就是一千兩,你傻啊!」

她關注的不是事情本身的對錯。

而是她覺得這一千兩銀子實在是太多了。

「母親,現在說這些已經晚了,只要三叔不追究,這事才算了了!」趙琰剛才在芙蓉閣也沒想這麼多,越想越後怕,忙問道,「三叔什麼時候回來?」

實在不行,他就去找祖母求情。

三叔不會不給祖母面子的。

「剛剛我听丁香說已經到了通州了,因你三叔受傷,不宜急行,今兒就不再趕路,明天才能回來。」到底是自己兒子,魏王妃也不忍再責備他,「你若不想領罰,現在就去通州見你三叔,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給他听,總比他听到那些風言風語的好。」

「多謝母親,兒子明白了。」趙琰眼前一亮,讓人牽了馬,直奔通州,並非是他小題大做,而是三叔一向賞罰分明,他這事是真的逃不掉。

慕容氏得知此事,當著小秦氏的面,稱贊姜瑜做得對︰「出門在外,咱們不惹事,但也不用怕事,魏王府的奴才向來囂張,也該給他們點顏色瞧瞧,難不成咱們還要受幾個奴才的欺辱不成?」

都是皇叔府,秦王府謙卑,楚王府持正,唯獨魏王府,眼高于頂,動不動就外面惹事。

說到底,還是老王妃憐憫魏王趙康允體弱,睜一只閉一只眼罷了。

「幾個奴才事小,得罪了魏王府,終究不妥。」小秦氏總算知道姜瑜為什麼不好惹了,總算是找到根源了,心里有些不屑慕容氏的武斷,「老夫人巾幗不讓須眉讓人敬佩,只是三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眼下瑜娘沒了裕王殿下的庇護,行事理應收斂些才是。」

這也就是在忠義侯府。

要是她,她肯定會指責姜瑜處事魯莽蠻橫。

人家都賠了不是了,姜瑜卻不依不饒地讓人家賠償芙蓉閣的損失,這不是蠻橫是什麼?

再說了,好人家的姑娘即便出門總有長輩陪伴,像姜瑜這樣單槍匹馬地外出,真是少見。

芙蓉閣什麼地方,京城魚目混雜之所,即便這次不是魏王世子,下次指不定會遇到誰呢!

「太夫人,人家都欺負到跟前了,還讓瑜娘怎麼收斂?」慕容氏一听小秦氏這樣說,就不高興了,「所以你剛剛說你們瑗娘的苦衷,就是收斂太過,不會拒絕別人吧?」

小秦氏語塞。

話不投機半句多。

兩人不歡而散。

慕容氏一向不拘著姜瑜。

姜瑜從芙蓉閣回來後,讓柳姑姑去慕容氏那里說一下事情的原委,又吩咐阮媽媽把她抄了一半的經書拿來︰「明天是母親的生辰,今晚我無論如何要把這經書抄完,去白雲觀供奉。」

白雲觀有忠義侯府的供奉,也是殷氏生前最喜歡去上香許願的地方。

她無論如何都要去一趟的。

阮媽媽道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