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

趙貞吉致仕這件事,發生在高務實剛剛離京不久,是由于葉夢熊等御史阻撓封貢,皇帝一怒之下提出今年的京察同時要考察科道,結果因為一點點陰差陽錯,引起了趙貞吉的不滿而最終鬧大的,此事前文有述,不再贅言。

當時趙貞吉使人彈劾高拱,說他堅持考察科道是要為隆慶元年去職一事進行打擊報復,高拱因為堅持要先把事情辦妥再跟趙貞吉計較,強行壓住了門下弟子們的反擊。

待到考察事竣,吏科都給事中韓楫忍不住了,上疏論趙貞吉庸橫,請罷之。趙貞吉疏辯,說韓楫是高拱私黨,排擊異己。

當時趙貞吉得知自己被韓楫彈劾,勃然大怒,上疏力辨說︰「人臣庸則不能橫,橫非庸臣之所能也。往奉特旨,命臣兼掌都察院事,臣所以不敢致辭者,竊思皇上任高拱以內閣近臣而兼掌吏部,入參密勿,外主銓選,權任太重。雖無丞相之名,而有兼總之實,即古丞相亦不是過。此聖祖之所深戒,而垂之訓典者。皇上委臣以綱紀彈壓之司,與之並立,豈非欲以分其勢而節其權耶?今且十月矣,僅以此考察一事與之相左耳。其他壞亂選法,縱肆大惡,昭然在人耳目者,尚禁口不能一言。有負任使如此,臣真庸臣也。

若拱者,可謂橫也已。夫楫乃背公私黨之人,而拱之門生,其月復心羽翼也。他日助成橫臣之勢,以至于摩天決海而不可制,然後快其心,于此已見其端矣……因請還拱內閣,勿再預吏部事。」

趙貞吉這是在自辯疏里彈劾高拱以大學士兼掌銓務有違祖制,那高拱就不得不自辯了,于是上疏說︰

「夫考察科道,聖諭也,在上必有獨見。豈皇上為此敕旨,故假臣以報復之地耶?又豈臣之力敢請乞皇上為此以遂其報復耶?此聖心所明,與臣何預?況今考察畢事久矣,曾否報復,其事具在,不惟在朝之人知之,四海之人皆知之矣,臣無庸辯也。至謂臣‘壞亂選法,縱肆大惡’,不知臣曾壞何法,縱肆何事?如其然,國家自有憲典,安所逃罪?如其不然,天下自有公論,安可厚誣?臣亦無庸辯也……乃今以韓楫之奏,遂反詆臣。夫使楫之奏果是為臣,則前給事中張鹵、魏華明,御史王友賢、蘇士潤皆曾劾貞吉者,又何為乎?其理自明,臣亦無庸辯也。

至謂臣‘當復還內閣,不得久專大權’。夫身任重權,臣之所甚懼也。求謝事權以圖保全,臣之所以日夜惓惓在念者,特恐有違聖托而不敢以為言也。今貞吉乃為臣言至此,則所以得免于顛危矣。但臣本庸劣,分當引退,不當但求解權而止,願特賜罷免。」

高拱這道疏辯很有力道,大意是︰

考察科道是皇帝的旨意,難道皇帝為了讓我有機會「報復」所以特地下旨?至于你說我壞法、縱肆,請你舉證,如果我真做過,自然有國法治我之罪,如果沒有做過,天下人自有公論。你因為韓楫是我門生而彈劾了你,就反過來污蔑我,那我請問給事中張鹵、魏華明,御史王友賢、蘇士潤等人都曾因此彈劾你,難道他們也是我的門生?

至于兼掌吏部,我也不想兼掌,實在是辭不掉啊,既然又被彈劾,那我繼續請辭。而且,既然你覺得我權力太大,甚至「摩天決海而不可制」這麼嚴重了,我干脆連大學士一起辭了,回家養老,這總行了吧?

然後高拱就按照大明慣例在家等待聖裁,不去內閣和吏部視事了。

事情到了這一步,相當于高拱以請辭來表明態度,皇帝就必須做出抉擇了。

于是,隆慶的手詔下來了,一道給高拱,說︰「卿輔政忠勤,掌銓公正,朕所眷倚,豈可引嫌求退?宜即出安心供職,不允辭。」

另一道給趙貞吉,「使貞吉歸」——你辭職回家養老吧。

隆慶帝不是那種政治水平低下的小皇帝、呆皇帝,他心里自有一本賬。隆慶四年高拱起復回京的時候,就辭「掌管吏部事」,說︰「吏部統馭百僚,為天子平均四海。……至如臣者,豈其人哉?」

皇帝回復說︰「卿輔弼舊臣,德望素著,茲特起用,以副匡贊;銓務暫管,已有成命,不允所辭。」這樣,高拱就以閣臣兼管銓務上任了。

所以趙貞吉疏言高拱以內閣近臣兼掌吏部,是「入參密勿,外主銓選,權任太重」,「此聖祖之所深戒,而垂之訓典者」。

但趙貞吉這麼說,實際上不光是指責了高拱,也是在指責他這個皇帝。

而且,退一步說,高先生掌銓,既然違背祖制祖訓,你趙貞吉當時就該向朕諫諍,撤銷其兼掌吏部事權呀,又何須等到十個月之後?但是,你趙貞吉當時不向朕建言,相反卻和李春芳聯手,要兼掌都察院。

哦,高先生以大學士兼掌吏部有違祖制祖訓,難道你趙貞吉以大學士兼掌都察院就不違背祖制祖訓了麼?

朕既然捏著鼻子答應讓你兼掌都察院,就是不希望你們老拿高先生兼掌吏部說事,你現在倒好,得了便宜還賣乖,非要揪著這件事不放了是吧?

真當朕這個皇帝是泥捏的嗎!

皇帝也許拿整個文官集團沒什麼好辦法,但對于具體某個官員,卻有的是辦法。所以趙貞吉這次對高拱的指責,由于誤傷了皇帝,皇帝決定不忍了,直截了當打發趙貞吉回家。

事情到了這一步,李春芳知道大事不妙,好不容易通過內廷權宦得知消息,知道了皇帝突然發怒的真正緣由,頓時就坐蠟了。

趙貞吉兼掌都察院這件事,的的確確是他和趙貞吉商議之後,由他親自出面找皇帝提起的。當時由于高拱剛剛起復就掌如此重權,皇帝也不希望朝中有太多的反對之聲,對于趙貞吉這種實際上分擔了高拱所面對的火力之舉,皇帝是挺歡迎的,立刻就答應了下來。

然而李春芳和趙貞吉誤判了形勢,以為皇帝自己也覺得高拱權力太重,需要有個人來制衡一下,所以興高采烈覺得謀劃成功了,也就沒有多想。現在看來,簡直可笑——在皇帝眼里,恐怕天下人都背叛他,高拱也不會辜負他。

因此李春芳立刻上疏請辭,但由于隆慶還要讓他背一個有可能出現的大鍋,所以一直壓著不肯批,直到現在。

高務實看了看手中的情報,推算了一下俺答封貢全部完成的時間,知道李春芳走人已經近在眼前了。

這時高珗忽然匆匆走來,說高閣老來信,並且特意說明不是走的朝廷驛道,而是高拱通過高務實留在京師的騎丁換人不換馬,晝夜不停送來的。

高務實不敢怠慢,檢查了一下火漆,立刻拆開來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