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總百揆(卅三)威虜堡

京華在大明國內的武裝力量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其中保安隊是武裝家丁的「常備軍」,「護廠隊」則是「預備役」。

「護廠隊」是由京華在各地的「護廠隊」、「護礦隊」、「別院守衛」等各種武裝家丁合並組成,形成單獨的體系。不過,因為多年習慣,平時還是沿用之前的叫法,比如「甘肅威虜堡銅礦護礦隊」。

當然,它在京華內部還有個更正式的稱呼,叫做「西北第十一護廠隊」。這是因為護廠隊這個預備役體系雖然基本照抄了保安隊,但是它並非以省、府、縣三級來劃分,而是按地域分作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西北、蒙古八大分部。也就是如「華北第某某護廠隊」、「蒙古第某某護廠隊」這樣。

按理說,「第某某」這種數字表述並不如具體某地如「威虜堡」來得直觀,一看就知道該支武裝由何處而來、平時駐在何處。然而,這其實就是高務實的用意︰弱化常駐地和負責區意識,形成「全國護廠隊將隨時按需調配」的思維鋪墊。

如果這種思維運用到大明的軍事體系,那麼或許可以這樣理解︰別管你是四川總兵麾下的兵馬還是甘肅總兵麾下的兵馬,朝廷說你今年駐守哪里你就得駐守哪里,朝廷說你今年歸誰統轄你就歸誰統轄——打破地域限制,全部由朝廷機動部署。

當然了,時代限制還是客觀存在的,畢竟高務實現在也沒有太多必要真把他們隨意調動去別處執行任務。所以即使高務實有意把護廠隊體系往這個方向引導,但各地護廠隊、護礦隊還是更習慣沿用舊稱。

說回「威虜堡護礦隊」,這個護礦隊當前的人數——也就是「三千人」這個規模——並非常備編制。按照京華的制度,礦工每十人選一人為護礦隊,因此「威虜堡護礦隊」平時的規模沒這麼大,應該是六七百人左右。

不過眾所周知的是,礦工在歷朝歷代都是頂級兵源之一,個人素質好到隨便訓練一下就堪稱精兵。因此,當布日哈圖打過來之後,威虜堡護礦隊臨時擴編一下就直接拉到了三千人的規模。

劉綎在黑河邊確定了一下方位,找了一段水流不急的區域安排蒙古式浮渡。這個辦法在本書前文曾經講過,即所謂「革囊渡江」。

革囊就是皮子做的氣囊。在北方,特別是黃河兩岸,革囊本就是常見的渡河工具。革囊一般用羊皮做成,制作的方法,大致是將羊宰殺之後,用細管向羊皮中吹氣,使皮肉之間產生氣流,再用力捶打羊皮,羊皮就會與羊肉分離。

這時,割下羊頭與四肢,然後將羊皮從頭部向下撕拉,羊皮就會完整地剝落下來,然後只要將頭部、四肢及尾部的孔洞扎緊,就天衣無縫了。等到要用來作為渡河的工具時,船工向皮囊中吹氣,羊皮就膨脹為鼓鼓囊囊的革囊。

這種革囊,可以用它承載木筏,同時讓許多人飄浮過河。大致說來,大凡水流湍急,不易舟楫的河流,蒙古軍當年都采用這種「革囊渡江」的方式。

如今這段黑河水流並不湍急,但因為荒無人煙,而且劉綎也沒時間久等,自然也就不考慮什麼征集民間舟楫渡河了,只能「革囊渡江」。好在劉家軍的騎兵將領去額爾德木圖那兒「進修」過,對于蒙古人這套辦法學得很仔細,軍中常備了足用的革囊,因此渡河一事很快辦妥。

過了黑河,劉綎再次安排補水、喂馬、吃飯,以及還給了三個時辰讓大伙兒抓緊時間睡一覺,同時派出三支夜不收,均往威虜堡方向撒去。

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畢竟這麼一支八千人的騎兵如果突然殺到威虜堡城下,人家搞不好會以為是蒙古軍到了,到時候鬧出烏龍來就不好了,因此需要先派夜不收前去打打前站,通知一下對方。

這還有個好處就是讓威虜堡提前做些準備,比如那十六門大炮,能調動的部分就趕快做好裝車準備,能一同隨征的人員也一樣,應該提前做好準備。

劉綎在這件事上倒是毫不客氣,反正高務實給過他權限,京華在甘肅的武裝力量在必要時都需要听從他的調用。劉綎也知道這個權限算是給他開了小灶,搞不好還有自己妹妹的面子因素,因此對待這件事他也很認真……可不能把護礦隊浪沒了,這是老板的私兵呢。

三個時辰之後,劉綎率八千騎兵準時出發。這一次,他們依舊沒有上馬,仍然選擇牽行,並且由于不在是崎嶇山路,行軍速度還拉高了一點。按照馬速來衡量,已經到了「快步」的程度。

說到馬速,這里補充一點冷知識。馬有四種速度,由慢到快分為慢步、快步、跑步、襲步。每一種速度都對應一種特定的步調,或者說步伐,也可以說動作姿態。

慢步又叫常步,是馬行走的基本方式,是四節拍(蹄音)步伐,踏蹄的順序為︰右後——右前——左後——左前。速度一般為3-4英里每小時,即5-6千米每小時。換算成大明的說法就是一個時辰走十一二里。

快步即快跑、快跳,是馬匹對腳肢輪流動作的兩節拍(蹄音)步法,有四蹄均離地的騰空期。踏蹄的順序為︰騰空期——左後、右前——騰空期——右後、左前。速度一般為6英里每小時,即約十公里每小時,或「一個時辰二十里」。

跑步是三節拍(蹄音)步伐,以左跑步為例,踏蹄的順序為︰右後——左後、右前——左前——騰空期;以右跑步為例,蹄音的順序是︰左後肢、左對角肢(左前肢和右後肢同時動作),右前肢,隨後是瞬間的騰空期,在跑下一步之前,四蹄全部騰空。速度一般為8-10英里每小時,取中間值按9英里算,即約15千米每小時,或說「一個時辰三十里」。

襲步就是後世競速賽馬中用到的步伐,或者騎兵沖陣時進入到最後沖刺狀的步伐。即賽馬時四節拍的快跑,指馬匹按跑步的運步順序,以伸長步法和最高速度進行的一種跑步。以左跑步為例,踏蹄順序是︰右後腿——左後腿——右前腿——左前腿——騰空期。

當然,襲步作為沖刺步伐,具體速度就沒個準了,得看這匹馬的本事。不過,平時也沒人聊襲步速度,畢竟這種速度保持不了多久,甚至往往只能按多少秒來計算,行軍時提也休提。

實際上不僅襲步平時不會用,馬匹的「跑步」平時都用得很少。一般而言,騎兵行軍時的速度就是指馬匹「慢步」的速度,緊急趕路也只會調整到「快步」——而且不會長時間使用這種速度。

還是那句話,馬比人嬌貴多了,遠不如人耐操。「恐怖直立猿」絕非浪得虛名,在耐力這一塊,人類幾乎沒有等量齊觀的對手——當然這是指天生的潛力,你非要說你三千米能跑斷氣,那是因為現代人缺乏基本鍛煉,跟天賦沒關系,祖宗們可不背這個鍋。

說回速度,在拿破侖戰爭時期,根據法軍條令規定,法軍此時的主要騎兵步法可分為慢步(pas)、快步(trot)、跑步(galop)三種,速度依次為每分鐘100、240、300米。

其他列強軍隊的規定大體與法軍類似,拿俄軍來說,其慢步、快步、跑步速度分別為每分鐘50、120、150沙繩(俄國單位),也就是107、256、320米,幾乎和法軍一樣。

而在跑步之上,各國軍隊里也有全速奔馳的襲步。如前文所說,這種跑法自然沒有具體規定,但一般公認其速度應當達到每秒8米以上。

毫無疑問,快步、跑步和襲步對馬力均有相當消耗,後兩者尤為嚴重。

快步持續半個小時以上,跑步持續6分鐘以上,都會令馬匹頗為疲憊。所以如果長途行軍,騎兵就只能運用慢步——不過,由于蒙古馬的耐力吊打歐洲馬,快步可以持續的時間會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按照當時的共識,當騎兵沖擊騎兵時,哪一方騎兵能夠既保持更好的隊形,又跑出更快的速度,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既要隊形,又要速度,還得保持馬力,那就只剩下一種解決方法︰以低速靠近敵軍,在最後幾百米乃至一百多米改為高速,只有在距離接敵還有幾十米乃至十幾米時才達到全速。盡管這個要求看起來很簡單,然而集體完成卻仍然需要相當程度的訓練。

就拿七年戰爭中的騎兵典範普魯士軍隊來說,理想狀況下的普軍騎兵在距離敵軍110-150米(150-200步)從快步提速到小跑步,距敵五六十米(70-80步)時用馬刺催促戰馬以大跑步前進,但並不放開韁繩。

這是因為所有戰馬不可能以同樣的速度飛馳,騎兵仍需要控制馬匹維持隊形,等到距敵僅有15米(20步時)才以最高速度向前猛沖。

其他各國軍隊具體做法多少有些差異,但基本思路仍是一樣的,相隔數百米時以慢步開始行動,而後逐步加速到快步、跑步乃至襲步。

以法軍條令為例,就是距敵315米時由慢步切換為快步,距敵165米時快步變為跑步,距敵65米時由跑步加速為大跑步乃至襲步。

扯遠了,說回來。劉綎仗著本部的戰馬是以蒙古馬為基礎血統強化而來,耐力比較持久,以此他的打算是以快步-慢步-快步-慢步間歇式轉換行進,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先抵達威虜堡,然後攜威虜堡的重火力殺奔肅州城下。

這一計劃的關鍵就是速度,必須在肅州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神兵天降。即便肅州的蒙古軍發現他們也是一支理論上不具備攻堅能力的騎兵,但一來可能來不及關閉城門,二來即便關閉了城門,己方也有重炮可以集中轟開一處缺口。

蒙古人逃回草原兩百多年了,早已沒有了什麼守城經驗,是典型的善攻不善守。前次朝鮮之戰時,明軍將領指揮蒙古隨征騎兵也都是拉他們出去打野戰,守城這活兒全靠漢軍,可沒人指望蒙古騎兵守城。

由于是慢步、快步輪替,但同時並不載人,所以劉綎所部騎兵這次跑得很快,六個時辰跑完了百里距離,成功抵達威虜堡城下,中途只進行了一次補充休息(指吃飯喝水等事)。

當然,即便如此,六個時辰畢竟是十二個小時,一整個下午和上半夜就過去,他們抵達時已經到了半夜。

威虜堡果然是一處大型稜堡,城頭密密麻麻的火把將這處稜堡的形狀大致展現在了劉綎眼前。劉綎下令在威虜堡東門前兩里處站定,再次派出夜不收前往交涉。

不多時,七八名身作褐衣罩甲打扮的京華護礦隊員隨著明軍夜不收前來查看。劉綎見狀不由得暗暗點頭︰到底是侯爺的兵,還真是夠小心的,看了蓋著我關防大印的文書還要派人來親自查看。

「可是四川劉總戎當面?」打頭一人遠遠拱手,大聲問道。

「正是劉某!」劉綎並不急于下馬,反而喝道︰「吾奉侯爺之命暫督爾部,威虜堡銅礦執事高鶴、護礦隊縱隊長高鐸何在?」

打頭那人听了這句話才算是完全信了劉綎的身份,與身後同伴一起單膝下跪行禮道︰「回稟劉總戎,在下便是高鐸。執事正在堡中安排接待事宜,請總戎安排所部入堡休息。」

劉綎听了這話,總算一翻身跳下馬來,走上前去將高鐸扶起,同時問道︰「休息倒不急于一時。我且問你,我要貴部做的準備可都照辦了?」

高鐸笑道︰「豈敢誤了總戎大事?十六門大炮都已裝好拖車,隨時可以隨軍出發。我部現有三千一百二十七人,已經決定只留五百人守城,其余人等都已打點行裝,隨時可以隨征肅州。」

劉綎很是滿意,點了點頭表示肯定,但又接著道︰「好,不過我部是要奇襲肅州,你們可跟得上?」

「總戎只管放心,威虜堡的弟兄們都是礦工出身,個個都是鐵腳板,這區區百里之地,斷無跟不上的道理。」高鐸微微挺胸,信心十足的回答道。

「好,很好!既然如此,我部這就入堡,只吃了這頓飯就立刻出發!」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milan123」、「單騎照碧心」、「書蟲碼」、「瀟灑的pig」的月票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鄰家男孩1」的12張月票支持,謝謝!感謝書友「風冷霜華」的14張月票支持,謝謝!

PS︰昨晚碼字睡著了,這章是昨天的。

(本章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