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嶺南三忠

聖旨最後還特意交待。

命令鄭成功把台灣附近兩百海里的海域,徹底變成大明海軍訓練場。

沒有大明允許,任何國家和個人商船和戰艦都不能踏足一步。

特別是荷蘭人的商船,一艘都不可以放過。

黃明宣讀聖旨完畢,鄭成功等人急忙領旨謝恩。

直到這時,眾人才過來和張家玉陳邦彥相互認識。

從今天起,台灣治理將全部交給這二位,他們正式成為台灣百姓父母官。

雖然歷史上台灣一直是華夏領土,可並不是一個省,一直都在福建的管轄之下。

遠洋水師基地雖然在台灣,但他們並不會干涉張家玉和陳邦彥對台灣省的治理。

說到台灣省首任知府張家玉和巡撫陳邦彥,我們還是要介紹一下他們二位。

他們是嶺南三忠之一,和閻應元等人一樣,都是歷史上著名抗清民族,只是沒有閻應元他們那麼大名氣。

在這部書里,東擄並沒有入關,所以根本不會有人知道什麼嶺南三忠。

不過作為一個現代穿越者,朱由檢對此卻是很清楚。

嶺南三忠,是指陳邦彥、陳子壯、張家玉三位抗清民族英雄。

1644年明朝滅亡之後,內憂外患的漢民族繼續遭受著天災、農民起義、滿清入侵的聯合摧殘。

嶺南人民在南明政府的領導下涌現了眾多可歌可泣的忠烈之士,嶺南三忠便是其中的代表。

陳邦彥,

嶺南三忠之首。字令斌,號岩野,漢族,生于1603年,逝于公元1647年。

廣東順德龍山人。早年設館講學,為當時南粵碩儒名師。

明亡,年屈四十的陳邦彥疾書《中興政要策論》萬言書,並參加南明廣東鄉試,中舉人,擢升兵部職方司主事,派往贛州參與軍事。

公元1647年,與陳子壯密約,起兵攻廣州,連戰清軍。

後大戰清軍于清遠,寡不敵眾城破被執,慘遭磔刑。

臨刑時,慷慨寫下《獄中五日不食臨命歌》

天造兮多艱,臣之江也滸。

書生漫談兵,時哉不我與。

我後兮何之?我躬兮獨苦。

崖山多忠魂,先後照千古!「

歌罷,從容就義。

留世著作《雪聲堂集》十卷、《南上草》、《易韻數法》、《中興政要》等作品遺世。

他用著作展示中興國家的願望和對朝廷的耿耿忠心,表達出強烈的忠君思想。

他用散文分析當時的形勢、提出對策,表現出非凡的治國思想。

他主張文章應該具有實用性,而且用散文來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表現出典型的實用思想。

英勇就義後,永明王其追授邦彥兵部尚書,謚忠愍,蔭子錦衣指揮。

張家玉,

字元子,號芷園,漢族,生于公元1615年,逝于公元1647年,廣東東莞人。

南明「嶺南抗清三忠「之一。

19歲考取秀才,為廣州儒學生員。22歲鄉試中舉人,29歲中進土,授翰林院庶吉士。

1647年正月,于家鄉東莞起兵抗清,大捷,取東莞城活捉知縣鄭鋈。

後于東莞大戰漢奸李成棟,寡不敵眾退守西鄉。

站穩腳跟後立刻反攻,連克新安、博羅、連平、長寧、歸善、增城數地,捷報連連。

後漢奸李成棟再次組織清軍進攻,于增城大戰十天十夜。

張家玉寡不敵眾,見大勢已去遂投湖自盡,以死殉國。

南明永歷帝追授其為太子少保、東閣大學士、吏部尚書。

不久,又加贈太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增城侯,謚「文烈「。

陳子壯,

字集生,號秋濤,漢族,生于公元1596年,逝于公元1647年。廣東南海沙貝村人。

南明「嶺南抗清三忠「之一。

萬歷四十七年進士。歷官編修、崇禎間累遷禮部右侍郎。

南明弘光帝禮部尚書、桂王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

公元1647年連同陳邦彥起兵抗清,于禺珠洲先勝後敗,遂轉攻三水又攻高明,繼而與清兵接仗于新會和香山。

後與清軍大戰清遠,寡不敵眾兵敗被俘,慘被鋸死。著有《雲淙集》、《練要堂稿》、《南宮集》。

在舊《廣東通志》中被稱為廣東古八賢之一,與東晉程旼、唐代韓愈、張九齡,北宋劉元城、狄青,南宋文天祥、蔡蒙吉齊名。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嶺南三忠,還有一位陳子壯有職務在身,朱由檢暫時沒有調動他。

台灣省是華夏最大的島嶼,朱由檢知道不能用北方官員去治理它。

在鄭成功兵發台灣之時,朱由檢就已經決定把台灣直接劃省。

思來想去,最後決定任用南方官員去治理台灣。

如果讓北方官員去台灣,確實有些不適合,渡過台灣海峽對他們來說可能都困難。

現在大明對荷蘭人的經濟制裁已經開始。

台灣作為荷蘭人曾經在東亞海上交通運輸中樞,大明艦隊駐守台灣好處很多,不但對打擊荷蘭運輸船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也能提高大明海軍實戰水平。

鄭成功率領大明艦隊在台灣海峽訓練活動範圍很大,幾乎覆蓋了整個東亞地區。

只要發現有荷蘭船隊經過,立即會將他們扣押,敢逃跑的商船,鄭成功會毫不猶豫下令擊沉。

從此,台灣省附近兩百海里範圍內,已經成了海上馬車夫的禁地。

開始荷蘭人並沒有把大明經濟制裁當回事,他們以為大明只是口頭警告,不可能斷絕和他們的商貿。

可是從大明下達最後通牒第三天開始,大明真的關閉了所有與荷蘭人的貿易口岸。

這對荷蘭人以及整個歐洲的影響都是致命的打擊。

可以這麼說,歐洲人穿的棉衣幾乎都絕大部分來自大明。

歐洲人穿的絲綢制品,也幾乎全部有大明供應。

他們那里根本沒有人種植棉花,更沒有人會種桑養蠶,棉布和絲綢當然無從談起。

大明的茶葉陶瓷等,現在也已經成了西方有錢人家的

必需品,這些物品大多數都是有荷蘭人的船隊運輸。

對于大明經濟制裁,那些自以為是的荷蘭人,從開始毫不在意,到現在憂心忡忡只用了十天不到時間。

短短十天,讓荷蘭人徹底明白大明對他們的重要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