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外丹黃白術(4000)

作者︰我知魚之樂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甚至吳良有理由懷疑。

這位名為胡昭的「孔明先生」現在是不是司馬世家供養的門客?

畢竟司馬懿來回不過半個小時的功夫,再算上說話的時間,他這差不多就是在自家院子里轉了一圈,因此就算胡昭沒有住在司馬府上,也一定就住在附近的什麼地方,與司馬家關系極為密切。

「孔明先生如此瞧得起我,我又怎麼妄自尊大,  快快有請。」

如此想著,吳良已經頗為謙卑站起身來準備迎接胡昭。

「多謝吳公子。」

司馬懿又對吳良拱手一些,便快步走出客堂前去請人。

如此只是三個呼吸的功夫便又折返了回來,此時他的身後正跟著一個看起來約莫三十來歲的中年男子。

此人身著一身灰色的粗布長袍,頭頂綁著一塊藍色方巾,面皮白淨舉手投足溫文爾雅,看起來比白菁菁的父親白啟儒身上的書生氣息還要更重一些,初次見著便給人一種人畜無害的安全感。

此人便是胡昭。

據吳良所知,  此人除了是屢次受到袁紹與曹老板以禮相招的名士之外,  還是漢末非常有名的書法家,與相對比較有名的鐘繇合稱「鐘胡」,並且史書中還對二人的書法風格做出了總結——「鐘氏小巧,胡氏豪放」。

古話常說「字如其人」。

因此通過這個細節,吳良覺得胡昭的真實性格可能不似表面上看起來的如此溫文爾雅,或許是個外冷內熱的人。

「見過家主、夫人。」

如此來到堂內,胡昭先是恭敬的對司馬防與夫人施了一禮,接著一雙眼楮便已經瞄向吳良等人。

但看過所有的瓬人軍骨干與曹純等人之後,他卻面露為難之色,有些不自信的施禮問道︰「諸位有禮了,不知哪位是吳公子?」

「正是在下,見過孔明先生。」

吳良笑呵呵的還禮道。

「想不到吳公子竟如此年輕……」

胡昭有些意外的看向了吳良,接著又立刻歉意道,「吳公子莫怪,我只是不曾想到吳公子如此年紀便可感悟得道,因此有感而發,  沒有旁的意思。」

「孔明先生言重了。」

吳良不以為意的笑了起來。

此刻司馬防見吳良與胡昭接下來定是有許多話要說,  于是便以主人的身份主動開口說道︰「吳公子,孔明先生,兩位還是先請就坐吧,有什麼話坐下來慢慢說,不必拘禮。」

「多謝家主。」

兩人拜過之後,吳良重新回座,而胡昭則在吳良之下的位子上尋了個較近的位置座下,一來方便說話,二來也在突出對吳良的尊敬。

司馬防又適時對夫人與那些兒子們說道︰「今日祭祖,想來你們也有些倦了,便先下去歇息吧,若有什麼事我再差人去叫你們,伯達與仲達留下即可。」

「唯。」

聞言眾人亦是紛紛起身,與胡昭和吳良等人施過禮後魚次走出了客堂。

自此現場除了瓬人軍骨干與曹純、胡昭、司馬防、司馬朗與司馬懿之外,便再也沒有了其他的人。

通過這些細節可以看出。

司馬家的長子司馬朗與次子司馬懿如今已經參與到了家族事務之中,並且地位都在其他的子嗣之上。

同時也說明。

胡昭與司馬家的確存在著不足為外人道也的特殊關系,甚至就連司馬家的一些次要人物亦是無權知道過多,至少沒有資格直接參與進來。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

胡昭先是忘了司馬防一眼,見司馬防微微頷首之後,  才終于開口問道︰「吳公子,  方才我听仲達說起,  你僅僅只是通過面相,便看出他前些日子曾與人結怨險些惹來殺身之禍,還看出我暗中相助才替他免除了災禍……」

「倒也並沒有那麼精準,我其實並未看出是孔明先生暗中相助,只是看出相助的人與二公子有師徒之誼罷了。」

吳良謙虛笑道。

「吳公子莫要謙虛,此事就連仲達都一無所知,我更是從未對任何人提起過,吳公子卻能僅僅通過面相便洞悉始末,這已非凡人可以做到。」

胡昭當即滿臉敬佩卻又好奇的問道,「如此看來,吳公子恐怕已是得道高人,並且吳公子還可言明仲達未來的命數,如果我所猜不錯的話,吳公子恐怕非但已是得道高人,並且還已經步入了五通境界,是也不是?」

五通境界……

吳良此前倒有所涉獵,因為這是記錄在《莊子》中的內容,所謂五通便是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

而達到了五通境界的人則被稱作「小乘仙」,說的直白一點就是後世常說的陸地神仙,又或是超凡者,不過本質依舊是人。

而五通境界之外,則還有六通。

于六通之上,便是達到十通的大乘大覺金仙了,這才是真正的神仙,本質已經不再是人,而是羽化升天的神祗。

吳良沒見過神仙,就連陸地神仙也不曾見過。

非要說他見過的人中,誰最接近陸地神仙的話,也就只有前不久才剛剛完成尸解的左慈了,不過在了解了左慈「尸解」的本質之後,吳良雖知道這是一件科學無法解釋的玄妙之事,但卻並不覺得有多牛叉。

因為在他看來,「尸解」這種成仙之法並不能算是得道成仙,只是另外一種異于常人的生存方式罷了,他真心一點都不羨慕,還一定會敬而遠之。

與此同時。

吳良忽然又想起了史書中有關胡昭記載的一處細節,史書中說他「親自耕種,以求道為樂事,以研讀經籍自娛」。

這處細節雖然很容易被忽略,但的確提到了胡昭有「求道」的舉動……

「孔明先生言重了,我也只是略有所悟罷了,與得道還相差甚遠。」

吳良雖心知自己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但還是順著胡昭的說法謙虛說道。

而他這麼一「謙虛」。

在胡昭與司馬家的父子三人眼中自然便無異于默認,四人眼神又是微微一變互相對視了一眼,似是達成了某種共識一般,接著又由胡昭作為代表開口說道︰「不瞞吳先生,我平日里亦是潛心求道,許多年過去雖還未不入道門求得道果,但亦是從許多古籍之中得知了一些皮毛,還因此做過一些嘗試,只是這些嘗試是對是錯尚無定論,不知可否請吳先生親自為我驗證一番。」

「吳公子」變成了「吳先生」,吳良的地位無疑又提升了一大截。

「哦?」

吳良頓時來了精神,心中自是很想看看胡昭究竟做過哪些「傻事」,于是便正色應道,「孔明先生可一一道來,若是我僥幸能夠為先生指點迷津,亦是人生一大幸事,自然不會推辭,如此對我堅定道心亦有不少好處。」

「……」

听到這話,瓬人軍骨干們心中已經開始發笑︰公子又要開始認真的招搖撞騙了,閑雜人等速速閃開,避免誤傷。

反倒是曹純這個初來乍到者此刻已是正襟危坐,豎起耳朵仔細听著吳良與胡昭二人說話,睜大眼楮仔細瞧著二人的一舉一動,生怕一不小心漏掉那一個字,又或是少看了哪一眼,便錯過了重要的東西。

身為一名東漢土著,他肯定也是相信這些事情的。

再加上此前見吳良在「太峰」與于吉談論風水,見到司馬懿之後又一眼便指出了他的面相,這些在曹純眼中皆不像是胡說八道。

因此到了現在,他已經越來越相信吳良可能是有「真才實學」的了。

畢竟就算這些都是假的,他此前在安邑城內施展出來的「震天雷」總不能是騙人的吧,他在事後查看過戰場,那數十名張遼親兵被撕成碎片的情景至今依舊歷歷在目,那可絕對做不了假。

「吳先生請看。」

胡昭聞言又是對吳良千恩萬謝,最後才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布袋來,走到吳良面前將小布袋中的東西倒在了桉幾之上。

那是十來個如同紅棗大小的鵝卵石狀的……金塊?

看起來的確很像是金塊,表面呈現出黃金特有的金屬色澤,不過散落在桉幾上的聲音卻又不像是金塊,因為金塊的密度很大,分量自然也不會輕,落在木質的桉幾上一定會發出清脆而又沉重的聲音。

但這些小東西落在桌上,發出的生意卻是輕飄飄的,感覺根本沒什麼分量。

「這是我通過收集到的有關‘外丹黃白術’煉制而成的藥金,文獻中說這‘外丹黃白術’煉制而成的藥金,應是與普通的黃金一般無二,足以以假亂真,但我煉制出來的藥金卻只是徒有其表,輕輕一掂量便會露餡,吳先生可知這究竟是為何?」

胡昭緊接著拱手向吳良請教道。

他的態度十分誠懇,看起來並不像是在考驗吳良,而是真心向他求教。

「這……」

吳良卻是已經被問住了。

所謂的「外丹黃白術」他倒也知道究竟是什麼,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煉丹術」中的一個分支,說得再直白一些,那其實就是傳說中的「點石成金術」。

其實這玩意兒的本質非常簡單。

天朝古代的煉丹方士干的其實是後世化學家的行當,他們為了煉出能夠使人「長生不死、得道成仙」的「仙丹」,瘋狂到將世間只要是能夠得到的東西都當做了煉丹原料進行嘗試。

其實自然不乏礦石礦物、植物草藥這些常規的東西,還包括童子尿、人的指甲、頭發,甚至是女子月事時流出的污血……

總之世間萬物皆可煉丹。

因此自然也就一定會煉制出許多奇奇怪怪的東西,其中最廣為後世所知,並且影響巨大的自然便是火藥。

只不過雖然方士們早就煉制出了火藥,但真正價值被開發出來的時候,卻已經到了唐朝晚期。

而「藥金」也是煉丹得到的產物。

不過世間是否真的存在「點石成金術」,吳良也不敢確定,他只知道一些礦物與特定的材料放在一起,的確能夠煉制出呈現黃金色澤的東西。

比如開采出來的煤炭中便常摻雜著一些金燦燦的東西。

這些金燦燦的東西可不是黃金,而是主要成分為硫化鐵的東西,它非但一點都不值錢,還會令煤炭在燃燒的時候散發出臭烘烘的味道,影響煤炭的品質與價格。

因此所謂的「藥金」,其實很有可能也是類似的東西。

畢竟「硫磺」之類的礦物在古時的煉丹術中,本就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只是如今胡昭問出來,卻令吳良不知該如何回答。

難道與他講一講後世的化學?

別說吳良自高中以後,化學就沒怎麼及過格,就算他真對化學了如指掌,恐怕也不能如此解釋,從而否定了「外丹黃白術」。

畢竟他現在的身份可是「吳先生」,「吳先生」又是修道之人,否定「外丹黃白術」便是打自己的臉,並且也很難令胡昭信服。

而且吳良已經意識到。

這個問題其實只是一道無關緊要的開胃菜罷了。

初來乍到,胡昭與司馬家肯定都還對他的能力有所懷疑,因此很有必要再進行一番試探,而後才會願意將與他們有關的秘事坦誠相告。

若是連這一關都過不了,雖然未必便一定會為自己與瓬人軍惹來殺身之禍,卻也不可能再觸及更多的秘事。

而這些秘事則極有可能與司馬家和溫縣有關,甚至與吳良這次前來溫縣調查的事情有關。

于是沉吟片刻之後。

「孔明先生這個問題可是真難住我了。」

吳良笑呵呵的說道,「不滿孔明先生,‘外丹黃白術’乃是極為高深的道術,非真正的大能才可煉成,否則這世間的黃金可就不似今日這般寶貴了,孔明先生能夠煉到這般地步已經十分難得,而我亦不能比孔明先生高明多少,最多也就能夠煉出一些奪人心魄的巧物罷了。」

「奪人心魄的巧物?」

胡昭顯然不是很滿意吳良的答桉,但卻又被吳良最後這句話勾起了好奇心。

「比如此物,便是我煉制而成。」

吳良則已經從懷中掏出了一個小瓶,接著扒開瓶塞便在胡昭臉前輕輕晃了一下,而後又立刻塞好放入了懷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