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跳下去!!!(4000)

作者︰我知魚之樂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扶桑樹?」

听于吉這麼一說,吳良竟瞬間將兩者聯系到了一起。

扶桑樹作為天朝古代神話中最有名的神樹之一,他自然有著相當的了解。

《海內十洲記》便有記載︰「扶桑,在東海之東岸,行登岸一萬里,東復有碧海,廣狹浩瀚,與東海等。扶桑在碧海之中,地多林木,葉皆如桑,長者數千丈,大二千余圍。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為扶桑。」

這里面就明確寫出了扶桑樹的外貌特征。

不過記載中的地理位置卻與瓬人軍現在所處的位置相差甚遠,豈止數萬里之隔?

方位與環境差別也十分巨大,《海內十洲記》中寫明了扶桑樹是在東海以東的碧海之中,而據吳良所知,東海以東的碧海之中只有一個島國,便是從古到今都怎麼討天朝人民喜歡的倭國。

事實上,倭國也確實存在那麼一個與「扶桑樹」有些關聯的地方——富士山。

據悉,富士山的名字由來也很有意思,其實原本就是叫做「扶桑樹」來著。

天朝上下五千年的歷程之中,除了極少數的屈辱時刻,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中心,而倭國也在很早之間就開始向天朝進貢稱臣,並且不斷派出使者前來學習天朝的文化精粹。

這其中自然也包括關于「扶桑樹」的神話傳說。

只不過就像天朝各地形成的各色方言一樣,倭國使者將「扶桑樹」的神話傳說帶回去之後,發音自然也是發生了一些情理之中的變化,于是「扶桑樹」就叫成了沿用至後世的「富士山」。而至于「富士山」是否便是神話傳說中的「扶桑樹」,這就尚且需要考究了。

吳良覺得其實不是。

因為倭國既然是受了天朝文化的輻射,那麼「扶桑樹」的神話傳說便肯定是出現在「富士山」之前。

吳良推測出來的情況可能是這樣︰「富士山」作為倭國海拔最高的山峰,原本應該是有名字的,但當倭國的使者將關于「扶桑樹」的神話傳說帶回去之後,倭國人心里略微那麼以合計,發現他們正好便在東海以東的碧海之上,而方圓萬里之內便找不出其他的島國,更找不出比「富士山」更高的事物……

然後一拍腦門!

夭壽啦!一定就是這樣!

天朝上國神話傳說中的「扶桑樹」一定就是我們這地方最高的山峰,至于為什麼「扶桑樹」是一顆同根偶生的樹,而他們的「富士山」卻是一座光禿禿的沒事冒點黑煙噴點岩漿的火山……這不重要!

總之精神上是已經找到了「扶桑樹」的感覺。

哇哈哈哈,原來我們倭國早已出現在了天朝上國的神話傳說之中,我們倭國果然人杰地靈,那麼便毫不猶豫的改名吧!

這不是山,這就是樹,是天朝上國尚且要仰望的連通人神冥三界的神樹!

而我們倭人,便是「生在東海中,長在神樹下」的天選子民!

肚子好餓哦,又是沒打到魚的一天……還是抓緊時間再派一批使者前往天朝上國進貢吧,天朝上國地大物博又愛面子,每次進貢都可以用我們吃不飽、就算吃飽了也不怎麼長個子的咸魚,換回一些稀罕的糧食、種子和價值連城的器具、飾品,莫急司內。

為了生計嘛,不寒磣。

以扶桑神樹子民的名義。

以上!

不過,「扶桑樹」位于東海以東的碧海之中只是神話傳說中的一種說法,另外一種說法則是位于「大漠以東的湯谷」。

湯谷便是湖泊。

若是依照這種說法,瓬人軍所在的位置便又與之契合了。

這地方正是在大漠以東,而且在山陵升起之前,此處也正是一個大型內陸湖,所以……

《山海經‧海外東經》有雲︰「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山海經‧大荒東經》又有雲︰「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于烏。」

說的是「扶桑樹」上共有十個太陽,而這些太陽都被「金烏」托負著在天上飛行,日復一日,每十天一輪。

而與這個神話傳說相關聯的後續,便是後世廣為人知的「後羿射日」的故事了。

有一天,扶桑樹上的十個太陽一齊飛上了天空,強烈的陽光和高溫使地面干旱焦渴,導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百姓苦難重重。後羿心系天下民生,于是取來神弓白箭開弓射日,一扣射下九個太陽,射死了托負太陽的金烏,只留下了一個太陽,從此之後,大地終于又恢復了生機。

所以。

如果真如于吉所說,那樹枝上的黑色巨鳥便是「金烏」的話,還應該有一個區別于普通鳥類的特征。

如此想著,吳良再仔細觀察那只黑色巨鳥。

鳥身之下果然有三只腳!

只不過站在吳良等人現在的位置去看時,其中的兩只腳會有那麼一點錯位重合,不仔細去看很容易便會忽略。

而「金烏」的另外一種叫法便是「三足烏」,正是一種傳說中長有三只腳的神鳥!

所以……

吳良心中駭然,這玩意兒難道真是傳說中的「扶桑樹」?

可問題是,吳良所知的絕大部分古籍中描述的「扶桑樹」,都是一棵上接天地、下通三泉的巨大桑樹,只是有的還對扶桑樹的枝葉與果實進行了細致的描述,而有的卻說扶桑樹只有樹干並無樹枝與樹葉。

雖然那些古籍中描述中的有關「扶桑樹」的細節多多少少都有些差異,但有一點卻是十分統一的,那就是「扶桑樹」的本質是「木」。

而並非吳良等人現在看到的青銅。

不過說起青銅樹,後世考古專家倒也在三星堆中發現了三株青銅鑄造的樹木,考古界將這三株青銅樹稱為「青銅神樹」。

只是三星堆的那三株「青銅神樹」很小,最高的也就只有四米左右。

並且三株「青銅神樹」姿態各有不同,有的上面鑄有樹葉、果實與花蕾,有的鑄有一條纏繞樹干的神龍,有的也同樣鑄有昂首翹尾的小鳥。

不過那小鳥只是普通的鳥類,而並非吳良現在看到的「三足烏」。

除此之外。

那三株「青銅神樹」無一例外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蝕與損壞,上面的青銅也無一例外都變成了腐朽的青灰色,甚至有一株直到吳良穿越之前修復工作還沒有完成……

而後世考古學家根據這三株「青銅神樹」造型,再結合天朝古籍進行比對,亦是對它們的原型做出了一些猜測。

只是因為一些細節上的差別,這些猜測並沒有統一︰

有的人認為「青銅神樹」的原型應該是傳說中的「扶桑樹」;有的人則認為原型應該是傳說中的「建木」;還有人認為是傳說中的「若木」……

甚至有的人還猜測這可能是古蜀人信仰的「宇宙樹」,反映了古蜀人的世界觀。

吳良曾經一度懷疑將「青銅神樹」的原型猜測為「宇宙樹」的人,其實是某款經典網絡游戲的愛好者,于是便借鑒了那款游戲中的「世界樹」設定,一本正經的冒充專家胡說八道。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

三星堆與吳良在這座山陵中的發現卻是具有許多雷同的地方,比如那些疑似「戈基人」形象的面具,再比如面前這棵巨大的青銅樹……

只不過三星堆中發現的東西,都比這個地方的東西小了不止一個規格。

若是借用二次元愛好者的說法,吳良覺得三星堆的那些東西,看起來真心有點像是這個地方的縮小型手辦……

「典韋兄弟,拉著我。」

如此想著,吳良已經將裝在自己胳膊上的「飛虎爪」取了下來,將里面的「蠶神寶絲」一端在自己身上綁了一個登山結,而後將另外一端遞到了典韋手中。

「公子,你這是……」

典韋疑惑的問道。

「我要上這座石橋查探一番。」

吳良輕描淡寫的道。

這次典韋倒並未自告奮勇,因為此前在公輸冢的時候他便已經有了自知之明,瓬人軍中沒有人能夠拉得動他。

其他人雖然動了動嘴唇,但最終也並未說些什麼。

因為他們心知自己沒有吳良的見識,就算自告奮勇前去查探,恐怕也沒辦法關注到真正需要關注的東西。

「你小心一些。」

只有白菁菁柔聲囑咐了一句。

「我隱約記得,上次在公輸冢的諾言你還沒有如約兌現,這次要不要再給我點什麼有意思的承諾?」

吳良卻是回頭騷騷一笑。

「你想要我承諾些什麼?」

白菁菁俏臉悄然紅了起來,不過跟隨吳良久了臉皮子也是見漲,竟還能接住吳良的話。

「我要你親口答應我,這次回去之後,只要是我沒有找你,你便絕對不會擅自進我房門,尤其是夜里……菁菁,答應我好麼?」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吳良甚至帶了一絲祈求的口吻,只因他的老腰又開始不受控制的隱隱泛酸,往事不堪回首啊。

「……」

眾人頓時無語嘖舌。

「你!」

見吳良竟將這種私密之事當眾說了出來,白菁菁頓時惱羞的跺了下腳,又惡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咬牙說道,「好,我答應你,今日你若摔死在這里,我便再也不去找你,你可遂了心願?」

「靠,算你狠……」

吳良發現白菁菁夜越學越壞,現在已經極難從她身上討得便宜,只得悻悻作罷,而後深吸了一口氣,在眾人的注視下邁開腳步向石橋中心走去。

……

吳良確信自己沒有恐高癥。

前世他還曾玩過兩次蹦極運動,當時跳下去之前雖然感覺頭皮發麻,但跳下去之後卻覺得十分刺激,甚至還有點回味。

單走在這座沒有護欄,看起來也沒有什麼支撐的石橋上。

他的心髒卻在砰砰跳個不停,感覺心率應該已經超過了一百五。

尤其當他向橋下看去的時候。

「跳下去——跳下去——跳下去!」

一個極為危險的念頭便會在他腦中出現,仿佛有什麼東西正在不停的慫恿著他,試圖支配他的思想一般。

這令吳良感到不安。

只得將隨身攜帶的「回魂香」取出來涂在人中的位置,希望借此維持清醒的神智。

這種做法似乎有那麼一點用處,但作用卻又極其有限,因為那個念頭並未因此徹底消失,只是略微減弱了一些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

吳良還是堅持著走到了石橋的三分之一處。

此刻他終于算是勉勉強強的領略到了這棵疑似「扶桑樹」的巨大青銅柱的部分全景。

以他為參照點,上方兩條如同麻花一般纏繞在一起的青銅柱一直向上延伸,可惜因為他現在所處的位置位于山陵的中下部,而隨侯珠的光照範圍存在極限,因此他時還不能確定青銅柱究竟有多高。

而在他的下方。

兩條青銅柱看起來則大約有個三十來米高,再下面便已經到了底,可以看到最下面的岩石地面。

在這兩條青銅柱的末端,乃是分作三條叉的更加粗大的青銅柱。

這三條青銅柱斜插入地面的岩石之中,看起來很像是「扶桑樹」的三腳支撐架,又像是「扶桑樹」的樹根,因為它們的表面明顯要比上面的「樹干」粗糙許多,並且上面有許多巨大的突起,並且連接地面的地方還有許多細小的分叉,與常見的樹根很是相向。

而在這個「三腳支撐架」的正下方。

吳良看到了一個巨大的黑洞。

那黑洞不知究竟有多深,也不知究竟通向何處,卻令吳良心悸了起來。

因為當他向這個黑洞看去的時候,竟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大吸力,仿佛要將他吸入其中一般。

但這股吸力其實並非物理意義上的吸力。

吳良的身體沒有感受到任何外力,只是精神上產生了一種無法自拔的感覺,似乎這個黑洞才是自己的最終歸宿。

猛然間!

「跳下去——跳下去——跳下去!!!」

這個念頭驟然強烈了起來,吳良意識依舊保持著清醒,可他的身體卻正在不受控制的慢慢前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