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作者︰千年龍王l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與庫爾德人的巷戰,堪稱是世界上最為慘烈的巷戰。

庫爾德人和瑞士人,在小小的巴格達城酣戰了已經四個月。

強大的炮火,將巴格達幾乎夷為平地。只有少數殘垣斷壁,還能鑒證一下這座城市往日的燦爛與輝煌。

但庫爾德人佔據了巴格達城長達三年之久,天知道他們在地下挖掘了什麼規模的隧道。

米索不達米亞文明創造了巴格達,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城市下面本就有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存在。

瑞士人找到了幾座洞口,曾經嘗試著下洞和庫爾德人作戰。

可最後的結果是,下到洞里面的一個排再也沒有出來。沒人知道他們去了哪里,也沒有人知道他們遭遇了什麼。

漢斯‧魯道夫‧梅爾茨!

現在是瑞士軍隊的總司令,自從五萬瑞士俘虜到達這里之後,瑞士人就和庫爾德人打出了仇恨。

加上教皇在背後推動,要他們發起對異教徒的十字軍東征。只要他們攻下巴格達,大明就會答應把耶路撒冷還給基督徒。

善良、善戰且虔誠的瑞士人居然沒有懷疑教皇的鬼話!

在大明的幫助下,一批批自詡十字軍的年青人,懷著樸素的宗教熱情踏上了中東的土地。

在四個月來的不斷增兵之下,兩河流域的瑞士士兵已經多達十萬之眾。

他們非常狂熱的投入到戰爭中,他們的武器由大明發放。

品種堪稱萬國牌,因為這些武器都是在戰爭當中,被明軍繳獲的聯軍裝備。

好在歐洲武器制造工藝來源于英國,而且還遠沒有達到百花齊放的地步,除了個別武器之外,口徑基本上一致。

而且俄國武器,也與他們的口徑一致。

現在察里津和後方的幾個兵工廠制造的彈藥,以前從支援歐洲戰場,變成了支援中東。

科威特港成了中東最為繁忙的港口,每天都有軍火船在這里卸貨,保證瑞士人的彈藥供給。

為了保障大明的軍需,大明從下餃子一樣的生產軍艦,到現在下餃子一樣的生產運輸船。

而且這玩意越造越大,機帆船這東西,徹底淪為了內貿輪,最多也就在南海上跑一跑。

一萬噸的船已經算不得大船,最新下水的長筱號,最大排水量已經接近二十萬噸。

而且,黃島、旅順、還有爪哇,新家坡的造船廠,全都在上馬大型貨輪的項目。

李浩知道之後,堅決制止了這些項目。

原因很簡單,你造得了那麼大的船,可現在沒有幾座能夠停靠這樣大船的港口。

總不能說到了港口之後在外海拋錨,然後用小船一船一船的轉運吧。

除了大型油輪,貨輪的最高噸位被定為了兩萬噸。

而且全國統一圖紙,進行批量生產。由此,節約了大量的研發費用。

如果在生產和使用中出現問題,下一個批次會進行修改。

這樣,戰爭進行了兩年之後。李梟 的發現,大明居然擁有了無與倫比的海上運輸力量。

如今的大明,上萬噸的貨船就達到了三百多艘。其中一百艘是兩萬噸的大型貨輪!

還有十艘居然是二十萬噸的龐然大物,當然這十艘船是大型油輪。專門從中東運輸原油到濟州島,那里的港口經過專門改造。

別說停泊二十萬噸的油輪,就算是八十萬噸也沒問題。

龐大的船隊,帶來的無與倫比的運輸能力。

現在僅僅的地中海上,就航行著超過百艘萬噸輪。

這些船只,讓大明的物資活了起來。

只要大明需要,他們可以輕易的將奧斯曼帝國和埃及的人力,運往地中海另外一端的馬拉喀什。

也可以將無數的彈藥物資,從塞瓦斯托波爾運往中東。更能將一船船原油,從巴士拉運往索契進行提煉,然後供給給整個歐洲的大明軍隊。

戰爭進入第三年之後,李梟發現大明正在爆發著勃勃生機。

強勁的生產能力,容納了大量的大明工人,也培養了大批的技術工人。

想要造船,造武器,造彈藥,就得煉鋼。

想要讓部隊穿的更好,就要有紡織廠,被服廠。

于是鋼鐵廠擴建之後,就需要大批工人工作。這樣,社會上的閑散人員就少了。

紡織廠,被服廠建成之後,就有大批的婦女進入了工廠。

這些人工作之後,每月都能夠領到工錢。

工人們用這些工錢,買花布做衣服,買肉包餃子,買蔬菜,買水果,買家具,甚至于買房子。

這就促進了形形色色的產業發展,戰爭之下居然造成了大明蓬勃的戰爭經濟。

這是李梟意想不到的!

打仗,還能把經濟打繁榮了?

整個國家經濟,就好險一台高效運轉的機器一樣,不斷的循環而且生生不息。

大明百姓們也發現,大戰進行了三年時間,生活也越來越好了。尤其是北方那些重工業城鎮,工資豐厚年底還有獎金,日子是一年一個台階的往上升。

而且南方一些城市也開始工業化,廣州已經幾次申請建設火力發電廠。結果都被李浩否決了!

珠江水力豐沛,而且地處南方冬天不會有封凍期。正是建造新型水電站的好地方。

本來在雲貴那樣的地方建造水電站最好,四川也不錯。

可惜,那里的發展並不好。

而廣州又是南方的重要沿海城市,發展電力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李浩當然沒有什麼狗屁的環保概念,他最中意的就是水力發電這事情成本低。

只要投資建一座大壩把水攔住,剩下的維護費用與產出相比簡直不值得一提。

大明如今雖然繁榮,可李浩從小窮過。絕對是知道過日子的人!

李浩幻想著,如果水力發電真的可行的話。大明這麼多大江大河,能發多少電。

每年收上來的電費,又是怎樣的一個天文數字。

這是一筆大錢,李浩當然不會放過。

在李浩的指派一下,清華大學的一隊學者,乘坐飛艇來到廣州,正在各地測量,看看哪個地方適合修建目前只存在于理論上的水電站。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