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死胡同

「一千八百萬華夏幣……」就連一向面無表情的蘇少雄,在听到這個數字後也是徹底愣住了。

見到蘇少雄面色有些不妙,葉志華也是連忙打起了圓場︰「一千八百萬華夏幣已經夠多了,你看現在華夏上哪去搞一千八百萬美金啊?」

听到葉志華的話,沉默了半晌,蘇少雄便是深深嘆了一口氣,道︰「一千八百萬,只夠開個小作坊吧……你們知道我在東門子的年收入是多少嗎?加上股權,我一年收入大概是兩百八十多萬馬克,折合美金將近一百萬。」

「這一千八百萬華夏幣,也就是我三年左右的收入,而一套東門子最新的數控機床就是二三十萬華夏幣,先不說買不買得到的問題,總而言之,這點錢想搞機械的研發生產,完全不夠。」蘇少雄道。

盡管王向中早已做好了被鄙視的心理準備,不過這被蘇少雄一頓鄙視後,心里也是多少有些不舒服——但也只能說,自己賺錢的速度太慢了。

不過他心里也清楚,此次邀請蘇少雄前來並非是為了直接開始機械制造,而是打算從機械設計開始,一步一步逐漸擴張。

「蘇老,我們並非一定要從機械制造起步,咱們一開始可以只涉獵機械設計業務,從機械設計開始做起,這樣成本相對起來比較低,而且還能有效地積累技術力量。」王向中解釋道。

「機械設計嗎……」蘇少雄听到王向中的建議,也是低頭思考了片刻,旋即又抬起頭來,道︰「機械設計相比制造的利潤更低,而且做機械設計也有個問題,在華夏,恐怕並沒有哪家機械制造公司有這個需求。」

「如果找不到甲方公司,那機械設計也就成了一個空想,沒有任何意義……」

這個年代華夏的機械設備制造公司大多都是國有企業,就如同王向中父母所在的三乙重工便是如此,他們大多都擁有自己的研發設計部門,根本輪不到把設計業務外包給其它公司。

即便有外包項目,也大多都是找研究院或有實力的高校院系進行合作,市面上的小型機械設計公司,通常也只能面向個人或小型設備制造公司開展業務。

國際上出名的設備制造商,要麼就是國有資金下場支持,要麼就是數百年的老企業——機械這種東西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產物,也就是一百多年前,譬如東門子這家公司便是創立于1847年,也就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前後的時間點。

只有第一批佔據了市場的企業,才有資格在這個行業存活下去——就如同現在正在發生的第三次信息革命一般,前人把市場吃了個干淨,形成了品牌效應和市場固化,後人就很難入場與其競爭。

當然這些都是表象,要深究原因的話,根本就是因為機械利潤低,研發成本高,老企業可以通過大量制造設備來分攤研發成本,但新企業不行,即使有符合主流市場的技術,但因為制造成本比老企業多得多,而且也不能做到薄利多銷……

也正是因為如此,華夏的設備制造很難與西方設備制造公司硬踫硬,作為沒有技術積累、沒有客戶資源的新公司,要麼就大量燒錢玩惡性競爭,鋪開自己的銷路和名氣;要麼只能選擇老企業看不上的邊角小業務,在舞台看不見的角落里苟延殘喘。

但是不賺錢的生意,除了國家,誰會去做啊?

听到蘇老的解釋後,王向中也是小臉憋得通紅,他當初還口出狂言,說這些都是小問題,如今看來,的確是自己太幼稚了。

這等于是把王向中的設想給套進了一個死胡同。

想要發展機械制造,手里就必須有足夠的本錢;想要做機械設計業務,就必須要有靠譜的合作伙伴。

歸根結底,還是沒有錢,只要有錢,就能破局。

見到王向中那尷尬的神色,葉志華也是深深地嘆了一口氣,他有設想過這條道路會非常艱難,但現實扇來的巴掌比想象中的還要惡劣得多。

普通設備制造廠商是如此,光刻機設備制造廠商同樣也是如此,也難怪目前世界上只有ABM、康尼和能佳三家企業擁有制造光刻機的能力。

「就真的沒有什麼別的辦法了嗎?」葉志華頓了頓,最終還是咬牙問出了這句話。

說實話,他現在也被王向中的想法所感染了,作為華夏人,他必須想辦法支持後者的事業,他同樣想在有生之年,看到華夏走向崛起之路。

「辦法當然是有的。」蘇少雄悠悠道,旋即將松開的腰帶給系緊了去。

听到蘇老的話,王向中雙眼中也是浮現出了不少希冀之色︰「學生愚笨,還請蘇老明示。」

「如果目前資金不太夠的話,我的建議是從小部件開始生產,比如螺絲釘、螺母、齒輪、電容這一類小東西開始做起。」

「生產這類小零件所需的資金要求並不算太高,如果有幾百萬華夏幣,也能建個符合要求的工廠,當然,生產設備和原料還是需要從國外進口采購,目前國內能做的零部件都太粗糙了,說難听點,連圓珠筆滾珠都做不出來,更不要說精密軸承和特種鋼珠了。」

「我知道你的目標和理想很高遠,但受限于資金,你只能從小事開始做起,」蘇少雄目光如炬,「只要這些零部件打開了銷路,你就有機會和大廠商進行合作,等到關系成熟了以後,再來涉獵機械設計和機械設備制造業務,就沒有那麼多阻力了。」

盡管蘇少雄說得很有道理,但這實在是和王向中的想法差的太遠,目前的資金量十分有限,每一分錢都必須用在刀刃上,如果現在就鋪開資金干這些,恐怕接下來的路就更難走了。

看到王向中仍然是一副為難的模樣,蘇少雄同樣也是有些惜才之情油然而生。

這個年代還能將心思放在機械制造上的年輕人實在是不多了,尤其是高精尖設備的研發制造,這燒錢簡直就和無底洞一般,在東門子任職多年的他,自然是再清楚不過了。

而他也一眼就能看穿,眼前的年輕人並非是不想做這些邊角料業務,主要還是受制于資金問題,因此才無法做出抉擇。

在葉志華的來信中也反復提到過,王向中只不過是一個年方十九的小孩罷了,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已然是曠世奇才。

而王向中在賺到錢以後也並沒有享受生活,而是將資金投入下一步的研發當中,就憑這兩點,王向中就足以讓他倍加惜才。

他很想拿出自己的錢來支持王向中,但說實話,華夏曾經帶給他和家庭的傷害實在是太大了——這也是他離開華夏、遠走高飛的根本原因。

如果投資王向中,就是投資華夏,就等于背叛了自己多年以來的人生信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