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相比于嚴肅的日講,更高規格的經筵反而要更輕松些。
經筵的規格很大,所以需要一個經筵官來主持。
而這個經筵官一般都是由宰相來充任,今天這次自然就是秦檜了。
但經筵官並不一定就是講官,負責給皇帝和百官講經的另有其人,可以是日講官,也可以以其他朝廷官員充任。
只不過如今朝廷只是初開經筵,一時也找不到什麼合適的、不被皇帝抵觸人選來進講,所以還是讓幾個日講官來。
能順利講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有第二次就會有第三次,第四次……第無數次,直到日講、經筵這個活動徹底穩定下來,成為慣例。
從卯時四五刻開始,就有官員陸續抵達了文華殿前殿的廣場上,按照排好的位次落座。
這還是許多人這輩子經歷的第一次經筵,所以免不了還有幾分新鮮,一個個笑呵呵地同身邊的同僚們打招呼。
「劉大人,多日不見,氣色越來越好了。」
「張大人也一樣……」
文官們的心情普遍都不錯,要知道從皇帝陛下取得一次勝利可不容易,更何況還是如此重要的勝利。
停滯近百年的日講經筵重開,天子再次開始學習經義,這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
他們這些為之做了這麼多努力、爭相勸諫天子改正過錯、重回正軌的大臣,日後恐怕也會在史書上留下一筆……
官員們正談笑時,又有幾名身著緋袍的大員從前方一起走過來。
「大宗伯,大司空來了~」
「還有少冢宰他們……」
官員們閑聊的聲音稍稍壓低了幾分,想要在眾多大佬面前表現的更加端莊。
另一邊的王莽他們卻不需要在意這些,一邊談笑著這幾日京城和各地的趣事,一邊來到前排就坐。
「藥師?」
宇文愷突然望向了一旁早就坐在這邊的李靖,異常詫異︰「只是區區幾日不見,你的氣色怎麼這麼差了?」
王莽聞言也轉過頭,看著李靖,面上帶著幾分不解。
此刻的李靖臉色蒼白,隱隱發青,唇無血色,連眼神都有些暗淡,整個人看上去異常憔悴,與先前那個龍精虎猛的兵部尚書簡直判若兩人。
李靖強提起精神,苦笑著同他們兩人打了個招呼,隨後以沙啞的嗓音解釋道︰「這幾日偶感寒癥,不是什麼大病,吃點藥就好了。」
說這一句話的期間,連著咳嗽了好幾聲。
宇文愷和王莽目中都帶著幾分詫異,要知道,李靖從前可是能帶兵上戰場的將領,身體向來非常強壯,少有生病的情況。
再說了,現在正是四月底,是由寒轉暖的時候,又不是由暖轉寒的深秋,正常人也不會容易染上寒癥吧?
而且現在看他這情況,比染上寒癥可嚴重多了。
不過既然李靖都這麼說了,兩人也不好再追根問底,囑托了幾句要注意身體的話,便將注意力放在了即將開始的經筵上。
天上的日頭越來越足,到場的官員也越來越多。
直到卯時八刻左右,官員們幾乎都到齊了,場面漸漸安靜下來,蔡京才從後方緩緩而來。
離他近的官員紛紛上去行禮問好,雖然蔡大人在前陣子的會試風波中吃了點虧,但其勢力亦然不容小覷。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何況這駱駝還沒死呢,只是個病駱駝而已。
蔡京笑著同這些人打招呼,雖然人多,但卻能令每一個官員都如沐春風,非常舒適。
只不過就在這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突然從前方傳來。
「蔡大人。」
秦檜站在百官的前方,面無表情地望著蔡京︰「本相初次主持經筵,從未有經驗,或許有許多不周,還請蔡大人也出手(本章未完!)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中斷的經筵,意外!
相助,幫本官維持經筵的禮儀紀律。」
方才正同蔡京寒暄的幾個官員臉上的笑瞬間僵住。
其他僅剩的幾個還在小聲閑聊的官員如被掐住脖子的鴨子,低下頭不再開口,席間的氣氛一下子變的沉凝下來。
蔡京也頓了片刻,抬起頭來望向前方的秦檜,笑著道︰「經筵關乎聖學聖德,亦是朝中諸位大人心系之事,若秦相力有不逮,本官自然義不容辭。」
說著便向前方自己的位置走去。
見兩人之間沒當場爆發沖突,不少人都悄悄松了口氣,隨後還抬起頭悄悄望了前方的秦檜一眼,心說今天的秦相怎麼這麼……有攻擊性?
如果單听這句話,其實是比較正常的,但若結合起方才的情況來,那就有問題了。
秦檜說自己沒有主持經筵的經驗,難道蔡京就有了?如果秦檜不行,蔡京大概也不行,但秦檜還是讓蔡京幫忙維持禮儀紀律。
而方才這里的秩序其實非常不錯,幾乎都沒人再說話了,唯一制造嘈雜動靜的就只有蔡京。
所以這話就很有內涵了。
你在這一個勁說話很煩人,所以請你出手幫忙,把你自己個管好了。
經筵馬上就要開始,您老就有點自知之明吧,不要在這瞎晃蕩,給我添亂了。
文官們罵人就是這麼內涵,沒點心眼子根本就听不出來人家在罵你。
不過听懂了也不是什麼好事,即便氣的咬牙切齒,也拿他沒辦法。
畢竟人家是在彬彬有禮地和你對話……什麼罵人不罵人的?不知道,你想的也太多了吧?
蔡京剛剛坐下,文華殿內便傳來了三道靜鞭聲。
大家一听就明白,辰時已至。
所有人齊齊向殿門口望去,發現皇帝陛下的行駕正在一群宦官和禁軍的護衛下緩緩而來。
「臣等參見吾皇。」群臣紛紛起身見禮。
「不必多禮。」
李乾下了轎子,來到正中的桌案前緩緩就坐,一邊還掃視了一眼這些大臣。
基本上都來了。
他坐定之後,百官在秦檜的指引下,又進行一系列繁雜的禮儀,隨後秦檜才宣布經筵正式開始。
經筵並非只是單純地給皇帝講經,這也是創造一個交流的平台,所有在場的人都是听講對象。
「傳翰林修撰諸葛亮進講。」
在一眾大佬的目光中,諸葛亮穿著一席青色官袍,從偏殿的方向一路來到了李乾前方的桌案後。
事實上,有不少大臣都對今天的經筵有些擔心,在他們看來,難道就不能選一個經常參加朝會的老臣來充任講官嗎?
非要找這麼一個剛入官場的新丁過來,這種人一次見這麼大的場面,還不把腿嚇軟了?
大臣們不願這次經筵出任何意外,一切都要力求穩妥。
但不知為何,秦檜和其他幾人卻力排眾議,堅持要讓諸葛亮來。
不過所幸到現在為止,一切正常,都沒出什麼意外。
展書官將桌案上的經義打開到今日要講的那一頁,隨後緩緩退到一旁。
而諸葛亮向前方的李乾行了一禮後,便準備開始進講。
但就在這時,文官們最不想要的意外出現了。
幾名身著青色官袍的文官結伴,滿頭大汗地從南邊跑了過來,剛要往經筵現場撞過來,就被外圍的虎賁衛被攔下了。
「站住!!」
兩名虎賁衛將手放在刀柄上,滿臉警惕地迎了上去。
如今滿朝大臣應該都知道,現在正是開經筵的時候。可即便如此,他還要往里面闖,這種行為非常反常。
如果不是這些人身上的官袍,兩個虎賁衛可能已經拔刀了。
幾個官員也知道今日的情況重要,但依舊急得滿臉通紅,非要往里(本章未完!)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中斷的經筵,意外!
面走,為首之人有些焦躁地道︰「快讓開,緊急軍報,爾等耽擱不起!」
按照兵部的規章,只要兵部尚書在京城,收到這種級別軍報的第一時間就要讓他知道,就算他在小妾的床上,也得給他拽下來。
現在也一樣。
這幾人如果闖進去,破壞了這象征意義重大的第一次經筵,以後的官途恐怕會非常坎坷,但要是現在不進去做通報,這官就直接不用做了,可能還得順便走一趟大獄。
兩害相權取其輕,這點大家還是明白的。
若是別的理由,幾個虎賁衛說不定還不會理他們,但一听是軍情,一下子猶豫了。
這邊的吵鬧很快就傳到了經筵現場,就連李乾也听到了動靜,仰起頭向外面看過去。
這時候諸位大人終于不能再裝聾啞人了,一個個惱羞成怒地向外面望過去,想看看究竟是誰這麼不長眼!
李乾擺擺手,示意諸葛亮先停下。
秦檜也站起身來,從百官後方面無表情地向那邊走去。
「秦相……」
為首的那個兵部官員還不待秦檜發問,就漲紅著臉道出了來意︰「八百里加急的軍情,從定關送來的!」
說著還從袖子中掏出了一封沾著雞毛的信,呈了上去。
秦檜望著這信封,眸子一縮。
他雖然知道這些人敢來打斷經筵必然有緣由,但也沒想到竟然是這麼要緊的原因。
秦檜並未動手去接這封軍報,而是側過身放行︰「大司馬就在里面。」
「謝秦相。」
幾名官員越過他向場內一路小跑了過去。
李靖也早就注意到了這一幕,蒼白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用力撐著桌案站起身,走過去接過了他們手上的軍報,拿到一旁去查看。
這時候在座的所有大臣幾乎都緊緊盯著他的背影,尤其是耳朵靈的武將們,他們可是清清楚楚的听到了剛才的緊急軍報……
那麼……究竟是多緊急的軍報?才值得兵部如此大動干戈?
李靖來到一邊,先是檢查了信封上的火漆並未被動過,隨後才小心地將其拆開。
里面是滿滿的的三張信紙,寫這封軍報的人似乎很著急,字跡幾乎都連到了一起,當李靖看到其上的內容時,剛恢復了些許的臉色,瞬間又變得蒼白起來。
李乾坐在御案後,遙遙望著看信的李靖,眉頭微微皺著。
直覺告訴他,這突然送來的應該不是什麼好消息。
果然,李靖看完信後當即向李乾這邊走來,期間似乎還踉蹌了半步,只是他自己卻恍若未覺。
「大司馬……」
老太監當即迎了上去,按理說臣子是不能隨意接近皇帝陛下的。
李靖也沒強求,而是直接把手中的軍報呈向李乾。
老太監這才幫他遞過去。
李乾先是看了一眼李靖蒼白的臉色,隨後才接過軍報,展開看了起來。
「四月初十,定關接報,金虜率眾三千,襲破我軍長孟關,將遣……」
李乾快速看下去,直到發現了關鍵的信息︰「……起十六萬兵馬……定關亦遭敵攻破……」
他一下子明白,李靖為何是如此反應了。
為了防備草原諸國,大乾在邊關布置了一系列邊防,其中東北方向的被統稱為東北邊關,這個龐大的邊防要塞體系便是以定關為主,輔以其他一系列中小型關防。
如今定關都被攻破了,那其他關防還能撐多久?
這封軍報來自十日之前,現在敵軍是否已經突破邊塞,長驅直入?
李乾一個字一個字地看著其上的內容,把手中的信紙攥得很緊,心漸漸沉了下去。
他現在最不想看到的就是穩定的局勢被破壞,可沒想到意外竟來的如此突然(本章未完!)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中斷的經筵,意外!。
在李乾看來,最要緊的不是這些金兵,而是如果這次戰爭破壞了現有的穩定局勢,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一時間,他的思緒亂了起來,李乾甚至已經聯想到了全國各郡縣亂兵四起的場景……
「陛下……」前方一道沙啞的聲音傳來。
李乾驀然驚醒,抬起頭後,看到了李靖憔悴的臉龐。
兩人目光對視後,李乾深吸一口氣,望向周圍,這才發現百官的目光都已經看向了自己。
越是這個時候,一個沉穩運行的朝廷行政系統就越重要。
如果李乾自己都慌了,那就別指望下面人再鎮定地做事了。
「今日到此結束。」
李乾環視了他們一眼,沉聲道︰「諸位卿家先行回衙,待朕與秦相商議後,再于幾日後補開此次經筵。」
下方的大臣們面面相覷,這時即便是再沒眼力勁兒的人,也能看出這時必然是發生了什麼要緊的軍國大事。
秦檜聞言急忙站出來,配合李乾的命令,開始疏散百官。
李乾看了他們一眼後,轉過身直接向後方的文華殿行去︰「大司馬,你跟朕來。」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中斷的經筵,意外!